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黑鸟之上的黑鸟(序) -- 八音机

共:💬79 🌺28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flickr可以用

或者用国内图床,国内访问的话速度会快一些

家园 上花预定,不许太监啊!
家园 Sir!Yes SIR!
家园 楼上两位都是明白人啊

不过尼,D-21最后不是在中国的大漠,而是在云南的雨林中坠毁的。

这事在过了四十多年后还在军事网上扯出了一段公案~~敬请关注本贴~~~

家园 黑鸟之上的黑鸟(6)

发展历程(下之下)

“标签”计划因这次严重事故而被迫中止,取而代之的是由B—52H两翼下挂载2架D—21B的“高级碗”计划。D—21原是与M—21配合使用设计的,所以已经生产出来的无人侦察机不得不全部拆除重新装配。但是从低速的B—52H上发射,难以加速到其冲压喷气发动机能够工作的速度,为此在它机体下部加装了一部固体火箭助推器。为能够与B—52H轰炸机机翼下的外挂架相连接,还在它的机背上安装了挂载装置。改装后的无人侦察机被称为D—21B,B指的是助推火箭型(booster),而原先的则被称为D—21A。固体火箭助推器长13.5米,重6.025吨,比D—21本身还大还重。推进器底部的小型尾翼可以确保其飞行时保持水平,尾翼可折叠,以防止其在挂装时擦碰到地面。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时间为87秒,推力121千牛。与此同时还有2架B—52H轰炸机也接受了改装,用来携带和发射D—21B,改装后的B—52H在机翼下用大型外挂架更换了原先用于挂载“猎犬”巡航导弹的小型挂架。在B—52H轰炸机的驾驶舱的后部增加了两个独立的发射控制工作站和指挥、测控系统。机上还加装了一套天文导航系统以确保D—21B按照确定好的坐标发射,以减少飞行制导误差。一套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使D—21B在发射前保持恒温状态。

1967年9月28日,B—52H携带着D—21B进行了首次发射实验,助推器顺利点火,但是D—21B却从B—52H的外挂架上掉了下来,一头栽到了地面上。凯利.约翰逊称这次事故“十分令人惭愧”。接下来从1967年11月到1968年1月进行的三次实验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凯利.约翰逊命令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彻底检查。但是命运女神并没有因此而青睐他们,1968年4月30日的发射实验再一次以失败告终之后,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们被迫返回到设计图纸阶段,希望能从中找出失败原因。1968年6月16日,D—21B的飞行实验终于获得了期盼已久的完全成功,在这次飞行中D—21B按照预定的高度和路线完成了飞行任务,侦察设备舱也被成功回收,但由于是测试飞行,侦察设备舱内未装备相机。但是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紧接着的两次飞行实验又都失败了。仅在1968年12月的一次飞行实验取得了成功。1969年2月在夏威夷附近的发射实验又以失败收场,但1969年5月、7月进行的两次飞行实验又相继取得成功。

家园 北京航博有一架残骸

去年改建航博后被扔在垃圾堆里,被人拍照后发到网上,有资深军迷鉴定出是D-21,又让航博给收起来了。

家园 好看,花之。
家园 我也是逐篇花,好文啊!
家园 呵呵,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当时,美帝的技术水平真的很高,82年俺爹去美国的时候,感到压力很大。

家园 明白

坐等好故事

家园 恩,当时凯利在臭鼬工厂搞的高空高速,

以及他的继任者搞的隐身,都是跨时代的技术啊

顺便问一句,赫兄您爹是做什么研究的?

家园 呵呵,偶也是当时掺和这事的一分子

争取后面把这段也写出来

家园 【原创】黑鸟之上的黑鸟(7)

谍影重重

12次发射实验却有8次失败,成功率远小于50%,这样差的成绩表明D-21B还远未成熟。但是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没有耐心在等下去了,因为从其它渠道得到的情报显示,中国的核武器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令人恐怖”的阶段。于是就如同它的前辈A-12一样,D-21B也被急匆匆地赶着披挂上阵了。

作为“高级碗”的计划的组成部分,1969年11月9日,一架B—52H携带着D—21B从美国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起飞,对位于中国西北部罗布泊附近的核武器基地执行侦察任务。这也是D-21B首次执行侦察任务。当B—52H飞到预定发射空域后发射控制官按下了发射按纽,D-21B在助推火箭的强大推力下飞了出去。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是D-21B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一去不复返。虽然美国人坚信中国自始至终没有发现这架无人侦察机,但是他们也无法解释为何D-21B会无缘无故的失踪。“臭鼬工厂”的技术人员又重新检查了设计方案,并在1970年2月20日进行了一次额外的飞行测试,测试取得了成功。于是在1970年12月16日,D-21B第二次飞临罗布泊上空执行对中国核武器基地的侦察任务,这次侦察完成得非常顺利,D-21B成功返航,并在太平洋上空将侦察设备舱弹射了出去,但是降落伞出现故障无法打开,回收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侦察设备舱被摔成碎片。1971年3月4日进行的D-21B第三次侦察飞行更加令人失望,在这次飞行中D-21B完成了侦察任务,并按预定程序返回,侦察设备舱被弹射了出去,降落伞也成功打开,但是JC—130B“大力神”飞机空中回收失败。美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试图将落在海面上的侦察设备舱捞起,也未能成功,它最终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很奇怪的是当初设计D—21B侦察设备舱的时候并没有给它加上类似气囊之类可以使其在水上漂浮的装置,如加上类似装置并让其在水面降落那回收起来要容易得多,而且也不会出现侦察设备舱石沉大海之类的事情。类似的装置在技术上对美国而言并非难事,也不会给D—21B增加多少成本和重量,但是D—21B自始至终也没有装上此类装置。不知是美国担心落入海中的侦察设备舱可能会被敌方截获,还是过分相信了自己的空中回收能力。

家园 航博水平太次了
家园 花,我真喜爱这类文章

可否告知,D-21能否用于未来的无人战斗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