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电纸书”取代课本的可能性 -- 阳光小芽

共:💬106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怕的小孩

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他是光明正大的拿在台面上看的

老师的权威越来越弱了,学生手段越来越多了。

先生比我乐观,20-30年?我没估算这么快。呵呵。电纸书进学校,需在社会信息化相当完善情况下才有可能。

家园 不需要服务器,班主任一台普通电脑全部解决。

这个想法的好处是学生大大减负,基本上不用背书包了,学生一定程度上也有写作业热情,毕竟是用计算机做。做作业效率提高的话玩的时间也会增多,正好增加体育课时间!

如果是彩色的话,屏幕大点的话还可以画画,有喇叭的话可以上音乐课啦。

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提高哦!

家园 个人认为现阶段还不成熟,理由列出

1 电子阅读器在现在费用高,汉王就不说了,光一些号称“x寸内最便宜”的品牌,也是2000以上。仔细算算3年初中课本费用,电子阅读器没有价格上的优势(除开购买,你还得算上维修费和电池更换费用;如果以后采用亚马逊模式,还得掏钱才能下载书籍)。价格,在我国,那可是决定性的因素。

2 版权引发的问题。一些课本和参考书,不一定能和电子阅读器厂商达成协议,到时候还得买纸质教材。

3 性能不足问题。比如:现在,一些图例越来越多地靠色彩进行说明和示例,现有电子阅读器多为灰度显示。又比如:电池使用一直是软肋,学生任务重,学习过程中电量不足怎么办?那可是要充电好一会儿的。再比如:电子阅读器打开的pdf文档是有大小限制的。而且,对于较大文档,现有电子阅读器打开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还有:学生做笔记,在电子阅读器上用电子笔来搞,是不是不太跟得上?更甚的是:屏幕那么小,孩子任务又重,把眼睛搞近视的隐患太大。孩子图省事,一般不会喜欢不停地滑动滚动条,而是直接设置小字体,这就对眼睛不好了。

4 使用习惯问题。这个可不好解决,习惯,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现在大家都是习惯纸质产品,不太好另起炉灶。就像购买操作系统,比windows好的有,但是大家习惯用微软产品了。这个不是某些性能优势可以改变的。

5 定位冲突问题。在学校里学习,大家可以用笔记本或者“上网本”,性能可比电子阅读器强多了,至少可以学习编程和运用建模软件。电子阅读器面临和电脑冲突的局面。

还有一个地方,如果说可以通过数字化放置很多书的话,那我要说,对于学生,这个功能不实用。因为,你只能在一个时刻学习一本书,不需要一次性放置那么多书。

家园 不全面

大家都说,这个电子屏不"主动发射"光,和电脑屏幕不一样,“自然光”,不伤眼。这个先不细究。

只有一个问题:屏幕小,小字体会很伤眼。如果你调到大字体设定,那么,会因为显示不完全而不断地划弄滚动条,这个就太恼火了,怕没人喜欢这个操作方式吧。

家园 【原创】都改电纸书了,学校怎么吃课本回扣?
家园 分期付款呗,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时间呢。
家园 不现实

你说的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买一个,然后从小学用到中学。

孩子多淘气啊,“用”坏,丢失,恐怕一个不够吧。

当然,到了中学,那时候电子阅读器很可能便宜了,孩子也不会轻易搞丢电子书了,但是,那时候也可能出现亚马逊销售模式,就是说大家要付费,才能下载教材。这时候,一样存在费用降不下来的问题。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眼睛的健康。

家园 我不是说要增加体育课嘛

而且用纸也一样不能消除视力问题,何况电子的是不伤眼的柔和光。

家园 花!但是我要说以下内容

增加体育课固然很好。

但是,对眼睛来说,不是“自然光”的问题,这个有待验证,我们先不说,就说字体问题。

屏幕小,字体小,你可以设置大字体,这样看着不吃力,但是要不停地滑动滚动条。实际使用很麻烦。小孩子耐心又不好,仗着自己眼睛好,就容易图方便,直接设置小字体。伤眼啊!

你知道的,要阅读的话,12寸的屏幕差不多。电子书一般最大的就是10寸,还是过小,就不提5寸的了。如果你把屏幕搞成12寸,那么,电子书便携性就变差了。除此之外,耗电也增加了。

实际上,电子书就是个载体,除了新奇性,对于学生而言,体现不出优势。把电子书推向学生群体,不见得那么乐观。

电子书适合什么人?适合旅游外出,长途坐车,出差公干的人士,而不适合阅读任务重的学生。

家园 发明大的,A3的,可以像纸一样卷起来就走
家园 买书收费这一点反而是潜力所在

只要电子阅读器本身的成本降下来(电子产品的规律,这个是完全可以指望的),功能提升上去(全彩低耗电的无背光显示器也不会太遥远,现在已经有了原形),电子书开始普及,则很多书的成本很快就会无限趋近于零。

别忘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电子书是纯粹的资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电子阅读器厂商的授权问题?请参考碟机厂商、手机厂商。

家园 10寸已经够大了

你看dx的屏,绝对不会觉得小……

家园 开发一种文档格式

教材文档格式,让电子书只能开这种格式,其他时候就亮一个大红灯笼。

或者接上wifi,上课时间,直接关掉其他的阅读格式。

丢书也好办,做成固定的,跟银行的那个查询机一样的,键盘字母都是不锈钢的。每个学生有账号,登陆以后就自动连接各人做的笔记,批注,作业等等等等。信息全存数据库,教室图书馆家里全部都有终端,就不存在丢的问题。

学生做批注什么的直接在屏幕上面,想输出的话比可以生成加密文件或者图片,然后到打印机打印,打印机访问学生账号获取学生可用的打印点数防止浪费。

抄作业的问题。。。终端都是固定的,唯一的人机接口就是屏幕,没法直接copy作业,在学生中发展深海,有漏洞了就打补丁。

其实所有东西都是一个成本问题。挨踢业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很多地。

家园 电的问题,到时应该可以解决

太阳能,风能,这几年的发展都还可以,过个十年,应该能够把成本和转化率提上去。——这方面的成本,城市可能反而高了,因为教室的采光来和采风率肯定不如农村等地区。所以农村地区首先普及也不是不可能的。

电子化教育,确实存在言传身教缺失的问题,但对贫困地区有总比没有好。或许可以用灵活的方式,没过一段时间,自动根据学生测试成果,动态调整学习内容。

电子化教科书和课程录像等来源问题:教育部应该可以解决,即使没有,就用wiki的模式,让热爱公益的朋友来贡献,也是一个好办法——至少我周围一班朋友就愿意无偿贡献。

硬件设备的耐用性问题:e-ink太脆弱了。现有的netbook如何?相对好点,而且也便宜了点,还彩色,搞录音、画画效果可不错。但还是有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等业界的进一步发展吧。

丢书问题:

基本不成问题,数据库全国联网,统一管理,这样,各个学校也就不用担心服务器维护问题了。

ps:个人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预案,欢迎和我深入讨论。

家园 首先要解决阅读舒适性问题

就我个人的感觉电子书阅读方便,效率高;但是舒适性差。长期看电子书会有一些身体上的副面影响,不舒服感。

记得几年前有看过一个IT界的技术大牛谈这个问题,记不大清了,大意是要赶上传统纸质媒介的显示精度,阅读舒服度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同志们应该有体会,长时间看书的话,书本的纸质、颜色、印刷都对阅读的舒适性有影响。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舒适性问题,其次是方便、习惯问题,最后才是价格问题。

我的观点是:肯定可能的,但需要IT图像领域有重大革新。技术性问题解决后,版权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和法律解决,价格只是时间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