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一说空仓挂机 -- 庄户人家

共:💬45 🌺3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是长见识了。楼主写的深入浅出,真是科普文章的典范
家园 这个是不是因为复进簧力太大了?

当年山寨五九的时候,就是您这样想,用两毫米厚板做托弹板.复进簧是0.8的弹簧线.结果把托弹板给推到了枪管里去,整个弹夹都坏了,最后我全部拆开,发现枪机中的推弹拄也坏了.最后整支持枪报废.

复进簧力小点行不行?

家园 0.8MM线是标准的了,

马卡洛夫是自由枪机的.如果复进簧强度不够,药筒后坐过快,那就造成难预计的后果.

这个计算是火药燃烧时间,后坐总能.来计算需要的后坐抛客速度,那和射击精度有关.甚至和是不是一支好枪的关系太大了.

0.8的弹簧线,标准的强度对于马卡洛夫弹来说还是有点不够.而复进的能量,一般是可忽略的,但弹簧吸收一部分后坐力后复进就是释放过程.这个总能量不少.别说把2MM厚的托弹板打变形,连弹夹都压坏.

家园 关于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趣闻:)

栓式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基本上淡出了正规军的装备。只有我们的印度兄弟们还在对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往情深。

据说直到1980年代,隶属于丹麦海军的“天狼星”雪橇巡逻队,在冰天雪地、哈气成冰的格陵兰巡逻时,仍在使用李恩菲尔德式步枪。

理由很简单:这种步枪能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射击。如果冻住了,枪栓一踢就开,照样开火。那时的现役自动步枪好像都没这个本事。:)

家园 网上有许多不是真枪

真枪要难很多,而且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原版的比现在网上找得到的都要快,动作没那么大的幅度,用新弹夹顶开弹扣之后是顺势用新弹夹的底端往前推掉旧弹夹再往上一顶就上好了,整个过程枪口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晃动,如果枪是架在支撑物上的话应该可以保证火力不间断。

家园 其实单手换弹匣并没有多少神奇之处

关键是动作的优化,磕弹匣那步纯属耍帅,而且,“单手”,谁换弹匣不是单手的?这个称谓有问题……

一般人的思维,发现没子弹了,是先把弹匣取下来,然后再去掏新弹匣装上,这样手就要往返多一趟,而有经验的射手,是先掏新弹匣,然后用拿着弹匣的手取下旧弹匣,至于这里面的手活,完全靠练,不磕弹匣的,也可以练到一样快,就算慢也慢不了零点几秒。而且,AK的弹匣是扣入式的,按下释放钮,并不能马上掉下来,所以象楼上说的,磕弹匣后要再顶一下,增加了出错的机会,比如在跑动中,我用手指捏下弹匣换上总比磕下来可靠!

斯通纳系列的弹匣释放钮就比较科学,右手食指离开扳机后完全可以够得到,然后弹匣也会自己掉下来,真方便啊!

家园 插嘴一句

这几天看了篇描写韩战的网络小说,看的我那叫一个郁闷。

作者口口声声表明自己要写的贴近事实,贴近生活。

一开篇,初次跨入朝鲜境内的志愿军战士就拿着自动榴弹发射器,狙击步枪,火箭筒出来了······这些作者难道不看书不查资料的吗?

家园 Ox!

upup flower.

家园 在有掩护的情况下,打空再换火力更强。
家园 swat4

这个游戏里的设定是换下来的弹夹会重新别回武装带上,每个弹夹都有各自的剩余的子弹数

家园 最近在微信上看了一篇文章,把田连长说成英雄。

文章还被转发了n次。

震惊现在国内的气氛,完全是非不分了。

家园 苏联在西伯利亚的部队使用的也是可靠的步枪

西伯利亚的严寒,苏军一样开火。苏联步枪同样可以经受严寒。

家园 这个不算Bug,恰恰说明MGS做的细致。

M16的枪机解脱钮,俗称乒乓拍,太小了,实战的时候压力条件下不容易按到,保险的方法就是拉拉机柄。枪机复位阻铁都是靠下面弹匣的弹簧向上顶着,是靠托弹板顶的,而换了新的弹匣之后,因为子弹把托弹板向下压,就不顶着阻铁了。而阻铁在没有卡住枪机,又没有托弹板顶着的时候,是由另一个弹簧向下压的,这个阻铁不是卡在枪机中间,而是顶在机头前面,所以没有弹匣或者换了新的时候,再向后拉一下,阻铁就自动让路了,再松手就会复位。不相信的话可以上优酷搜Magpul dynamics art of carbine。MGS里面没有做错。只是因为只有一个换弹动作,没有区分空枪换弹和有弹换弹,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装完弹都会再拉一下机匣。而是否会往外飞子弹,是由你换弹前膛内是否有弹决定的。就造成了每次都拉枪机,而有时飞出子弹的情况。

家园 新浪微博更是乌七八糟啊
家园 有这样计数的FPS啊

Transformers - War of Cybertron

未打空直接Reload就会扣减剩余子弹数——别把机器人FPS不当FP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