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顾准蛮可惜的 回Levelworm -- 老广

共:💬102 🌺1263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顾准蛮可惜的 回Levelworm

Levelworm问对顾准的评价,我说顾准蛮可惜的。其实顾准,李锐两人的夸口,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顾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而且顾准的能力学识和另一位是天壤之别,另一位,庐山翻天,也最多进中委,周小舟倒是前途无限。当然我指的是副总理啊。总理是没戏的。

顾准是西方会计大老。十几岁就写教科书,当教授上讲台讲西方会计的人物,不可多得的财经专家。缺点就是太傲慢,华东方面对他有看法的人也不少。在当时他和财政部乃至华北山头关于税制的争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比如他的论点能够给上达天听,比如华东全力支持他,顾准的观点未必不会胜利。如果能够成功,未必没有入主财政部的机会,要知道当时上海市的副市长只有潘汉年一个。顾准其实等于主管的财经的副市长,当时上海税收占全国1/5啊,顾准被打倒时,已经准备提拔他担任副市长了。可惜在三反五反中被薄一波给打倒了。

顾准后来也有再起的机会,不过性格决定命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顾准当时的一套经济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可惜是土共中识货的不多。西方会计在80年代还是新鲜事务呐。如果顾准能有机会主管中国财经,确实会是绝对不一样的局面。

顾准搞钱很厉害的,当时在华中时,把兄弟解放区的票子都挤兑的很厉害,所谓六亲不认。在上海50年一年,顾准收的税比上年增长10倍以上,对全国财经起了极大支撑作用。上海的淮海战役顾准贡献也很大。顾准还是没跟对人,如果跟上陈云,哪怕跟上薄一波,那也绝对不是后来的局面。在华东,太复杂,饶陈不对付,饶本身还是刘少奇的人,大祸临头时,没有有分量的人帮他说话。

顾准后来的著作在特定时期是不错的,现在看就未必了。类似观点一堆堆的。少了个顾准,未必少那些观点,多了他,也未必成多大气候。我其实倒是觉得他当权时的财经实践很有意思,如果顾准不倒,那共和国财经史会大不一样,当然他那脾气性格也不可能不倒,早倒晚倒得区别,除非和太祖搭上线,太祖还真是喜欢此类人物。

建国时华北对税制的看法是采用以自报公议,民主评议为主的估税制,比如你张三开了个纺织厂,你今年纳多少税你先自报一个数字,比如50万,然后由纺织同业座在一起大家民主评议你今年要缴纳多少税。李四说你今年生意不错要缴100万,王五说今年世道不好,只需要缴50万。最后大家举手投票可能你缴纳75万。同样的李四,王五纳多少税,你张三也参与评议。

华东顾准的主张很明确就是查账,这方面他是祖宗,他是上海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主张按账收税,手段上轻税重罚,当时上海被罚的要跳楼的可不少。而且顾准确实有成绩啊,50年比上年多收了12倍的税。当时华北,华东争得很厉害,陈云是偏重上海经验的,后来53年反新税制时候,陈云还拿这件事说事。但是华北势力太大,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就是在华北山头手里,华北局书记就是财政部长,所以最后50年税制改革还是按照华北经验搞的。说白了就是华北农民和上海小开的斗争。薄一波在党内号称理财专家,不过山西老财主遇上上海财经精英,高下还是可以看出来的。当时薄一波的办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民主评议对于工商业还是有休养生息的好处的,结合刘少奇当时天津讲话这个背景就可以理解了。顾准的想法则是通过查账,重罚,挤垮私人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过渡。

比如顾准对付当时遍布上海滩的外国公司的办法就是提高地价税,用重罚和高税的办法把外资挤走。用顾准自己的话说就是:"1949年上海接收后,我们利用194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搞起来的地价税,加重税率,对私有土地按估定地价比例征税,国有土地当然是不征税的。征收地价税,谁都提不出反对理由,可是严格征收的结果,凡是地价昂贵土地上的房产收入,都抵不上应付的地价税。仅仅一年多,即到1950年冬至51年春,许多外国资本家都宁愿把房地产抵交欠税,自己则悄悄溜走了。"他举例说:"上海有名的沙逊,把南京路外滩的沙逊大厦(现在的和平饭店)和旧租界的华懋饭店(现在的锦江饭店)抵交欠税后离开了上海。许多外商银行、地产公司、重要洋行,上海才解放时还赖在上海不走,经过1950年春的罚款和一年多的地价税,也纷纷关门溜走了。"

陈老大曾经讲过土共大老办公司的故事,土共办公司历史悠久,办的最好,无可争议的是华东帮,而华东帮里面,办公司还要看顾准。顾准在经营公司上可谓才华横溢啊,算计极为精明。

顾准后来倒台的三反五反也是如此,当时顾准查账查的厉害,搞的当时上海滩是哀鸿一片,资本家中通天的人物捅到北京,然后中央喊停上海三反五反,2月25日,薄一波到上海指导工作,2月29日顾准撤职。顾准被打倒的名义是极左。如果没有之前的华北,华东税制之争,薄一波也未必会对顾准下狠手。顾准的人缘好一点,也未必搞到后来那么惨。反正我是为顾准遗憾,顾准财经才能在我党确实无人能出其右,后来顾准反思下来写的那些东西,我到觉得不如这段经历更有意思。

需要说的是,尽管顾准是以极左的罪名被打倒的,但当时打倒他却不能说他左,罗列的罪状其中之一是他主张在工商业纳税前,需要按照现值重估企业资产。这不过是个会计实践,打倒他的人指责顾准这样做,给资本家开了合法逃税之门,这个罪名本身就很滑稽,是个人都知道是按照会计准则查账还是自报公议那个更容易偷税。从这个罪名也可以看出某系党内斗争之技巧娴熟。土共的党内斗争,庐山会议前,纯粹是整专业人士。财经的例子是顾准,军队的例子是刘帅。都是任劳任怨,专业纯熟的,只拉车不看路的忠诚党员被更乡土的党内同志打击。薄一波比起彭总当然书卷气了很多,不过比起顾准财经上的造诣应该算是更乡土吧。也都是贻害甚久。

现在的顾准成了一个多样性的顾准,很多人拿顾准的文章做论据说自己的话,谁又在乎顾准曾经是个忠诚的、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共产党人呐。在这点上我为顾准惜。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老惰,盲人摸象,道可道,天白,独立寒秋HK,小白1,樱木花道,老阿,mezhan,北上,东海后学,李寒秋,联储主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剑南来,鳕鱼邪恶,迷途笨狼,范进中举,老树,响马,hittit,游识猷,煮酒正熟,陈郢客,南方有嘉木,橙与蓝,frnkl,九霄环珮,史文恭,SleepingBeaut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sofa
家园 顾准在我心中是中国思想界一神尊

太祖不算,新中国思想界无人到达他的境界。前有鲁迅,后有顾准,是中国思想界的幸事。可惜的是,鲁迅的思想多少有人继承,而顾准思想上的继承人,恕我寡闻,还没有见到。

老广兄这段评价

顾准后来的著作在特定时期是不错的,现在看就未必了。类似观点一堆堆的。少了个顾准,未必少那些观点,多了他,也未必成多大气候。
怎么说呢,既公道也不公道。从某些具体观点角度看,公道(但也要考虑他产生那些观点的时间和阐发的清晰度)。不公道之处在于顾准思想出身于(欧洲)大陆学派(唯理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支派,而通过痛苦的思考过程,向经验主义靠拢。如果天假以年,他完全可能发展出一套真正融合中西的辩证唯物主义-经验主义体系,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哲学体系(而不需要拿邓的猫论和摸石头论充数);可惜现在只留下一些思想的断片而已。现在中国思想界没人(至少我没看到)沿他的思路前进了,只看到一堆一堆别人家的思想跑马场。一叹。

通宝推:赫然,
家园 人一旦进入历史,恐怕都免不了这样的待遇,

现在的顾准成了一个多样性的顾准,很多人拿顾准的文章做论据说自己的话,谁又在乎顾准曾经是个忠诚的、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共产党人呐。

当年读他的传记、日记、文章,最着迷就是他那不被世俗所容的性格:才华绝世骄傲峻毅,执着真理坚贞不屈。

家园 我指的是顾准的那些被时尚的理论

我的意思是说,顾准现在那些著作确实很不错,但是如果顾准当时不落马的话,我们今天得到的思想可能更成熟。想象一下吧,当顾准是上海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掌管全国1/5财力的时候,后来的财经大老姚依林不过是中财委的一个处长。顾准刚解放时才三十出头。所以对于你下面的论点,如果把哲学体系换成财经理论的话我是非常同意的。至于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体系,我恐怕无人有这个力量。

如果天假以年,他完全可能发展出一套真正融合中西的辩证唯物主义-经验主义体系,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哲学体系(而不需要拿邓的猫论和摸石头论充数);可惜现在只留下一些思想的断片而已。

顾准的文章现在被做文章做的很厉害,所以不敢多所评论。我更注重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顾准思想。我一直觉得,顾准的遗憾是没和大老板挂上钩。两人的思想应该有高度的共鸣。

家园 这里有与传言顾准要当总理有关的一段话

易中天《走近顾准》

许多熟悉顾准的老干部都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才子型知识分子干部,城府不深,自尊心极强,有时与人说话,显得得理不让人,又耿又倔,争辩时甚至言语尖刻,容易伤人”。这大约是确实的。因此,当有人举报顾准扬言“三年当市长,五年当总理”时,就连陈毅也信以为真。顾准本人是一再否认的,而且多次辩诬。以顾准之真诚耿直,如果当真说过,不会不承认。但尽管是谣言,却谁听了都觉得“像”。第一,顾准确有这个能力,至少当市长没有问题。第二,顾准确实敢于任事,该他管的他管,不该他管的看着不对劲或者有了想法,也敢于插嘴插手,很像“有野心”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口气像。怎么个“像”呢?还不是平时说话向来口气就大,而且一贯口没遮拦,心里怎么想嘴巴就怎么说!

此篇写得很好,值得一读。另外,其中也写了钱钟书,也不错。

家园 对老广兄的意见非常赞同,顺便解释一下我的那段话

如果天假以年,他完全可能发展出一套真正融合中西的辩证唯物主义-经验主义体系,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哲学体系(而不需要拿邓的猫论和摸石头论充数);可惜现在只留下一些思想的断片而已。

文革后邓的举措,要植根于当年被贬后在南昌居住时的思考。而他是个政治家,并非思想家,所以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顾准不同,此人是知识分子,理论修养深;而他落难时思考的重点就是从历史、哲学、思想等角度总结中国革命的得失以及中国未来的方向。顾准的思想,是与邓暗合的,我还是相信如果顾准不死,文革后必为改革开放的理论旗手。顾准之死,是一巨大损失。

家园 【老广兄一句话的注脚】一个对顾准的负面评论

从这段负面评论,可以看出老广兄

我更注重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顾准思想。
一语是有道理的。

顾准先生仍然是在觉醒中,他研究问题的方法,提的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走出原来的框架,他提的问题和讨论的方法,有些个是伪问题,有些问题人家早已经讨论过,他用的资料基本上不是学术研究用的资料,因此,可以说,在学术和思想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和很多大陆其它的作品一样,它仍然只有政治和社会意义。顾准之所以能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他走的不很远,或者说没有走出那个范式的原因。一旦他真的走入另一个世界,那么每个想要理解他的人都需要首先改变自己的已经习以为常的,舒适的思维模式,那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愿意付出努力来理解他了。

这一点,我倒是觉得毛泽东看得很准,他说,知识分子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个脱胎换骨其实就是托马斯.库恩所说的范式的改变,是革命。如同物理学,量子力学对于老一代人不可理解,对于另一代人,由于整个思想的前提都改变了,所以接受起来就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毛泽东真的对后几代知识分子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这几代知识分子要想真正重新看到世界的真正颜色,则要重新再次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否则就永远只会带着毛泽东的眼镜,马列主义的那种建立在专断教条的认识论基础上的概念和思维来思考研究问题。

仲维光:过渡人物顾准和李慎之先生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仲维光在德国,最近的“英雄事迹”

阿海、仲维光等就张丹红及《德国之声》中文部问题致联邦德国议会
他似乎是追剿张丹红的主力之一。

家园 顾准不如毛泽东的一点

我对顾准印象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觉得这人也有不足,举一个例子,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毛泽东这人内心也是特别高傲的,但是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至柔者至刚——这属于“道”的范畴,顾准似乎没有能够领略到这一步,至少在青壮年时期完全不晓得这一大道。

家园 大概因为毛是个实践家

毛想得东西,就是要准备做出了的;只想了,但是做不出来的东西,毛应该不会太耗感情在上面。毛对做比想更重视,何况口舌之争。

而一般书生,总是先在嘴上斗个输赢,积聚了很大感情在上面。对于是不是能实践下去,就不是太敏感

家园 唉,俺也曾经迷过顾准

买过一本传记,这本书现在不在身边,好像是“拆下肋骨做火把”。了解过顾准生平的话,是很让人悲愤的,当时还写过一个“他受到赞扬却饥寒而死”的帖子。

家园 【讨论】

至于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体系,我恐怕无人有这个力量。

frnkl 的意思可能是, 顾准如果没死, 就可以帮助建立改革开放中的官方哲学体系, 至少像王沪宁那样.

老广和 frnkl 都是从"自己人"出发, 来看待顾准: 无论是成为狠抓财政的第一代经济沙皇, 还是指导官方意识形态的转型, 角色虽不同, 阵线还是相似的. 另外一些人抬高顾准, 或多或少把他当作了体制下的牺牲品和勇于抗争的偶像, 那就是另一种立场了.

我感觉, 那个时候的人一旦走上某种"探索"之路, 还能不能回来就很难讲了.

家园 说的好!补充几句

可惜现在只留下一些思想的断片而已

--感觉在那个时代能留下一些思想的断片,已经非常难得了。中国要想真的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经济的精华,为我所用(达到化境,不是生搬硬套),还需要时间和实践。至少要几百年时间,就像中国吸收佛教思想,断断续续用了几百年。

而能融会中西的伟大人物的出现,需要眼界,胸襟,才华,经验...等等机缘。非几十年之功可成。

我辈的责任是什么? “守先待后,舍我其谁”

家园 献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