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课间休息—关于人民的漫想 -- 史文恭
不是说史教头的雄文,说的是某些人。
这一篇一定要花
从你的分析里,我看到了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合理性的一面.
文革采取了错误的手段,不能为当时大多数人所接受;
但是,毛泽东文革的初衷,目标,理想,现在看来,是有实际的,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我们或许明白了文革的很多乱象,但只了解乱象是肤浅的.
生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和13亿人同呼吸共命运,是一种幸运。楼主的“第三”段写的太好了。
当看到革命年代的激情热血和伟光正的政治经济措施,是个中国人都会拿来和现代中国相比。教头的评论和感慨在大多数国人心中都翻腾过吧。
但这样的联想,和相关的推论是否是现实的,是否是实事求是的呢?
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更何况,政治根源于经济。再深一步,恐怕领袖群体实现当时的成就有其时代背景相应条件。再反过来,当时的成就,TG的政治能力究竟该打多少分,恐怕不能因为革命成功就打100分吧。
这是在下最近的一些想法。评价历史总是容易的,但从历史中吸取一点东西,太难了。
譬如,看过《狼烟北平》,我总在想,如果我在当时能做的也就是文三那样。文三没家没口,但并不是因为他不想有,但只有在解放后才有实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新的经济关系对人口增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确是非常之功。毛主席人口政策也并非是空想。
联系现在人口老龄化,要人口增长为正,其实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就可以简单实现。
惊喜:你意外获得【经验】 三十点
2 枚 通宝已收。通宝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返回] [关闭]
或者我们这样说,我们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我们最聪明的一批人才。
他们居然不愿意出国深造,享受资本主义的丰富物质生活。
他们居然不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做他们明明可以努力几年就做到的高级白领,不愿意去过舒适的日子。
反而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薪水收入很低的公务员事业中来,而且大家削尖了脑袋要当公务员。哦,不对,公务员招生和报考比例,一比好几千的比比皆是,这得把脑袋削成避雷针才行~~~
这是因为我们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们都太高尚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我不知道~~~
然后,在这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实际上,若干年后,我们的基层政府人员,我们的中级和高级官僚,都会由这些人来填充~~~~~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呢,权力必然是应该具有相匹配的财富和地位的,如果体制内得不到的话,那么权力自然会自己去寻找,也有人能够送上门。
没有那共产党人忘我的牺牲精神,无法想象TG能够在如此的环境中发展壮大,直到红旗从延河边,过了黄河,过了长江,遍及中国的每一寸土地。这种那个朝气蓬勃的奋斗史,任何时候读起来都是令人心潮澎湃的。。。
有一点疑问,是教头读书偏好八卦呢?还是,只能言近意远的说说八卦?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