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锡兰海战(一) -- xxxxxxxx

共:💬122 🌺76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老式8英寸炮就打残了

抗揍性能还是成问题。

她再差也该比对手万吨记的巡洋舰强啊。

没打残对手,自己给打瘫了。

家园 大致是这样

99式舰爆是师承德国亨克尔公司的He-70俯冲轰炸机。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向德国购买一架该型机,然后通过研究该机的各项性能特点造出了自己的99式。

家园 建议去考古

"R级的主炮塔和弹药仓是直接连通的,在远距离对射中如果被击中炮塔,炮弹很容易滑落到弹药仓诱发大爆炸。就象当年胡德号那样。"

胡德的炮塔可没有被击中。

家园 纠正

66架是最大正常载机,两龙的57架也是这样,但是偷袭珍珠港时他们的编制分别是63架和54架。

另外再补充一点,对比日美航母的话会发现同样吨位的航母之间载机数量相差悬殊(日本60-70架:美国80-90架)。除了日本舰载机的机翼折叠不充分(零和99都是翼尖折叠),机库设计问题等等,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充分利用了飞行甲板空间——由于有弹射器的原因,美国航母可以不用像日本航母那样,必须为重量大的舰爆、舰攻留出起飞空间。

当然,并不是说日本人不能用甲板置留载机(他们后来也这样做了)来增加搭载数量,但是露天放置的话日晒、风雨、盐份都会对飞机结构造成影响(对于结构单薄的日本飞机来说更甚),这样下来没等到战斗打响舰载机就会有不少非战斗损耗,所以日本人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将载机全部收入机库的做法,这样一来数量就自然比不上美国航母了。

但是,并不是说美国飞机对大自然免疫。事实上战争期间每个月因为这样那样的故障而被往海里一扔的飞机也有不少,但是美国人的工业实力摆在那里,扔完以后照样能有一架崭新的飞机在基地等着,而日本人绝对做不到这点——他们还不知道下一次补充会在什么时候。

家园 这个让我想到一个战列舰排名

http://www.jinleng.com/biku/history/wwiibbc.htm

最后那个总体性能排名。

实战中,排名第三的沙恩霍斯特二打一对进不了排行榜的声望,结果被声望打伤赶跑。

家园 恩,这个排名太扯了
家园 穿甲弹引信要穿过一定厚度装甲才起作用吧

引信装在尾部,也不是摔一下就起总用吧。

况且胡德好像也没被打中炮塔。

家园 【原创】锡兰海战(五)

1942年4月5日,星期天,复活节

虽然前一天卡塔利纳的出现使南云突袭科伦坡的企图化为泡影,不过南云并不想就此罢手。远东舰队貌似强大的实力忽悠一下外行还行,南云要是也上当,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那个什么了是吧。

6:00,担任直卫任务的36架零式(赤城,苍龙,飞龙,瑞鹤各9)首先离舰。紧随其后的是38架九九式舰轰(瑞鹤,翔鹤各19)和54架九七式舰攻(赤城,飞龙,苍龙各18)组成的空袭编队。空中总指挥为渊田美津雄中佐。

6:38,一架攻击机报告:发现卡特利纳水上飞机。不过在零式靠近攻击之前,这架卡特利纳就躲进云层不见了。依空船看,在整个锡兰海战中表现最出色的就是担任警戒任务的卡特利纳,虽然数量不多,不过他们始终象幽灵一样默默注视着南云的一举一动,并且总能及时发出警报,为锡兰的英国守军争取到了不少时间。自从飞机成为海战的主角之后,战场上的时间也随之改为用分秒来计算。早10分钟也许就能决定战役的胜败。可是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侦察机冒极大风险换来的。特别是像卡特利纳这样的水上飞机,体型大,速度慢,自卫火力差,一旦被对方的战斗机捕捉到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和勇敢机智的卡特利纳比战斗机部队就相形见绌太多了。当时至少有两个飞行中队驻扎在科伦坡,一个是以拉特马拉纳机场(Ratmalana airfield)为基地的第30飞行中队,装备24架飓风式战斗机,另一个是以科伦坡跑马场(Colombo Racecourse)为基地的第258飞行中队。装备飓风战斗机,数目不详。

第30飞行中队是3月初刚刚从中东地区调来的。伯查尔机组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并没有引起这帮家伙太多的注意,他们对日本军机的了解干净的就像白纸一样,竟然天真地认为日本舰队距离科伦坡太远,不可能在5日早晨发动进攻,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的通信设备正在进行维修,无法和外界联络!7:30人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去吃早饭,他们不会想到的是渊田指挥的空袭机群离这里只剩下15分钟的路程了。

当科伦坡警报四起的时候,第30飞行中队的大爷们才匆匆忙忙跳上飞机升空迎战,当然后果可想而知,至少有两架飓风根本没有飞起来,直接就被日本人闷死在了地面上。其他勉强飞起来的也毫无队形可言,被当先杀到的零式打的七零八落。战斗结束后只有七架飓风返航。第30飞行中队的队长根本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他甚至跑到了科伦坡跑马场,看看有没有他的队员一时迷路飞到了那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飞行中的飓风战斗机

另外,有10架剑鱼攻击机从亭可马里匆匆赶来,这些剑鱼属于轻航母竞技神号,由于竞技神号正在维修,所以她搭载的飞机暂时被转移到地面基地上。这些剑鱼挂装了鱼雷,是准备去攻击日本舰队的,结果阴差阳错,一头撞到了执行空袭任务的日本机群里。剑鱼挂着鱼雷,就算零式的飞行员IQ只有80也知道他们要去干什么。这群剑鱼连卡都不用办,立马全升VIP了。在零式的重点照顾之下,没有一架剑鱼能看到日本舰队的样子,哪怕只是桅杆的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携带鱼雷的剑鱼舰载攻击机

空船的胡批:我说剑鱼啊,咱不是跟你嚼情该不该去轰人家的小船儿,本来腿脚就慢,又带了恁老沉一鱼雷,还往人家零式眼皮子底下蹭,你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

空船的困惑:

时间的问题

日方资料所使用的时间是日本的标准时间(东京时间),而英方资料的时间是当地时间,所以中间有个时差问题,现在科伦坡时间和东京时间的时差是3个半小时。如果按这个时差换算的话,会有一些不好理解的问题。

比如,日方资料显示渊田中佐是10:45(东京时间)下令开始攻击第30飞行中队驻扎的拉特马拉纳机场,投弹只持续了大约10到15分钟。如果按3个半小时时差计算,应该是当地时间7:15,而英方资料显示,当地时间7:30第30飞行中队的飞行员还在吃早饭,他们被攻击的时间是7:50分。这个明显有问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日军飞机仍的炸弹大概在空中飞行了半个小时才落到机场上!所以我推测,当时双方使用的时间的时差不是3个半小时而是3个小时。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方面资料的话,请不吝赐教。

喷火的问题

日方资料提到在科伦坡上空曾经击落10余架喷火式战斗机,后来在亭可马里也曾和喷火交手,但我查阅的英方资料显示没有任何飞行中队装备喷火式战斗机。但是,驻扎在亭可马里的第273飞行中队装备了管鼻鹱(音同:户)战斗机(Fairey Fulmar),而日方资料中则从没有提到这种战斗机。所以我认为合理的推测是日军飞行员把管鼻鹱错认成了喷火。另外,前文提到驻扎在亭可马里的剑鱼攻击机赶来攻击日本舰队,所以空船推测这些管鼻鹱有可能是赶来参加空战的,也有可能是掩护剑鱼去攻击日本舰队的。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方面资料的话,不妨让各位读者一起分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喷火式战斗机 -- 那个时代的帅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管鼻鹱舰载战斗机

家园 按时区算时间的吧?

要有时差也该是整小时的。

家园 关于时间

日本东京位于东经139度49分,属于东九区(东经127.5度到142.5度)的范围。

斯里兰卡 Colombo 科伦坡 时间查看全部城市

即时时间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下午 10:25 所处时区UTC/GMT +5.5 小时 (东五区~东六区)

我的判断是:大鼻子是按照东六区设的当地时间

家园 英国人是看不起日本飞行员的,还以为长着眯缝眼就视线不良

英国人几百年的殖民经验,让他们以为东亚人就是一群小矮人。只要大英帝国的绅士一出动就会被吓得屁滚尿流。

家园 一个有意思的黑色幽默

那队倒霉的剑鱼自从一开始,就不断向岸上呼叫说“遭到机身上涂着红圈的‘喷火’式攻击”、要求地面管制中心把这批“友军”给召回,直到自己全部下海。。。。。。

这种对东方人骨子里的成见,让这个殖民帝国二战中差点是遭到灭顶之灾。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日本人的战前和战场侦察稍微到位一些,那么东方舰队的这批主力舰只的损失无疑会导致地中海-北非战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样德国人饮马苏伊士或许还真不是不可能的。

家园 这也是日本少有的几个让我佩服的地方

要说在亚洲,也就中国和日本有过把白人打翻在地的资历

家园 怎么会把零式认成喷火?

气冷发动机的认成液冷,还有明显不同的红日

和英式的圈圈怎么会认错?

家园 关于喷火的问题

你那张图上是后期型,换装了四叶螺旋桨和气泡座舱盖。

前期型的Mk I一眼看上去还是和旋风有点像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