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李光耀言论风波之我见(基本定型篇) -- 万维
台湾岛上的人是华人吗?绝对是!是中国人吗?他们否定。
但是整个大陆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是外国人。为什么?因为大家同根同种同样的文化。没有收回台湾祖国不算统一。在大家看法台湾是大陆私奔的女儿。
新加坡呢?是华人?当然是!是中国人吗?已经不是了。甚至他们的文化中也掺杂很多其他的元素。至于对新加坡输出革命。你要清楚一点。咱们不是针对新加坡输出的。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与美国日本咱们都想办法输出的。可人家没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因为人家的文化不同吗?不对。是因为人家没有你这样的感觉。没有你这样的危机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危机感?你自己去了解新加坡李家的背景就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对台湾有那么大的亲和力,对大陆却忌惮得很。说白了他们这么做不是考虑什么国家利益,也不是考虑什么地区利益。纯粹的为个人利益而已。
这样去情况你可以参考陈水扁。与强大的祖国合二为一对台湾人民的民生是有巨大好处的。为什么要人为的施加障碍?因为合二为一了,个人的利益小了。
新加坡也一样。东南亚经济危机,印尼反华的时候才知道大陆是多么重要。可一旦风波过去,马上就标榜着国家利益地区利益等等出来了。真的是吗?无非还是个人利益而已。
为了个人利益反华的家伙,人民大众骂了!不应该吗?!
新家坡在过去大陆客没少给好处。即便是现在,大陆真的想灭了他们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你不是金融业发达吗?不就是钱吗!你满世界打听去。大陆2万亿外汇储备。我出2千亿击垮你个东南亚不行吗?
不说多了。咱们就国家补贴,低价倾销灭了你东南亚的制造业你们有屁放?站在大国面前得了便宜还不老实。骂你是看得起。真要不出声光动手你就哭好了。
要是有能这么轻易把新加坡灭掉的能耐中国也用不着忙着在中亚建输油管道了。
把输油管建到新家坡有用?呵呵
新加坡在东南亚,坐拥马六甲海峡——而这海峡是印度洋到太平泮的交通要道,中国的很多货船(包括油轮)要经过那里。一旦被卡,则中国的资源稳定会受到严重威胁。
而中亚指中国西边的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一带,是连接中国到中东(高产油区)的陆路通道。在这里建输油管到之后,只要在巴基斯坦(或其他可能的国家)提供港口交通,则输入中国的原油(及其他货物)就不必非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了——也就是说威胁减小了——所以中国现在在忙着在中亚建输油管道呢。
——中国目前在东南亚(如新加坡)的影响力还比不上美国。那里如今仍算是中国的软肋,如果真到了能把新加坡轻易灭掉的时候,那说明中国在那里的影响力已经如日中天了——如果中国现在已经有你说的那种能耐的话那中国在中亚建油管的事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
感觉很不好,这只会更给人口实,啥时跟美国干一架,把台湾收回来,跟当年抗美援朝一样,保证全世界的华人都会很自豪,心向故国。中国现在那么多问题,前两天湖北还三名大学生救人溺水,而民众见死不救,一万二一具尸体,这么见利忘义的社会风气,让周围的小国如何睡得踏实。呵呵
再说海外华人也并不觉得中国有多可靠,大清的南洋天朝弃民,1882年的美国排华法案,抗日战争后竟然不跟日本索赔,65年印尼排华,69年马来西亚排华,98年印尼排华,最近的缅甸掸邦事件,都证明了再怎么亲中国,真有事天朝也只会袖手旁观的,人民只是政府的工具罢了。反倒是中国有难,海外华人(部分排除台湾)踊跃捐款,其实中国最开始的改革开放也得益于华人的资金,马来西亚至今有大量的华校,还有去年的奥运,居然老李一句话能让国人想消灭海外同胞,让人情何以堪?
呵呵,我来顶你,虽然我也很讨厌李氏家族和Pay And Pay党。
李光耀不过是把只能做不能说的那层纸捅破了,这家伙根本就是老糊涂了,但我同情楼主,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民族情绪,岂是能轻易挑起来的?西西河这种地方,比ZXB还和谐,还是别捅马蜂窝吧。
也谈李光耀对中美关系“平衡论”的阐述和中国的脆弱大国心理
最近几天来,由李光耀在华盛顿发表的“美国需要在东亚平衡中国”的论点经过《环球时报》的渲染,在中国民间和学术界引起了轰动。然而,令我惊讶的不是李光耀对中国的所谓“不友好”评论,而是一些中国网民对这些评论的过度反应所折射出来的一种脆弱的大国心理 (a fragile middle-kingdom mentality)。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是由中国复杂的国情所决定的,因此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但是作为一个要“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需要的不仅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更需要一个与中国国力相称的大国心理,来理性地看待他国对中国的看法。换句话说,中国的综合实力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不仅取决于硬实力 (hard power),更需要软实力 (soft power) 予以支撑。
首先,《环球时报》对李光耀的解读有断章取义之处,甚至扭曲事实之嫌。对于美国在东亚的作用,《环球时报》翻译的是“制衡中国” (to contain China),但李光耀原句却是“平衡中国”(to balance China)。我们没有理由质疑《环球时报》编辑们的英语水平,但如此错误解读不仅煽动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对胡锦涛下周对新加坡的访问蒙上了一层阴影。说到底,《环球时报》多少还存有些冷战思维,将平衡与制衡相等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中美关系用“唇亡齿寒”来形容并不为过,因此《环球时报》大肆渲染冷战时期的“制衡主义”不知用意何在?
第二,一些中国网民的过激反应体现出他们对东南亚地缘政治生态的不了解。李光耀的“平衡论”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中具有普遍代表性—— 作为小国,东南亚国家对待两个大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冲”(to hedge),在大国的战略竞争中将本国的利益最大化。“对冲”手段在东南亚是公开的秘密(连我们China Studies 都学过),李光耀只是巧妙地用一个更中性的“平衡”来代替“对冲”罢了。况且中国也是对冲的受益者,当布什执政的美国霸权主义横行时,东南亚邀请中国在本区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来平衡美国。所以我们看到东盟10+1、东盟10+3、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形成。因此,中国大可不必对这种手段过于敏感。
第三,一些中国网民的过激反应体现出中国崛起途中的脆弱的大国心态。这种脆弱性体现在一些人将他国对中国崛起的合理担心等同于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和围堵。这恰恰是一种不自信、不安全的表现。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与过去30年来的飞速发展的强烈对比、东部的富裕省市与西部的落后农村的强烈对比、巨大经济总量与微小人均分量的强烈对比——都导致了弱者心理与强者心理的强烈碰撞。碰撞的结果便是脆弱的大国心态,由此催生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在短期内可能有利于国家凝聚力的增强和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情绪与“和平发展观”背道而驰。他不但不会达到震慑外敌的目的,反而会为“中国威胁论”增加新的口实。这只能使世界更难接受中国崛起这个现实。因此脆弱的大国心态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既不应该盲目乐观,因为我们还有无数内部矛盾急需解决;但也不能盲目悲观,因为中国复兴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中国需要的不仅是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二大经济体的入场券和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更需要的是对世界各国的一种理性、包容的态度。
下周胡主席将访问新加坡并出席APEC会议,接着奥巴马会访问中国。这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互动将展现出中美关系、中新关系和微妙之处。到时新加坡怎样平衡中美,中国怎样平衡美俄,美国怎样平衡中日都是值得期待的看点。同时,中国民众也要展现出大国气度来,以软实力来赢得各国的理解与支持,为和平崛起创造外部条件。
李一豪
看来马蜂窝捅起来是挺容易的。
最让人郁闷的就是这么多送蛋的人放下就走,没说哪里不妥,只留话说“就是不喜欢你这样说”。
楼主指责很多网友骂李光耀骂得没有水平,也不算出格吧?观点不同很正常。怎么有这么多人因为观点不同而扔蛋?这样造成论坛跟风,有不同观点不说。
脱离是脱不了的。
中华历史文化只传了日本、朝鲜、越南三个国家,现在这三个国家都等着美国撑腰再跟中国干一仗呢
仁义?当对方不对你讲仁义时,你谈来有何用?
中华的繁荣昌盛不需从东南亚来证明,朝贡制度就是中国吃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