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地方政府的大楼 -- 常识主义者

共:💬89 🌺31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难度太大了

万一中南海里有两个不愿意搬家的钉子户,家宝同志也不能带着城管去强迁啊。

家园 不但学识好,人品也好,不花不行.
家园 我送花,你得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哪里,哪里

河内高人云集,我只不过见贤思齐罢了。

家园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送我宝,我送你花。

家园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操作不当就后果严重

很多东西要是超过规划者的范围,那就后果适得其反也未必不可能。

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一个很强势的领导,能控制局面,但是这个领导又不能自身腐败,那就很复杂了。

家园 问到家乡房价上涨的大概情况了

大约在2001年前后,县城里好地段的房子是每平米七八百元、一般情形是四百元左右。现在的情况是,房价最高的是每平米2300多元,一般情形(不算太差的)是1300元左右。

家园 靠政府搬新区来带动新城区是有前提的

就是城市有扩展出一个新中心的潜力。如果城市本身并不需要一个新区,也没潜力扩张规模,那么政府怎么搬都是自己搬着玩。

还是以我老家90年代初政府搬迁为例子。此前政府和人大用的办公楼就是100年前德占时期的总督府,是老城区的中心,所以城市也完全被局限在100年前德国人规划的区域里,到了90年代初期老市区已经明显地不堪重负了。但是当时的城郊一带还是农田,到处有山羊放养着,如果没有新的大规模基建,这种环境是没法自动发展出新区来的。93年左右政府在城郊拔出一座高楼来,之后那一带爆发式地发展,压抑了多年的潜力完全释放出来,也就过了五六年时间吧,政府一带平地兴起了一个商业中心,带动城市规模扩展了将近一倍。

家园 我可能没说清楚是说县城这样大搬家没好处
家园 嗯 关于县城的定位问题了

我觉得县城还是搞搞服务就行了,现在平原地区的交通比较发达,一般农户都有摩托车,农用汽车等车辆,有事开车去县城办就行了.没必要都搬到县城里住.有炒地皮的钱都在家起小楼了.至于什么健身器具,舒适程度,那正是新农村建设要搞的,只不过这东西要踏踏实实的干,县里的领导们没这个耐心罢了.再说了,我要是县领导,我也想着把县城修的跟北京似地,因为我也家住着呀.

家园 泰州就这个样子,去那边出差

发现政府新大楼都在开发区那,不过盖的好像多了点,啥单位都有栋不高的楼。。。一路下去N多栋

家园 出账比较麻烦吧

这买卖银行肯定有赚,就是政策上稍微照顾点这钱都值,问题是这个帐估计没办法做吧,标准的权利寻租啊,这也行的话,随便找企业拉赞助就行了,哪个企业敢不给啊,天天去查税

家园 两种可能

有可能是地方经济发展比较好,比较有钱,所以各立门户。也可能广占地皮为以后发展留空间,单纯从经济角度讲这样做挺合理的。

家园 在某种程度上是钻政策空子

具体帐怎么做不清楚,不过中国人是最会变通的。比如,银行可以以购买新市政府门前广场冠名权的名义出资,这个大概可以算作银行的广告支出。

现在各地招商引资竞争非常激烈,一级政府去勒索企业已经很罕见了,都知道养鸡生蛋比杀鸡取卵要好的道理了。

家园 记得搬新区盖市政府最早就是大连这么干。

后来很多地方政府去参观,回来学着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