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云南农民已经有的开始吃野菜了,实在让人担心。 -- 云无心而出岫

共:💬188 🌺235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这是反话
家园 大面积干旱,会不会有地震?
家园 会有蝗灾
家园 哦,抱歉没注意到是楼主。
家园 俺祖母当年就被拉到大堤上修水利

淮河。大冬天的,小脚女人自带干粮去修水利。晚上还要参加批斗会。。。汗一个

家园 我也经常吃野菜调剂口味,咋没人报道我呢
家园 那个时候搞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动用民力

当时我老家那边修水库,县里面下拨一批炸药、钢钎,其它的物资,比如钢筋水泥一概没有,下拨资金那更是做梦。技术人员说是要派,但是全县上下就没几个,除了少数几个库容大一些的水库,实际上派无可派。所以只能靠老百姓自带口粮工具出义务工,全靠人力,土法上马。这都不算什么,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就是这么修起来的,可以说浸透着农民的血汗,全中国都一样。问题是,我们那边辛辛苦苦修起来的小水利,绝大多数都没有发挥任何实际功能,即使少数发挥了一点功能的、也和最初的计划相去甚远,白白浪费民力。

家园 亲眼所见?请问您老高寿?
家园 看新闻,大概不是因为没粮食吃野菜,可是

这时候说云南农民吃野菜是什么“调剂口味”??

人无恻隐之心啊,就好直接开除灵长目了。

家园 回一下闹钟兄:现在看到的和当年还是有差别的

我们老家是胶东的,水利设施很多现在看都及其破旧甚至都废弃了,但在我小时候(80年代吧)还一直在发挥作用。

其中一座60年代修的水库,至今在发挥作用。但是渠道都废了很多。

单干以后,就很难有水利设施了。新修的小型水库(其实应该就是鱼塘,非常小)还是建设取土形成的,只能靠喷灌机抽水再送到地里。

家园 你没看出来那是个故意在挑事的家伙么?
家园 各地情况不同

在中部、东部粮食主产区,因为当年集体经济的力量比较强,地形、物资、技术条件都具备,大集体时代留下了不少能够切实发挥作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单干以后,这些设施继续被维护和使用,直到现在都还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在大包干后有20来年,因为只是例行维持,没有投入大的资源修建新的设施、或者是作大的改造,自然显得残破老旧。我在湖南韶山还有江西德兴见过这类大集体时代留下来的水利设施,水库、灌渠等等,都很旧了、老化得厉害,但是依然在发挥作用。老兄不知道去没去过韶山,去过的人应该都对那条气势恢宏的架空灌渠印象深刻吧?那可是在物资特别紧张的年代,货真价实用钢筋混凝土修起来的,标准相当高,就是放到今天、充其量不过是把引水槽换成钢管罢了。

在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大集体时代没有留下什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遗产。当年大呼隆、土法上马的那些东西都是纯粹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除了极少数设施因为确实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被沿用至今,其它的要么彻底荒废(比如我们县规模最大的一条灌渠,自从修好就没发挥过任何作用)、要么改作它用(还是我们县,除了一些水库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严重渗漏,被彻底荒废,其它多数的水库保留至今,但是不能发挥任何灌溉作用,都用来养鱼了)。

家园 同意各个地方情况不同的说法,呵呵

我们老家的架空灌渠在80年代还能用,但是近20年几乎没有用过了

还有,现在农村的干部,对防涝上心,对抗旱不上心。因为大水可能造成短时间大规模的破坏,对乌纱有影响;而旱灾造成的影响往往是长时间的,不会一下子家毁人亡……

家园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问题挺复杂、也很难办

先说说你提及的防涝和抗旱的侧重问题。现实问题是,大包干以后,继续沿用大集体时代的做法、动员民力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一做既有设施的维护和小的改造还好说,农民那头还动员得起来,要搞大动作就不行了,只能靠争取财政拨款,在基层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这个难度很大。防涝还好点,因为洪水的威胁是很现实的,每次大洪水过后都会给各级官员一次刺激,促使他们设法投入资源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抗旱么,就像你说的,刺激不够、投入不足。

其次还有一个分散的小水利如何整合、发展、利用的问题,在湖南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和典型。因为气候和地形的原因,当地有大量小的山塘和灌溉渠道,但是大包干以后这些东西形成了“名义上有主(集体资产)、实际上无主(集体已经去实体化)”的状态,简单的维护以便继续使用,农民还愿意干、大家每年出点工而已,但是需要更大动作的整合、改造、发展、更好地加以利用,责权利划分不清、无人负责,久而久之、设施的效益越来越差甚至荒废。前几年湖南省提出结合农村水务改革、把这些水利设施承包下去,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效果如何。这个问题恐怕不仅仅是湖南一地,全国大多数保有大批农村小水利工程的地区、应该都不同程度上面临这个难题。

大集体时代留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老本吃了30年,吃到今天也差不多到头了,继续这么吃老本、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农业生产模式的需要。去年的中、东部粮食主产区大旱过后,《焦点访谈》做了一期节目,关注农村水利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应该说已经涉及了这个问题的实质内容。

家园 路透社:为补充储备中国猛买澳大利亚等国小麦

原文

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小麦的第三大出口国。澳大利亚最大的小麦出口处理机构CBH Group周四表示,中国对澳大利亚小麦的需求量已达到至少5年来的最高,在过去5个月内,中国已从该国进口了约40万吨小麦。

据估计,2009年11月至本月底,中国从澳进口的小麦数量已相当于2008/2009市场年度总额的两倍,进口不断增长的趋势和澳官方公布的2009年12月至今的统计结果相吻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