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老舍的力量--穿越时空 -- karman
大国有大国的气度,所以我们更不应该用政权力量服务少数企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环境,这个环境里有着合理的制度,充裕的资本,便捷的配套服务,不难寻找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广阔的市场。剩下的,请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制度永远都不是合理的,最好的只能是趋向合理,而且合理的制度随着条件的改变会变得不合理,所以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总是沸沸扬扬,中国的改革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2、资本可以充裕,但是关键地方的资本似乎一直都无法充裕,汽车的很多关键部件,其实也不止汽车,制造业都是这样,国外厂商都树起了专利壁垒,如果我们要绕开,或者推翻,都要付出极大的资金和时间代价,而且未必一定能够成功,如果要在其专利上有所发展,同样也需要资金,但是西方的资本未必愿意支持,中国民间的资本历来短视,宁愿拿去赌博、炒作,也不愿投资风险科技,何况工艺这东西,不是实验室能够出来的,而是靠积淀,需要底蕴,光靠资本是不行的。所以资本充裕,只能依靠国企的,但国企又牵涉到领导的绩效考核,和国企本身的负担如何
3、便捷的配套服务,这个应该可以办到,事实上,也在不断的努力,但是毕竟目前毕竟没有成为现实
等你的这些条件达到了,估计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也该是世界一流了
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
说到底,对国家而言,是想一直刷盘子,还是想当老板?
虽然之前不止一次攻击过你的帖子,不过在这里真心送花了,因为你说的完全正确。
和你说的汽车工业类似的例子还有:“运十”的下马,“中华之星”的下马等一系列放弃完全自主研制之后采取合资行为的办法,在不明真相之前,似乎觉得这些人都是卖国,宁愿外贼,不予家奴。最后逐渐了解情况了,发现问题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情。问题出在中国的工业基础上,中国是从苏联拿来了现代工业基础,在短时间内中国拥有了媲美欧美大国的完全工业体系,上可以造火箭、原子弹和核潜艇这些高级玩意,下可以造汽车和轮船这些普通一些的玩意。这让我们有了一种虚幻的感觉,似乎认为我们可以完全自力更生搞定一切我们想到的东西,如果单从“能作”这个程度来讲,是没有错。老外们能作的东西,似乎中国大部分都能作。
但是作出来的东西怎么样呢,中华之星关键时刻掉链子,运十样机试飞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换句话说,中国的很多东西在实验室里面可以作出来,但是离商用程度太远或者说几乎不能商用,更何况卖给别人。这个原因或许可以从中国工业的老祖宗苏联说起,苏联的民用工业品几乎都是这个样子,能用是能用,但是要卖给别人,根本不占优势,这种战时工业体制在和平时期是无所适从的,要知道,在整个苏联时期,为苏联换回大部分外汇产品的是石油,而不是苏联的工业品(而中国现在是进口石油出口工业品,完全是2个工业模式)。我们移植了苏联的工业体系,也把苏式工业体系这个特点原封不动地搬了回来。苏联都那个样子,想想当时中国自己的东西能好到那里去。
而日韩他们的工业体系,一开始就是根据美国民用的需要而出现的,是一种直接面向民用的面貌出现的,这种民用工业品因为有钱可赚,所以有内在的自我创新驱动力很强,其竞争力也远远强于那种战时工业体制下的工业品。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就是中国战斗机的研发过程。按理来说,中国从61年购买了米格-21的图纸以及其发动机,开始可以成批量生产歼-7战斗机,这是一款真正的二代机。但是直到40年后,中国才真正生产出了自己的三代机,而真正拥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也才是近几年的事情,将近50年了。而在这40年时间里面,美国的战斗机技术已经从二代进化到五代。
根据某些人的观点,认为是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导致了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是我觉得更靠谱的是这么说的,在中国60年代的工业基础上,生产战斗机本身就是一种拔苗助长,其过程就是别人给我们图纸,我们机械地照着这个作,至于为什么,一概不知。而其余配套行业,比如材料化工等方面,更是赶不上。就这样玩了几十年的歼7歼8,出了无数的改进型号,才有了自己自己设计自己研发的三代机歼10。而歼10的真正作用在于,中国第一次走了整个战斗机从头到尾研发的全过程,而有关战斗机生产的整个配套体系也才完整地建立起来了,而从开始引进,到走完这个过程,真正40年了。
不过现在世界上各发展中国家,这几个方面能赶上中国的还没有。
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