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种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概念传销 -- wqnsihs
中国人就喜欢先天下之忧而忧。
其实正是因为有这些概念,有这些大手笔,才能推动各级的资源不断的堆上来,才能看到现在中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什么不好呢。
我知道一个地方,某中部英雄省会城市,就是从某地过去一个炒房省长,短短几年将房价炒的暴高,这个城市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一直没什么变化,可是大学毕业几年回去一看,天翻地覆,而且哪里的政府很聪明的将所有的内陆湖连在一起,不但将死水变成活水,而且由于水面的增加和循环使得这个千年的火炉城市风凉了不少,直后悔没有早两年砸点钱买点房。
环境的改善难道不是对房价很好的注解? 环境的改善钱又从哪里来,其实很多都是象因果循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政府就是这个推手。
迪斯尼是假的?崇明岛的桥是假的?各种地铁、交通是假的?政府也是实实在在投钱在改善环境,改造城市的。这些改造的成本当然要享受这些改造的人来背。
哪怕是一样的话小民说了是发牢骚,没几个人会鸟,从忙大嘴里说出来就有份量了。。
最初提的不是"国际旅游岛",而是"国际自由岛",因为这个名字给人以不好的联想,刺激性太强,所以改成了国际旅游岛,忙总应该也知道这个吧?
可以理解。
概念了。
迪斯尼当然不假,但住在迪斯尼旁边除了多花门票钱,享受车流人流的拥挤,和娱乐设备的噪声外,能有多大好处?把迪斯尼附近的房价炒得很高,你不用概念用什么去说服别人投资?
象传销这种需要吐血来大幅提升功力的天魔大法最好少用,不但后遗症巨大,而且物极必反。
以一个经历过海南从辉煌到破落全过程的人亲身经历来看,目前许多城市正在重蹈覆辙。92年1月,你到海口理发店去,理发师都会问你:老板要不要地。但是93年7月开始的衰退,真正实现了满城尽带烂尾楼,百业凋零,就业无门。直到今天海南还在付代价。所以物极必反。
至于是否支持政府传销房地产,主要看利益来确定立场。例如周小川就坚决反对,因为日本泡沫破灭后金融体系受到重创的前车之鉴;而谢旭人却欢迎,因为水涨船高,财政部也会得益;地方政府肯定是支持的,既增加GDP,又解决就业,又有政绩,个人呢又有点好处;老百姓在购房前是坚决反对政府推高房价的,恨不得一块钱一平米,但是一旦购买,就坚决支持政府推高房价,恨不得一千万一平米。一旦房价从高位跌落(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就会找政府算账,政府还得吐血买单。我在广东省政府大门口就看到过白布上用红油漆写的:还我活命钱----标语,触目惊心。一打听才知道是北京一些人集资到惠州炒地亏损后找政府要赔偿。结果为创造和谐社会,只好政府买单。这些人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到省政府来请官员们吃吃饭?亏钱就想起党来了。
有财富,特别是有实物支持的财富的时候,吸收器可以带来不少收获。成功(指对某一时期,和某些方)的有如香港,背靠大陆,连接海外,巨大的实物生产贸易流,积聚的巨大的财富,再通过地产操作,抬高地价,从这些实物生产、流通者手中吸取财富。
海南的问题是,实物基础太弱。
2008年可以算作一个公开的分水岭。聪明的早就默不做声向前飞驰、布局了。不过还有很多放不开习惯的套路,或者说看的不透,再过几年基本上就没戏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SkyWalkerJ:房价真正形成正反馈是从2004年八三一“招拍挂”开始的
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土地的供给来源还比较多元化,比如一些国企和近郊乡镇社队,都可以去谈,政府方面基本上只是控制城市规划和土地用途变更的审批。这过程虽然滋生了很多腐败,但土地成本相对较低。2004年后,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应,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这个拍卖竞标的过程看似公平合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商品的卖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绝对垄断时,价格的弹性就会彻底丧失。
中央靠金融,地方靠土地,第三产业靠劳动力。
只要能拿块地肯定就是个富翁了,现在,利润薄多了。。。
但是跟其他更烂的投资形式比起来,算是不错的了,对中产来说门槛也比较低。
社保和养老保险,唉,如今这形势不提也罢,能不交不交,能少交少交吧。
此段真正好文采,活画一副热闹场景。
以先生经验和功力,写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恐怕无碍。
如此节便可谓:
闹哄哄地产新传销 惨淡淡烂尾映夕烟
另问好,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