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杨元元的三十年》谈起 -- 酷爱星辰
- -- 系统屏蔽 --。
我都说了让你去看新闻再来讨论。你非得咬定是下岗,现在又说无所谓了,连事实都无所谓,你还说个什么劲?
上面你不是咬住说杨母倒贴么,现在又说“应付两个小孩上大学也是很艰难的”。到底你想说什么,两头堵么?
我们认为杨母在杨元元自杀上有责任,和杨母辛苦支持两个孩子上大学本身就是两回事。人难道一定就是非黑即白?你引文中,最可笑的一处就是“现在大学生一年要花多少,你们不知道吗?”,这个人连一点常识都没有,现在大学学费比杨元元杨顺顺上学的时候涨了一倍都不止,他自己是不是糊涂的狠了。
为父母者,还是从小就要对各子女一视同仁为好。否则自己偏爱的未必对你好,反而最后有可能是对你最坏的,大约是溺爱的缘故,一切都以为应该如此。而且这也造成子女间不和,兄弟姐妹阋于墙。
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偏爱某子女,恶待其他的现象不多见了。但是在上一辈中,他们兄弟姐妹众多,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杨元元的三十年》,10:55的时候校园取的景是华中科技大学不是武汉大学
B4 CCAV某些记者
12月31日,曾子墨主持的《社会能见度》栏目中:“沉重的翅膀: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看看杨母怎么说的。
其中我发现,被曾子墨问到404厂还有很多人在那里住,你也有房子为什么不在哪里住时。望瑞玲顾左右而言其他,说在那里没多少人,鸡蛋卖不动。不是有人在我帖子说回复那里被废弃断水断电的么,这怎么解释?又要对事实说无所谓么?
我看了杨母的讲述,一直有一个疑问:当天为何杨母在食堂没有遇到杨,回租住屋去也没碰到她,就会认为她自杀了?这很不符合常理。而且,视频中她曾经提到过,她以前(即说她在电影院坐一夜那天早上)曾经和杨打过电话(我理解是有手机的),为什么这次没有遇到却没提到先和女儿打电话联系呢?而是直接就怀疑是自杀了,这不奇怪么。
另外,这个评论我感觉很好。
杨母说宿管让她住在5楼,给出一个只有4层的宿舍的镜头。
你现在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
我们说的可能因为没两证毕业不好找工作是指的她毕业的时候。后来她有考取了枝江县和北海市的公务员,但是她妈不让她去,嫌不是北京上海。凤凰卫视的视频里面她妈妈说的清清楚楚。
还有你所谓断水断电的房,你去看看视频她妈是怎么说的。
不管别人怎么回事,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就说自己的问题,而说社会怎么怎么样的时候就是因为我觉得社会有问题——所以我个人才更要努力去改变它,乃至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改变它。
我不知道你那判断从何而来,你也许知道一些人作为例子,但不要以为人人都是如此。
你说“主动精神”的时候是将自己代入杨元元以及她家庭来看“主动精神”,而我是将自己作为杨家之外的他者来看“主动精神”,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冷漠者中也有我,因此我也有罪,我也必须行动,并促使他人有所行动,这就是我的判断。从什么角度解读是个人自由,但没有理由指责别人的角度一定是错的。
这种当妈的,就是人渣一个。
可怜的女儿啊
- -- 系统屏蔽 --。
我怎么会知道。望瑞玲自己说的考取了枝江县和北海的公务员。
- -- 系统屏蔽 --。
所以我建议你去看完视频再来讨论,不要凭空想象。我们和她家都是素昧平生,所以要她家说的话为准。关于北海的事情她妈没有详细说,对于考上枝江公务员的人家说的很清楚:为什么要回枝江,就是在武汉扫马路也不愿意回去。她妈自己说从小就给她们姐弟两个确立目标:儿子要去北京,女儿要去上海。
本来不想掺和关于杨的讨论,结果还是忍不住掺和了几下,然后被人斥责为“南都风格”,收了几个蛋,还收了某位不想收他花的老兄的花(回你的那篇又收了个奇怪的人的花),颇为滑稽的结果。
之所以回到这儿是看到文中谈到“社会责任”“个人不如意”等等,我之前提到了“社会责任”被人讽刺为“中学教育后遗症”“习惯性深挖”,于是就禁不住借一下老兄宝地稍说一下我认为的“社会责任”和“个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