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灾难大片看美国软实力输出 -- 东方红卫士
春节期间接连看了《2012》、《独立日》、《绝世天劫》三部美国灾难片,在为宏大的场面和巧妙地构思拍案叫绝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美国人软实力输出的一种方式:美国人拯救了世界,美国人就是救世主。
从前看《超人》系列,超人救人或者拯救世界的时候面对的坏人起码还是美国人,而现在美国英雄拯救世界于自然灾害或外星人手中。《2012》中,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地球将要毁灭,于是开展了制造“诺亚方舟”的计划,最后在洪水滔天的世界末日,拯救了几十万人,年迈的黑人总统拒绝登船,选择和美国人民留在一起,而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绝世天劫》中的主人公哈瑞带队上了彗星,冒着种种危险,钻孔,安放并最后由自己引爆了核弹,彗星被炸成了碎片,地球安全了,全世界的人民都欢呼。在《独立日》中,主人公驾驶飞碟用核弹炸毁了外星人的总部。最后,连美国总统也亲自上阵,驾驶战斗机打击外星人的飞碟,刻画了美国总统的勇敢坚定地形象,再一次讲述了同一个故事:美国拯救了全世界。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不敢说这几部大片在全世界的影响有多大,但是这种电影长期看下去,难免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国人伟大,美国总统好,美国总统厉害,美国人拯救了地球等,这就是软实力的输出。
我不是要大家不要看美国这类电影,我只是希望什么时候中国电影人能拍出同样的电影---中国人拯救了世界,中国主席临危不乱,领导了对外星人的抗击,拯救了全人类等。如果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来(当然得票房受欢迎才行),才能带动中国软实力的上升,我觉得一部好的中国电影,比建一所孔子学院强许多倍。
杰克·杰克逊(约翰·库萨克饰)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了,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赃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第二天灾难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伴随大量陨石的坠落,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杰克逊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在经历灾难的生死考验之后终于到达了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
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类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文化输出这种东西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潜意识的倾向敌不过现实的考量,一切的根本还是在现实当中,只要知道的,看到的东西多了以后,这种宣传十有八九就免疫了。
伟光正的一塌糊涂,我看的结果是一会儿困的不行,好容易来点儿大画面提提神,马上又是一片长篇大论,就差在下去修齿轮前说:“这是我最后的党费”了。不过不得不承认,比起ZXB的主旋律电影来说,可看性还是要高太多。
特别是对外国人而言,当然,对美国人,那就不是软实力了,而是YY了
看2012的时候,我跟同事不断在旁边窃窃私语,交流看到的BUG,看阿凡达的时候,前半部分太闷,结果我居然睡过去了一段时间。其实以前看电影真的很少这么不投入,美宣部也越来越敷衍了事了,像2012这么傻的片子实在很难洗脑啊
宏大的场面确实很帅,我们也的确做不到,说有多巧妙地构思,可就是笑话了
日本人也有这样的情节,这不,在动漫里,日剧里,日本人“不厌其烦”的拯救着世界。
一个连联合国会费都一直拖欠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会主动拯救世界?
倒不是说故事有多精彩不会让人睡觉,而是觉得整部片子都很吵杂声音很大,能睡着着实不易
我一边看阿凡达一边邪恶的想“不知道印第安人看了之后有没有什么启发啊,希望他们能像电影里的土著一样争取回自己的土地”
实在是让人郁闷,而且3D眼镜盯得久了头疼,俺只好闭目养神,结果就睡过去了,同去的朋友叫醒我时,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鄙视眼神
后边打起来看的还是很爽的,中国电影啥时候能有这场面的一半,我也很乐意捧场了,可惜啊,大部分都是剧情台词比2012还傻,场面局促的犹如电视剧
2008年冯小宁的《超强台风》也被人指出这是表现“市委书记指挥若定”的宣传片,全片一个人没死,叫什么灾难片?
不过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冯小宁20年前的一部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虽然它还比较幼稚,但它毕竟描写了世界处于危急状态,一个中国小男孩和动物最后拯救了人类的情节。因此,也许它才是我国第一部灾难片。问题是同为冯小宁作品,为什么20年前的比现在有锋芒多了?
中国那些宣传的所谓大片,基本没几部看完以后让人爽的,倒是一些小制作没什么宣传的中国电影,看完以后还有点惊喜。
如果看书的话,网上铺天盖地的YY作品(包括穿越 or 不穿越的)都是这种有灾难+救世情节的。而且这些书已经实现商业化了。
没变成电影也许和不同年代的发行方式有关。不过如果按照日本动漫/电影开始流行救世主的年代推算,中国的银幕/荧屏上出现这类作品应当不远了,最多一二十年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