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拉美化:“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 土拨鼠yuanap

共:💬312 🌺1189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拉美化:“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水木的帖子外链出处

感觉中国有这个倾向、或者说是中国经济有这个本质。

转自财经杂志

黄亚生 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北京共识”是个热门话题。

  因为中国2009年GDP“保八”成功,国内有一批官员和学者也开始响应2004年由《时代》杂志前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即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热衷强调所谓“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不妨先来观察这么一个国家,它具有下列特征:政府储蓄率在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是0.45;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100家最大企业75%的资产是国资;政治上没有竞争;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三分之一

这是哪个国家,我们一般都认为,这还用说,这不就是中国么。

是的,这是中国,同时也是本文的主角——60~70年代的巴西

1964年-1988年巴西是军政府执政,巴西政府利用其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它施行高税收政策,然后将资金投向工业园区建设、基本设施建设等经济项目,而非公共教育和卫生;它施行“强迫工业化”,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场价格征收土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巴西的经济飞速增长。1968年-1974年,巴西每年GDP增长11.4%,和中国非常相似,这就是所谓巴西的“奇迹年代”。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不能把“国进民退”这种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视为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更不能认为只有这种模式与中国的文化和体制结合起来才会产生GDP的奇迹。

  中国现在的状况和成绩巴西那时都有,所以不能产生一种幻觉,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世纪”和“北京共识”的赞誉只是针对中国的。要知道,当时很多评论家预言巴西将成为西半球巨人,可以在经济和政治上挑战美国。

当时,我们还被封锁在中国这个地方,也没有互联网,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现在也没人告诉我们,这个时期的巴西。

但巴西后来

20世纪70年代中到21世纪初,巴西的经济和政治动荡不宁,整个80年代GDP增长为零,被拉美学者称作“丢失的十年”。

  巴西在上世纪50年代初人均GDP相当于台湾地区和南韩的2倍多,到现在约四分之一不到。八九十年代高度通胀,多次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政治上也不稳定。

原因何在?文章分析说

20世纪60年代,巴西的国家导向的经济模式给它的经济和社会留下无穷后患。巴西的“强迫工业化”造就了大量赤贫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后来成为城市里贫民区的居民。

  巴西政府越俎代庖,不去投资教育和卫生却大规模干涉经济,第一造就了大批的低素质人口, 第二压低了巴西企业的生产率。

  巴西30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加上政府产业政策偏向于资金密集的大企业,就业率低,结果是没有工作的低素质人口成为犯罪人口。巴西杀人罪案和人口的比例是美国的5倍。

  虽然巴西多年对外资有偏好政策,但因社会治安差反而使外国公司不愿投资。但国外银行愿意远距离地进行间接投资——借债,助长了巴西的外债危机。

社会治安,不用说广州深圳的砍手党、重庆的打黑,就是农村地区的地痞,城市的黑恶势力,可以说有目共睹啊。黄赌毒,这是不分家的。

还有人们道德的普遍滑落,打牌、麻将、唱歌跳舞泡澡,等等。

更不用说只要有机会,人人都会腐败的官场了。

对我们的启示,不言自明:

在“国进民退”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牢记巴西的经验和教训。过去学界对中国收入分配拉美化讨论得较多,但收入分配拉美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拉美化。

  有些官员和学者坚持认为收入分配的恶化是阶段性的,是经济增长的派生物。这种观点恰是上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根据拉美发展经验总结出来的。但观察其他东亚地区的案例,却找不到一个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的例子。韩国在70年代中期有几年基尼系数上升,也恰是那几年韩国政府加强经济干涉所致。80年代初韩国很快调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基尼系数就稳定下来了。

  而东亚模式是真正经济成功的模式,拉美模式则是经济失败的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的部分官员和学者执意要用不成功的经济模式来支持收入分配不公,却刻意完全忽视成功的经济模式,不知道是何道理。

  一个国家收入分配长期恶化,这本身就说明它的经济模式是不成功的。巴西当时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居民收入落后于GDP的增长。这个问题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非常严重。

胡温上台来,很强调民生,给底层社会很大的红包,但对中产、或者说城市职工、白领等的主要生存环境,可以说每况愈下了。

地方政府在这里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它们通过刺激房地产提供了这个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是完全一致的。但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发展是一种行政性的而非市场行为。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地方政府用政治手段严重压低土地资产的收购价格,再用市场价转让给开发商。

  这种套利行为虽然给地方政府带来红利,但是没有帮助家庭收入增长。虽然大规模的城建运动会在建筑行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将马上看到“国进民退”对中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严重打击

不管正确对路与否,作者给出的建议是

中国应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的巴西经验可以参照,将国企的垄断红利全部拿给老百姓,这样一方面减弱国企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普通国民的收入。

这是陈志武、张**、厉**、黄亚生、谢、张五常等鹦鹉派、芝加哥boy派他们一贯的套路,一开始还能糊弄下,慢慢的大家也都明白了

他们文章的一个特点,就是论据有点道理,但论点都回到了分国有资产、私有化、民主化等道路上来。

通宝推:南加菜帮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巴西没有过土改

“失地农民”? 他们以前有过土地吗?

家园 地主啊,巴西有地主;但在军政府权威下

不和中国老百姓一样弱势的么,土地还不是一样被低价购买了么。

在这土地上耕种的农民不也只能涌入城市么。

看看电影《上帝之城》,感觉真的不是一般的恐怖。

无政府,高犯罪,小知识分子作秀,记者为了要新闻,只知道真实记录一切。

没有人为他们思考。在中国,不是一样的么,现在还有几个人为城市贫民、农村留守的老人、农村的破败思考和建言么。

当然,我们的根都在农村老家,所以你我回家过年肯定都有很多感慨,但实际动作呢?

家园 又看了一下

感觉写的还行,没有提脑残的“国退民进”啥的

把央企的盈利拿来给大家发红包或者充实社保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tg做了一点(把新上市央企的股份的 10%充实社保),但是还不够,应该继续

家园 又想了想

感觉还是不太对劲

巴西出问题的关键是 3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增长,也就是政府投资的公司效率极其低下

但是据我了解,中国这20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在飞速增长,即使国企的技术和效率也进步非常快,即使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高铁,军工,基建,电力,装备制造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非农业的就业增长,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所以,该作者的类比还是有问题

给的建议也是有问题的,作者要把国企所有的利润拿出来分红,那么没有在技术上的持续投资,没有基础设施的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怎么能提高?

当然,中国要改善分配时对的,把国企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搞福利也是对的,让地方摆脱房地产经济也是对的

家园 原文提了“国退民进”;不过没讲太多

隐含在这里面吧

韩国在70年代中期有几年基尼系数上升,也恰是那几年韩国政府加强经济干涉所致。80年代初韩国很快调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基尼系数就稳定下来了

不过,现在韩国大企业,如现代、三星等,可以说富可敌国;

一个韩国朋友说,一个韩国人,从出生到死几十年,可以只用、或只接触三星公司的产品。

你说,三星多大?

此外,文中在这里也提到政府的08年底的财政刺激政策

但是,伴随着4万亿元刺激措施的“国进民退”可能会使我们前功尽弃。国有企业等强势集团在获得资源后,一般会扩大投资,增大国家的生产能力。因为国有企业统治了上游行业,其扩张必须有下游行业的需求支持。

就是说财政刺激政策都流入了央企等,另外就是铁公鸡等只能创造暂时性工作岗位的行业。

这种套利行为虽然给地方政府带来红利,但是没有帮助家庭收入增长。虽然大规模的城建运动会在建筑行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这些就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将马上看到“国进民退”对中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严重打击。

我觉得这个人说的很在理,中国要逃避拉美化,就应该

1、扶持中小企业:这条增加就业、也促进创造、国民经济活力吧;

2、降低基尼指数

二者互为保证,从而可以实现普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当然,还有科技、国防等战略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黄亚生很雷人的

居然提出中国经济要学习印度

在我看来,中印之间的比较,中国在哪一个方面都比印度强,除了经济体制;印度在哪一个方面都比中国差,除了经济体制。这就是我这几年做的研究得出的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

能得出这种雷人的“研究成果”实在是不容易。

家园 问题是脚后跟都能想出来"国退民进"会是啥结果了

上一次的"国退民进",国退了,资本家和官员进了,p民下岗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福利都变差了。

现在央企都那么大,有哪个"民"能买得了央企?

当然,如果能对不是血汗工厂的中小民营企业给扶持一下,比如贷款,比如对个体户的税收优惠啥的,比如鼓励个人创业,完全没有问题

家园 3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增长:是指高速增长之后的,80

80年代以后,已经陷入停滞了。和日本一样,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

所以才是拉美化。

至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在飞速增长,那也是一方面底子薄,第二也是因为国内竞争比国际竞争还残酷,你要不增长,你就被老朱给卖了。

而且,老朱还抓大放小,让央企有垄断的权利,不管是原料垄断,还是渠道垄断,你看移动、中粮、中铝、五矿等

政府投资的企业——国企效率,环球同此凉热,都效率低下。只是中国大环境还不错,你看移动,好多活都外包给中小企业干了。

至于南方的"民工荒"的现象,你应该了解些情况,不是没人,而是工资几乎没有增长,特别是对比物价来说。

而且,新一代打工者,也不是老一代人那样,只要比种田刨地收入高就干。新一代打工者,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他们也需要生活。在工资没有增长,尊严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我也不会去干。

这就是民工荒的实质。

家园 就这篇文章,我觉得还可以。

可能和陈志武一样,是西方豢养的学术精英?

有的东西,咱们大家也都想得到。

只是他在国外,可能对比研究对象比国内多,视野开阔点吧。

就拿巴西来说,我以前就不知道,恕我孤陋寡闻。

家园 你看看原文

“巴西30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加上政府产业政策偏向于资金密集的大企业,就业率低,结果是没有工作的低素质人口成为犯罪人口。”

另外,央企的效率,我觉得有竞争的都还好,移动电信啥的,也不比at&t啥的效率低多少,都是垄断

至于民工的工资,我见到的大部分说法是这几年还是增长的很快的,加上种地收入提高了(实际上还是政府对农民补贴以提高民工收入),各自保留看法吧

家园 感觉黄亚生 是大忽悠

拉美化的核心不是经济模式,而是科技竞争力。没有科技突破,经济发展的金字塔的塔尖被压缩,大家在同质化竞争,这才是失去的10年的真正原因。光做裤子子子孙孙是没有前途的,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效,过了几年工资涨了就失去竞争力。这就是拉美刚开始的时候发展很快,但很快失去后劲的根源,中国前几年也有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毛时代的科研体制在1996加大军工投入的出现了重大突破--华为中兴在万门程控交换机的成功就是例证,Internet的发展是技术扩展速度大大加快,中国才成功地闯过了新秀墙。

今后要防止出现同样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加强国家意志,对TD-SCDMA之类技术制高点毫不犹豫地大力支持,5分党反复忽悠的就是中国要“市场”“自由”,目的就是化解国家意志,从而各个击破,把中国“拉美化”

家园 del

del

家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竞争力

这个非常正确。

我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开拓知识面吧。此外,我也绝对他在此文中说的也没错。

1、发展中小企业;2、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基尼系数。

至于黄在其他方面,我就不作评论了。

家园 巴西是反向土改,改给大土地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