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讀龍應臺,黃仁宇,與黃曉峰 -- 柠檬籽儿
有枪有机会有必要的话为啥不动?除非他们真是潜伏人员……
- -- 系统屏蔽 --。
既然您問了這個問題,我想說下現在為何要用繁體字。幾個原因,一是我從小讀書都有讀繁體,我的老師也教繁體;二是我個人喜歡用繁體,現在也要用到;三是我在這里寫的一些東西是給某些人看的,需要用繁體字(這個原因比較主要啦)。
感謝您的通寶
我不认为龙大妈属于[人]。
[人]有思考能力,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本来我从前帖中继承下来的台湾话题,被你给转移到大陆文革了。
我几天后回来一看,你收到这么多鸡蛋,也不愁没饭吃了。
77全面抗战开始前法币发行量是14.1亿元
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时法币的发行总额已达到5569亿元。
虽然说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了。但这毕竟是8年抗战,大家也还能理解。发行量也不过增加了392倍
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金圆券的发行量折合法币高达2,038,374,000,000亿元
也就是说1945年8月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量增加可是3.66亿倍。
392倍和3.66[SIZE=3]亿[/SIZE]倍之间的差距,就那么被龙应台回避了。
抗战胜利之初的1945年8月,南京政府仍拥有黄金600万盎司,美元9亿元。另外接收的敌伪产业按当时实价可折合价值法币10万亿元, 相当于当时法币发行额5569亿元的20倍。此外,还有美国给予的救济物资和美军剩余物资约20亿美元。
在抗战已胜利,内战未开始,声望达于顶点的这几个月时间里。
南京政府已经拥有了稳定物价、减少通涨、停止滥发纸币所需的一切条件
但南京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
1945年底,法币发行量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10,319亿元,与8月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也就是说,一个月印出来的纸币竟然比得上之前一年印出来的还多。
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券”四年半时间也不过发行了24900多亿元。(以45年8月实际物价差计算约合700多亿法币,如以重庆政府所定官价则为125亿法币。与法币的5569亿元发行量比,本不算多少。)
这样一种本应在日本投降汪伪政权垮台后封存印版,停止印刷,以方便市面上逐步回收淘汰的货币,竟然在国军接管沦陷区后的45年9-10月一个多月里,又在重庆政府的指示下印刷出了21000多亿元,即占总发行额的46.6 %,或相当于已有发行量的87%。
战后物价的总趋势,是经历了一个短暂回落又急剧上升的过程。1945年8月, 全国的的物价正处于战时上涨的顶峰。
8月中旬,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出后,群情鼓舞,人心思定,物价已然下跌。上海,重庆,昆明9 月的物价指数均较8月下跌3成至4成。
但是, 这种下降趋势只是昙花一现。10月以后,由于重庆政府大量印刷法币和中储券,物价指数迅即回升,12月已比9 月上涨5倍以上。
在抗战胜利后最初的这几个月里,这些看起来干巴巴的技术性事实中背后那些血淋淋的惨剧,请问要不要掰开来仔细说说呢?
在学界的声望不见得有多高,大众里(我看多半也就是《百家讲坛》那种面向高中生普及知识的水准)炒得却如同泰山北斗一般,好像只有他那个大历史才是真知灼见。咄咄怪事。历史专业学生看到这边兴致勃勃地把黄捧得高高,会不会有杨过登华山顶的感觉,不好说。
不是故意跟萨苏过不去,这次确实和萨苏的观点差别太大。本想多说两句,嘴比较笨,还是算了。
我的回复重点在“军规知识、一般小老百姓”这两点上,至于他们交流不交流咱就不管了。
- -- 系统屏蔽 --。
有人看簡體字雖然可以看,但是感覺是不同的,也看得慢。
我的推论过程不在于这个,而是这样:
一般小老百姓---不常用和不常提到这种知识-----等于不知道。
就是这样而已,交流的问题我也管不着,只是推测一下说得通的原因。
饿肚子的人天然有造反的权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建议她去呼吁一下秦始皇和陈胜吴广刘备项羽一起道个歉,给秦末战乱中死去的那些年轻、年老、不年轻不年老及耽误了投胎没法出生的人。
生完再罚。
到90年代就听说生2个后罚款,没钱就抄东西的,我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