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水浒武力(8)?C绝顶超一流 -- 虎虎虎

共:💬55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认错认错,献花献花
家园 为什么武松》=老鲁》=林冲

这几天又是出差又是加班,把俺搞惨了,看到酒兄和萝兄的好回帖,一直没时间回复,今晚才忙里偷闲到河里下水一游。酒兄的步马战比较的长篇大作讲事实、摆道理,循循善诱,俺并非顽固的人,说得有理的欣然接受。其实酒兄的看法与俺真正的想法基本差不多,只是俺前面有些匆忙,说漏了嘴,现在接受酒兄的指正,即对好汉们的步战马战实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步马同步或相近与否以实战表现和个人背景为准,而且这样评武是既严密又有趣。献花一朵!

只是对酒兄所举的科班出身或名师指点的朝廷马将的步战能力也强一说持保留态度,俺虽没有什么证据,总觉得从水浒的风格来说,尤其是从作者的本意来说有点不符。马战和步战能力除了后天训练外,还和先天的身体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马战对爆发力的要求更高,步战更依赖身体灵活程度和耐力。呼延灼韩滔等职业军官只是有步斗的基础而已,以后肯定是专功马战,其步斗水平未必与其马战同步,更未必比得上脚力出色的江湖好汉。

酒兄对武松的步马战能力的分析很到位,不过对这位天字号第一英雄的武力俺还是要辩护一下的,尤其是对萝兄的武松打不过呼延灼和酒兄的所谓二龙山三猛不如呼延灼的看法还是要批判一下的。

酒兄说三猛对呼延进行车轮战,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很小的事件;而萝兄说的武松可能作壁上观就更不对了,要是那样,武松就不是武松了。和呼延踢了一场下风球的看法更是该被打屁股,考虑到挺了老鲁,姑且献花一朵!

俺的看法是,在梁山大军赶到之前的几天里,三山军由狂热的好战分子老鲁武松带领每天挑战青州军,三山方面有三猛加上李周二人旁边助威,将领的质量上构成了对青州军的绝对优势;青州军当然有为数不少的副将,但是都是绝对菜鸟级的,连区区孔明都吓得他们不敢出门,所以他们连个名字都没有,杀了几个张三,再火速提拔几个李四来充数的,他们的人头根本不值得三山方面拿出来炫耀。但是青州军的士兵数量倒过来构成了对三山军的绝对优势,所以呼延灼在斗将不灵的情况下,会仗着人多势众进行一场混战而圆满收尾,这就是所谓的交锋三五次,各无胜负的情况。

斗将时,哪怕再给呼延灼两个胆,他也不敢贸然同三猛轮流战;哪怕他有跑马拉松的实力,在三猛的神力面前,体能也不够长时间敷用。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一天之中两军主将只出一人斗一场,杨志应该也有上,哪怕踢的是下风球,但是呼延也拿他没办法;老鲁是实达实的不输呼延,甚至可能还占了上风,当然也奈何不了呼延;武松有可能占下风,但是他又何尝不可以占上风呢?中庸估计最安全,所以他和呼延平分秋色。当三山方面斩了菜鸟偏将或者实施双人挟击行动时,鬼头鬼脑的呼延一见情势不妙,便扬鞭往后一招呼,三山军立即陷入青州军的汪洋大海之中,三猛只能对呼延灼干瞪眼。呼延更多的是起到一个鼓舞军心的精神领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三山拿呼延没撤的真相。

三山方面智谋不如呼延,军力比青州单薄,饶是三猛再怎么猛,面对高高的城墙也只能干瞪眼,所以才要梁山的大军来收拾场面。

武松武学修为博大精深,否则何来的“鸳鸯拐”等江湖绝技,他的神力天生,武艺当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不是遇到过周侗级别的异人授艺,要不就是天纵英武。他步战超强,马战可能比他的步战差一些,但是依靠先天资质在短时间内迅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马战本领,刚一出场就能够和呼延灼打平,以己之短攻呼延之强,更加证明了他超人的综合武力,所以武松》呼延!同理,老鲁》呼延!

杨志、林冲、老鲁均是马步俱佳,步马本领同步。就算林冲步斗杨志五十余合要施杀手了,但是老鲁对杨志游刃有余四十合只是想活动身子骨而已,杨志全力施为也已经感到极限了(煮酒的高论),一对比两次厮杀,老鲁步斗显示出了对林冲的明显优势;而林冲的马战本领并没有显示出对老鲁的对比优势,所以老鲁》=林冲!

至于武松和老鲁谁厉害,萝兄道号包天甲,怎么不知道你的兄弟包天乙的看法捏?武松》=老鲁撒。

综上,武松》=老鲁》=林冲》呼延。

霞霞观赏。

家园 与虎兄讨论一下超级5人的排序

哈哈很久没人争论武评的事了,太安静不好,俺就跳出来敲敲边鼓吧。虎兄的大作俺很佩服,但想对虎兄给出的超级5人排序提点不同看法,大家讨论哈。袖口里没揣着板砖,就列一下不同的观点吧:

虎兄的超级5人排序是:一卢俊义、二史文恭、三杜??,四王寅、五兀颜统军。

按虎兄的名单,俺的看法是这样的:

1、老卢绝对不会是第一,他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三。史文恭20回合击败秦明,非常鸟得!能想象得出卢员外能20合胜秦明吗?恐怕他老人家没这本事吧。秦明的本事这里不作细述了,实力是极强大的,好像除了本次单条外没折过丁点便宜。只说战孙安一例,可见卢、秦二人跟孙坚比也就是脚前脚后的水平。晁老大脑壳中箭,如果是为流矢所中也就罢了,可那箭上明明写着史文恭的大名,说明老史是有的放矢的。史文恭远攻近战俱佳,又骑一匹好马,活脱脱一水浒版的吕布。只是他的斗品不如吕布,吕布是不肯混在小兵队里暗算别人的。

2、我看杜??也强过老卢。书中明明写道“杜??那条蛇矛,神出鬼没”、“孙安见卢先锋不能取胜,挥剑拍马助战”,由此看出,老卢此役的单条胜机不会超过50%。往往书中写出这样的词,俺想已经基本可以对二人潜在的细微强弱对比瞧出点什么了。

3、王寅可以排在卢的后面,他斗的四人综合实力可能比老卢斗的四小野驴逊色一些。

4、这5人里兀颜统军好像是充数的。我看所谓兀颜统军是辽邦的“第一上将”,多半是指他职位而言。最后一战泊方多人杂攻,应是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擒贼擒王”的指导思想,并非老兀个人有多大能量需要众人扁他。面对泊人的进攻,他基本没啥抵抗余地,唯亡走而已。象这种只见下线不见上限的情形,来评判某人武力高低肯定是不大妥当的。因为高手如卢俊义遇此说不定要闪,武力平平的小兵只要脑子没坏,同样也会闪。

在这几个人选里,俺的排序是:史、杜、卢、王、兀颜(我认为水浒里还有多人要强过老兀)。欢迎和虎兄等众兄讨论^_^

家园 俺也排排这几位

罗敷MM既有此雅趣,俺也凑一份子,反正就是乱打一锅粥贝

我下面的分析,依据这么几个原则:

1 尊重书中明确交待的排序。

2 在维护第一原则的前提下,重视实战表现。

3 使用煮酒的攻防二维方法。

4 只分析马战能力,不考虑步战武力。

多说两句第一原则。我觉得尊重书中明确给定的排序,是忠实于原作这个原则的一个自然延伸。如果您忠实于原作,那么自然就该忠实于书中给定排序。好比我们看说唐,实战中裴元庆锤震宇文成都,这个实战表现非常容易引发这样一个联想:如果成都没有连番鏖战的消耗,小裴与之单挑是否也能锤震成都或者至少不折便宜呢?但是,不管我们如何想像和推测,我们既然要忠实于说唐原作,就必须承认宇文成都第二条好汉的位置,并据此推测出,如果两人神完气足情况下单挑小裴应该不及成都 的结论。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我习惯上不考虑田虎王庆两部份,因为这两部份明显是续貂 而且接榫处极其粗糙,错漏百出令人忍无可忍。所以我先排一个没有杜某的。

卢俊义,书中明确交待是天下棍棒无双。这个评价,整套书中,仅此一人。因此根据第一原则,除非卢员外实战表现与此第一称号相差太远,否则我们就没有道理否认他这个第一高手的地位。

再看实战:(1) 速擒八骠级数的酆美;(2) 30合枪挑强八骠弱五虎级数的司行方。

这两个战例突显了老卢的强大攻击力。

(3) 对敌耶律四少 以一敌四 鏖战一个时辰后杀一走三。

这个战例更突显了老卢绵密绝伦的防守功力和素养。

因此卢员外的实战表现明显高出梁山五虎一截,与“天下棍棒无双”之谓构成极好的相互印证。

史文恭。

徒儿中有强八骠级数的人物(曾涂、曾升),师傅多管不会仅仅是五虎级数。

更兼史教头有20合完胜秦明之神勇表现,因此其武艺当与卢员外在伯仲之间。

如果纯粹看实战中的攻击表现的话,史确实风头更劲,因为其所击败的人物是标准五虎级数的。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么两个问题:

1 虽然史文恭刺伤秦明大腿,但这场单挑的真正结果就是完败,并不是刺伤(接近擒斩),因为史最终刺伤秦明,完全是凭借马快,他的攻击力只能支持他击败秦明,却无法支持他20合直接刺伤秦明。这一点必须明确。

因此,很可能史文恭擒斩秦明,需要30合左右。

2 卢俊义枪挑的司行方,即使以保守态度估算,也是强八骠级数的,与秦明差距较小。卢俊义30合挑之,其攻击能力与史文恭相比不遑多让。

3 为何我说司行方至少是强八骠级数的?

我们这么看吧,雷横应该比祝龙强一些吧?秦明对祝龙,10数合只能接近击败祝龙,估计要擒斩之大约需要20合出头。这个估测不算过份吧?

司行方则30合阵斩雷横!由此可以推测,司行方如果仅仅想击败雷横(而不是杀之),很可能25合之内就可以完胜雷横而令其败走。由雷横武艺高于祝龙,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司行方单挑祝龙,估计也就是20合左右即可接近击败甚至完败祝龙。比之秦明的10数合接近击败祝龙,相差相当小。

所以司行方攻击能力比之秦明相当接近。由攻击、防守大致同步这个常理,我们可以推测两人综合武力也是司行方仅仅稍逊于秦明,大致是花荣或最差杨志那个级数的。

以上是从攻击能力来分析卢、史二人。如果看防守,史文恭干脆没有任何实战表现来支持其防守能力如卢俊义般匪夷所思程度 的推测。我们只能根据史文恭的超一流攻击表现,大致推测他的防守也是超一流的(比关胜林冲略强)。但卢俊义那场以一敌四的表现实在太超群绝伦了!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能说服自己相信,史文恭的防守也有这么绵密稳定。

说白了,史文恭没有表现出卢俊义那样的超绝防守能力。所以我们只好判定:史文恭防守微逊卢俊义。

至此,卢、史两人可谓各擅胜场。那么最终靠什么来排定两人位序?对啦,书中明确给定的排位 ---- 卢俊义“天下棍棒无双”!

再说兀颜光。

未说兀颜光,先说阿里奇。

阿里奇30合完胜八骠前三的徐宁,其攻击能力不逊关胜,综合武力也应与关胜、林冲相若。

而兀颜光则是辽邦第一上将!显然书中的意思是,兀颜光武艺还在阿里奇之上。

罗敷MM说 这个 辽邦第一上将是指兀颜光的统军指战能力,煮酒以外不然。我们可以看看原文中的相关段落,在夸赞兀颜第一上将之后,紧接着的不是详述兀颜如何熟知兵书战策如何运筹帷幄之类的军事才能,而是详细描写兀颜的体貌特征以及个人武艺方面(如身配两简杀得兴起时随时拽出击敌等等)。

很明显,兀颜光这个辽邦第一上将,绝不仅仅是说其统军指战能力的,绝对是包括了其个人武艺方面的。

所以,我认为,将兀颜光列于阿里奇之前,是忠实于原作的推测,是一个合理的推测结论。

至于兀颜光与史文恭的排位,个人倾向于史前光后。理由是:当第一原则不能提供给我们帮助时,应以第二原则为准。由于兀颜光没有实战方面过硬的证据,因此只好屈居第三位。

至于王寅,我从不认为他是卢、史、兀颜这个级数的人物。我觉得他也就是林冲那个级数的。

首先,孙立黄信加上邹氏叔侄,此四人武力之和是逊于耶律四少之和的,而且不是微逊、略逊,主要是邹氏叔侄较弱。须知,耶律宗云曾与关胜单挑15合上下,基本上跟孙立是一个级数的人物,而耶律四少相互间的武艺落差,按常理肯定没有孙立与邹氏叔侄那样的落差悬殊。

其次,四人围攻王寅时间并不很长,林冲就杀到了。王寅的防守能力没有得到足够印证。

打个比方吧,加入四人围攻王寅100合仍奈何不得王寅,这个说服力就绝对不一样了。即使仍旧比不上卢俊义(那可是跟辽邦四少鏖战近一个时辰、超过100合的啊),但我们也可以猜测可能比林冲强一些。可惜,现在的情况是,王寅独战四将恐怕连10合都不到,这个... 能有什么说服力捏?

再次,在四人对王寅的短暂围攻之下,王寅只能做到“并无惧怯”,却无法突围逃走。及至林冲一到,瞬间授首,简直连一点点抵抗能力都没有。

有朋友可能说,你说得太轻松啦,孙立等四人的实力已经超过五虎中任何一人,现在再加一个林冲,任你是卢俊义史文恭,也绝无生还可能。

煮酒以为未必。甚至煮酒认为以林冲只能,面对一个卢俊义+一个呼延,都有一定希望逃走。

根据何在?呵呵,郝思文大家不陌生吧?想当年梁山生擒郝思文时,同时动用了林冲和花荣两员上将,结果怎样?还不是给井木犴逃掉了?而且郝思文在逃走前还左支右拙地勉强抵抗了数合!要不是小扈及时赶到撒网捕犴,郝思文是完全有机会逃回的。

郝思文武艺应该低于花荣,既然他在林冲+花荣手下都有逃生机会,那么林冲在卢俊义+呼延手下,应该也有逃生机会。当然也有被干掉的机会 ---- 如果见机稍迟的话。

而如果是卢俊义,在史文恭+林冲两高手的夹击之下,我以为是可以勉强支撑过十合再败逃的。

现在呢,王寅在孙立四人(四人联手也就相当于一个史文恭吧)+林冲手下不过瞬间陨命,他怎么可能是卢史兀颜那个级数的人物??

先侃到这儿。回头再说说丘岳、王进和杜某等人。

家园 老酒,卢员外还有一手全书独一无二的

卢俊义下马,拔刀割了耶律宗霖首级,拴在马项下。翻身上马,望南而行,又撞见一夥辽兵,约有一千余人。被卢俊义又撞杀入去,辽兵四散奔走。

落败中面对一千余辽军,居然单枪匹马上去,将其杀散!

一个人面对一千多敌军,而且是本部战败的情况下,不但不避开,反而猛冲上去(史文恭战败后武艺大打折扣的表现,表明这种情况下他绝无卢这种神勇),假如是古罗马时代,这种举动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战败后羞惭无颜,冲入敌军队中自杀,而面对卢俊义一千多敌军居然会被他从容杀散!

这恐怕是真正的万人敌表现了,水浒中尚未见第二个有这种表现。

家园 老萨补充得极是

三国演义中的单骑冲阵并驱散敌军,这样的战例大概有三、四个,其中赵云有俩,典韦有一个,小文有一个。不过要说真正实打实的,只有小文和子龙的长板算,典韦那个还有子龙骧山那个,背后都有军马呢,虽然是疲弱之旅,但毕竟也是一种威吓力量啊。

说岳中则就比较滥了。最无法弄的是说唐,赵王四平山那一出,您就算拿着AK冲锋也未必能那么猛。

水浒中则确确实实就是老卢一人曾有此实战表现。董平那个明显是假打,而且也始终冲不散梁山军,明显就是宋江调动梁山军玩儿董一撞呢。

单骑冲阵最突显的就是防守能力。所以老卢这个战例,再次强化了煮酒前文的观点 ---- 卢俊义防守表现之绵密绝伦,整套水浒无人可及。

这个战例怎么给漏了捏?唔,一定是老鲶鱼那个套中套给搞的

家园 俺再说说个人的观点

首先抗议老酒依然不思悔改的称俺是MM,老酒的这种态度是极其恶劣还极不负责任滴。

好,下面续说武评。

说武评呢,俺觉得水浒和三国有些不同之处。三国的几位重要评选目标相对都有不少的单条机会证实自己的实力,所以评比起来论据要充分一些。水浒就不是这样了,除了梁山好汉外,泊外的高人除了石宝,其他人基本只有一场单条的孤例。所以评判他们武力的高低,也依据这单场战例,当然有些情况是可以做一些横向比较的。

先说说书中的描述语句,这里要指出酒兄一个不算恰当的用词。酒兄说;“卢俊义,书中明确交待是天下棍棒无双。”这“交代”一词似乎略有不当,因为“交代”是一种狠正式明确的透底。在水浒书里,作者只是那么一说而已,作者这样嘴里跑火车的话还有很多。如作者说,武松是“梁山中最英雄”,其实未必。作者在不少出场诗里对地煞里的菜瓜大肆称赞,其实后来大家都能看出他们是几流角色。作者还说纪胜军的5虎将是王庆军“最骁勇”者,尽管他们确实骁勇,但王庆军后面还有比他们更强的。俺说这的意思是,要尊重作者的提示,但不应作为主要依据,我看至多象今之球赛,在积分相同、净胜球相同的情况下,最后在末节上比一下进球数多少而已。

卢员外在出场次数上,远多于泊外高手。评价老卢的武艺,其实可以就此简化一些,找到他的一场高端战例来说事就可以了。酒兄把一个人的武力分为进攻和防御两块,从防御看,狠同意酒兄的观点,老卢表现的无懈可击,但攻击嘛,就说不上最强了。我还是原先的看法,史文恭20合胜秦明,表现出令人震怖的实力。而老卢擒杀的那几位,虽说实力很强,但终究没到秦明这份上(这个以后有时间可以细细的考究一下)。

辽将中,阿里奇的确厉害(但如果允许演绎的话,我认为徐宁有不适应其打法的可能,毕竟是在皇帝身边转悠的人,秀才兵嘛)。兀颜光是辽邦第一上将,作者确应是指其在国家军队的地位而言。老兀毕竟没有一场单条来表现武力。若要联想一下,可以看看他的公子的本事,小兀虽也不赖,但还是被老呼活捉了(当然存在外部客观原因),俺估计他父子二人的武力是相差仿佛的。俺过去看书至此常想,呼延和兀颜,祖上是不是本家呀哈哈,若是如此,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嘛。

说到王寅,同意酒兄的部分观点。但要抓住老酒的一句话发挥一下呵呵。酒兄说“孙立等四人的实力已经超过五虎中任何一人”,这句话从字面上讲本是不错的。但其实酒兄的意思,就是把孙立等四人差不多算成一个虎人。但据酒兄与虎兄之前的看法,都认为孙立比老呼也不遑多让,阿黄也和孙立差不多,那么4人绑在一起,则远远强于一个虎人了哈哈,这就对酒兄后面得出的结论会有影响。再者,即使4人差不多算一个虎人,但老酒拿来与花林没能及时拿住郝斯文的例子比也不算狠妥,毕竟对付4人8臂、5~6根兵器的围剿还是狠麻烦的。所以俺觉着老酒还是把老王看低了那么一点点。

下午临时写一点。近个把月可能要忙一点,估计平均两三天才有机会上一次网,望下次来能看到酒兄和各位仁兄的高论哈哈。

家园 有趣,但是有一个观点大概不成立

那就是呼延和兀颜为一家,因为呼延的祖上是呼延赞,有名的举动是全家不分老幼男女,一律脸上刺字 -- “铁血杀契丹”,和兀颜是八辈子的死仇阿!

家园 忙里偷闲,俺来加入混战

以前是俺和老酒打擂台,最近老萝来了,演出三国演义,好。

1、 超级五人怎么排的

尊重书中的评语是俺一惯的作法。首先得承认,作者对地煞菜瓜大唱赞歌作法的确不太妥当,但是这些赞词都出现在出场介绍的打油诗中,相当于是别人的简历,赞美几句也是人之常情,当不得真的。基本上是本事越低的,打油诗的长度越短。

而卢俊义的枪棒天下第一却是作者下的非常严肃的评语,类似的语言在书中多次出现,“马步军中第一”等等,总之是反复向读者灌输,以便树立老卢的至高武力形象。

兀颜光的“辽国第一上将”中的“第一”,必须要从上下文的语义环境中来辨认,那无疑指的是武艺。

武松的“水浒寨中最英雄”,应该是指他的英雄事迹和英雄气概。

王庆的记山军五虎将“最骁勇”,俺以为指的是最骁勇的团队。

所以卢》史的排名是原著早给我们造好的。至于兀颜和史谁更强?俺用的是一个综合方法,卢》史是既成事实,而卢和兀颜却是悬念,所以老兀》=老史;但是兀颜的实战证据较为薄弱,所以老卢》=老兀。

所以,卢》=兀颜》=史》杜》王。

王尚书虽然较弱一些,但是比之林冲呼延等还是稍高一筹的,关胜可望与之一拼,(关胜林冲谁强以后可以再次讨论)。王尚书“全然不惧,大战四人”,给人的感觉是已经厮杀开了,至少斗了一二十合。孙立本身就相当于一个虎人,四人绑起来差不多是两个虎人,胜负尚难预料;林冲加入,三个虎人的威力任谁都不免一败。当然,王尚书片刻间授首,只能称得上弱超一流。

2、司行方和秦明谁更强

司行方三十合击毙雷横;老酒拿出秦明十几合击败祝龙来进行对比,俺以为用秦明二十余合令韩滔力怯的战例更清晰明了,因为秦明战祝龙时,他正想为黄信出气,处于暴怒状态下,攻击力比平时当高出少许;最主要的是:韩滔的武力定位比祝龙来得更明晰。

好了,司行方二十余合令雷横力怯或者秦明三十合斩韩滔是一个合理合情的推断吧?那么,雷横和韩滔的武力谁更高呢?一个是天罡,一个地煞,中间的武力差距应该是档次上的,而不仅仅是程度上的。那么到底是司行方的攻击更猛呢,还是秦明的呢,无须多言了。

当然,虎虎虎一直以为,评价两人之间的武力高低,如果只能比较该两人对第三人的战绩,他们取胜第三人所需的回合数,如果只有区区几个回合的差异,大可不必太细究,因为存在很多风格相克、状态等等诸多客观因素。所以尽管司行方表现出了超过秦明的武力,但是综合与他武力相当的厉天闰、比他武力略高的宝光和尚的表现来看,俺仍然将他定位在秦明的武力上。

秦明很可能三十合就会在老史手里完蛋,而厉天闰却是在一心复仇、战意鼎盛的老卢手里坚持了三十几个回合。一边是两军堂堂对阵的单条;一边是一个想逃跑,一个想复仇。凭什么说厉不如秦?由厉、司两人的表现来看,他们互相印证,绝不亚于五虎中胡言、亲民、东东。宝光和石宝是南军中的关林,王尚书是南军“盗板卢俊义”,小庞对小花,郑彪对张清,杜微对李应,苏州八飞对梁山八骠,浙江四龙对梁山八龙,谁来对鲁武李逵等?没有,难怪方腊要输。

家园 精彩!献花!有些细节容以后慢慢讨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