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制造是否已经超越德国老爷车 -- 唐鸢

共:💬271 🌺61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制造是否已经超越德国老爷车

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以前还在意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如今早已不在话下,这几年主要是跟德国较劲。本来是经济较量,最后惹得默克尔连藏独疆独分子都请去做客,可见德国上下面对中国经济赶超德国态势的焦虑。跟跑多年,最近的官方数字显示2009年中国出口额终于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GDP总量当然不可能第一,但也早已超过德国。

现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并不陌生,而德国对中国制造尤其敏感,因为不同于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日久,德国一直重视制造业,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德国制造”一直是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其机械制造业、化工、电器、光学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经济危机让美国的西方国家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因为人力成本高工会权力大等原因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更是雪上加霜,逼的布什和奥巴马不得不暂时实行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出钱救大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缩写GM因而被讥为从General Motors 变成 Government Motors 。德国制造业也受到冲击,但情况好得多。德国《焦点》周刊去年曾有文章指出,中国机械制造业销售额全球第一,并不说明中国机械出口的地位。德国机械产品出口仍将是世界第一。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例如机械搬运、电力传输设备和印刷技术等。而中国只有纺织机械等若干部门有竞争力。中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与德国的差距是巨大的,比如中国50%以上的高端机械产品仍需进口。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也认为,德国与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并不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客观的说,这些德国媒体固然有一些酸葡萄心理,但说的基本还算公允,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德国老爷车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面对国家经济危机以及中国制造的压力,德国早已确立了“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等三大发展目标,而中国制造还在一拥而上,埋头制造。中国制造的高铁技术设备已经出口海外,但磁悬浮还在用着德国制造。望着越来越步履蹒跚但依然坚定地跑在前面的德国老爷车的背影,我们要认真思索。

关键词(Tags): #时事
家园 任重道远啊

不过我们产业升级也是很快的,只要TG能稳住局面,不出大岔子,时间在我们这边。

我斗胆预言一句话:2020年,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领域,将把德国,日本等国,彻底打回二流国家的本相。

到那时,G2才名副其实。

家园 传说中的大胖子沙发?

文章没完吧,有后续么?

家园 先是数量质量都优势,现在转谈质量优势

没有多少年前,德国机械对中国机械在数量、质量上都是优势,现在不谈数量优势了,只谈质量优势,在过多少年,当数量微不足道的时候,连质量优势也没有力气谈了。中国纺织机械如果在现在已经可以和德国相提并论的话,这个事实本身就应该引起德国机械工业的高度危机感了。30年前,中国纺机只有西方30年代(最多不超过50年代)的水平,大量纺织厂是靠进口纺机才有能力生产出口规格的纺织品的。

德国的信息技术乏善可陈,绿色制造也是“何不食肉糜”,奔驰、宝马号称不见回收率高于平均多少,有什么意义呢?德国的极端制造还是强项。

数量不等于质量,数量不少万能的,但是没有数量上万万不能的。

家园 确实任重道远。但我对制造业彻底超越德日不敢给出时间表

因为毕竟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问题很复杂。

家园 是的。德国想摆脱欧洲整体性衰落的阴影恐怕比较难

大西洋时代转向太平洋时代将不可避免。我觉得中德各有优劣势,德国小,问题也就少,好解决,好调头。中国大,问题多也比较复杂。现在家电下乡扶持政策就有人批评这是为了扶持家电企业,保就业,而延缓落后技术产品的淘汰速度。

家园 顶一下。任重道远。。。。
家园 还没想过续

经济方面我不在行,不敢在经济板块班门弄斧,就发在这里,我是抛砖引玉,想看看别人的观点。

家园 好多计划都是2020,北斗,大飞机

到时候即使个别领域有差距,希望整体上超过德国日本,毕竟不独立的国家有些东西不好搞。

家园 保就业和技术升级确实很难同时兼顾,也只能走钢丝了。
家园 只要中国再闷头发展10年

只要中国再闷头发展10年,给TG10年的时间在机械高端就能站住脚,那时制造、电子、化工、航空、航空等等就全是我们的天下,MD和西方只有认输。G2真正成功,也许成为老大也是轻而易举的!!!

家园 我们与德国差距还是巨大的,在10年之内不可能缩小

目前我们制造业(不是实验室)在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和精密仪器上与德国鬼子差距巨大,尤其体现在工艺和材料上。例如传感器,精密陶瓷,材料表面热处理等等。在装备制造上,精密模具,量具,刀具差距巨大。此外一些重要的核心产品我们无法大规模高质量生产,例如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大功率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系统都必须进口。实际就是德国在二次大战就开始使用的电喷发动机目前我们也没有核心技术,仍然是进口组装模式。而且上述技术在10年内不可能缩短差距。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要好一点,但是精细化工仍然缺少许多核心技术。所以目前不能说赶上,只能说缩小一点点差距。就是英国,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我们目前仍然是馋涎欲滴的。想搞RR公司的技术已经处心积虑10几年了,还是没得手。

家园 是的,“德国制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超越的

“德国制造”这个品牌也不是德国一朝一夕就创出来的。别的我了解不多不敢多说,我还算个军迷,只说说一些直观感受。德国的德国的常规动力潜艇、护卫舰、豹2坦克、MTU柴油发动机、PZH2000自行火炮等都是响当当的品牌。再回想二战时德国在四面楚歌资源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喷气式飞机等方面开创性的探索,不由得让人叹服。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差距,应该是一系列差距的综合体现。当然,德国或许逃脱不了欧洲整体衰落的命运,我曾经外链出处对德国统一欧洲与秦统一中国做过比较,一个分裂的欧洲注定了现在只能做美国的奴仆,也许将来注定了要做中国的跟班。

家园 电力行业领域应该算好的,中国也在追赶

不过差距越来越小了。

家园 据我所知:很多德国家族企业面临后继无人

德国工业技术很大一部分都在家族企业手里,但现在,随着老一代的逐渐老去,新一代对这些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家族企业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现在一些温州老板正在做收购这些家族企业的生意。连人,带技术一起买过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