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贫困女研究生宿舍内自缢身亡(图)!!!!! -- wxmang的书童甲

共:💬971 🌺1620 🌵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的

。。。是的,这个房子的名字叫做招待所。。而不是学生宿舍。

家园 城里人喜欢生女儿是有道理的。
家园 我觉得有点奇怪的是

这种方法能吊死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她临时想自杀就更不容易想到。

家园
是的
家园 好吧,给你个链接看看,不是我写的

http://news.china.com.cn/chinanet/07news/china.cgi?docid=8246094454351014095,8834553515120514696,15531258360818069889,8834553515120514696,0&server=202.108.33.201&port=6666

这一因住房问题引发的悲剧一方面提醒高校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把挫折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给相关地方政府提了个醒:住房问题涉及 ...

家园 好神秘的消息来源……
家园 有一些恐怖小说里面有的

记不得是哪个了,就是女生宿舍里面某女学生在宿舍上铺的床上,坐着,然后把绳套挂在挂蚊帐的地方上吊死了。

那个小说貌似还挺有名

家园 甭担心,只要我们努力地去学习和继承,总能一代代薪火相传

比如说,我现在就坚持每天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大头还是储蓄下来。时代不同了,精神可以流传下来,当然,老一辈人的具体做法那是不可能原封不动、一点都不变地延续,这既不必要、也不现实。

家园 其实我觉得这点不是可怕,而是让人觉得可怜。

大家都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的氛围中长大,就是到现在,我们家乡的老人仍然用这种话来鼓励后辈,好好读书,以后啥都不愁。无形中,知识和学历,对于很多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成了唯一的寄托,高学历和高知识,似乎成了大家能够拜托目前困境,能够高人一等的唯一办法。

这种思路,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屡试不爽,很多穷人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且这种方法直到2000年之前仍然有效。只要他们愿意努力读书,头悬梁,锥刺股,他们就能够爬出目前的梦魇。在那个时代,越穷的地方升学率越高,不光是父母甚至整个家族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学生身上。这种思维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是很显然,这种思路在今天过时了,学历或者知识已经不足以承载大家的梦想,但是如果还沉迷于过去的这种思路或者通过学校来逃避社会的压力以及其他的责任,只能悲剧了。其实想想,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所唯一信赖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情;自己寄托一切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这个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或许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撸起袖子,也不要顾及什么面子,去直面自己的困难。男的呢,当个悍匪,女的呢,就当泼妇,才是真正的出路。

家园 唯一受益者是死者的弟弟

小楼:怜悯

杨元元结束了生命。

杨母结束了大城市的生活,回到了她从来没有想到还会回去的老厂宿舍,你们中的很多人不会了解老工业区的那些人有多么的要面子,有一个博士儿子,硕士女儿,在外折腾了那么多年的人被打回原形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情。

杨元元的那个弟弟呢,他在第一时间把需要安慰和陪伴的母亲赶回了老家,让老人面对打回原形的残酷现实,自己不但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而且老人的退休金少了一个人分,现在可以自己独享了,说不定一个月还多分几百块,多美的事情啊。

鉴于这位仁兄的jp事迹,不知道将来在国内那个专业圈子里面能受到多大的器重,传统套路了,唯一的途径就是出国啦,何况现在或多或少有学校赔偿的不少现金在手,专业方向又是最流行的环保,弄个全额奖学金啥的毫无难度,姐姐的生命又换来了生活费啊,机票啊,挺及时的。

对了,人家还有个女友,不过连老娘都不要的人也不在乎这么点牵牵挂挂,说不定在华丽丽转身之前还要找女友借几个呢,那可是白赚,呵呵。

家园 北大竟然不给杨妈妈准备好宿舍?

可见知识改变不了命运阿同学们

家园 前第一夫人江青也是在床头上吊自杀的。这个方法很著名,想自

人人都知道吧。

孤陋寡闻的,倒是“发沙”老弟你了。 :)

家园 群众那一点点同情心就是这么被消磨掉了

再有真正的贫困生,谁还能鼓起饱受摧残的同情心给予一点帮助呢

家园 呵呵
家园 我以为改为“出身影响论”可能合适点。

出身决定论太绝对化了。

我觉得很多人只是认为出身会影响一些价值取向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