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风声--是半部汉奸电影(或有剧透) -- 小科

共:💬12 🌺6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风声--是半部汉奸电影(或有剧透)

  从宣传角度,如果没有后半段,风声,就是一部汉奸电影。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日本特务机关掌握了一些抗日组织的情报,然后设计了方案,锁定了“老鬼”情报员的范围,并可将外围的行动组织一网打尽。方案顺利执行,被锁定的几个人被严密监视,互相揭发,然后被一一审讯击破。此次行动,日本人至少达成了一半的目标:消灭了老鬼,另外一个目标(大规模破坏地下抗日组织)没有实现。

  

  为什么是汉奸电影?技术上来说,前半部的视角几乎始终是日本人的视角,观众被绑架着思考如何甄别谁是地下的抗日分子。观众的心理上,即使认为日本人是残忍的,同时也承认日本人的手法是高明而有效的。我才飞好远兄的大作链接出处写得很到位。有些人认为这是真实的描述,正是这个电影好的地方。换个思路,时光倒流70年,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前半部,在日本控制下的上海也能够通过审查,得到公映。心理战的效果这么好,为什么不呢?

  汉奸电影必然有很多汉奸,风声这个电影里,除了武田这一个日本人,除了“老鬼”和“老枪”这两个不能得以表现的抗日者,其他全是汉奸。一开始行刺的女服务员,最终还是变节了;迫使她变节的,是个有一手中医针灸绝技的老汉奸;其他的汉奸互相倾轧,剪除异己,找人顶罪,无非都是为了在日本人那里买个平安。日本人就是天,没有人有反抗意识,除了李宁玉的这句话:“你有本事和日本人斗”,仅有的这句话只是必要的剧情铺垫而已,而不是气氛的渲染。

  汉奸电影必然让汉奸受益。看了这个电影,不少人理解了汉奸,尤其是受刑不过的变节者,那个现在常说的词儿,啥来着,对了,人性化,这是个高贵神圣的词儿啊。为了享受人性化的待遇,就当当汉奸吧。至于为什么打死也不能当汉奸,没说。

  汉奸电影教人做汉奸。说起风声,就得说酷刑,要不就跑题了。电影拿出了一些不同于皮鞭,烙铁,老虎凳的东西。算是进步?当然至少不算退步。想想也没啥新鲜的。可以肯定,没拿出来的比能拿出来的可怕,看着可怕不如挨到身上可怕。而这个电影的问题在于,它把酷刑表现的无往不利,没人能挺得住,意志......可事实是,我们有很多先辈确实挺过来了,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他们挺过来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靠共产主义,靠革命友情,靠江湖义气,还是靠技术手段?“老枪”和“老鬼”是怎么挺过来的,没有描写。残忍一点说,作为观众,感觉似乎他俩受刑的时间并不长。或者说观众不太放心,如果有机会继续用刑,他们能不能挺过来?所以这个电影教育了大家受刑就招供。有没有不招供的可能,怎样才能不招供,对不起,无可奉告。

  

  算了,说点正面的吧。这个电影至少提醒了我,干地下工作,光不怕死还不行,还得不怕痛苦。因为有的时候,你必须让自己受足了痛苦才能去死。否则,死得太早太快太轻松了,别人就暴露,或者任务就完不成了。向他们致敬!

  当不当汉奸,这是一个问题,一个选择问题。类似的,当不当亡国奴,只是一个接受的问题。有选择总是比没选择要困难一些。时光倒转回去,问问自己的老爸:是要儿子还是要祖宗?问问自己的儿子:是要爸爸还是要英雄?当然了,同时也要问问自己。所谓时势造英雄,日本人来了,咱们的老的小的都遭了殃,选择就简单了,杀吧!

家园 国庆节就看过了

对于俺不存在剧透的问题

我看电影就是一放松娱乐,没去想那么多

家园 把汉奸刻画成了普通上班族

李宁玉同学,好像还很有理了。似乎问题只是宾大高材生,回来工作不好找,随便将就一个差单位,被领导穿小鞋似得。这可是扛枪当汉奸!

家园 不至于吧...

《风声》是根据麦家的《捕风》改编的。

鉴于其在柳云龙的电视剧《暗算》中的成功,电影肯定不能亦步亦趋。于是把大背景放到了抗战时期。

另外,所有的电影都是伦理片...

家园 楼主的思维有些拧。。。

好像别人怎么做都是错的。。。 说个您认为好的拍法或者好的做法吧,说的对俺给上花鼓掌。

家园 那个时候在汪伪政府谋事的中国人

那个时候在汪伪政府谋事的中国人,难道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选择吗?冒着生命危险去投共,或是投蒋?

不必要求每个人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实际上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包括目前的中共。

我们看一看一些真实的普通人在那个时侯的汪伪政府统治下如何生存,不也很有吸引力吗?何必那么在乎“汉奸”这个意义,难道为了不当这种“汉奸”,便要将自己的身家置入极其危险的处境吗?

不必要就每个人都是崇高的人。

家园 不敢苟同

刚才听美国之音,讲美国内战,有个senator说:There can be no neutrals in this war -- only patriots or traitors。

我觉得,对于抵御外辱的战争而言更是这样,抗敌或者助敌,没有第三种选择。助敌有两种,区别甚大:一种是当亡国奴,被动的接受敌国统治,其情可恕;一种是汉奸,主动大力助敌,罪无可赦。

不当汉奸,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风声里表现的汉奸,不是简单的亡国奴,不是普通人,都是大汉奸。

家园 影片的问题在于视角

以日本人的视角或者说汉奸的视角来拍摄,裹挟了观众的思维,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一开始把我方情报员的身份亮出来,让观众自己选择和谁同呼吸共命运,而不是下意识的去帮助日伪特务破解疑团。像《南京大屠杀》,《黑太阳731》也充分展示了日军的暴虐,而我方抵抗甚少,但是我不说它们是汉奸片,却是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观众看的时候,自己能把握自己该站那边。《风声》的前半部,洗脑的作用很大。所以我说它是半部汉奸片。

家园 兄弟,我想大部分人的观影思维不是这样的

即使是前半部,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态(起码俺是,不想代表大多数,不过俺阅历告诉俺,姑且说一说,加一个“我想”),如果说有破解疑团的心态,也是这样的: 哪一个是我方情报员啊,千万能躲过去,完成任务。

起码俺是这样的。比如俺就希望日寇笨一点,死了第一个后,就当完成任务了。

不知老兄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不同的经历看问题的视角会有所不同,不过真的感觉兄弟的想法有些拧。

家园 呵呵,俺也有一段爱听老美的演讲,不过这个。。。

这个senator,说的没什么水平啦。太绝对了。非黑即白是孩子们的世界。这个参议员是明白的,这么说,不过是追求气氛罢了。

真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众多的灰色地带、过渡地带,才是世界多样的一面。如果我们大家真的置身于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很单调。

说点好玩的,说到看老美演讲,(俺在一个时期,看了不少,包括听证会、参众两院辩论、竞选演说、新闻发布什么的),记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听证会:两个联邦机构(医疗还是教育什么的)的行政负责人回答参议员询问,碰到问题比较犀利,两人都有点手足无措,女的那个还常常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啰啰嗦嗦,扯得有点远了。

看了不少后,俺的总印象是:老美有些地方还是值得俺们学学的,但老美也没那么神圣,也是问题多多,俺们有的官僚问题,他们也不比俺们好多少。另外,老美金融系统的贪婪风气,俺在金融危机前就感到不少了。

以前SENATOR的神气对俺还有那么一点点吸引,等多些阅历后,呵呵。。。 做的比说的重要多了,把复杂问题改善那么一点、扎实的往前前进一点,就不容易了,就比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骗取声誉要强的太多了。亲民、接触基层的工作作风,要比高高在上,神气活现的质询发问要强太多了。 (俺前面提到的听证会,参议员就是高高在上,神气活现的对付行政机构首脑的,仿佛他的奴仆般。这里并不是说审查工作的时候不要严格要求,而是说工作要求上严格,人格上平等尊重,同志般帮助提高。当然,这对老美可能要求太高了。其私有制决定了大财富所有者是不大愿意帮助其管家经理人去提高的。公有制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对于一些“看起来很美”的东东,俺的技巧是先别忙着下结论,而是存疑,但多看,看多了就容易看出问题,看出门道。

家园 多谢大熊甲兄赐教

那句话本来也是随便用用,正好刚刚听到,于是就用上了。其实我觉得对于美国内战,还没有那么严重,对于中国抗战更合适一些。由于美国之音的名声在外,以前不大愿意听美国之音的英语,怕被忽悠了过去,现在觉得免疫力强了,才去听听。

对于风声这个电影,虽然我评得很上纲上线的,但是并没有很认真严肃,姑且言之,姑且听之吧。我很欣赏高群书拍得《东京审判》,凭这个我也不信《风声》是照着汉奸电影拍得。或许是电影的故事太过简单,导演不得不故弄玄虚一番。没有看过麦家的原著,不知道故事是怎么写的,听楼下的说本来是解放战争时候的背景的,那就根本没有汉奸问题了。

家园 杀人游戏盖浇饭

我是觉着很象捕风,果然如此。

就不明白了,黄晓明就那么傻吗?死人就一定要马上出去吗?柳云龙吞了佛珠,没人问佛珠哪里去了。这里改旗袍了。都知道周迅是卧底,还要把她运出去,不用看旗袍,看她人就知道了。还有医院,也是笑话,张涵予被严刑就说明问题了,如果医院有人,已经足够发出警讯了。最保险的办法是人无论死活都留下,最多把医院的人叫过来治。而且黄晓明为了抓住老鬼已经无所顾忌了,多死个张涵予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扣个盆子就是了。人为制造紧张,设置在一定时间里必须把消息传出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真实和感染力。

风声不过是一个浇上一勺爱国的杀人游戏盖浇饭。看个热闹就算了,上升到什么高度实在没必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