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来来来,聊聊部队文工团,先上前线 -- 元亨利

共:💬72 🌺10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来来来,聊聊部队文工团,先上前线

在英雄坛看到部队要取消文工团,链接,很是怀念,想说几句。亨利父亲以前是南京军区政治部的,近水楼台,就先说说南京军区的前线文工团吧,抛瓦引玉(别引来砖啊)。

全国各大军区(不知国军有文工团体否?),包括各总部,都有自己的文工团。最强的恐怕数总政,下来可能是北京军区的战友,或者就是南京的前线,反正我想前线不是老二就是老三。

记得前某年(2007?)春晚,乏善可陈,只有一部《小城雨巷》一枝独秀,创作演出单位就是南京军区的前线歌舞团。我想这不是一时的偶然吧,前线的实力不是一天两天的。

往早了说,解放初,《南征北战》的作者沈西蒙就是前线的。他是前线话剧团的主要作者之一,后来还作有《霓虹灯下的哨兵》。除了这两部,前线创作演出的电影还有《柳堡的故事》,《东进序曲》等。我们一帮南京军区部队子弟,对《南征北战》还有《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情节人物,台词都很熟,尤其是《南征北战》,记得我们小时候戴的棉帽,就是部队的剩余物资,与《南征北战》里我军戴的帽子一模一样,而且还留有徽章的痕迹。在《柳堡的故事》和《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出演的陶玉玲,在那时也算是个明星了。

前阵看小崔说电影谈到《东进序曲》,一位老演员回忆(前线的老人,演刘大麻子姨太太的)说当时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演主角的演员面有菜色,被认为有损我军正面人物形象,只好请八一厂的大帅哥(与王心刚,张勇手比是另一种帅)李炎来演。没办法,这就是当年的标准,实际上菜色恐怕正是战争年代的特色吧。其他演员全部是前线人马,演反派主角刘大麻子的是张宪,演起义的纵队司令的是文卜东。记得文革后的一个夏天,我们家正在院子里乘凉,两位老人走过去,母亲悄悄的说:“刘大麻子张宪”。等到其中一位回来时跟我父亲聊了几句,另一位真是张宪,应该是他来我们院子看望老上级,前线文工团的一位副团长,主人送他出去。

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知道的都是父亲认识的,作曲的有龙飞,沈亚威,在《霓》剧中演表哥的,演女学生的演员等。后来还有拉二胡的张锐(以二泉映月闻名),话剧导演洛平等。张锐女儿张卓娅(很有时代气息的名字),女婿王祖皆也都是作曲,歌曲《小草》就是他们两的作品。毛阿敏也是前线出身。

文革前文工团的也都有军衔,上面说的八一的李炎好象是大校,女导演王苹是大校,演回民支队的里坡也是大校。。。

前线能有这些亮丽成绩,恐怕是占尽地利。江南自古出文人,部队上各地人都有,但还是跟地域有关,就文人集中的政治部而言,父亲的同事中大多是江浙人。(南京军区里山东人也极多,前线领导层也有不少,但大多是管理人员,专业的还是南方人多)

再说几句沈西蒙,电视连续剧《许世友》里有个情节是《霓》剧成名后,总政要调沈西蒙进京,老许不愿意,就把沈叫去吃饭。人到了老许一句话不说,自顾自到酒,喝酒,盛饭,吃完走人,每天如此,最后沈还是没走。

沈这人,级别很高(在南京来说,“到北京才知道官太小”),但人很随和,戴付眼镜,瘦瘦的,不穿军装的话就是一个学者。很外向,很风趣,跟谁都能说得上来。我父亲比他低了好几级,但还算是好朋友。文革期间他们下放,去的同一个五七干校,后来所有去那个干校的都互称同学。前几年回家整理父亲的东西还看到一张2002年的贺年片,是沈西蒙写的,祝我父亲王小二过年,一年好过一年。

沈夫人姓杨(有误,应姓余),也是前线的演员,《霓》剧里演那个单纯的上海女学生的就是她,沈夫人本人就是上海人,沈对她感情很深,她后来患癌去世,沈悲痛欲绝。

大家补充,希望看到其他文工团的事。

关键词(Tags): #部队文工团(嘉英)#前线文工团(嘉英)#文工团(嘉英)通宝推:蓝色帝国,
家园 还有歌剧《红霞》!

小时候在南京经常看前线文工团的演出,那时侯一点儿也不觉得总政棒,济南的前卫,北京的战友,沈阳的前进,......,都看不上!哈哈 ......

家园 老乡-握手-花

老兄也是部队的?哪部分的?

家园 李炎

一个邻居,出门经常有麻烦,被人问身份,因为他长的和李炎非常像。

李炎
家园 花这个假李炎,真帅哥

李是师长级别的帅哥,王心刚,张勇手他们是连长级的帅哥。八一还有一个王润身,不帅,但很有阳刚气,《上甘岭》的连长就是他吧(希望没记错),林海雪原的杨子荣。

家园 ‘冰’就是‘兵’嘛!

尽管我只上过学没当过兵。 住在南京的时候,老爸是在军事学院; 过年过节总是有《前线》来演出啊!

家园 彼此彼此

我也没当过兵

住军事学院,那老爷子是司令部的?

家园 在南京的时候

老爷子是军事学院的学员。

文革前文艺兵的军衔怎么挂的不知道,沈亚威好像也就是‘上校’,不象现在,明星副团长都是‘将’。沈亚威的‘上校’是货真价实的,他资格很老!因为老爸在三野政治部里呆过一段时间,所以我对沈亚威这个名字还有点印象。......

TG军队的文工团也是传统之一。抗战的时候八路军、新四军里都有演剧社,战地服务团;解放战争时期各个野战军政治部也都有文工团。

《张爱萍传》里有一段:上海解放后,原来的上海(交响)乐团没有收入,没有饭吃了,上海市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张爱萍听说了,就把愿意参军的都收了,成立了华东海军军乐团,这也是后来TG军乐团的基础。

军队的文工团绝对应该保留一些。要不然,满世界都是唧唧歪歪的东西,也就是部队的文工团的演出还显示一些气质!不管明星演员的‘将衔’如何如何,即使大牌如宋祖英,也是要下连队上海岛的。去年汶川大地震后,军队的文工团不是也跟救灾部队一样上“前线”吗?

家园 前线是在卫岗那边的?
家园 【王馥荔的姐姐、姐夫都曾是前线的】沈亚威才是上校

李炎(尽管老演高级干部)怎么可能是大校?王萍大校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当年江青(抗战前入党)、林月琴(红军工兵营长)才是大校。王新兰(走完长征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才不过是上校。

家园 前线进京的不少

陶玉玲(八一厂),

张卓娅,王祖皆,印青(总政,作曲家),

魏积安,毛阿敏(总政),

尹卓林,韩兰成(相声,韩是马季的徒弟)

温玉娟(空政)

俺从卫岗门口过,时不时看到电视剧里的熟脸.有年夏天见到个黑脸爷们,拖鞋大裤衩.仔细一看,原来是话剧团的,后来在"顺流"里演大司令.台上台下盼若两人.

八十年代末,前线出过三个歌星:毛阿敏,朱虹,孙青.

不过说实话,前线代表作虽有"哨兵",毕竟比不过战友的"长征组歌".

家园 Yes, sir
家园 同意

小学时同学不少是住在萨家湾那福建路85号的,都是原军事学院搬来的,军事学院的地方让给军区总部了。原来的军区政治部是在现在的政治学院,那里现在还保留的民国建筑,据说《南征北战》里国军高级将领开会那场戏,就是在那楼拍的,我们小时周围人都这么说。

说到军衔是现在文艺兵好象是没有军衔的,看电视里他们肩上没有星杠。但宋祖英又是大校预转少将,那又是有军衔,不太懂。

说句老实话,裁了几次军,文工团一直还在,已经不错了。要取消,原因肯定还是那个字,钱。

同意老兄说的,文工团再怎么样,不敢太过分。

家园 王馥荔丈夫也是前线话剧团的演员

军衔的事是小时一帮朋友在一起说的,有误,上网查了一下,王苹是上校。《霓虹灯下的哨兵》,《柳堡的故事》都是她导演的。记得她的名作是《槐树庄》,胡朋主演。其他人的没查到。李炎,里坡这一批估计也都是上校。你分析的对,谢谢。王晓棠是少将,不过是后来授的。

上甘岭的主演可能也搞错了,不是王润身,应该是高宝成,演连长专业户。

家园 不敢那啥同

前线代表作虽有"哨兵",毕竟比不过战友的"长征组歌".

你这是胡桃栗子一块数,《哨兵》是电影,长征组歌是歌舞,比的标准是什么?

战友,总政文工团应该还有其它作品可以和前线比一比的,记得总政有一部电影讲长征的,名字忘了,蓝马主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