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朝鲜之行:探访神秘的国度 (下) -- 顾剑

共:💬122 🌺54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了解历史不要胡乱下结论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可没有民族自卑,倒是改开后有了强烈的自卑。

家园 可如果不是邓小平,现在的北朝鲜,那就是我们的榜样。

整篇都很好,就是这句话我以为过了,TG当时的情况,想要做改开这件事的领导人,可是一抓一大把,而且改开不只是文革后,其实毛、周、林、张春桥等等在文革结束前就在筹划准备,这只是我看到的,其他领导人中的改开派肯定还有。

家园 这也不绝对,至少蔬菜比城里强。

有自留地的地方主粮也不缺,而且质量也好。那时城里吃的基本上是陈米,农民进城走亲戚一般都带新米做礼物。

  至于自留地,是一开始公社化时就有的,文革中只是取消不取消的问题,不是新搞的问题,三自一包是指集体大田,与自留地无关。

家园 那时大田都是集体种集体收,当然不会统一到自家粮库中。

  集体收的粮食,第一是交公粮,就是农业税。然后是留口粮,人均留多少由国家规定,不是想留多少就能留多少的,不过相当多的生产队会打些埋伏,我见过一个生产队打场打到很晚,队长下令用队里的米煮饭一人吃一碗白米饭。需要的时候也会奢侈一下,学生时有一次下乡劳动与农民处得很好,临走时队里取镇上买了猪肉煮了一大锅,没吃完。

  集体收的粮食,除公粮和口粮外,多余的都必须卖给国家,这是统购统销的规定。自留地收的粮食,按规定多余的只能卖给国家,但没规定自己只能留多少,你不卖放家里也不管。

家园 还是有区别的,七十年代我们有文革,朝鲜没有

五十到七十年代我们发配批斗知识分子,朝鲜也没有

家园 这要看什么时候

要是80年代是可以的,要是61年,呵呵,一起吃大食堂,自己家里的粮食,包括口粮和种粮都搜刮光了

家园 所谓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我估计其实就是把粮食给领导吃罢了。

一般落后地区的领导,水平眼光也在那儿放着,不知道“要马跑得给马吃草”的道理。

领导要想多吃点,就只能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

家园 会骂人的人,也是有作用的,需要留着。

很简单,没这帮人天天骂,我们就容易骄傲自满,不往上爬了。所以,还是要骂,还是要听得进去骂。不能因为喜欢骂的人都是嘴炮党,就不让人家骂。

再说了,他骂,我们又不给他钱,又不给他权,叫他骂去呗。

家园 割尾巴是指不准农民搞私人的生产,

包括自留地,家庭养殖,当时大部分农村的自留地比集体地种得好。所以割尾巴只会使农产品减少,领导多吃不了。

家园 另外这不是眼光问题,

上面要求这样,你不干就下台。

家园 这个只能算无知才无畏

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前最没有民族自卑。

家园 是吗?

按照你的逻辑,只有世界老大才可以无畏了,俄罗斯人民早就应该趴下让美国佬打屁屁了,至于什么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朝鲜、古巴人民都应该怕得要死才对,每天在惶恐中过日子。

家园 历史向来以成败论英雄

既然大家都准备做,那为什么最后做得不是别人呢?

家园 有些人

如果没有他的存在,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TG历史上有这样的地位的人只有老毛。

家园 所谓时也,势也

时机未到,硬上是要出问题的。

我并不否定老邓的历史功勋,但他并非不可替代的,并不是没有他改开就不会发生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