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沧州城外气凄然 -- 泊头防空作战小考 -- 萨苏

共:💬42 🌺1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杜守谦文言及击落敌机用的是肯定语气……

  ……中秋节过后,庞炳励,刘多荃部由津浦南段开来,准备与张自忠部换防。刘多荃部在泊镇车站附近休息时,日机三架于下午在我们构筑工事角上空轰炸扫射,当即被拥有高射机关炮的刘部击落其中一架,六名机组人员全部毙命,这时,广大人民群众仇恨日寇的情绪爆发了,一拥而前,肢解了那六名日寇。当我们收工回宿营地时,沿途树木上,有的挂着耳朵,有的挂着胳膊、手或脚。过了两天,我在泊镇火车站担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执法队时,火车尚能通南霞口。泊头火车站一片寂静,站台上摆满了出口鸭梨,无任何人敢损毫厘者。战况越来越感到沉闷,下午即见有零星散兵由前线退至拍镇。就在这时,我们军训团接到命令,立即到连镇上火车(这时火车已不通南霞口)。

  ——杜守谦:《随二十九军军训团南撤经过》,《泊头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122页。

家园 另,邯郸有一位29军老人韩立才,当时在泊镇……

提到过“从被打落的日本飞机上发现了一张日本军用地图……”,但没有说是29军打下来的。

不知韩老还健在否,方大哥等可否到邯郸政协查询一下作个采访?我意在没有核实之前,王老的介个事迹暂缓宣传,以免日后被动。

家园 我靠,刚才人肉,方大哥采访过韩立才老人呀!

韩说了是“用高射炮击落”的。

泊头这个打飞机,还有29军赵云祥部一说:

  ……当时日军已攻占了沧州,未沿铁路向南进犯。泊镇距沧州约六十华里,中间还有个砖河车站,是双方无人防守的“真空”地带。泊镇在运河西岸,河面上停靠的难民船只很多,日军飞机不断到泊镇上空侦察、轰炸,官兵及难民死伤多人。为了给死难者报仇,赵云祥把机枪手集中起来,给敌机回以颜色,击落、击伤日机各1架,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冀中平原,这是七七事变”后,赵云祥拉起一支抗日队伍以来,首次取得“这样的辉煌成果。

赵云祥传奇

家园 同意,先把资料保留下来,抢救史料要紧

至于说宣传,谈到这俩字,那就没劲了。

家园 成,那就把“宣传”二字改为“作肯定陈述”……

呵呵,俺们国内从业人员,介俩字儿用习惯鸟,得罪。

萨大,俺绝对没有恶意!核实军战史类这种东东,俺见得太多了,有体会,也是有教训的!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行文用语注意严谨,留余地。

家园 理解了

其实双石兄仔细看,能看出兄弟的春秋笔法的 :)

有人的春秋笔法是避免迫害。

有人的春秋笔法是为尊者讳。

我想我的目的是为了厚道一点。

家园 送花!
家园 萨大辛苦了

如果能有当时的照片就完美了

家园 我觉得无所谓拉。

  可以认定的事实是:王老他们对敌机开火了,敌机中弹掉下来了。当时可能还有别的部队在开火,当然当时开火的部队都认为是自己打下来的,现在如果不能确定只有王老他们开了火,就根本无法核实是谁的弹打下来的。就是咱们认定是王老打下来认定错了,也只不过是争功问题,没什么被动的。

  如果认定了功劳而在日本方面找不到飞机损失的证据,这倒要慎重一下。

  顺便说一下,俺也有类似的经历。小时候朋友们爱用弹弓打鸟,有时是发现目标几个人约好了齐发,这种情况还真打下来过,最后说不清是谁打下来的,不过都认为是自己。

家园 不然,介种事情单方面嚷嚷出来,要扯很多麻烦……

而慎言一点没什么不好。

目前介个掉下来的飞机有三家说法:

王老一家,说是的两架;

杜守谦一家:一架,高炮击落——介个说法得到了邯郸那位韩立才老人的支持(根据方大哥的采访报道);

赵云祥传一家,一架击落。

赵云祥介个俺的看法是比较悬。

说明一哈,俺提出介个问题并不是针对国军哈,共军方面也有介个问题,而且还不少!

家园 我觉得这事与那些“翻案”文章大不同。

  战绩肯定是有的,有功劳者也肯定是中国人,而且是同一个“派”别的部队。具体是哪一个人打下来的已经不太重要,参战者想争功是正常的,再说他们大部分是相信自己打下来的。我向敌机开火了,敌机掉下来了,我当然认为是自己打下来的。过去了这么多年,能肯定的是有几批人对空开火,具体是中了谁的弹现在可以说不可能搞清,因此而暂缓宣传只能是埋没先人的功绩。

  如果要慎重,也可以采取加注的办法,把各种说法都列出来。

家园 如果是修战史或军史,俺同意你的看法,但是……

如果是以第三人称给个人修史或写传,那一定得慎重,一定要考证,而且一定要证据充分!不能含糊!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如果是第一人称口述或第三人称直接引述,那最好加注说明。

否则,一旦发生争议打起架来,作用只能是副面的!

这些年来,这些事儿真还有不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