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史文恭”谈起,(1) -- 史文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有两个孩子参加了红军。。。
结果一个分到了战斗队,一个分到了宣传队。。。后来战斗队的那个成了上将,就是杨勇;宣传队的那个成了总书记。。。
霍霍
文革的时候,这个位置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在这位子,谁倒霉啊。。
不过这个传奇还是不如陈大将更传奇。只是可惜了卢冬生。
但杨勇明显长的帅些。。。
王近山看照片也很帅。。。
怎么“玩味”呢?是不是暗示另有一个可能,就是上将正在给中将一个下马威。深夜接站,告诉对方,你这些小把戏,根本瞒不了我。
“意味深长”这个词用得好。仅仅看你写下的这一段,可以有些很奇怪的看法呢。“以后不要吵了”,是“随口”(不想引起别人注意)对争吵双方中的一方说的。如果政委确实是弱者一方的话,这话可能有隐含的含义:虽然我也认为你有理,但你既然是弱者,就不要吵了,否则我也救不了你。
通常来说,写下“细心”等评语的人,都是些知道些内幕的人。描述“细心”之余,偏偏又故意漏掉关于对方感受的描述。非要这么写,到底是掩盖呢?还是春秋笔法呢?还是更进一步的下马威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不过有点担心,觉得太史妹有点陷入琐碎了,想得太细。
还是盼MM在材料面前有足够的信心和一以贯之的思路来驾驭他们,而不是被细节掩埋。
另外,看到MM的问题,想起了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想起托翁是如何把人、细节、国家、战争、时代、思考结合在一起的,或可翻一下作为借鉴。
为严格遵照史MM史文恭的要求,现查证如下,
胡耀邦的母亲刘明伦,是离中和乡不远的文家市人,既然姓刘那应该不是杨勇的姑妈。
而杨勇恰好也是文家市人,他母亲是否姓胡实在查不到,但既然都是文家市人,倾向于胡的母亲跟杨勇家人有亲属关系,所以暂时姨表亲的可能性大些。
总算体会到史文恭有多不容易了
所谓“吵架”的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次,军区党委召开全委会,听取来自各单位的委员对党委的意见。杨勇作为第二书记主持会议。他宣布开始以后,习惯性地拿出文件,一边看文件,一边听发言。萧应棠委员在发言中对军区党委的工作提出批评,讲得很尖锐,很严肃。杨勇开始没有注意,只顾埋头看手中的文件,中间仿佛听到了什么,又连忙问:“你讲的什么?”廖汉生当场很随意地说:“刚才别人讲话,你不注意听,这时又问讲什么。”于是,杨勇收起了文件,注意听着。
以后,军区党委常委专门召开了一次交心通气会,把问题摊开来谈了一下。杨勇结合廖汉生到军区工作几年来的情况,给他指出一些毛病,廖也对自己的老毛病做了自我批评,其他人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会下,他俩个别交谈了一次,杨勇直率地对廖提出更多的批评。同时,杨勇在军区党委常委会上和个别人交谈时也对廖的优点作出评论:直爽,敏锐,正派。他提出军区即将召开第三届党代表大会及选举新一届党委班子,届时要将他的第二书记与廖的第三书记的位置调换一下。按照一般情况,政治委员大多担任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对此,廖汉生坚决表示不同意,并在常委会上说明自己的意见:“我自认为缺点很多,特别是急躁、简单、生硬,有时不够虚心,不如杨勇同志性格稳重,考虑问题全面,作风民主,涵养好,领导经验也比我多。如果调换书记的位置,对工作没有好处,对我改正缺点也不利。因此杨勇为党委第二书记不应改变。党委工作方面,杨勇同志在家时由他主持,他不在家可以由我主持。”他们就这样消除了误解,还约定:今后有意见不要积累,随时交谈。
全文可参考:外链出处
廖汉生倒霉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夫人白林是杨尚昆妹妹,另外他是贺龙二方面军的嫡系将领,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就是贺龙。杨勇被打倒则是因为他在罗瑞卿问题上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到林那边去,在反彭黄上也不积极,再加上历史上杨又是三军团出来的,这样两个人放在北京军区的近畿重地林彪当然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