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们没有资格嘲笑西方 -- 北冰

共:💬192 🌺31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油兄

在西西河里讨论这些很没劲, 我最爱看的还是你那些和"油"有关的故事, 或者推荐个油公司也行啊

家园 【原创】送花认友!

原来就喜欢看老油的创业故事,后来觉得这个“老小孩”是个性情中人(我也一模一样)。

这下子更理解你的帖子了。

送花认友!

家园 其实恰恰是在西方,有多元化的价值标准

你有好车,我可以嘲笑你依赖车而不健康。这正是多元化价值的体现。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哪个人应当被嘲笑。

反观国内,过去的30年价值取向比较单一。读书时的主流价值就是高分,长大后的主流价值就是有钱(或者说富足的生活)。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千千万万的人。我说的是大多数民众的实际价值取向,而非政府的宣传。

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正在打经济基础。大家朝一个方向奋斗有利于建设物质文明。同时也说明了我们跟西方的差距。西方在经济基础长期发达的前提下,社会的完善,人文的精神已经有了积淀。

家园 回复

第一,我在上海、德国都有家。我不觉得上海差到了不适宜居住的地步,德国也不是家家户户有集中供暖供热的天堂。大规模集中供暖供热只有苏东和中国东北这类前工业化社会主义地区做到过,德国鬼子中产都是独门独院,自己烧锅炉。所以这指标根本和发达不发达根本毫无关系,纯粹是在糊弄人。

第二,在德国靠低收入工作养活自己是很难的,在美国也是这样。靠这种工作过日子还有闲心来西西河,只能说精力过人,非常佩服。我想这里大部分海外的河友是有房有车有家业的人,所以不要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意见。

第三,中国和西方同属一个经济体系,双方的经济上的得失是同一个经济体系内不同部分的增减。我不知道你对国人有怎样意识形态上的成见,一定要将国人对西方的态度作以意识形态上的解读,认为他们对西方不屑就是他们在欢呼“共产主义”。

第四,要说他的例子,见我第一点。

第五,我说的高等华人正是那些从国外回来对国人装腔作势的二鬼子。和人打交道,有道理就说,但道理说了别人不一定马上听得进去,可能也永远听不进去,但没必要就因为这个没完没了。国内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是这样,国外的大老板也是这样。别说大老板,就是对一般的白人同事也不会这样气急败坏,更不会在末尾说一大通这种类似《狼图腾》的法西斯道理,为什么对着自己的父老乡亲就把自己人性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了?

家园 前两天才和老妈抱怨过土鳖美国

偶在美国租的公寓(apartment)

这里贴一下:

a) 美国这里24小时的热水不错,可是也是自个掏钱的电烧的不是?国内偶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也能24小时供热水,并且节能环保

b) 新搬的公寓没有洗衣机,要拿到楼下洗衣房洗衣服,不卫生而且费钱。想自己买个洗衣机,可是美国的土鳖房子没有相应的上下水设施!

c) 房间没有晾衣服的地方,要烘干,不节能环保。以前和室友每个月用4,500度电,据我们估计上百度用在烘干衣服上了(以前租的公寓有洗衣机)

d) 通风采光太差,差不多的温度,国内的房子通通风可能就够了,美国就要开空调,系里的楼更是如此,教室和博士生办公室没有窗户,一年四季开灯,开空调,浪费能源

e)木头墙壁,保温效果太差,不节能

f)厨房的电炉盘太费电,效率太低,还每次做饭弄得自己全身大汗,和国内广泛使用的电磁炉比,效率太低

g)把厨房弄在客厅里面,抽油烟机功率还太小,每次做饭都弄得全房子很热,客厅到处都挺油,不卫生环保

h) 虽说住在大城市,可小区里面连个小卖部都没有,做饭的时候发现没有葱了,或者灯泡突然烧了,都要开车几分钟去附近的超市买,不方便环保

i)小区的健身房一年四季都不开窗,就靠空调,里面空气污浊,跑一会就晕菜了,不卫生也不节能

j) 美国很多旅馆的窗户都根本开不了,一进房间一股发霉的味道,国内的旅馆呢,客人不在的时候一般窗户都是开的,节能环保为生

回复
家园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but...

1、我们这里独门独院也是自己烧锅炉,但集体公寓集体供暖。上海的独门独院,有多少自己烧锅炉的?这当然有关系。

2、不要低估了低收入人民的热情,我当留学生的时候,收入仅够温饱而已,但上网讨论政治的热情就很高。我当时周围的人也是这样,后来我跟几个好朋友总结了一下,凡是非洲的,东南亚的,以及中国来的,基本上是国家越穷,讨论政治的热情越高。正好成正比。

第三,还是公牛和猪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在本贴回复里,我就不点名了。

第四,他没有拿德国的独门独院来对比公寓,正说明他没有田纪赛马。你这里反倒是。

第五、为什么二鬼子喜欢跟你当朋友,你要检讨了。哈哈

家园 但是什么呢?

1.上海有多少有钱人(注意,不是没钱人)住得起独门独户?没有锅炉,装一台煤气热水器和一台冷暖空调是什么巨大的落后了?不是有很多网友指出在日本、美国、甚至德国很多中产住家里都是这样吗?

2.要看你温饱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在德国,要挣够生活费再加上学习是非常累的。

3.是你提起“资本主义没落”的。我没看到LZ或其他人上升到这种政治觉悟。

4.首先我在德国没见过这种集中供暖供热,其次已经有网友指出在德国也是特例。我朋友的银行公寓也是专门有个小暗室来烧电炉。要在上海、北京找这样的特例也不难,发电厂、钢铁厂都为周围居民输送余水余热,象网友提到的德国例子的性质是一样的。

5.不是和二鬼子做朋友,而是不同的人走到一起,一旦有矛盾,这种二鬼子马上做出“我们在国外的,我们都懂,你们这种土包子垃圾不懂”的自恋姿态。我作为一个国外回来的人,当然被一厢情愿的引为同党。上海这种人很多,但上海讨厌这种人的人也很多,特别是老一辈和洋人打过交道的。

家园 中国人并没有嘲笑西方,

所谓的嘲笑也只是发发牢骚。小小的赚一点心理满足感而已。目前西方的领先程度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还没那么笨,没那么盲目自大。

家园 是的,我们确实不该嘲笑美帝。

但是抱怨一下这些便便还是可以的。

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大家可以看到原来西方也不是那么的强啊

家园 我不是很确定具体的规定,但是我老家是淮南地区,没有暖气。

而武汉的江北地区也没有暖气。

合肥是普遍有暖气么?那可真是幸福,要知道中国的气候,冬天很多地方是阴冷阴冷的,相当难受

家园 说实话,你说的都对
家园 这个住在上海、北京的人感受不到

这个住在上海、北京的人感受不到,可能大家都忙着赚大钱或忙着装空调和热水器了,也没见商家做这个生意,或是政府不鼓励?“影响市容”?

其它城市就完全不同。十年前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就见过一家家紧挨着的太阳能热水器商店。

还没见过欧洲媒体报道这些,可能那些记者都住在上海、北京,没注意这些,见了也不觉得有报道价值。不过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政府大力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每户补贴1/3到1/2的费用,一般都超过1万元人民币。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a) 美国这里24小时的热水不错,可是也是自个掏钱的电烧的不是?国内偶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也能24小时供热水,并且节能环保

b) 新搬的公寓没有洗衣机,要拿到楼下洗衣房洗衣服,不卫生而且费钱。想自己买个洗衣机,可是美国的土鳖房子没有相应的上下水设施!

c) 房间没有晾衣服的地方,要烘干,不节能环保。以前和室友每个月用4,500度电,据我们估计上百度用在烘干衣服上了(以前租的公寓有洗衣机)

d) 通风采光太差,差不多的温度,国内的房子通通风可能就够了,美国就要开空调,系里的楼更是如此,教室和博士生办公室没有窗户,一年四季开灯,开空调,浪费能源

e)木头墙壁,保温效果太差,不节能

f)厨房的电炉盘太费电,效率太低,还每次做饭弄得自己全身大汗,和国内广泛使用的电磁炉比,效率太低

g)把厨房弄在客厅里面,抽油烟机功率还太小,每次做饭都弄得全房子很热,客厅到处都挺油,不卫生环保。

h) 虽说住在大城市,可小区里面连个小卖部都没有,做饭的时候发现没有葱了,或者灯泡突然烧了,都要开车几分钟去附近的超市买,不方便环保

i)小区的健身房一年四季都不开窗,就靠空调,里面空气污浊,跑一会就晕菜了,不卫生也不节能

j) 美国很多旅馆的窗户都根本开不了,一进房间一股发霉的味道,国内的旅馆呢,客人不在的时候一般窗户都是开的,节能环保为生

家园 谢花
家园 电梯说反了吧?应该是7层以上必须有电梯,于是大家都盖到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