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稳定高于一切(8月24日晨评) -- 范适安

共:💬25 🌺9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我觉得吧

中国大豆产业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根本的结构在那里。

中国地少人多,油脂和蛋白需求量巨大,地就那么大,必须种上满足基本需求的稻米、玉米,拿不出来美国那么多的土地来种大豆,毕竟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是要保障的。产量上不去,是无法同美国大豆竞争的,这是天然的劣势,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来顺应这个市场结构,来保护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家园 关于中娘

前2天宁高 宁的传闻是不是也证明了这一点?

PERY家说80年代匹兹堡的学生都有点特别,比如李银河

家园 顶,

搬个板凳学习一下,感觉世界之间的联系真是就是一根网线啊。

家园 【求助】能推荐一些介绍中国大豆产业被控制的资料吗

也多次听说过中国大豆产业被外资一步步并吞的故事,也听说有关政府部门进行过调查。正如您所说,这个事情教训深刻,值得反省。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看到一篇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文章。您能推荐一些吗?

再次感谢

家园 我以前博文里有一篇《大豆的陷落》系列。
家园 【讨论】谢谢,已认真拜读

大豆产业的陷落过程写的很清楚。

我们一直强调引入市场机制,鼓吹自由竞争的好处。但从大豆产业陷落的过程可以得到教训:

一、国际市场并非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而是寡头垄断,此时的价格并非完全是供需均衡的结果,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寡头操纵。

二、期货价格引领现货价格,由于期货的杠杆效应、集中交易、价格标示等特点,寡头通过操纵期货价格可以更容易地操纵现货价格。

三、农产品生产销售的长周期和国际不同产地产品上市周期的差异,以及船运和销售周期方便了拥有大量库存和资本的寡头操纵价格获得最大利益。

四、企业的并购如果是以垄断为目的的,必须严格禁止。在许多产业领域,如飞机、汽车,寡头垄断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农产品领域,几家公司共同垄断,尤其是外资公司的寡头垄断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对手议价能力很弱。

五、中国的议价优势不在生产,而在消费。因为我们的产量远远低于进口量。但消费者的定价能力不可能依靠最终消费者——老百姓,老百姓再多,也没有议价能力。必须依靠中间消费者,即豆油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豆制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豆油生产企业。豆油生产企业被外资控制意味着我们议价能力的彻底丧失。

六、其实油脂加工的利润很低。所谓“工不如商,商不如囤”。一吨大豆加工的利润往往赶不上一两天期货的价差。所以国际寡头企业收购中国油脂生产企业后根本不用赚钱,我亏本卖油挤死你,你死的越多,用我豆子的就越多,我的定价能力就越强,就越能通过卖豆子赚钱。卖现货豆子又不如炒期货,世界上越多的豆子生产和消费控制在国际寡头的手中,他们就越有能力操纵期货价格,从中赚取的利润远远高于实际卖豆的能力。而期货价格的操纵能更有利于搞垮国内油脂生产商,这样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他们是从一头牛身上扒了三层皮——“期货利润”、“现货利润”、“加工生产利润”。还不算象孟山都这样的企业赚了种子利润。

结论:小农生产和自由贸易制度不能保障我国的农产品安全,期货交易制度虽然有利于每个厂商规避风险,但却加大了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和系统性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的反垄断和价格操纵。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家园 估计是玉米危局

杜邦先锋已经杀进来了

家园 兄台是否关注下玉米和棉花?

大豆估计是丰产,北美天气好的出奇,我这里多伦多天天温暖,公交车厢里开得是冷空调

另外我国北方大旱,已经造成绝收和重旱各约4000万亩(我怀疑是虚报少报,光张家口和承德就是500万亩绝收,实际数字估计远远不止,对玉米和小麦棉花肯定影响较大,国储局即便有3000万吨玉米,怕是填不掉这个大缺口,何况国家不会把仓库存货全部出掉,总要留点救命粮,外行看法,兄台别见笑。

家园 再给提供点东西

今年河北石家庄附近的玉米很多绝收...

一场大风扫平了很多

家园 关注了。花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