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知青问题的一点看法 -- 渔樵山人

共:💬314 🌺2270 🌵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个人从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不是大事

从学校到工作,从父母身边到独立生活,从单身到结婚,那一个不是从习惯变到完全陌生。这种叫做成长的痛苦。要是连这种转换都被不能接受,只好做一辈子长不大的孩子了。

技能不同?中学毕业的学生有什么技能?生活在城里的技能和生活在农村的技能没觉得有什么大的不同。说到底无外乎是吃水要挑,做饭用柴烧。其它的,也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朋友去了陕西插队。回来后我们请这位老姐姐吃饭。一桌人都在那儿说她们那儿生活很苦如何如何。这位老姐姐说了:到了陕西觉得解脱了。这么多年和弟弟妹妹们挤在一起,早就够了。照顾自己怎么也比照顾一家子要容易。第一天躺在窑洞里想的是这是我的家了,要把窗纸重新糊一糊,墙也要重新刷一下。。。返城后,自己开了个店。里里外外一把手。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一样,弟弟妹妹结婚,做生意,买房,出国等等,还是得从这位老姐那儿拿钱。

要说知青下乡没吃苦那是乱说。可要说只是因为上山下乡这些人才吃了苦那也不合实际。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为孩子走上社会做准备。这个教育包括社会的和家庭的。只不过是知青可以借题发挥一下,而其它的场合实在说不出就是了。离开父母上大学痛苦不痛苦?对很多人来说,争着抢着要吃这个苦。可对于上了大学的人来说,自己学着照顾自己的痛苦可以和伤痕文学一样写出悲剧来。

家园 《高山下的花环》

里面的靳开来是怎么骂的?????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回贴子前请读懂别人的贴子好吗?

山某说的是在所有的人中没有,不是让所有的人去学。这区别不会有人不知道吧?

术有专攻确实是一个说法。可在实际应用中,专攻并不是最有效的。只会专攻,不会变通恰恰就是应试教育的后果。

家园 再次重温了《高山下的花环》

那里头对当年不正之风的来龙去脉说得多清楚。

不过要按现在河里的标准来分类的话,这本书大概要被归到伤痕文学一类了。

说实在的,我对我的那些同学并无怨言,他们只是选择了两相比较之下更好的一条路而已。但是对那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那就对不住了。

家园 两个事实你不知道或是被你忽略

当时的社会环境所有的自愿都有动员的因素在里面。所有的动员都是一种社会压力。知青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这是其一。也就是说,知青没选择不是个个案,而是全国都一样,大家都没的选。

其二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说的。那就是知青上山下乡还真的是自愿的。再说明白一点儿,你要真的铁了心不走,除了不停的动员,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的两个朋友从68年起就在家里混,坚决不去上山下乡。档案从学校转到街道。每年学生毕业的时候街道都要找这俩位谈。父母也在单位受到很大压力。可这俩人还就是没松口。最后好象也在街道工厂给安置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很容易。在当时做什么事都要单位证明的情况下,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困难的。其中有一位要结婚,街道无论如何都不给开证明。拖了差不多三年也没结成婚。不过,后来77年高考,结婚超龄的分数线都要高很多。这位没结婚到得了利了。

历史,知青也可以算做一个历史事件了,是要放在历史中去看的。用现代的观点来看,所有的过去都有问题。这说明社会在进步。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您还是在自说自话

树个靶子自己和自己争。有人说要会计学土壤学吗?会种地和土壤学有关,可要比土壤学多的多。种子,肥料,水,气候等等,都要知道一些。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要上学去学这些呢?

送到农村是不负责任,那么,送去念大学是不是呢?现在的那么多的大学生没工作,连简单的体力劳动都做不了,该那个负责呢?说穿了,你要说的不就是社会没给这些人一个好日子就是不负责任吗?生活是自己的。没人为您的生活负责。要求一个社会为自己负责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当时就是因为要负责,可又没有能力,所以才会有知青这样的事发生。如果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一个自谋出路就什么事儿都没了吧?

家园 有人说是对的吗?

您这是来回转四面扯呀。知青上山下乡的压力和老舍吴晗的压力是一样的吗?当时大家都没有选择权,为什么知青就要有?

家园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了:那时允许自谋出路吗?
家园 啊?怎么会这样?

说是就是如果呀。要是允许不就不是如果了吗。看了看,山某确实写的是如果。

家园 你这篇写得非常好

完全是真实感受,尤其是这一段:

说实在的,苦些累些真不算什么,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农活只要肯下工夫并不难学,我在下乡两年之后就已经是八、九分的近全劳力了。苦是苦在心里,苦是苦在没有了希望。

人啊,就是这样的,本来有一个美好希望,被打得粉碎,那是非常痛苦的。而如果本来没有希望呢,那也就不痛苦了。你们这代人,知青下乡打碎一次,恢复高考又打碎一次(参见陈郢客关于“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的文章),被折腾得挺惨,不过是不同的人被折腾罢了。

但另一方面,同样是被折腾,你抨击第一次折腾就是政治正确,抨击第二次就不正确,是吧。

家园 得了便宜还卖乖才是普遍的人性呢

得了便宜不卖乖的,可就少之又少了。

比如说,恢复高考之后考上大学的,只怕也是一种得了便宜卖乖吧。本来说好了看表现推荐上大学的,结果给改成按分数了,超龄的结婚的还特别吃亏,单位卡着不让考,考了分数线还划的特别高。这其实就是让应届高中生去抢占往届学生的机会么。可是,那些应届生有几个会不卖乖地说:“我抢了哥哥姐姐们的机会,是他们让我的。”还不是个个很卖乖地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中国当前这么多乱象,我觉得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现在很多基层单位的实权人物,是没当过知青的60后,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这些人一路顺惯了,做事很不考虑他人感受的。

所以,作为一个小人物,如果有选择,我希望我的领导当过知青。这点我有切身感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