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批判性思维指南》书摘 -- 游识猷

共:💬30 🌺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抱歉, 概念上我没有表述清楚

书中的价值观其实是指我们常常说的某个单一价值, 例如自由, 生命, 爱情, 集体利益等等. 而书中说的价值观假设等于我们常常说的价值观, 因为我们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表明这个价值观是一种体系, 已经隐含了对不同价值的偏好.

当然,以上我们是指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我们", 否则理解也不会一致. 我之前给你的回帖使用"我们"的语言讲的, 但书的翻译并非用了"我们"的语言.

所以

    书里的词汇 对应 我们的词汇

 ——————————————————————————

     价值观      价值

    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

然后, 我理解这一段书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价值观假设对命题讨论的影响. 其中, 书中的价值观就是指个人自由选择权/公共利益等等, 价值观假设是指对这些东西的偏好或取舍, 是一个体系.

我觉得和实用主义关系不大. 按照书中的用词习惯来说, 每个人既定的价值观假设当然是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作出取舍, 但这只能广义地说是利己, 也不等于是实用. 因为这个价值观假设当中比较偏好的价值观, 可能是公共利益/人文关怀等等比较形而上, 谈不上是很实用的东西. 从个人经济利益来说, 也谈不上是狭义的利己.

游MM把这个放在河里, 大概是看到河里经常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吧. 我刚才看到, 她在第四节原文中加了一段蓝字, 也表明了这个意思. 很多时候, 外在的冲突其实是"价值观假设"的冲突. 而书中讲到的某些办法, 实际上有换位思考的意思在里面, 这么做至少能让你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假设"是什么, 即便不接受对方的这种假设.

家园 理解你的意思了,谢谢。

实际上,我是用“价值”来推测作者的“价值观”了。这是一个重新解构的过程。

(“价值”和“价值观”采用了你所陈述“我们”的概念)

我赞成你可以保持自己的意见。

当然,以上我们是指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我们", 否则理解也不会一致.

这句话能否麻烦您收回?

我可以理解成一个玩笑,但严谨的行文于此我以为并不算礼貌。

首先,国内的变化很大,出生年月差两三年就一个代沟很正常,发生分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其次,这里“价值观”一词,如你所说,与日常的概念是有差别的。选择哪一种,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上下文可以辨别清楚。如果发生辨别不清楚,加以沟通即可,并不是值得特别提出的事。您这句话,语气未免有些微妙。

最后,尊重您对自己帖子的权力和看法。我仅对此表示我的看法。

谢谢。

家园 想开玩笑但没有开好

对不起 :) 真没别的意思……

家园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 描述性假设是一个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或者将来是什么样子的未阐明的观念。

说明性或者价值观假设是关于世界应当怎样的观念。

◇ 找到了描述性假设之后,你就想去思考,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去接受它们。 如果这些假设缺乏支撑的依据,而且你发现它们有问题,那么,你就会做出不接受这些论证的反应。你拒绝并不是对结论不赞同,而是认为根据目前所提供的原因,不能接受这个结论。

◇注意区分“未被证实的理由”和“假设”之间的区别。“假设”指的是那些想当然地被作为论证基本组成部分的观点。

◇尽可能地坚持思考你所看到的结论与原因之间的差距。

◇ 发现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1.坚持思考结论与原因之间的差距。

2.寻找支持原因的观点。

3.站在另一个角度。

4.认识到在原因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能够获得优势的其他途径。

5.多学一些与论题有关的知识。

◇寻找描述性假设,就是在寻找原因和结论之间的联结。如果这一联结有缺陷,那么,原因就不一定会产生那个结论。

家园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本章主要探讨的问题在于,“根据提供的原因,结论的可接受程度如何?”

◇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 三个通常的推理谬误:

1.提供了错误或不正确假设的推理。

2.通过使信息看起来与结论相关而实际上不相关来转移我们的视线。

3.需要使用已经被证实为真的结论来为结论提供支持。

◇人身攻击:不直接阐明原因而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

人身攻击谬误:使用人身攻击的、情绪化的负面词句,以激起读者不合理的情感。

◇建议采用下面的思维步骤来寻找谬误:

1.确认结论和理由。

2.牢记结论并考虑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较。

3.判定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者不足。如果不是,则要谨慎对待。

4.问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任何必要的假设:“如果理由是真实的,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呢?”

5.问自己,“这些假设有意义吗?”如果做出的假设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就发现了推理中的一个谬误,并且不得不放弃这个推理。

6.通过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短语来检查从相关理由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 滑坡谬误:

当存在一些方法能阻止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事件发生时,假设采取某一措施会引发这些事件。

◇ 妄求完美谬误:

错误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移花接木谬误:

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一旦意义被确定转变了.这一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一个关键词在论据中不止一次地重复使用,一定要进行考察,以保证其意义不被改变;如果意义被改变了,就要警惕是否犯了移花接木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

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致赞成的观点使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很多人认为,如果某些东西很受欢迎,那它们一定是好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公众经常不会充分地研究一个问题来做出理性的判断。对一般观点或者普遍态度的偏好一定要保持警惕。

◇ 诉诸权威谬误:

通过引入在一个问题上缺少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结论。

权威支持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好的。在决定这类推理的相关性方面,重要的是进行判断时使用的证据。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权威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我们就必须把这个原因视为谬误。

◇稻草人谬误:

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因而,我们攻击的是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观点。

辩论者有时候会把反面的观点扩展成为“易受攻击”的观点。这种情况下其错误假设是,受攻击的观点实际上等同于合理阐述的观点。

对批判性思维者的教训是:当某个人攻击一个观点的某些方面时,通常要考虑他是否公正地重述了这一观点。如果不是,你就发现了稻草人谬误。

◇ 虚假的两难困境谬误:

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时.就假定仅存在两个选择。

当争议仅存在两种选择可能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通常不止有两个。如果作者和演讲者通过仅阐述两个选择因而过度简化了一个问题,这时会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被称为二择一或者虚假的两难困境谬误。为了发现这一谬误,一定要警惕下面的短语:

要么……要么……

唯一的选择是……

两种选择是……

因为A不起作用,只有B会……

◇ 一厢情愿谬误:

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命名解释谬误:

错误地假定因为你已经给某个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就认为你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此事。

例子1.针对父亲的酗酒,成年的女儿问其母亲:“爸爸的行为为什么如此怪异?”她的母亲回答说:“他正处于‘中年危机期’。”

这一个回答并没有满意地解释了所发生的事情。例如,爸爸的特定基因、工作压力、婚姻冲突和健身习惯等具体细节都可能为解释酗酒提供依据。“中年危机”是不够充分的,还具有误导性。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爸爸为什么酗酒,其实并不知道。

当人们声称他们已经发现了行为的一个原因。而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对行为进行了命名,这时候一定要警惕这个错误。

◇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

大量使用褒义的美德词汇称为“晕轮效应”,因为它们有正相关,概括性又如此之高,因此读者想理解成什么意思就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

晕轮效应导致我们不考察相关的原因、证据或者详细的优点或不足,就支持或接受一个结论。晕轮效应更像反向的人身攻击,因为人身攻击寻求的是让我们不考察证据就形成一个消极判断。

使用美德词汇是政客们惯用的策略,因为它能使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偏离具体的、更易于引起异议的行动或政策。

◇ 偷梁换柱谬误:

提出一个不相关的主题使读者的注意离开原来的论题.读者的注意离开当前的论证而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有助于“赢得“辩论。

这个错误的过程如下:①A是正在讨论的主题:②主题B被引入进讨论中.尽管它与主题A相关.但不是要讨论的;③主题A被放弃。

◇窃取论点谬误:在论证中,结论在推理中是一个假设。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推理中的结论应当被证明却被假定,窃取论点就发生了。当你列出这个论证的结构时,要考察原因以确保它们没有用不同词语简单地重述结论,并要看看有没有用结论来证明原因。

举例如下

(1)对国家来说,容许新闻界保密信息来源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这提高了个人提供反对强权人物证据的可能性。

(2)对国家来说,容许新闻界保密信息来源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这有益于大社区的利益。在这种社区里,个人有权向新闻界提供信息而不被揭露。

短文(2)基本上通过重述结论来窃取论点。它没有指出具体的优点是什么,只是简单重复了对信息源保密的社会作用。

◇为了发现推理谬误,要牢记什么类型的原因是好的,好的原因就是与论题有关的论据和道德原则。

◇ 寻找和评价推理谬误的线索

当作者出现了以下推理错误时,就应拒绝这个推理:

●攻击一个人或他的背景,而不是他的观点(人身攻击)。

●使用滑坡推理。

●寻找完美的解决方法。

●移花接木。

●不适宜地迷信公众认可的观点。

●诉诸权威。

●攻击稻草人。

●呈现虚假的两难困境。

●进行一厢情愿思维。

●通过命名解释。

●使视点偏离论题。

●用晕轮效应进行干扰。

●窃取论点。

◇有关推理谬误的其他网站

The Nizkor Project: Fallacies

http://www.nizkor.org/features/fallacies/

The Fallacy Zoo by Brian Yoder (list of basic fallacies with examples)

http://www.goodart.org/fallazoo.htm

The Fallacy Files by Gary Curtis

http://www.fallacyfiles.org/

Stephen's Guide to the Logical Fallacies

http://www.onegoodmove.org/fallacy/welcome.htm

关键词(Tags): #思维的方法(大眼)
家园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作业清单

谢谢您提供这本书的信息,我最近一直在看,有两点体会。一是大框架比较好,容易操作。二是例子中的阅读材料只是简单翻译,读来不顺,中国人不这么写文章呀。如果换成中文原创的材料,对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相应的写作效果会更好一点。

我根据原书总结的一个批判性思维的【作业清单】如下:

1、结论 Conclusions

2、理由 Reasons

3、隐含条件 Implications (含价值观)

4、论证技巧和花招 Techniques and tricks (各种谬误)

5、信息的可靠性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只看信息本身)

6、数据操控 Control of data (统计,对真实信息的操纵解读)

7、替代结论 Alternatives (书中的干扰性原因)

8、遗漏 Lost links

这里有个小文字游戏,把八项的英文字头连起来,就是CRITICAL (批判性)这个词。只要脑子里有“批判”这根弦,在阅读严肃读物的时候,先把“CRITICAL”(批判)这个词写在一边,对着一项一项走就好了。书里十几章,体系很完整,但操作起来不容易。归纳成有外在联系的几条,可能会好一点。

作业清单:checklist

通宝推:游识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 所有推理几乎都包含信息传达者想让我们接受的“事实”,即关于世界现在是什么样,以前是什么样、将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这些信念可能以结论、原因或假设的形式出现。我们把这些信念统称为“事实性声明”。

对于某项事实性声明,我们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2.这项声明需要证据的支持吗?

3.如果这项声明有证据,那么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多数声明,很难确定它们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所以,我们宁愿问它们是否有依据。

区别一项声明到底是个人的观点还是事实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看现有的相关证据。支持一个信念的证据越多,该信念就越具有“事实性”。

◇ 对很多观点来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完全地支持或驳倒它们。例如,很多证据支持“隔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能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这个观点,但是也有一些证据对此表示怀疑。在这种情况下,要确定事实性声明的可信度,我们必须判断证据的优势在哪里。

◇ 我们遇到的事实性声明有:(a)描述性结论。(b)支持描述性结论或说明性结论的理由;(c)描述性假设。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我们倾向于认同一项声明:

1.声明是众人一致认同的常识,如“举重能练出肌肉”。

2.声明是某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论证。

3.传达信息的人为其声明提供了可靠证据,或我们知道的其他证据能支持该声明。

◇证据是被信息交流者所共享的明确信息,传达信息的人用它来支持或证明一项事实性声明的可信度。

在说明性论证中.需要用证据来支持那些作为事实性声明的理由;而描述性假设中,则用证据来直接支持描述性结论。

◇证据的质量取决于证据的类型。

证据的主要类型包括:

·直觉

·个人的经验

·他人的证词

·权威的意见

·个人的观察

·案例

·科学研究

·类比

◇【直觉】作为证据

当我们用直觉来支持一项声明时,依靠的是“常识”、“内在感觉”或者预感。当传达信息的人说“常识告诉我们”或“我只知道这是真的”,他就是在用直觉作为证据。

直觉是个人性的,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我们必须谨慎使用直觉作为声明的证据。

◇把【个人经验】作为证据的危险

依赖类似的个人经验作为概括性观点的依据是错误的!单一的甚至是累积起来的个人经验,都不足以代表所有的经验.个人经验经常引导我们犯概括草率的谬误。

◇概括草率谬误:仅仅根据群体中少数几个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个群体的结论。

◇【他人的证词】作为证据

除非我们对提供证词的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兴趣、价值观、偏见等有更多的了解,否则就不必在意这种他人的证词。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问题:

·选择性。人们的经验千差万别。那些试图说服我们的人在选择证词时往往非常谨慎。

我们必须坚持思考这个问题:“对我们没有听说过的那些人来说,经验是什么?"

同时注意,提供证词的人的注意力也是具有选择性的,他们特别注意能证实其观点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我们的期望强烈地影响我们的经验。

·个人的兴趣与获利。

我们必须思考:“提供证词的人与他如此提倡的东西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否则为什么我们感觉他的证词中存在强烈的偏见?”

·被遗漏的信息。

对于判断的依据,能提供充足信息的证词很少。

·人为因素。证词如此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是由人类提出的,并且非常生动、详细,与抽象的统计数据及图表形成鲜明的对比口提供证词的人往往是非常热心的人,他们看起来很可信、善意、诚实,我们愿意相信这样的人。

◇把【权威的意见】当作证据

我们应该更谨慎地对待把权威的意见作为证据的情况,因为有的权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比较谨慎,而有的却不然。此外,由于诸多原因,权威的意见常常是错误的。还有,这些意见往往相互矛盾。

◇我们必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权威?”在对权威的意见提出质疑时,尤其要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正在讨论的主题,所谓的权威人士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例如,他是否对这个项目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他是否具有广博的相关经验?

权威是否具有发现事实的特殊方法。例如,他是不是他所声明的事件的第一目击者? 一般来说,与那些二手资料相比,原始资料或直接观察者给你的印象应该更深刻。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权威相对而言免受一些歪曲因素的影响?影响人们如何报告证据的因素包括:个人的需要、预期,普遍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理论和意识形态等。人们在提出证据时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偏差和偏见,是指对事物的好与坏持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以至于影响了我们对事物进行公正评价的能力。事实上,由于许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判断产生偏差,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权威人士完全没有偏见。但是,我们可以期待权威人士比其他人的偏见更少,还可以通过寻找关于权威对某个主题的个人兴趣信息,来判断他是否带有偏见。

要考察权威人士是否具有不同的态度、预期,价值观和兴趣。所以要问:“该权威是否常常作出可信的声明并由此获得良好的声誉?以前我们有没有相信过他?"

◇ 【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许多科学研究都以此为依据。然而,个人观察也存在不足,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看到或听到合乎自己意愿的东西,倾向于选择并记住某一事件中与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

与镜子不同,观察者不会为我们提供“原模原样”的观察资料。我们“看到”的和报道的东西,都经过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的筛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观察者常常对观察到的结果不满意。因此,当我们预料到不同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可能不一致时,必须要警惕不能仅仅依赖某一个观察者的观察。

最可信的报道必须以最新的观察结果为依据,并且观察者必须在理想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观察者不能有任何与被观察事件有关的期望或偏见。

◇ 【科学研究】是一种以大量观察资料为依据,并且常常具有特殊分量的一种权威意见,一般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研究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判断权威意见的方法一样,那就是提出大量的问题,否则无法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讨论。

◇ 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人类对于这些事物的观察和理论也容易出错,所以,社会就求助于科学方法,并把它作为决定事实的重要指导。在对世界进行观察以及在看待直觉和常识的时候,人们运用科学方法来尽量避免许多自身内在的偏向。

科学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首先,科学方法在能被公众证实的数据中寻找信息,即其他合乎条件的人能进行相似的观察并考察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数据就是能被公众证实的数据,也就是能被重复验证的数据。

科学方法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是控制,即运用特定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解释研究结果时的错误。例如,偏向是观察中的主要问题,研究人员可以将多个观察者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以考察这些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控制偏向这类错误。为了实现控制最大化和无关因素最小化,自然科学家常常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不幸的是,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时要控制变量更为不易。因此,要成功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复杂的行为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语言精确是科学方法的第三个典型特征。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往往是混乱、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而科学方法在语言表达方面则力求准确、一致。

尽管科学远比我们这里讨论的要复杂得多,但是,由于科学方法强调可验证性、控制和语言精确,在操作恰当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是最可信的证据来源之一。

◇当传达信息的人用研究结果作证据时,你必须记住以下几点:

1.研究的质量有天壤之别;我们对科研结果的信任应当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值得信任。

2.研究结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针对同一问题,一项孤立的研究常常得出有误导性的结论。由多个研究者或研究小组重复验证过的研究结果最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个问题:“其他研究者验证过这些结论吗?”

3.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最多只能说,研究结果支持结论。记住,研究结果不能为自身作证!研究人员必须解释其研究结果的意义,而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能用不止一种方式进行解释。

4.与所有人一样,研究者的期望、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使他们的提问、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存在偏差。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来避免这些偏差,但是科学事业不是中立的、没有价值取向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例如,科学家在某个特定假设上往往投入了个人情感。科学家和所有容易犯错误的人一样.也很难客观地对待那些与假设相矛盾的数据。科学研究的主要优点是它尽量公开研究的程序和结果,以便于其他研究者评价其价值,并能对它进行验证。尽管如此,无论一份科研报告看起来多么客观,它总会包含一些重要的主观成分。

5.演讲者和作者经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传达信息的人用来支持其观点的证据与研究得到的原始结果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研究者可能会在他们的原始研究报告中对结论进行仔细限定,而其他人在引用这些结论时却毫无限制。

6.研究所得的“事实"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

7.不同研究的人为性不同。通常,为了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研究会丢失一些“真实世界"的东西。研究的人为性越强,就越难把研究结果推广到实验室以外的世界。在关于复杂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人为性引起的问题尤其突出。

8.研究者在经济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会影响其研究结果。研究者是人,不是机器。要他们做到绝对的客观是极其困难的。例如,直接由某药品公司赞助的研究者,与跟药品公司没有任何私人关系的研究者相比,前者可能更多地发现该公司的药品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此外,获得职位和提升、追求尽可能大的收益以及赢得更大名气等方面的压力都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 评价科学研究的线索

运用以下这些问题来判断科研结果是不是可信的证据:

1.该科学报告的来源质量如何?通常,最可信的科研报告发表在由同行专家评审的杂志上,一系列的相关专家对文章进行审查之后才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一般来说——但也不总是这样——杂志的声誉越好,发表在上面的研究设计就越好。因此.你应当尽可能地了解科研报告的来源是否有较好的声誉。

2.除了来源的品质,该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线索能证明研究做得很好?例如,论文有没有报告该研究特别突出的优点?

3.该研穷得到其他人的验证了吗?得出相同结论的研究是否不止一个?即使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也可能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

4.传达信息的人如何选择他们需要的研究昵?例如,他们是否遗漏了与相反的结果有关的那些研究?研究者是不是只选择了支持其结论的研究?

5.已有的证据是否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演讲者或作者是否对支持其观点的早期研究表明了批判性态度?由于研究本身具有局限性,由研究得到的多数结论都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传达信息的人是否证明了自己愿意这样做呢?

6.某些人是否有歪曲该研究的理由呢?我们必须警惕研究者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结果的情况。

7.该研究的条伴是不是人为的?有没有被歪曲昵?你必须想想,“该研究的操作条件与作者推广条件的相似程度有多大呢?”

8.由取样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多大的范围?

9.该研究者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等级评定或其他测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我们必须确认,研究者对其想测量的东西进行了准确的测量。在研究中。调查与问卷存在偏差的问题是很普遍的。

◇取样研究的推广

演讲者和作者经常运用研究报告来支持其结论的泛化,即声明其发现的事件具有普遍性。

◇对研究结论的泛化程度依赖于研究者选择的事件或被试的数量,广度和随机性。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事件或被试的过程称为“抽样”。

◇在对抽样进行评价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1.样本必须足够大才能证明结论或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观察的事件或人越多,结论就越可信。

2.抽出的样本在广度或多样性上必须与得出结论的事件一致。

3.抽样越随机,样本就越理想。当研究者随机抽样时,他们力求使他们想概括的事件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他们尽量避免抽样偏差。

记住对所有的科研结果提问:“他们抽取了多少事件或被试?抽样的广度有多大?抽样的随机性如何?”

◇对传达信息的人来说,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对抽样的局限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研究结果的“过度泛化”。他们所描述的结果的概括性远远大干研究证明的事实的概括性。这样的概括被称为概括草率谬误。

记住:我们只能把研究结果推广到与研究事件或人相似的事件或人身上!

◇调查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解释调查结果时要特别谨慎。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使调查结果有意义,就要确保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是诚实的,即口头报告必须反映被调查者真实的观念和态度。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常常掩盖真相。例如,人们给出的答案可能是自己认为恰当的答案,而不是反映真实观念的答案。他们也许对问卷或被询问的问题有敌意,也许对问题的思考太少。

记住:你不能假设口头报告准确地反映了真实态度。

2.调查中的很多问题在措辞上是模棱两可的;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解释。实际上,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你可以想像一下“你的婚姻幸福吗”这个问题可能有几种含义。问题越是模糊不清,调查的结果就越不可信。

你应当始终把措辞问题挂在心上。一般来说,措辞越明确,不同的人作出相似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3. 调查本身存在的内在偏差使调查更为可疑。措辞和上下文是两种最重要的偏差。措辞偏差是一个常见问题,措辞上的一个细微变化就会大大地影响被试的答案。

另一个重要的上下文因素是问卷的长度。在较长的调查中,仅仅是因为疲劳,人们对前后项目的反应就可能出现差异。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当心问卷的上下文因素。

◇【案例】作为证据

案例是一种与刚才描述的科学研究形成明显对比的常用证据,它着重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一个或几个特殊的个体或事件进行详细的描述来支持结论。这些描述通常是以观察或访谈资料为基础,并且研究的深度、完整性和合理性大相径庭。

由于案例是生动、详实的,这使得它们易于形象化,因而往往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政党候选人越来越多地把案例运用到演讲中,因为他们知道个案丰富的细节能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然而这样的案例更应当被看作是动人的事例或轶事,而非证据。它们被当作证据使用是非常可疑的。

生动的个案能感染我们的情绪,并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不让我们寻找其他的相关证据。

◇ 千万要注意把动人的案例作为证据的情况!

尽管案例可以与结论相一致,但不要被这种一致蒙骗。你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案例是否典型呢?”“能不能找出有力的反面事例?”“该案例在表述上有没有偏差?”

◇【类比】作为证据

传达信息的人常常将他们熟悉的东西与相对不熟悉的东西进行类比,依靠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来证明某个结论。他们把类比作为一种证据来使用,并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推理:“假如这两者在某一方面是相似的,那么,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相似的。”

由类比得出的论证是指以两个事物间已知的相似性为基础,得出关于另一方相对未知的特点的结论。

◇要评价类比的好坏,你需要抓住两个因素:

1.从多个方面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2.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联。

注意:任意两种事物之间几乎都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仅仅因为两者相似就进行类比推理并不可信。当被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与论题有关的相似之处,但没有与论题有关的差异时,这样的类比才是强有力的。一切类比都试图阐明事物潜在的原理。类似之处和差异都与类比阐明的潜在原理直接相关。

◇另一种有助于评价类比推理的策略是制造选择性类比来理解作者试图说明的相同现象。这种类比既可能支持,也可能反对原始类比所得出的结论。如果它们与结论相反,就揭示出了原始类比推理存在的问题。

◇你可以根据下面这种有效方法来产生你自己的类比:

1.确定你所研究事物的某些重要特点。

2.尽量确定你熟悉的、具有类似特点的其他情况。比如,让自己进行自由的想像、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尽可能多地想像各种各样的情况。

3.尽量判断你所熟悉的情况是否能为你不熟悉的情况提供一些灵感。

◇评价类别时,先确定论证的结构,然后再通过提问对其进行评价。你应当寻找有关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一般来说,相似点比不同点越多,类比就越成功。如果你发现两个事物没有任何的不同点,并且能找到良好的证据来证明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那么,这项类比就格外有吸引力。

◇ 具有欺骗性的类比符合我们对一种推理谬误的定义。我们把这种谬误称为错误类比谬误。

错误类比:当进行类比的两个事物存重要的、与论题有关联的差异时,会出现此类谬误.

◇ 总结 评价证据的线索

使用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评价各种类型的证据。

【直觉】

·是否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支持直觉?

【权威】

·权威人士在某一特定问题上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

·权威人士具有发现事实的特殊方法吗?

·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权威人士具有歪曲影响的相对自由?

·该权威是否常常作出可信的声明并由此获得良好的声誉?

·以前我们有没有相信过该权威人士?

【他人的证词】

·可能对一个人的证词产生影响的偏差或兴趣有哪些?

·这个人具有支持他的判断的专业知识吗?

·这个人的价值观假设如何影响他的证词?

·谁的证词有利于评价这个人的证词?

·这个人的证词中遗漏了什么信息?

家园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在运用证据来证明此事情导致了彼事情时,通常会遇到一个困难——那就是干扰性原因的问题。

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

◇对于同样的证据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把那些不同的解释作为【干扰性原因】,指在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与作者的解释不同的一些解释。

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专家提出的一个假设,也有其他假设能合理地解释某些事件或某个研究结果。通常,专家们不会告诉你干扰性原因,你需要自己发现它们,这对于你判断“证据的可信度有多高”非常有帮助,因为干扰性原因越多,我们对作者给出的原因的确信度就越低。

一旦你发现一个因果关系说明,一定要警惕干扰性原因存在的可能性。

◇经验总结

1.很多种事件都可以用干扰性原因来解释,如临床的案例研究、司法审判、科学研究、股票交易市场的走向、广告统计、体育图表、航空事故的原因以及历史事件等。

2.不同专家可以对于同一证据进行验证,并能提出不同的原因进行解释。

3.尽管许多解释都能“符合事实”,但是有些解释看起来更合理。

4.大多数表述者只向你提供他们自己喜欢的解释,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寻找干扰性原因来解释。

5.寻找干扰性原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常,干扰性原因都不明显。

6.即使是“讲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常常不承认还有其他重要原因来解释他们的研究结果。

7.人们对于某一因果关系的确信程度和干扰性原因的数量呈负相关。

◇为了寻找隐藏着的干扰性原因时,不妨问问你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我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释这个证据吗?

·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原因会导致这个行为或这些结果?

·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会找到什么重要的原因呢?

·如果现有的解释是错误的,何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

◇人们往往会犯一种错误,即把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原因当作是某个事件的真正原因,而实际上,这个原因只是对该事件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之一 ——这个原因有助于为事件的发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许多因素的组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在人类的活动中,影响事件发生的复合原因比单一原因出现的几率要高些。在许多事例中,对于因果关系最好的解释就是把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这些原因是引起事件的充分条件。因此,专家们能给予记者的最好回答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事件的真实原因,我们只能提出那些可能对该事件有促进作用的原因。"因此,当我们寻找干扰性原因时,必须记住,任何我们所找到的单一原因更有可能是事件的促进因素而非真正原因。

◇错误之: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因果解释都是过度单纯化的;因此你要公平地对待那些没有把所有的可能原因都提供给你的信息传达者。尽管如此,对因果关系所下的结论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包括因果关系的因素,以使你确信这些结论没有过度单纯化,或者作者也应当清楚地说明他在结论中所强调的因素仅仅是众多可能的促进因素之一——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当你看到演说者或作者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某个事件导致了另一事件时,你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你要记住,他们的结论只能被看作是原因之一,而非真正的原因。然后,看看研究过程中哪些步骤所产生的结果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说,尽可能多地找出这些步骤。最后,努力提出一些可以解释这些研究结果的干扰性原因。你提出的合理的、能解释研究结果的干扰性原因越多,你对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设的信任度就越低。

◇若研究结果表明X与Y正相关,则应考虑以下四种可能的解释:

解释l:X是引起Y的原因。

解释2:Y是引起X的原因。

解释3:由于第三个因素Z,X与Y相互联系。

解释4:X与Y相互影响。

◇ 记住:两事件相关并不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然而有很多用于证明因果关系的证据都仅仅以事件之间的相关为基础。当某作者凭事件之间的相关来支持一个假说时,你一定要想想:“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这种相关?"

相关因素和真正的原因之间混淆很容易理解,但也很危险。在产生某种结果之前必定存在它的原因。然而,在产生结果之前存在着很多因素,其中的大部分和结果都不是因果关系。

◇两个关于因果关系的普遍错误:

1. 错误 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与结果混淆在一起或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2.错误 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这样的研究可能产生强有力的解释:

·研究人员不是出于个人获利的目的提出这样的原因。

·这项研究至少设置了一个控制组,在这个组里不存在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原因。

·参加研究的几个对比组除了在研究者感兴趣的原因上有差别外,在其他特征上应该差别不大。

·参加研究的人是被随机地分配到各组的;他们不能自行选择参加哪个组。 ,

·参加研究的人不知道研究人员的假设。

·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过这些研究结果。

◇混淆了“在此之后”与“由此引起”

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倾向,相信如果两件事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话,那么后发生的事肯定是由先发生的事引起的。

◇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B事件在时间上晚于A事件发生,就认为B事件是由A事件引起的。

政界和商界的领袖们喜欢使用这种“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推论方式,尤其是当这种推论符合他们的意愿时。例如,在承担了领导者角色之后,如果发生了好事,他们就倾向于认为是由自己的领导引起的,如果发生了坏事件就把责任归咎到其他方面。

记住:不能仅仅由于一件事情紧接着另一件事情发生,就认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这有可能只是个时间上的巧合。当你看到这样的推理时,一定要问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也能说明这件事?”还有,“除了两件事在时间上接近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力的证据呢?"

◇解释独立的历史事件或行为

对于同一件事,很多不同的解释都可能是“有道理的”。第二,我们解释事件的方法受到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极大影响,也会受到个体的心理力量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常见的偏见,即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过高地估计个人倾向性的作用,而降低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倾向于从内在因素(他人的人格特征)找原因,而不是从外在因素(环境的力量)找原因。

◇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错误就是,一开始就限定了可能原因的数目,然后如果发现了一些补充信息(甚至是不恰当的信息),不是把它们当成独立的、新出现的或者更复杂的假设对待,而是当成已经存在的、被确定的假设来解释。我们的倾向是简化世界。但是事情往往需要复杂的解释。

◇当你接受你所遇到的第一个解释时,请小心。请你寻找其他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可靠性。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即许多事件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

◇解释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的线索

当你试图发现干扰性原因时,请用以下的问题问问你自己

·是否有证据表明这种解释得到了批判性检验?

·社会力量、政治力量或心理力量会不会使假设带有某种偏向?

·还有哪些干扰性原因还没被考虑?与干扰性原因相比,作者的假 设有多可靠?

·对于事件的疑点,作者的假设是否全面?

·作者的假设与所有与事件有关的那些有价值的证据的一致性程度 有多高?

·“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推理是连结事件的主要推理吗?

◇如何准确地评估每一种解释与可利用的证据有多符合,同时尽量注意避免你个人的偏见。

在对各种原因(包括自己提出的干扰性原因)进行比较与评估时,我们建议你使用以下的标准:

1.逻辑合理性;

2.与其他知识的一致性。

3.是否曾经成功地解释或预测了某些事件。

家园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证据。

因为数字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觉似乎这就代表着“事实”。然而,统计数据可以并且经常欺骗大家!表面上它们很有说服力,事实上却不一定。

◇不可知的、有偏见的统计数据

找出具有欺骗性的统计数据,首要策略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人们如何获得这些统计数据。

因为在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原因,将出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不愿提供真实信息、没能记录下事件过程、观察事件时出现仪器故障或随机误差。因此,统计数据常被看作是“经过训练的推测"。那些推测很可能相当有用,也可能相当具有欺骗性。你需要时常提醒自己:

“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些估计的呢?"

◇以“平均”这个词为例。 定义一个平均数有三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定义会得到不同的平均数值。

第一种方法是将所有的数据相加,再用所得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就叫做算术平均数。

第二种方法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所有数据,找出位于中间的那个数。这个数叫做中数。一组数值中有一半数据大干中数,一半数据小干中数。

第三种方法是列出所有数据,然后将不同的数值排列归类。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叫做众数。

作者讨论的是算术平均数、中数还是众数,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当你看见表示“平均”的数值时,都应该想想:“采用算术平均数、中数或众数是否有差别?”

◇通常,不只是决定采用哪一种平均数才重要,决定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间距(即数据的范围)、每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即数据的分布)也同样重要。

当你看到平均数时,问问自己:“我是否需要了解数据的范围和分布情况?"

◇结论与证据不相符合

有些人在表达他们的观点时所宣称的已经被证明的问题与他们使用的统计数据所证明的问题大相径庭。看起来这些统计数据似乎能证明作者的观点,实际上却不能!这里是两种判断这种欺骗的策略。

一种策略是,不去看作者的统计数据,并问自己:“哪种统计数据有助于证明作者的结论?”然后,将所需要的统计数据与作者给出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这两种数据不匹配,你就可能找出了一个统计数据上的谎言。

我们要仔细地注意统计数据的措辞和结论的措辞,看两者说明的是不是同一件事。如果两者不一致,那么作者就可能在运用统计数据说谎。

另一种更为有效的策略:不要看作者提出的结论,而是仔细审查作者所使用的统计数据,然后问问自己:“由这些统计数据得出什么结论是恰当的呢?”接下来,把你得出的结论与作者的结论进行比较。

借助遗漏的信息撒谎

在你判断出统计数据的影响之前,一定要想想:“有没有什么相关信息被忽略了?”

尤其是遇到比较类的统计数据时。使用相对值类数据来描述风险减少可能具有欺骗性。当你遇到使用这些统计数据的论证时,一定要想一想,如果使用绝对值会出现什么不同,数据给人的印象是否也不及先前那样深刻。

◇评估统计数据的线索

1.尽可能地找出你所知道的这些统计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问问自己:“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2.注意作者所使用的平均数的类型。

3.小心证据和结论不相符合。

4.不看作者的统计数据。将你认为所需要的统计数据与作者实际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

5.根据作者给出的统计数据,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与作者的结论不匹配,说明可能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6.看看哪些信息被遗漏了。特别要小心那些易使人误解的数字、百分比以及类比。

家园 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不完整的推理是必然存在的。

第一,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局限性。由于时间或空间的有限性,表达论证的人不可能永不休止地组织观点、提出支持论证的理由。所以,我们说其论证往往是不完整的。

第二,多数人的注意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冗长的信息会使我们觉得厌烦。因此,表达观点的人常常感到有必要快速地传达信息。

第三,提出论证的人所具备的知识往往是不完整的。

第四,纯粹的欺骗也导致信息可能被遗漏。每个领域的专家都会有意识地遗漏一些信息,这是因为公开全部信息会削弱专家意见的说服力。假如某些想说服你的人把你看作“容易被说服的人”,他们往往就会利用被遗漏的信息。

遗漏信息的现象之所以如此普遍的最后一个理由是,那些试图说服你的人所持的价值观、信念及态度常常与你自己的价值观、信念、态度不同。因此,可想而知,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的推理采用的假设与你的假设不同。

◇简言之,至少有五个理由可以说明被遗漏的信息是必然存在的。

1.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2.有限的注意范围。

3.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有限。

4.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

5.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寻找常见的重要信息的线索

1.常见的反对意见

a.反对者会提出什么样的理由。

b.是否有实验研究与作者提供的研究相矛盾?

c.是否有支持相反观点的事例、证明或类似的推导被遗漏?

2.缺失定义

a.假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关键词,得出的观点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呢?

3.缺失价值取向或价值观

a.其他什么价值观也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b.如果以不同的价值现来看待这个论题,会得出什么样的观点呢?

4.论证里间接提到的“事实”的根源

a.这些“事实”是从哪里得来的?

b.这些所谓的事实是否来自于有效的研究或可靠的信息来源?

5.搜集事实的详细程序

a.填写调查问卷的人有多少?

b.调查的问题是如何措辞的?

6.搜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术

a.访谈法与问卷法所得到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7.缺失或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数据

a.如果加入来自早期研究或后续研究的证据,数字是否会有所变化?

b.作者有没有为了扩大差异而故意“扩展”数字?

8.被遗漏的信息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既有短期效应也有长期效应,既包括人们提倡的观点,也有人们反对的内容

a.作者的论证是否只考虑了某一种行为的积极结果或消极结果.而没有同时考虑两方面的结果?

b.我们是否有必要知道该行为在政治、社会、经济、生物、精神、健康或环境等所有领域中所引起的影响?

9.文章中的引证及证明

a.作者是否除去了上下文中的引证或证明?

10.作者通过使他人相信自己的建议而获得的好处

a.假如我们采用了作者所建议的策略,是否会给作者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消极观点的重要牲

我们要特别强调下面这种被遗漏的信息,因为这种信息非常重要,但却常常被忽略,这就是:作者所提倡的行为——新的技术、工业膨胀、政治方针等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建议人们接受这些行为的人往往只宣扬这些行为的好处,然而,由于大多数行为同时包含着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社会的哪些方面不能从作者所提议的行为中获利?受到损失的是哪些人?这些人对该行为有什么看法?

·这个行为如何影响权力的分配?

·该行为是否影响社会的民主程度?

·某种特殊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即如何影响我们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式以及我们已经了解的事物和将来能了解的事物?

·该行为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该行为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该行为是否有一个缓慢的、累积的作用?

家园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二元思维:照顾到多个结论的障碍

几乎没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可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否”来回答。当人们用非黑即白、是或否、对与错、恰当与不恰当来思考时,他们就是在进行二元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而事实上它可能具有多个潜在的答案。

非此即彼错误就是一种二元思维错误,它通过限制我们的视角来破坏推理。让我们认为考虑了两个可选答案就够了,这样就漏掉了很多选择,也就错过了从某个答案中可能得到积极结果的机会。

◇可以通过限定结论,并把结论放入上下文中来避免二元思维,这种限制答案的过程要求你对所有的结论思考如下问题:

1.何时正确?

2.何地正确?

3.为什么或凭什么说它是正确的?

◇二元思维限制了你作决策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的是,它把复杂情形过度简单化了。因此,二元思维者面对不确定状态时是高危人物。

◇关于结论的其他解释

我们经常不期而遇一些用这种形式陈述的问题:

·我们应该做X吗?

·X是合意的吗?

回答这样的问题自然倾向于进行二元思维。然而,无论如何,用这种方式表达的问题通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疑问,关于“我们应该对Y做什么”(通常是压力性问题)。如果用这种方式重新表述问题,我们就可以对这种形式的问题产生多个答案:通过理由产生了多个问题解决方案。产生多个解决方案会极大地增加我们思维的灵活性。

◇确定多种结论的线索

1.通过给定的理由,确定尽可能多的结论。

2.用“如果……”句来限定可能性结论。

3.把问题变为“我们应该对Y做什么”。

◇如何使你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别人的认可。

你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自己表现成这个样子:你首先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仍然在不断地冲破羁绊,去寻找最后的结论。谁先找到最好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最佳结论的过程。如果你能给那些试图说服你的人一个信号,表明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你是他们的伙伴,这个探索过程对你们双方都有益,也许他们就会把你的批判性问题看作是对双方都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时可用的小技巧:

1.一定要表现出你确实想抓住所说的内容。要问那些可以体现你希望抓住和接受新结论的问题。

2.重新表述你所听到的或看到的内容,并询问你对这个论证的理解与作者或演讲者所说的是否一致。

3.以表现你好奇的方式说出你的批判性问题。如果你能有效地使用批判性问题,那么就没有什么比你说“哈,我抓住了你的一个错误”更好的了。

4.要求提供一些新理由,这些理由也许会让人们做出一个比先前更好的论证。

5.努力让对话持续下去。如果批判性思维像个炸弹一样乱投放,依靠它就会使要探讨的问题夭折。

6.请求别人允许你指出推理中的任何不足。使用这种策略的想法会激励他人和你一起考察这个论证。

7.要让别人形成这样一个印象——你和他是合作者,你们的工作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结论的合理性。

【完】

最后推荐石工: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作业清单

这篇整理也献给我的爸爸,教我思考一切的人。

家园

分离与相守,爱与恨,对与错,

非此即彼?

是否还有第三条路?

有吗?

有,那就不止第三条;

没有,那就确实只有两条.

执念面前,

道理简单到我们都懂,

但是,其实我们又都不懂.

不用粉饰的人生向来可以千条路万条路.

只是纯真在意识"成熟"的那刻已经悄然远遁.

于是我们就只能在两条路间撞到遍体鳞伤.

直到有一天,

忘却了选择,忘却了路.

家园 del
del
家园 这里有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899350.html?from=isnom

家园 谢谢 我已经下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