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原创】现在的小朋友们,为什么都这么脆弱 -- 米爹
老套的比喻是,离开大海的水滴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新一点的想法,一个从出生就一直孤独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人,在偶尔遇到自己的同类时,是会惊喜还是会惊恐?
猜想,之所以要学会自处,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看清自己,得到真正的自我吧。这样做的好处,恐怕还是这样可以让这个个体有更好的底蕴加入群体的共振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BLABLABLABLA……
俺就不同了,老被老师批斗,结果练就一身厚皮。
1、成长过程中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导致年轻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大大下降。
2、40-60后的父母们年轻时吃尽苦头,外加一家一个娃,自觉不自觉地想把孩儿们的苦难抗在自己的肩上,导致年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进一步下降。比如俺有一位同学,不到10岁的时候丧父,他初中时候就勇敢地帮他妈妈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对了,他还有两个亲妹妹,直到现在亦在供两个妹妹上学,您说,这样的年轻人,他会去自杀吗?
3、理想和信仰的缺失,这一点不展开。
4、社会组织在解构,客观的说,原来一些可以由组织承担的压力现在都要压在每个个体的身上(写到这,想起来“轮候猛于虎也,房价猛于轮候也”的笑话来了),人们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发现,所谓自由,不过是“自由地选择”和“自由地遭罪”之一体两面而已。外加上前三点,年轻人自杀率比历史上高毫不意外(大学四年期间目睹两位素不相识的同学随风而逝的年轻人飘过)。。。。
她只是一时的想不开,属于中医里面情治致病的范畴,没比范进中举复杂,千万别上那些抑制神经系统的西药,那样孩子就毁了。
中医在北京还是挺强的,直接到东直门医院就可以了。
感觉这两个孩子就是太自我了,是对上一代人失去自我的反动。周围的人对我们是一种牵绊,是限制了我们,但也在极端的时候拯救我们。普通的一个人不宜与世隔绝,特别是在心理上。
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在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则职位就僧多粥少。这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就业的往往不是此人的才学,而是此人的背景。第一个例子的大学毕业生,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学,不能胜任学生会工作,而是他的机会被别人开后门了。第二个例子里的女孩也不是因为她没有才学,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而是因为经济萧条,根本没有工作职位给她。
没有别人可以理解。
不是指生活状态啦。不然这么多会处人际关系,会享受生活的成功者。
不信你以后讨了个老婆,也就不想离开她了。
还没走向社会经历风雨的孩子,发生很多的事情都是大人做出来要他们来承受。他们还小,我们这个世界太扭曲疯狂了,大人有几个能看懂的。
其实生命挺宝贵的,一路上走走看看,有爱有恨,有希望有绝望,有成功有失败,挺好,丰富多彩。
70后马上要面临中年危机了,过几天有时间说说这个事儿
前两个月太忙太忙,没有时间下河。
小姑娘已经回老家了,状况时好时不好,因为她有的时候还会打电话过来聊天,但不象刚开始那么频繁了,应该是好多了吧。
我老婆一个同事说这姑娘是因为男朋友把她甩了闹的,唉,再叹一口气。这找对象跟赌博没啥区别,运气好的中个大奖,运气差的只能算自己倒霉。
各位周末愉快!
其实俺们70后以前也挺脆弱的,经历多了就无所谓了。
记得刚刚到部队的时候,和老乡隔着一个玻璃门两眼泪汪汪。也记得到美国以后,月底只有20美元的时候,没有钱买油,回去把一盆卤水上的猪油刮下来炒菜。 哈哈,生活就是这样嘛。
所以现在和老婆开玩笑说,有那天别人给你说你老公自杀了,千万不要信哦,一定要替我申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