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参加的最后一个追悼会 -- 不是老陈

共:💬46 🌺13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淮海战役的指挥者其实是粟裕

虽然前敌委书记是邓。但二野只有残兵10万,只能打下手。整个战役的构思和具体指挥都是粟裕。战后合影乃至渡江前动员,502都是坐在中间。谁是指挥者就一目了然了。

家园 真要是按照粟裕的想法指挥,华野就被人家包饺子了
家园 这个比较复杂

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具体的军事指挥,并提出了很多最主要的想法。但是刘邓陈是最终拍板的。这个可以看当时很多电报的抬头。

中原野战军的确实力最弱,但是能够围住黄维,实在不容易。刘伯承也提出了不少战略性的建议。

家园 这不是关键

而是在于,粟裕作战历来是大胜仗之后必有大败

七战七捷之后丢掉了淮安,苏北野战军跑到了山东,最后还被粟粉说成是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责任

孟良崮战役之后是七月兵败,这回陈毅走了,所以就是天气的责任

济南战役之后是淮海战役,国民党在中原布局是一字长蛇阵,粟裕设想的计划正是打中蛇头,很有可能被这一字长蛇阵给来个大包围给干掉,正是刘伯承看出来了,指挥中野一举打断蛇腰,这才是整个淮海战役的关键!

所以才有毛主席那个“我们也不敢作此设想”的电报!

上海战役后,没有陈毅、没有刘伯承,粟裕就来了个金门战役

所以,我一直认为,若是按照陈毅的设想,华野进军大西南,中野进军大江南的话,台湾也许就解放了

但是西藏问题就复杂了

总之,我一直不认为粟裕有帅才!

当第一大将是很合适的,但是元帅不够格!

家园 黑粟也不能这么黑么

粟裕首先攻击黄伯韬兵团有什么问题么,正是由于华野的行动,调动了徐州周围的国民党军,才造成了宿县的空虚,给了中野拦腰一刀的机会。金门粟裕也不在前线,陈毅也回华野了。中野的实力,更没有跨海作战的可能了。

话说当年二野领了进军大西南的任务,上上下下颇多不满。首先是不满在江南三野进城市乘汽车,二野驻乡村坐马车。二是认为刘邓太老实,上头让干啥就干啥,放着江南温柔乡不去非要去西南,觉得是这两个四川人想要回老家衣锦还乡,所以才接受任务的。

家园 第一次授勋时, 陈毅拉着贺龙在毛面前走正步

有照片的....哪位给找找?

家园 需要我黑粟吗?

正因为首先攻击黄伯涛,所以完全有可能被国民党军队把华野给包饺子,实际上国军正是这样打算的,实际上从电报上看,不管是粟裕还是毛泽东都没有想到那么快就把宿县攻占,粟裕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宿县,其战略眼光又到哪里去了呢?

金门战役,陈毅正在上海,再说了,粟粉不是说整个华野都是粟裕指挥的,怎么功劳就是粟裕的,错误全是人家的呢?

二野进军江南是陈毅提出来的,但是没有被通过,二野补充了炮兵后,其实力不差华野,更重要的是刘伯承,而不是粟裕指挥

但是二野进了江南,那么西藏问题恐怕就复杂了

家园 地方化

中原野战军在挺进大别山的时候有大量人员地化了,就是参与整合地方资源,组织地方武装了,而在出大别山的时候,这些武装并没有全部出来,因为需要统筹资源,而且,中野在大别山的时候特别苦,重装备全被抛弃,所以自身的攻坚能力下降很大,但是架子还在,这也是后来二野发展壮大极其迅速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中野的一大部分力量,就是陈赓率领的四纵,没有进入大别山,而成了“陈谢兵团”,这也是统计二野力量时的一个显著部分。

家园 原来首攻黄伯韬是不对的呀

原来首攻黄伯韬是不对的呀,看来太祖和一将也不怎么高明啊。实际作战真的能像戏文里写的,什么都料事如神么,不需要根据实际作战过程灵活变通么。

金门之战,粟裕当然有责任,但更多的是在领导层面而不是战役指挥上。所以作为粟裕的败仗,远不如南临战役来的典型。

陈毅那是客套,谁把它当真了。三野的干部战士有相当多有江南背景,而二野里又有不少四方面军的川陕老兵,任务分派是很自然的。二野淮海以后是壮了不少,可是那些技术兵种也得逐渐消化熟悉不是,总的实力(兵力兵器)二野仍在三野之下的,渡江战役的三个突击集群里,二野一个,三野两个。

家园 胡说八道
家园 两个人的渊源太深了,而且绕不开刘少奇这个人

1 朱毛之争的时候,去找陈毅寻求支持,陈毅说,你们是秦晋是大国,我是小国,不好说话啊,没有支持,只到后来古田会议有了专门打倒“活稀泥”的陈毅主义.古田之后,按照上海中央的意思,陈毅要么去鄂豫皖任职要么去左右江领导起义,但毛泽东要他留下

2 黄花塘之争到延安,毛泽东为了取得刘的支持要陈毅沉默,陈毅做到了,1945年陈毅不愿意回去,毛一定要他回去,陈毅又做到了。

3 1948年,刘饶企图要用粟代陈,毛泽东说了一句,我是了解你的,你也是了解我的(就是说我知道你在华东的处境, 你也知道我在中央的难处),陈毅二话不说,去了中原,又一次让陈毅委屈了,陈毅明确表示不想回去了,但就是要陈毅兼者华东的职务,并且淮海后再次回去。毛泽东为了取得刘少奇在中央对他的支持每次都是陈毅让步饶漱石,但每次都不是完全让步,比如46年饶漱石不在野战军任职,48年陈毅走而不开。

毛陈更多是合伙人性质的关系,远不是上下级关系那么简单。

家园 假如TG历史上没有毛主席,我觉得最后会是陈主席领头。
家园 厉害,说的很透啊

需要至少[经验20]来进行【送鲜花】操作!!

你现有:[14]经验

家园 不可能,陈有点理想化了
家园 看来,毛陈还是比较相知的,在许多大事上都能相互

支持的。当然,文革就另当别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