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60周年国庆的注脚 -- 一无所之

共:💬52 🌺149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发展的目的是减小生存压力,而不是加大

发展的目的是减小生存压力,而不是加大

家园 当时城里人有公费医疗,农民有吗?!
家园 如果一个人在国外感到人际关系简单, 感觉到老外人尽其用

我跟我家里人讲过,如果一个人在国外感到人际关系简单,

感觉到老外人尽其用,那时因为他的社会地位太低了。

家园 典型的一叶障目啊

你父亲可以是免费上的大学,但当时全国有多少人上大学呢?同龄人的1%(每年2000万左右中的20万左右),另外的99%与大学无缘。现在的入学率呢?不难查到吧。

你们家可以是免费医疗,但当时全国有多少人享受免费医疗呢?大约10%,另外的90%有很简单的初级医疗保障,什么意思?简单说大病是看不起的,说白了在家中等死。后来也没改进太多。期待将来。

你父亲作为地主子女可能上大学,当时可能还有类似的例子,不过有多得多的反面例子在那里等着你。

你说你的家史,没问题。你认为你的家代表那个时代,这就有问题。无关好坏,无关意识形态,只是个事实问题。

家园 1992年开始收学费

一年200块,绝对不是学杂费,我印象很深刻

家园 del

del

家园 不错,但这不是摧毁医疗制度的理由,而应该扩大覆盖面

不错,但这不是摧毁医疗制度的理由,而应该扩大覆盖面

家园 为什么老百姓当年可以理直气壮地质疑那些留学不归人员

原因就是全体中国人把一个人从小学养到大学,算是一种投资

家园 贡献点数据:80年代中期城市小学书本学杂费,20元/学期

后来随物价上涨而上涨,最后涨到多少不记得了,应该是50元以下。

90年代中期中学学杂费大约100~150元左右,是书费+杂费,中学课程多,所以书本费自然比小学要多些,另外1993年有个爆炸性的通货膨胀,大部分生活消费品都涨了几倍,当然账面工资也涨了。此外因为应试教育的关系,除书杂费外还有资料工本费,基本是成本价。

90年代末,某些重点中学开始搞择校费之类的花样,据传闻进入21世纪前就有万元择校费,不过过公开录取线的学生应该还是可以平价的。

大学学费,我们学校1996年入学的还不必交学费,而且某些专业还倒发钱。1997年入学的开始交2000-3000元/年,1998年继续涨,1999年入学的就比较贵了。

教育成大山,是朱总理和陈至立同志的作品,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分界点不是改革开放前/后,而是教育改革前/后。

大学大规模扩招也是1998年左右开始的。这之前入学的大学生仍旧还有点饺子感。此后发现原来饺子里面是素白菜馅。

家园 至少我们学校92年开始就收大学学费了

92级200, 93级400, 94级就变成800了。

家园 还是用胜利转进比较靠谱

还是用胜利转进比较靠谱

家园 该交的你都交了也是享受医保。

  楼主说的2实际上是倒闭老厂的老职工,这批人的几个保险是由政府交了。

家园 我妈妈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影帝,说他长的一脸奸臣像…………
家园 那个时代之前难道教育资源不稀缺?

中国1949年的时候识字率不到20%,难道教育资源不稀缺?

你的家族觉得教育资源稀缺,一大原因是太多在旧时代应该一字不识的穷棒子后代居然也读书了,居然也可以和世家竞争上大学的机会了。

家园 问题是那时候有几个人有机会读书到博士呢

我98年参加高考,那年山东高考升学率是10%,教育产业化千般不好,至少扩大了普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