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险、社会保障与人口调控 -- 迷途笨狼

共:💬3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保险、社会保障与人口调控

保险、社会保障与人口调控

不管保险公司如何宣传,总觉得像是合法化的传销组织。偶尔了解了一下保险公司的招聘和提成制度,本人结论:买保险之前,先加入保险公司(门槛比较低),把占(第一年?)保费30%的提成省下来再说。剩下的70%能否起到保险作用,我个人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怀疑个人类保险的可能收益的。投资性保险的收益,恐怕赶不上通货膨胀率,预防灾难保险的细则足以让倒霉不够狠的投保者欲哭无泪。如果我跨入富人行列,车险等短期财产险还是可以要的,毕竟,保险也分vip和普通客户。长期的保险仍然不敢要,虽然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谁知道能不能经营好呢?如果经营不善,该给投保者的钱从哪里来?看到这样一种观点:有钱投保不如买保险公司股票,保险公司经营好,股市收益肯定比保险收益高。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股市上还可能撤离,钱投保后往往就完全套劳了。很多中老年人特别认大企业,认为不会垮,因为发不出工资从大企业离职的经常遇到。日伪时期北平店铺不准歇业,人都吃不饱,没有商品,敞开柜台有什么用?

政府统筹的养老保险可能好些,不过拖欠的国企很多,逃避的私企不少,被挪用的养老金也很多。我认为养老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是一种强迫性的专用个人所得税,与其让企业代缴拖欠或逃避,不如强制企业全额发放到个人手中自己缴纳。不发肯定是欠薪,交多交少跟将来收益挂钩,个人也心甘情愿。不考虑阶级差别,不管养老保险比重多高,积累多大,任何时候分配都会以实际财富创造者优先,将来所有老人所得之和,不会超过将来年轻人正在缴纳的养老金之和。通货膨胀使所有可能的货币收益缩水,为了减少浪费,也为了年轻人的劳动积极性,拉动内需,养老保险所得超过基本生活保障所得是危险的。保险本身就只是一种保障,陆幼青在《死亡日记》中说600元将来可能只够买两个鸡蛋,不管鸡蛋将来是300元/个还是3000元/个,都不会影响和平时期将来人们的最低生活配给,将来普通老人实际花销也很难超过人口比。多交少交都是寄希望于将来,和宗教的为来世修行一样。中老年人迷信养老保险是无奈,年轻人为了更有保障的晚年,还是投资或创业更安全。国民党时期,有个富裕家庭为了供女儿求学,每年都存一笔巨款,女儿18岁的时候,这些存款+利息正好只够买一个蛋糕。不担心保险公司信誉,

不担心所在单位亏本,不宜可笑乎?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是为了对付工人运动,让工人安心卖命又不多发薪水的代价。当时能享受养老保险的年龄远远高于平均寿命,对绝大多数工人只是画饼充饥。离退休官员的养老金是一种“赎买”,因此显得十分丰厚,从退休“人走茶凉”可以想象,对很多国家的官员,退休就是“亏了”。

社会或“单位”的失衡,多数由于“干活的”供养的“闲杂人等”太多导致。福利发达的西欧,有识之士甚至为自己福利太高可能导致下代人负担过重忧心忡忡。但毕竟,西欧福利是全民性的,劳动者主要为自己(实际是上一代整体)晚年辛劳。另外,西欧还有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人口趋势优于中国。西欧等国产业多是技术密集型,劳动者可能像酒一样,越老越值钱,上了年纪也能发挥“余热”。中国的“血汗工厂”,年轻人也撑不了几年。“只生一个”的强制推行,人均寿命的延长,将来年轻夫妇很可能要供养至少两对老人。独生子女挑大梁时期,即使压缩老人所得,国家经济的窘迫也是必然的。“计划生育”并没有错,错在不能保证“优育”的落实,错在强制“一胎化”。强制一胎,我认为对国民经济弊大于利,对个体家庭也没有好处,可能会缓解将来某段时间的就业压力,但同时也会减少就业需求。很多地方人口总量增加几成,新学生却很难组班了,对外来人口就学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在这个时代,家长想学“孟母三迁”,必须先成为有钱的房东。想起一则纳粹杀人与就业的经济理论幽默,因为有人失业,所以要杀掉一批。杀完一批,购买力减少,还是有人会失业,于是还得再杀一批。最后杀的人太多,刽子手要裁员。强制堕胎比屠杀仁慈,不过刚喊完“人多力量大”,又喊“只生一个好”,不及和太过都不好啊。虽然有人计算供一个孩子到成人要多少多少万,不同地区出入很大,但结论都是养不起孩子。个人认为算过头了,孩子将来的住房让他或她自己奋斗即可,免费教育是大势所趋,二十年后也许大学生打工就可以解决自己花销了,而不是“毕业即失业”吃老子。社会的和平发展,还会更艰难吗?

虽然说“只生一个好”,但据我实际观察,生两到三个孩子的普通家庭经济困难,主原因是罚款而不是多一张嘴。也不会耽误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受影响较大,但我不认为“扩招”后多数高教有什么益处,顶尖学生上军校或北大清华不用愁学费。因为种种原因,城市居民基本只生一胎,剖腹产等选择也加剧了这种状况,但无论怎样,多供一两个孩子都困难的社会是畸形的。生育高峰的后人生育高峰已经过去,放宽到“二胎”并严格执法,结合晚婚优育,应该更符合国家利益,人口总量也会缓慢下降。

2006旧作《把窗户纸捅开》一部分,2007略作修改。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 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上面文章全文网络转载一律免费,要文集留下信箱,可以匿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了大胖子的沙发,哈哈
家园 【文摘】【原创】2010年最好的投资 转

2010年最好的投资 转

看到很多帖子在讨论2010年什么投资最好,俺也分享一下研究成果:再生一个小孩最好!

——早5年生太早,过5年生太迟,2010年正当时——赶得上大赦,又有一个时间差。

1,2010年出生,2025年初中毕业,那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是大概离事件。2028年,当这个小孩读大学的时候,大学都招不满,轻松上名牌大学。总之,教育费用不用担心。

2,人口红利到2015年结束,此后,资产性收益逐渐下降,劳动回报逐渐上升是大趋势。到2035年,小孩找工作的时候,不是人找工作,是工作找人。那时中国人变为65岁退休是大概离事件。

3,计生政策在未来5年做出调整是大概离事件。当政策出来后,大规模出生潮伴随而来,诸多问题涌现,小孩会命苦。任何的投资必须赶早,生孩子也一样,要生就趁现在。早5年工作,刚好做下一班婴儿潮的领导。

4,2035年,到处都是房子没人住,再加物业税,“1人民币卖房子”的广告到处都是——房子问题不用担心。

5,再过5年,伴随计生政策调整,会有一个“大赦”方案。现在先不要管户口,不去交罚款,到时读书不会有问题,不要担心罚款。

6,最好的机会永远只属于少数人,大部分的工薪族、包括大部分的中产,都与这个机会无缘,除非你有足够的魄力和胆量。这符合“暴富者永远只属于少数人”的原则。

7,当2035年,你小孩开始找对象的时候,因为他(她)是少数有兄弟姐妹的人选,物以稀为贵,你很有希望成为富豪或高官的亲家,你小孩因为继承了更多的家庭财富,成为富豪的概率大大增加。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感情投资!你的晚年生活将更丰富多彩,在大多数人与外公(爷爷)无缘的时候,你却成为鱼和熊掌兼得的少数人!

哈哈,还犹豫什么,赶紧造人去,今晚就造~~党会在10年后会为你平反,人民会感谢你!

顺便提醒: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请勿违反,违者重罚,开除公职!投资有风险,再生需谨慎

http://tieba.baidu.com/f?kz=6946365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