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心中永远最美丽的歌--共和国之恋 -- 从北苑到太古
这是1989年同名纪录片的主题曲,一晃就20年过去了,跟父亲一起看这个纪录片的情景,恍如隔日虽然他已经离开了15年。每次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极少唱歌的父亲,常常跟着吟唱,眼睛里好像还有泪光,父亲是个很内敛和坚强的人,所以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近中年,很多事情都渐渐明白了,这首歌里面有父亲的青春岁月。。
今天在这个异国的雨夜,再次听到刘畅的原版,眼中一片迷蒙。
片尾曲
“1989年11月,赵安导演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晚会.<共和国之恋>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心中没有祖国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美好的曲子的。
能跟这首歌媲美的是《七子之歌》。
当年还是在大学里听到的这首歌,可惜当时条件有限,没有看过这个节目,后来上网了,找到的只是别人唱的,从来不知道是刘畅唱的。很喜欢,把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母亲的感情便显得很充分。
这两天一直听这首歌,今天单位搞联欢,本来想唱这首歌,可惜没有找到伴奏带,不知道你有没有。
听了很多歌唱家的版本,个人感觉还是刘畅的处理最好。
我说的流行指的是在各类文艺晚会上唱的不多,依稀记得有个别人用美声唱法演唱过。另外,各个单位自己组织的大大小小职工联欢会,歌咏比赛也没唱过,反倒是很多不怎么样的“颂歌”屡屡被传唱。这些“颂歌”在KTV里都能找到,但没有这首歌的踪影。
在那个信仰迷失的年代里,看那个个文艺晚会,听这首歌时我感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很难得啊!
高中时的歌咏比赛。我们班两首歌,一首《黄河大合唱》,另一首就是《共和国之恋》。我觉着选歌的(好像是班主任,也可能是班里的同学,但绝对不是我,我是指挥,嘿嘿)选的很有水平。这两首一刚一柔,一个分声部,一个合唱,很有感觉。
可惜最后拿了个第二(忘了是年级的还是学校的)
现在每天给刚满月的女儿哼这首歌,当催眠曲了
还记得在片尾响起这个歌时,有一个镜头就是在大漠中的科技工作者帐篷被大风吹得飞起来,
现在主要听的是廖昌永的版本
虽然对我来讲学唱难度太大,但是很喜欢听。
上中学的时候看了这个系列的记录片,听这首歌经常听的热泪盈眶。那个时代的科技人员为了这个贫穷的国家真是拼了命地在奉献自己地青春。和我们现在这些科技民工的境界真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