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老歌-新年 电影里的Auld Lang Syne -- pxpxpx
Auld Lang Syne是一首可能每个人都会哼上两句的苏格兰民歌,中文的名字叫<友谊地久天长>。
虽然这首歌(尤其是词)起先未必是为新年而写,可是阴差阳错,这歌后来几乎成了庆祝新年仪式(尤其在英语国家)最为固定的那部分。
有时想想,人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崭新的一年就在眼前,却雷打不动的唱同一首歌来辞旧迎新,很有点中文里How old are you的意思,让人难以解释。
好在有众多电影调剂,才使得这歌不至于太过单调。
记得最先是在<Waterloo Bridge>里听到这首歌的,当时觉得这歌美得很凄凉,有点儿生离死别的感觉。
之后几年又在<When Harry Met Sally>的片尾再次听到了它,觉得原来同一首歌也可以很温馨的吗。贫嘴的Harry当然不会放过这首人人会唱,却大多不解其意的歌了,他当时的问题我现在看还是深有同感,止不住的笑:
写到这不由的感叹一句,Meg Ryan当年真是美呀。事情就是这样的残酷:完美的东西往往是要等到它破败的时候才可以好好欣赏...
之后又过了几年,终于遇到了迄今为止重看最多的那部<Forrest Gump>,在无数难忘的片段里,印象比较深的就有这歌,当时Lieutenant Dan 满头的纸屑,目光如死人一样的坐在欢庆新年的人群中,旁边妓女都寄予厚望的新年(Everybody gets a second chance),对那时的 Dan 来讲,完全是一种不知如何应付的痛苦折磨。所谓英雄落漠,就都在这歌里面定格了。
最近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一个想象不到的电影里,就是那部由四个名老女人倾情奉献的<Sex and the City>,这歌的曲子据说是正宗,歌词也全是用苏格兰的口音唱的,虽然开始连一个字都没听懂,甚至不知道这就是<友谊地久天长>,但是一听难忘,同时也止不住的想起自己的那些新年...
放下手边的事情,一起来听听吧
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FLASH]http://www.youtube.com/v/0U3w_zpiWSE[/FLASH]
对我来说,这首歌还有更多的意义。这是父亲最喜欢的歌曲
父亲一直喜欢唱歌,耳濡目染,从小这我就会唱这首歌
如今新年之际,随父母安康,但毕竟天各一方。再听起这首友谊地久天长,更是不禁伤感。
祝老兄新年快乐
第一次知道这歌是母亲告诉我的。那是文革刚结束不久,一次她下班后悄悄的对我说,刚才在路上听到《魂断蓝桥》,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魂啊,桥的。当然她说的就是这首歌。母亲青少年是在49年前的上海渡过的,学生时代爱看国内外电影,包括《魂断蓝桥》。
70年代底开始,文化慢慢地开放了,外国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这首歌也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熟知喜欢!
《Forrest Gump》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Too many memorable and unforgettable scenes.
或者难忘今宵是英文版的Auld Lang Syne?
“auld lang syne“ 是 “long long ago“的意思
Should o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
Should o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old lang syne ?
CHORUS: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e a cup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And surely you’ll buy your pint cup !
and surely I’ll buy mine !
And we'll take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CHORUS
We two have run about the slopes,
and picked the daisies fine ;
But we’ve wandered many a weary foot,
since auld lang syne.
CHORUS
We two have paddled in the stream,
from morning sun till dine ;
But seas between us broad have roared
since auld lang syne.
CHORUS
And there’s a hand my trusty friend !
And give us a hand o’ thine !
And we’ll take a right good-will draught,
for auld lang syne.
CH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