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兰卡是个好地方 -- 老木

共:💬43 🌺1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兰卡是个好地方(五)

高地公路上,隔3、5公里都是城镇。

一直开了4个小时,居然一直都是车流,虽然只是双向两车道。

来往车辆看着都是好的,干干净净。

道路维护很好,路基路面都是标准的。

看看路旁的行人,没有无所事事的,衣着也很干净,更没有人在闲聊。

路边小店,随处可见,到处都有在建和翻修的房屋。

这是一个打了30年内战的国家?看着步履悠闲、神态平和的人们,感觉和来之前的差别太大。

应该是个充满希望的国家。

战争的状态还是有的,那就是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军人。

科伦坡街头,武装检查站随处可见。每隔50-100米,便会有军人持械站岗。虽然天热,30多度,依然是身着迷彩、手提自动、头戴钢盔,军容整齐。

看着年纪都是二十出头。

虽然我们是中国人,当地同事仍一再叮嘱,遇到检查一定停车,否则军人很有可能开枪。说他有个邻居,就是没停车,结果被击毙,还被硬性戴上了恐怖分子的大帽子。

路过一个检查站,司机没看见第一个示意停车的军人;等看到第二个,已经过了,接近了岗哨;我看到了岗哨中的军人,指头一直压在扳机上。

司机还是老实地倒车回到检查处,接受了盘问。士兵有些严厉。

看了当地出版的历史书,也翻了翻那几天的报纸。都说兰卡在历史上饱受泰米尔人的侵略,好不容易先后出来几个僧迦罗的英雄,才使国家终于统一。最近30年,又一直处于恐怖主义的阴影中,现终得解放。

这话听着很是耳熟。

越接近亭可马里,战争的印象更为强烈。

离终点40-50公里的地方,终于看到了第一个碉堡,检疫的,就是几块木板,横着搭建起来,下边是用土简单堆砌了一下。

路两边,逐渐出现了烧荒的遗迹。应当是为了防止袭击而采取的火烧战略。不过没有烧光,大约宽度为100米。

离终点越近,碉堡的质量越好,不过都是用粘土和木板做成,粘土还用塑料袋包了起来。并且一直堆到和瞄准孔一般高。碉堡顶上,也放了几包粘土。

甚至出现了地堡。

看来,这就是曾经的战区了。

装甲运兵车也出现了。仿佛是改建的,样子和水泥搅拌车差不多。

不过后箱不是水桶状,而是V型,敞口朝上,大约一个班的兵哥哥在里边,大伙可以想象。

装甲车速度不快,也难怪,全是厚厚的钢板。

也难怪会烧荒。要是路边游击队员埋伏着,往装甲车里扔开手雷?!!

下午6点,终于进了城,城里军警更多,曾经战斗过的痕迹就更重。

因为这里曾经是猛虎的据点,是他们心目中的首都,是他们经常自杀袭击的城市,更是猛虎一度围攻反扑的焦点。

终于到了预定的旅店。看着还不错,就在海边,印度人开的。

司机告诉我,上次海啸,这家酒店就被摧毁了,后来重建的。

明天,我们就要工作,去那猛虎老巢。

家园 【原创】兰卡是个好地方(六)

对不起各位,相片在同事手里,等写完了,再上图片吧。

习惯了说兰卡,还以为是国人的简称,到了才知道,处处都是这啥兰卡公司那啥兰卡企业的。

对了,兰卡人的崇拜物是狮子,而不是国王出行时乘坐的大象!

泰米尔猛虎组织,当然是崇拜老虎了。

兰卡内战,莫非是狮虎之争?

兰卡的僧迦罗人,可不愿把这么好听的称呼送给这组织,只给了他们两个称号:恐怖分子和ITTE。

虽说只有中国采用文治的,邪恶轴心也属于这类的吧。

其实内战一直是打打停停的,兰卡政府受了很大压力,主要是外来的干预。

印度有个泰米尔邦。据说人道主义也是某些西方国家施加压力的借口。

据说政府军这次改变了战略战术,不再固守,不再围歼,而是在确保大城市和交通线为前提,以游击对游击。

上半年,ITTE领导层几乎全部光荣了。看到几张ITTE最高领导人被击毙后,其下属悲恸场景的相片。恍如隔世,又见到当年。

猛虎投降后,一直没能缓过气来,所以迄今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

兰卡政府建立了教养所,说正在改造俘获的近万名泰米尔年轻士兵。成果还不清楚。

这个国家,要是谁说自己不信佛,也就不用从政了?而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大大有名的佛牙寺,也就是保存释迦牟尼牙齿舍利的寺庙,居然曾经受到汽车自杀炸弹的袭击?!

这次兰卡人似乎很齐心,上下同心,齐力毙虎?

想到哪,说道哪了。见谅。

家园 深有同感~

我是在新加坡机场退税时被刁难了一场.唉~~

我当时还想,新加坡不是华人的天下吗?这么歧视大陆人?!

看着他们对我们不屑一顾的神情真想抽他们

家园 彼华人非此华人

三妞错将贱类当自己人了。

新加坡在政治立场上是贴美国屁股的,看看SARS时其政要跳梁小丑般的表现即知。

俺没有到过那个小旮旯地方,听说是旮旯人是普遍歧视或排斥大陆人。这其中一个原因可归结为旮旯人的奴性,被殖民过的小地方基本都保留此性,具体表现就是鄙视一切比自己弱或穷的地方。比如香港的中产阶级普遍以固守香港为荣、以赴深圳饮茶吃饭为耻,基本上也是此类心理在作怪。

所以俺从来没把旮旯人当作华人来看待的(劳苦大众例外)。

对无理歧视俺们的,该抽就得抽(如果不违法的话),该据理驳斥就得叱。与人为善里的“人”是指俺们自己人,不包含贱类。被殖民过且一直没有摆脱殖民阴影的类族普遍心理存在点问题。

(回三妞帖子并提醒注意:夜半泡网,有害健康。)

家园 你的新加坡之旅成果都是啥?

就是一堆的照片和吃到肚子里的马来小吃?

漫谈新加坡1

亲美反中的新加坡

传统华人与香蕉华人

李光耀说:「新加坡要做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因为新加坡不能让别国想成是中国势力在东南亚扩张的桥头堡」。新加坡不是中国的朋友,新加坡要和中国划清界线。李光耀说到做到,新加坡的确是在东盟九个国家都和中国建交以后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

李敖在立法院高声对国防部长李杰说「我们台湾是美国的狗」,李杰当时非常尴尬,一再否认是狗,颇有中国人的羞耻之心和不得已之苦。其实新加坡较之台湾更是一条对美国忠心耿耿的狗,它不是美国土狗,也不是美国收养的狗,是一条主动投奔美国主子的流浪狗。有趣的是,投奔美国主子的它不但毫无愧色,并且欢天喜地、得意洋洋、骄其四邻。西化华人与传统华人不同之处就在这里。

家园 不能什么都怪受害者

明明是国人受歧视,怎么能怪罪到自己身上呢。按这种逻辑,黑人受歧视就怪黑人自己。黑人犯罪率就是比较高,当初被奴役也是“落后就要挨打”,总之是自找的。受歧视就要维权。不但不维权,但打自己的嘴巴,这就是犯贱。为什么受歧视,照我看一个是我们的外交官太软,另一个是帝国主义反华宣传,还有就是自己犯贱,不去维权。

家园 【原创】兰卡是个好地方(七)

当地人去兰卡的餐厅,往往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聚餐。

所以呢,除了中餐馆,侍者很少。在亭可,诺大的一个印度餐厅,十几个餐桌,竟然只有一位服务生,那效率是可想而知的。曾经从点完菜到上第一个菜,让我们等了一个足足一个小时,我们正焦急难耐,看看旁桌的客人,却是若无其事、司空见惯的闲聊。总结一下,是去得太晚,不能等饿了才去点,得提前足够的时间。第二天再去,我们便提前带上了扑克,开始了双扣大赛。

在亭可的时候,同事点了牛排,说是要五成熟。牛排来了,却是一点切不动,想要投诉,想想也算了。只是把侍者叫了过来,说来一下。过了好一会,那侍者却又回来,手持一副巨型刀叉,应是后厨专用的,很殷勤地说:我来帮你切。那刀刃足有40公分,我等赶紧却之甚恭。后来将此菜命名为:铁头牛排。

各餐馆皆有特色咖喱、辣椒。最美味的,可以说我们吃到最好最香最鲜的,却是在高地公路边上的一家小店。原来我们带了面包果酱,让找个地方我们下车吃饭,司机却将车停在这餐厅门口。进得门,发现餐厅虽然乱,却不脏,正在打扫中。穿过大堂,发现却在河边,这正是餐厅的大名:河边饭馆。拿来餐谱,见得只有原料和做法,不知如何下手,顺手一点,原来就是鸡肉炒饭,全无其他。无聊间,侍者上了辣椒和咖喱。轻轻一尝,鲜香无比。饭毕,数数小碟,竟然消灭辣椒四份,主人非常高兴。结帐,七人消费折合人民币60元人民币。

康提却有一家名为月廊的中餐厅。进得门来,却不见一位中国人,很是诧异。问了服务生,是否中国老板所开。答曰否。问是否有中国在,

仍答否。纳闷中,问厨师为哪方神圣何处高人,竟能掌握我华夏绝迹。回兰卡当地人,毕业于科伦坡厨师培训学校,遂倍感神奇。看了菜谱,很是地道,中英文对照,似乎用了隶书,对原料还有中文解释。将信将疑间,点了几道菜,包括蛤蜊白玉汤。侍者问:加咖喱否?加胡椒否?目瞪口呆中,连连说不。上得汤来,众人眼睛瞪圆,难以置信,原来是酸辣汤。作为翻译,我难以向各位交待。再叫侍者拿菜单确认,才发现中英文竟然完全不一致。虽说山寨只应中国有,世间犹在兰卡存。这可是我去过的第一家山寨中餐厅。

科伦坡,老去“月亮河”餐厅。老板上海人,请了3个上海厨师。饭菜甚好,只是连吃4天,最后我是只吃蔬菜豆腐。

临走那晚,办事处厨师休完假上班来。休的是月圆节,每月1天。厨师当地人,经过5年培养,已有拿手菜十数。当晚,便自家人聚餐。

开胃菜,便是土鸡汤。那是真的土鸡,不多加调料,香气扑鼻,渗入肺腑。鸡肉鲜嫩,真有鸡的味道。5、6年前,当地土鸡也就约5元1斤,现在快50了。原因?国人来得多了。

生蚝。开始用了柠檬酸橙,丝毫无异味和沙砾。遂白口吃,鲜、嫩、滑、爽。

龙虾。水煮。不加调料,稍老。

螃蟹。两手大的椰子蟹,也无调料,甚甜。

兰卡,好地方。

家园 小样,不怕猛虎组织把你绑了敲诈通宝,呵呵
家园 有模有样的无忌兄:

我的通宝不多,真要那时候只能向您募捐求援了,到时候您可别吝啬。

在政府军的地盘,猛虎一般是各种炸弹袭击。

去之前,还是颇有些担心的。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当地人身上的味道你受得了?】
家园 哈,听说泰米尔人挺猛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做人体炸弹,

,老木怎么不整一个回来做女保镖,以后谁敢惹你。

以前泰米尔人在印度,英国人给弄到斯里兰卡,斯国人头大了。

家园 看过一些新闻图片。姑娘小伙看到领导人遗体,悲恸。

老木人品不好,到时候恐怕先炸的是我。

当地把泰米尔人分为印度裔泰米尔人和土生泰米尔人。兰卡独立后,把相当一部分英国弄到兰卡种植园的泰米尔人遣返,印象中是几十万人。

历史上,泰米尔人多次从印度南部“进入”兰卡。印度次大陆和兰卡之间有所谓的“陆桥”。

家园 气味不算浓厚。

比非洲、南太很多地方要好。

兰卡人普遍洁净,当地清洁卫生条件也不错,现在90%的城市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享有干净用水。记忆中的数据。

家园 【您的承受力强】给你个关于当地人体味的链接

链接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