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根据河北日报唐车厂的报导,估计一下高铁的自主创新程度 -- 陈经
高铁列车主要就是大功率交流部件,转向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样比较难,其他不用看的。
大功率交流部件方面,趁危机南车一个孙公司吧,只花1000多万美元并购了一个能生产IGBT的加拿大公司。
非常不一定。在很多情况下,金属柱和同尺寸金属管强度是一样的。
无法证实,不知河里是否有人知道?
实在是高人
高端的生产设备还需要进口,就如国内汽车厂的好点的压力机和焊机机器人,喷漆生产线都是德国的,低端的才用国产的。
受力模式是不同的。
轧辊是平放转动的,当然实心的好了(如果能做出没有酥心的圆辊)。
这个不能仅从冶炼锻造技术去看。同样直径的情况下,空心轴比实心轴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
铁道部的好像正准备或者已经视察过膜车轴生产企业了,技术基本过关了
同等强度时中空的轴比实心的重量轻。
同直径的轴,实心的强度要高一些,但也有限,中心部分受力不多。
当然如果有不能增加直径的要求,要增加强度只能空心改实心,这是指用同样强度的材料。
这对国家的发展可是实打实的促进!
义就成了外企的在华加工厂了。
唐厂从前根本不是造机车的,而是造客车出身。
本来这个造高速动车的任务早点给长客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结果长客搭帮搭上了阴阳怪气的法国人,弄得不三不四、故障连连。
唐厂自己实力有限,消化吸收德国人的技术平台有困难,现在也就是组装仿制,还谈不上“自主创新”的设计新车型。
所以后来还是把长客给拉进来、一起对付德国人了。
四方那边则比较顺利,2行车从一开始的250公里时速车就表现良好。四方人也不含糊,消化吸收得都不错。所以部里给了四方半自主研发的一个大任务。这个待遇则是长客、唐厂们没有的。估计明年要冲400以上的,应该是四方以日本车为原型、自己添油加醋后的“自主知识产权”的350级别新车了吧......订单也会大大地有的。
这里面涉及到自主创新,其实LZ去了解一下、日本也好、德国也罢,这些原型车的技术平台提供者,在中国的“自主车”造出来后,是不是还照样收类似专利费、授权费之类的苛捐杂税。
如果有的话,说明技术上还是被人家钳制着的。
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提高,就像飞机制造业那样,开始哪怕仿制组装,这不要紧,但最终还要有实实在在的自己独创的东西。
一、他的话只考虑了锻造工艺问题,力学分析不要吗?
受力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空芯截面的抗弯抗扭能力要优于实芯截面,这个是力学常识,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能的话要优先选择空芯截面,这个很正常的啊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