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闲谈三国演义里的杂家诗 -- 马伯庸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这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大白天睡大觉,醒来时吟诵的一首绝句。这首五绝时间上要比小奸蔡瑁的那首更早。
同曹操,孙权不同,刘备虽然顶了个皇叔的名头,但却的的确确是白手起家的,手下人才凋零,资源缺乏,急需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已经27岁了,仍然白丁一个,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古人寿命又短,诸葛亮迟迟不能找到一个切入点,虚度光阴,心中的焦急是可想而知的。否则也不会找了这么多托儿从徐庶、司马水境到黄承彦,朋友岳父都搬出来了,又是唱山歌又是教小孩唱儿歌的,还亲自去西川把地图都画了。可见孔明的企图心是极强的,而当时曹操孙权都已经established,只有刘备还处于startup阶段,对诸葛亮来说刘备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诸葛亮还是摆出一幅毫不在乎的样子,做淡泊状,晾了晾刘备。刘备也是一代枭雄,岂能不知,也十分配合,三顾茅庐把面子给足了诸葛亮。于是终于迎来了君臣相会的历史时刻。
诸葛亮的这首小诗,既包含自我期许,又摆出了一幅潇洒淡泊的样子,很符合当时的心境。不知道当时在草堂装睡的这一个时辰,是否真的心如止水,还是在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是否还有一丝担心,担心刘备失去耐心突然走了。这一个时辰,我相信诸葛亮其实过得并不平静,终于他下定了决心不再等了,所以就吟出了这首诗,做大梦初醒状出来见刘备。
流传千古的隆中对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Interview。诸葛亮对于这次Interview,事先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连西川的地图都准备好了,可见三分天下的大战略决不是临时想出来的。事实上诸葛亮对这次隆中对要远远比刘备来的重视。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在首次Interview的出色表现,才能使刘备如此impressive,立即委以重任。要知道在这之前,诸葛亮是没有任何track record的。
诸葛亮知道,这次机会若不能好好把握,恐怕以后再无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刘备的识人之明,诸葛亮的经纬之才,终于造就了蜀汉的基业,而这个基业的起点,就是在孔明吟出这首小诗的这一刻,因为就在这一刻,诸葛亮终于决定take刘备的offer,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可谓勘破世情
还有就是那首当阳草
写尽子龙英雄气概
当然还有毛本里的那首临江仙
尤爱后半阙: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去国怀乡时想起,平添千条思绪,万种情怀。
不过这是词不是诗,可能不合祥瑞亲王的要求。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
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
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
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
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
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
冢中笑尔书生气!
按照明朝人的观点,整个两宋,是没有一首好诗的。文人写的普遍不怎么好,反而武将写的诗还能有点新意。
最后两句不就是咱们网上灌水的写照吗?
对呀,俺也是最喜欢这一首。
初读还罢了,耐读,三遍后才见好处。
有味,有回味,有韵味,呵呵,回味无穷也。
咋就没人提“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呢?
是不是因为后两句俗了一点?
诶
可惜死的早了。
现在我在看一个漫画叫火凤燎原,算是三国漫画里面很好的了,里面对郭嘉等人的描写看的真舒服
诗曰:
大雪洋洋下,
柴米都涨价。
板凳当柴烧,
吓得床儿怕。
从很多方面和角度。不知道哪位大大愿意分析一下。
首先感谢您,把这么老的河泥翻出来了。另外,这个是我的转贴。只是当时当时没有标明。当然,我既然转了贴,最少说我当时还是关注这个话题的,具体到这篇,我当时还是持赞成的态度。
人是要成长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在,再回头看,我觉得郭也就是文人刻画的一个典型,也许是特意针对曹操的。真到了现实中,以郭这个性格,恐怕是当同事很难。所谓郭的成就,都是通过曹操的嘴说出来的。当然,你要把屠城算是成就,我也没话说。曹操这么说,恐怕是有别的原因的。贾诩是怎么死的?恐怕就是答案。
祥瑞御免
虽然是老帖,但是难得写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