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节语文课:中国的高速铁路 -- 路边

共:💬90 🌺8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回他们也罢
家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家园 哪两位呀?

我要去测试一下,自己普世否?

恭喜老瓦!被他们屏蔽多少也算是有一点智力标志的好事耶!

家园 混混和菜菜啊

家园 说那个混混,变脸也忒快了

认证之前,好端端。除了原创不多,照片倒是发的勤。

一过,立马普世了。

家园 前一阵有个读者受不了了

写了两篇文章反驳FT。那位应该是个专家,文章写得很有水平。

“国进民退”背后的中国国企公营化

关于“国进民退”和“中国模式”的讨论缺少不同的声音

有趣的是对FT中文的评价:

近段时间,FT中文网组织了一批关于“国进民退”和“中国模式”的文章,显然,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基本观点相近,缺少不同的声音,没有形成讨论,同义反复,其效果与体制内媒体的“宣传”类似,这种情况本身就非常值得探讨。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当然与FT中文网编辑们的视野和圈子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撰稿者有两个根本的缺陷:其一,其论述的参照系是以 100年以前业主自营式或古典经济中总结出来的经济学教科书,而不是100年以来现代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其二,他们都是远离中国经济实践,又缺少专业知识,对某个专门领域没有真正深入研究的人。一句话,他们是教科书“本本”的研究者,而不是经济实践的研究者。近期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张维迎教授关于外汇储备用途的发言,那是个金融界尽人皆知的常识,张教授由于一窍不通闹了大笑话,从此知道谨言慎行了。

看中文版,一开始我根本不看中文作者的文章,对所谓经济热点也没有兴趣。后来偶尔看了些与我熟悉的一些事情有关的文章,进而看了一些热点文章。我发现,中文部分作者(经济类,并且仅限于我们看过的文章)的文章与英文作者的文章水平相差太远,他们既不具备他们所写问题的相关专业素养,也没有充足的数据与论据,更没有国外经济学家那样逻辑推进、严谨论证的训练,看看沃尔夫的文章,就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从来就是普世,不存在变脸。全都是盗版的。

反正现在西西河对于盗版剽窃也无所谓了。

家园 是谁?

混混和菜菜是指哪两个啊?

家园 好文,宝推。
家园 看得我太欢乐鸟 \(^o^)/~

不得不花

家园 多完美的读者(文摘)体,二十年前,挺值得叹服的。
家园 太欢乐的一篇帖子
家园 太赞了,太赞了!!!

什么向阳小学,明明是Sunset Boulevard Primate School!!!

家园 这篇文章是chenfeng同学写的,鉴定完毕

当年我上专业英语课的时候,讲课的老死头子时不时的就把中国拎出来,今天是中国人太多了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啦,明天是中国人很可笑,生孩子都不自由啦。。。。。。

每次我想用蹩脚的英语质问一下他那猪头的逻辑的时候,不是这个问题不是课程内容啦;就是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练习要做啦。。。。。。反正一次都没插上话

终于有一次他发了一番牢骚说中国人消耗了太多的能源了,搞得德国的汽油都涨价了之后,主动来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要消耗so much的能源?我暗暗激动,咽了口唾沫。。。。。。下课了!

TMD

家园 FTchinese现在读者的水平

还有财经的读者的水平,南方的读者的水平

实在看不下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