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最近央视的《辉煌六十年》,没太明往老毛身上泼水啊 -- ghostst
多数保皇派组织,本身是在原官僚支持下成立的。
而不是群众组织先分强弱,弱势的再去投靠官僚。
他们是绝对有介入的主观能动性和手段的.
但是,从社会物理上来说,就算他们不介入,最后造反派之间,也会打.
而且以我所知,保皇派与造反派,就官僚介入这一点上来说,只是数量与级别的浓度不同.
造反派一方,也是有官僚介入的,特别是下级官僚.
毛之所以要革这些功臣的命,绝不是因为他吃饱了撑的,事实上这些官僚存在大量问题,主要是官僚化和贵族化,很多后来一股脑栽到毛头上的事,和他们是有很大关系的.
但毛处理的方法,也是问题多多,我们看具体问题角度和思路不太一样,但不管从那个角度,毛的客观手段,没达到他的主观目的,这个是没冲突的.
主要不同在于,你更强调官僚主观上引导的客观行为,在事件中的作用,我更强调事件发展的必然性.
你的思路我也明白,而我的思路是因为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官倒底是什么.
官者管者也.
在这种夺权活动中,官僚集团会作出相应反应,但是他们不反应的话,夺权会成功,但夺到权的人,成为了管者,不管他们叫什么,那实际不也还是官么?
这些新官要避免前面官的问题时,有必然性么?
基于这个思路,所以,我在原官僚的介入问题上,谈的不多,而是跳过去了.
因为具体来说他们的行动作用力很强,但就我看,客观规律性更强,他们的主观是从属于这种客观必然的.
按你的思路,如果官僚集团再听话点,这事就成了,烂不了了,而按我的思路,官僚集团再听话点,也是同样会出问题的,只是形态不太一样.
两个层面,具体来说,对于官僚的问题要纠,但整体上,基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在一定会有官僚和官僚集团的前题下,理论上毛的全面解构手法,也是一种手段,邓后来能重新整合力量,和毛前面的解构是有连带性的,不是毛先解构,他在原系统上重建,是没那么顺手的.
但是,这不是个可以随便用的手段,猛药可以吃,但要慎,而要保证慎,就必需知道其负作用.
最好是不要用猛药,但就现在的具体来说,主动权更多的在中上阶层,这些人通过对毛的否定,搞的很兴奋,很狂.
应该叫他们知道,毛的行为是有对应的,他的失败,是技术性的问题,并不说明,他所针对的那一方,就没问题.如果在相应问题上,没有相应的解决,他们同样面临,社会物理规律的必然.
这绝对不是几个书生,站那里天天骂毛泽东能摆脱的.
同时,对于毛失败方面的总结,我认为也是必要的,因为在事情实际烂了的情况下,不更多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自身难免不重犯,而对于对方,也缺乏说服力.
具体到毛搞文革来说,主观上是想用和平手段解决相应问题,但最后事烂了.
他主观想法是对的,那就可以肯定,但技术上是失败的,那就要总结.问题总会有,能好好说最好是好好说,暴力冲突主观上是应极力避免的,但客观上,只要达成一定的社会物理环境,就不可避免.
这一点上,毛不能避免,但官僚和文人,并不比他更避免.
基本上,是文革前17年被压制或者受打击的人。有些人甚至是相当级别的老革命,比如上海的马天水。中央一级的王关戚也差不多就是这种人,以前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打击。
毛泽东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当然也是有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516”到“炮打司令部”三个月,开始还是沿着整风的思路,让群众给干部提意见,后来发现工作组镇压群众,矛头转向刘为首的工作组派。
“炮打司令部”到武汉720事件一年间,是最乱的时候,当权派和造反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地方上。
720之后毛泽东牺牲王关戚,就开始求妥协了,逐渐整顿秩序,配合以上山下乡的措施,到九大后,地方秩序基本上稳定。
剩下的就是高层之间的斗争。
至于你说造反派掌权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其实也并非难以解决,毛泽东不是说了,文革7、8年来一次。说明他也不是要一直革下去,而是要稳定一段时间的。
如果8年的话,差不多是两个任期,也就是一个官员要下台的时间了。
因为它太特殊了。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革有太多面相,哪里是一句彻底否定就可以盖住的。
如果出于考虑政治影响,而不便于对公众公布全部细节的话,至少应该集中一些政治方面的专家学者(比如王沪宁),把里面的经验教训研究透。研究透了,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建国后17年,干部没有任何任期制,政治运动就是唯一的淘汰换人方式。
其实再仔细观察一下,从建国到开门整风,是8年时间,再到社会主义教育,又差不多是8年时间。
也就是说,这两次运动,本来就是有现实基础的,应该说8年也就是在任干部出现腐坏现象的时间了。
这两次运动都打偏了之后,可想而知干部队伍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就只有用更烈的运动来对付了。
毛病比较大(事后诸葛亮的说)
不过刘利用这个来做了一些手脚。从这个时候开始,毛刘开始分道扬镳。
广东有三季水稻的,貌似60年代一年产量上千斤应当不难。我家乡两季加油菜的似乎70年代就达到了近千斤的水平。那时候似乎不是杂交水稻。
要不2大头子的邓基本上都没有啥身体冲击呢。
“动乱一开始,他就被接回家去,直到风波平息”。
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如果能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能实现作物的工业化生产,亩产万斤并不是不能实现的。现在有些工业化无土栽培西红柿什么的,每亩厂房面积每年的产量那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