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房子 -- MRandson

共:💬278 🌺125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多事情早就定了

当年俺在中学,念政治课本,里面讲“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觉得很有道理。

现在想想,国内的资源要想利用,必须有流动性推动,这就需要引入国际资本这个洪流。

而国内市场狭小,而且壁垒森森,所以重点一定是“国外市场”。

原来它们早就定好了政策了,哈哈。

家园 没什么,就是叹中华民族之命运之多厄而已。

我不可能支持这种把中国命运完全交给国际资本的前途。所以下面我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至于由此而来会受到的危险,我已经考虑好了。

家园 两难啊

不过,我觉得大家可以达成共识:中国最近十年的大发展,是引入国际资本的结果。

实际上考察历史,除了威尼斯、荷兰、英国(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国际资本的创始人外,美国、俾斯麦德国等后起诸国,其发展都是借助国际资本。

事实证明,没有国际资本,一国的发展要慢地多。苏联的崛起、希特勒的崛起,都是以国际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为背景的

如果关起门来,估计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农村刨地挣饭吃呢。

不过,国际资本就俺看来,并无所谓好坏,其特点只有一个:就是有,且只有一个目标——赚钱,最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

其他的不管。它也没有国籍,没有任何政治偏好和文化偏好,这点是我们要注意的。

所以,凡是违反这个规则——赚钱——的资本,会被立刻消灭,清除出国际资本的行列。

违反这个规则的(国际资本的)代理人,会被立刻抛弃。

所以,它的一切作用于我们国家的好的和不好的作用,只是这个特点(赚钱)附带来的。

俺是学医的,打个比方,好比药材的作用:药品当然有疗效,但是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

当然,老温的问题是,他跟国际资本,有点主客异位了。我想,大家和老兄一样,都在忧虑这一点。

是中国控制利用国际资本,还是国际资本控制中国,这是一个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problem.

家园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苏联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这其中,国际资本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但是仅仅是被利用而已。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乏资本,也不缺乏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技术的条件。所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国际资本没有迫切的需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中国谋求的是控制权,而不是仅仅获利而已。对于中国的困境,国际资本清楚的很。如果要他们伸手解决中国的困境,可以想象他们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基本可以参照苏联解体前的方案。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更是一点好处的可能性都没有。

家园 俺的商榷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得益于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并且借力于突然扩大的巨大国际市场,迅速扩大流动性。

这些流动性并未导致通胀,原因就是这些资金找到了其各自配置的实体要素,并且进入了生产领域,而产品亦得以无障碍地进入市场,顺畅销售。

如此说来,中国当下国内流动性充盈,完全是基于“加入WTO,借力国际资本,依赖于国际市场”这个事实的。

如果抽去了这个根基,中国国内的流动性充裕,将会不复存在。

要么是通货紧缩、要么是恶性通胀。

这也就是老温恐惧的由来。

sigh!

不管是好是坏,当年跨出了这一步。想回头,是不可能了。

加入WTO的那一刻,就注定今天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家园 您说的都对。

问题在于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根本不可能再对中国扩大开放。就目前为止,中国还不是一个国际资本可以完全控制的国家,而欧美却是的。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怎么可能舍本逐末让欧美开放市场让中国好好活下来。除非中国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完全采用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完全变成国际资本的附庸。否则想都别想。而且,即使这样做了,中国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也是小老婆性质,不可能和欧美比地位,当然会比印度高。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不出普通人民群众会有什么好处。

家园 一声叹息

sigh!

国际市场已经饱和,并且只会持续萎缩。中国前几年的老路,走到头了,这点,俺和你观点一样。

继续观察吧。俺只能说出马前卒兄的文章题目了:

[SIZE=3]世界从来不简单 历史何尝会温柔?[/SIZE]

也算安慰下自己了。

家园 每代人都注定要接受自己这代的磨难。

也许接受这种磨难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宿命。

家园 国际市场已经饱和-boom has reached it

its historical peak.

Global Employment has reached its global historical peak.

Overcapacity has reached its peak.

US trade deficit=power money for global trade=source of global trade/production boom. Now US is narrowing it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y human being should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narrowing deficit.

We are at the stage of 1929 and destruction of productive capacity in one big nation (or one continent) can solve this problem.

Another path i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creates new global demand and brings us into another business cycle.

At this stage, I think the 1st one is more probable. We might see lots of new "-ism", like Facism, Protectionism, Socialism... -Ism is the veil, economic reason is the face.

Societies with less external market exposure (lesson from Japan/Germany before WWII vs. France), better social safety net(Canada/UK), more benign government, more controllable inflation(note--inflation is inevitable) will be more immune to the large-scale social turmoil/radical idea or civil war.

They survive.

Wise politician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war is like drug--it temporarily distracted domestic attention and made your countrymen "high", but it hurts in the long run with UNPREDICTABLE outcomes: fiscal collapse, inflation, financial system turmoil, civil war and anarchy. Russia/Germany/France/Turkey in 1910s are good example.

Safety net in China is too late to rebuild. The work should have started as early as 2005.

In sum, Won sucks. If Zhu were still there, the mess would not run out of hand as in 2010.

家园 老兄的话俺同意,不过用汉语就更好了

俺看见英语就头痛。

中国没有能力去领导全球走出衰退。对土共来说,至少在当下,给米国当好经济打手是个有前途的工作。

我看还是寄希望于老美,早日启动下次技术革命吧。

家园 战略上跟随安大避险,战术上跟随虎大吃肉

家园 国危思良相。等时间再过去一年,怀念他的人会越来越多。

当大明王朝抛弃了袁崇焕得时候,他们实际抛弃的是自己最后的希望。

家园 请问引入国际资本流动性和自己增发货币有什么区别?

美元来了中国也要变成人民币才能用啊。

家园 俺粗略说一下

货币,尤其是作为信用货币的纸币,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这决定了它不能滥发。因为滥发没有任何保证的纸币,其后果必然是通胀。

发行纸币的前提条件,是这些即将发行的纸币,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实体——或者是商品,或者是生产资料,或者是待出卖的劳动力。如此,则发行纸币,不会造成通胀。

又,各国的货币,实际代表了此国的资源配置能力。在这个世界上,毫无疑问,美国的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故而其货币在全球处于最强势地位。

换言之,美元,具有调动、配置全球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能力。

引入国际流动性(主要是美元,日元等货币实际是依附于美式全球化经济体系之上的,可算做美元的附庸和影子),其实质,则是调动国际资源和生产要素为我所用,这算得是积极的影响。(当然,消极的影响,就是将本国部分的经济份额暂时交出、由外国资本经营。)

所以,教科书上讲,利用外资,是“有益的补充”,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俺看来,2001年以来,简直是“大补”,岂止是“补充”而已。

而我们国家规定,所有外币,进入国门,必须换为人民币,所以,俺说,这些外币(其背后是可以调动、配置的国际生产资料或者生产要素),可以作为发行人民币的担保/保证/支持。从理论上说,由此,我们可以多发一些人民币,而不必担心通胀问题。

PS:当然,实际操作上面,会出现虚假投资(如热钱),并引发通胀问题。

因为这部分人民币有了“可以调动的国际资源和生产要素”作为对应物,所以不是凭空印刷出来的。

如果没有这些担保,我们凭空印刷大量人民币出来,那么恶性通胀就会出现。

这是很有破坏力的情况。

家园 谢谢,能否举个例子

引入国际流动性 其实质,则是调动国际资源和生产要素为我所用,这算得是积极的影响。

比如引进外资1亿美元,换成7亿人民币,然后怎么调动相应的国际资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