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形意拳“虎抱头”诀解一 -- 京城马国兴

共:💬3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形意拳“虎抱头”诀解一

究竟是“虎豹头”还是“虎抱头”

有人撰文说:作为一个拳术“术语”名词,“虎豹头”的出现要先于“虎抱头”,最早是见于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的《关张双赴西蜀梦》杂剧里。该剧第四折《滚绣球》:

俺哥哥丹凤之具,兄弟虎豹头,中他人机彀,死的来不如个虾蟹泥鳅。

这是张飞遇剌身亡化为鬼魂后的一段唱词。“丹凤之具”是指二哥关羽的状貌,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丹凤眼,卧蚕眉”;“虎豹头”指他自已的状貌,即《三国演义》里的“豹头环眼”。显然,这里的“虎豹头”是形容张飞的相貌特点,与武艺的招势无关。这是目前我所知道的“虎抱头”一词的源头。

其实,根据传统文化的“名实相符”的习惯推论。不管是“虎豹头”还是“虎豹头”的说法,只要是拳术“术语”就都有其各自的含义而不能替代的。下面就将各自的拳术含义分析清楚,以备修炼者运用。

“虎豹头”乃虚领顶劲顶头悬之身法功夫说

十二属相中说:“虎无颈”,就是说“虎”没有其他动物一样的长的“脖颈”。故而,有俗语云:“老虎不吃回头食”。

有的人著文说:《形意拳谱》有“挺颈则精气贯顶”一语,亦说明头与颈要象虎豹的头和颈,象其形取其意。 静观真人所撰《技击赋》中说到“颈如虎豹以固神气”一语。是不是也说明是“虎豹头”而不是“虎抱头”,只是音同字不同罢了。

根据上述各家之论来认识,“虎豹头”的说法是说“头统乾之体,乃一身之统领”的意思。就是后来太极拳门所说的:“满身清利顶头悬”的身法功夫说。所以说“虎豹头”的说法,完全正确无误! 修炼者应该尊之!

虎豹头的“豹头环眼”功夫解

其实,说明了“虎豹头”的“顶头悬”的说法跟着就是“豹头环眼”的功夫内容了。所谓的“豹头环眼”,乃说的是“照眼”功夫。正如诀言:“拳有百法,以眼为纲;头端面正眼勿闲”。那什么是“豹头环眼”的照眼功夫呢?前贤已有明论,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眼灵者,审视有先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的先知之能。

直者,上视眉间,中视齐项,下视齐带,此为三关。上关胜负之机,强弱邪正、善恶奸诈之所从出,招所由变,欲左者虚其右,欲上者虚其下,约之前后、进退、起伏、攻守、刚弱、奇正皆如之,盖人通病,能融化者乃入妙矣。中关看其横斜、曲直、钮跨、腰腿、动止、手肘、起伏之枢,下关看其引诳之变,跳跃之机也。故三关当熟看清明,方为妥也。

《浑元剑经炼眼解》

阐释:

首先讲眼的“灵”,何为眼灵?眼之审时度势之视有先见之明,见对手而知其虚实,便知对手未发之招如何发,发如何招,也知悉对手将发之招的用意何在。此即敌未动,而我先知之,一目了然,便可应变通权而致胜了。此即“静以待动有上法”之拳诀的精义。有此眼功之灵,对阵较技何患不能战胜对手呢!可知“灵”字乃眼功的集中之体现。而一“灵”字,显示了“神”之功用。故“神灵”常合在一起,表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佳功能状态。此练眼条目以“灵”字涵盖了其它二十七个字的眼功之内容,故求其它二十七字的眼功中,皆含“灵”字功在其中,此点不可不知。

平直本来不分,今以平为美目盼兮之视,言环而周之的“照眼”功夫。又细化出用眼审机度势之法,名“直”,即“直视何处的方法”。即在眼光平出的法则下,应有上视对手眉间;中视对手脖颈;下视对手带脉的三个关键的直视之法。

  又分别论述了:上视对手眉间,因此处关乎到胜负之机势。中视对手脖颈,因此处关乎到对手横斜、起伏之枢机。下视对手带脉,因此处关乎到对手引诳诱诈、跳跃之机。故要求直视此三处关键的方法,熟看清楚明白,方为妥善处理战事之根基,下面分析其道理。

  “上关胜负之机。”因“一线杀机在眉间”。眉间:印堂穴至神庭穴之间,为“天眼”。神机由此而出入。古拳论歌诀云:

怒动肝兮声动心,鼻纵气促发肺金。

唇吻开撮振脾气,眉蹙晴注肾中寻。

  此歌诀中就将五脏、五官与眉间乃神之出入的关系阐发得清清楚楚了。故此经所论“眉间”,乃关乎胜负之机的重要部位,自然要直视对手眉间了。而眉间又含对手之眼神的动态。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一个对手的强与弱,气之邪正,或善或恶,还是奸、是诈,皆从眼神、眼之动态,神光之清浊,可分辨得一清二楚的。

  如和颜悦色、神光照人,正视而又无畏,具威严之光芒,肯定是正义之强者。如果晴光浑浊,神光晦暗,必定是软弱之人了。如目光闪烁不定,神光露凶芒,那可能就是不善之奸猾、邪恶之徒;如再有贪婪之色象,定是奸诈之徒了。平常人可以由此分之,就是较技动手亦可以由此而能分辨得出。再有由其攻防招法之变化看其眼神,亦可判断得出其所欲动之机势。如欲左动者,其眼先左视,而其眼光左斜,右侧自见空虚,欲上动者,其先上视,则眼下自见空虚。简约而言之,或前进后退,或起或伏,或攻或守,欲刚欲弱,或奇或正,皆可从其眼神之动态观察到而知之。这样眼神的斜视妄动,乃一般习拳者的通病。如能“眼光平出直射的照眼”乃眼之灵者也,能融化“灵、活、平、直,”诸法如一之“照眼”者,乃眼功入妙之境矣!由此可知:“上关胜负之机”的涵义深矣!

  “中关看横斜、起伏之枢。”中看齐项。《内功真经纳卦经》云:“头顶效法乎乾,取其刚健纯粹。头项统乾之体:乃一身之总领,有元之意;提一身气血,有亨之义;宜随敌宛转,不宜直而无致,有利之义;宜健正高起,不宜歪斜倾倒,有贞之义”。《少林拳经》云:“头如顶千斤,颈似搬树转”。此两段文字,皆表明“颈项”乃攻防动变转化之机枢的作用。胜者握“枢”。“枢得环中,应变无穷”。可知“中视齐项”乃视“枢”得“枢”握“枢”之法,观其项便可知对手的“横斜、曲直、腰腿、手肘、起伏”诸变化了。而在《心会论》中又论曰:“喉头为第二主宰,手指为第二宾辅”。同样的证明了中看齐项,是看横斜、起伏之枢的重要作用。

  “下关看其引诈之变,跳跃之机。”下看对手之肚脐、带脉一线,便可知其是否“引诱、诳诈”之变化,和其欲跳跃式跳跃之动机为何。带脉一线乃步法之官长。步法者,载身进退之舟车。如其实手实招,则手进身进步亦进;如其虚招,手退身退步亦退。此两者进退无诈无诳。如其手法退而引化,可腰下步法暗进、偷进,此用手法乃引诈诳也。知其引诳,可先预而防之。此其一也。如人欲跳跃,必先带脉下沉而作势,此乃人之跳跃之机制也,故能知其欲跳跃也。

  “故三关当熟看清明,方为妥也。”三视之部位的利害关系已经论明白了。练时着意之处有了方法,可熟看而后知道得清楚明白,方可至用。练时可分三视之法。然运用时则“照眼”观定,“一视同仁”此之意也。那还有三视之分呀!即“直视三关同见”,乃眼功“直视”之入妙功夫得矣!此照眼之法,古名曰:“豹眼环视”。

家园 【原创】虎抱头为招式说

到了明代,“虎豹头”变成了“虎抱头”,并且成为一个拳法招式的名称了。在明末清初的《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谱》中就有明确的“虎抱头”招法的论述了。以资对照,录制如下:

左虎抱头

他人双手抱住我腰,我用双手抱住他头。将左一勾、望后一搬跌之。

右虎抱头

他人双手抱住我脚,我用双手抱住他头。尽力望后一搬跌之。

虎抱头要躲无门

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的最后一势是“旗鼓势”,谱词有云:

旗鼓势左右压进,近他手横劈双行。绞靠跌人人识得,虎抱头要躲无门。

“虎抱头”在元、明小说中的出现,证明戚继光《拳经》确曾广泛取材于民间,《拳经》之珍贵亦见一斑。《水浒》是从南宋临安的书会先生的话本开始,逐步积累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说书人与民间武士都生活在社会下层,有的甚至就在同一个场地里卖艺为生,所以说书人有机会接触到民间武士,在朝夕相处中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和技艺。这就是《水浒传》蕴藏有大量古典武艺资料的重要原因。

虎抱头是个跌法

“虎抱头”是跌法,是打中寓跌之法,这在《水浒传》里同样可以得到印证。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一百零四回《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写王庆与段三娘比武招亲,其中写二人打斗的情节:

王庆将身一侧,那女子打个空,收拳不迭。被王庆就势扭定,只一交,把女子颠翻;刚刚着地,顺手儿又抱起来。这个势,叫做“虎抱头”。王庆道:“莫污了衣服。休怪俺冲撞,你自来寻俺。”那女子毫无羞怒之色,倒把王庆赞道:“啧啧,好拳腿!果是节!

请注意,“就势扭定,只一交,把女子颠翻。”这就是“虎抱头”。有关“虎抱头跌”,前贤早有论述,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虎抱头跌

他人右手打我,我将左手超开。右手望面一掌来,闭却眼儿望后揣。先将右脚早进,敌人退步难挨。背后颠翻好哀哉!天昏地黑无解。

如果将上面各家的认识论述,放在一起来看。“虎豹头”的身法功夫,演示成攻防招式手法的“虎抱头”了,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就没有奇怪的地方了!

家园 【原创】“虎抱头”具体攻防招式方法辨

但是,关于“虎抱头”是招法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虽然统一了认识。到底“虎抱头”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攻防手法呢?根据前面各家的论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的:一是有形的招法说,如:“左虎抱头、右虎抱头”之有形招式的说法;“虎抱头跌”和“虎抱头是个跌法”之无形招式的内劲运用之说法。

要认识清楚这两种说法之对错,必须全面的认识攻防招式手法的制胜手段都有哪些内容才能得出正确地结论呢!否则,偏激片面矣!

如攻防较技时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层次有小成形拳招熟的艺境和气、意拳懂劲之艺境的不同,当然对“虎抱头”的认识、领会、运用、效果就不同了。如前面所说的:“左虎抱头、右虎抱头”之有形招式的说法,乃是小成形拳招熟艺境的说法;而“虎抱头跌”和“虎抱头是个跌法”乃指中成气、意拳懂劲艺境的说法。如果运用这种观点来认识的话,结果上面的及网上有些人的对于“虎抱头”之认识的说法都是正确地了!

但是,既然名曰“虎抱头跌”。就要落实到“虎抱头”的“跌”法上面来,有一点不符合就不能成立了!

其实,所谓的“虎抱头跌”法招式。在太极门之“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八劲势”中的“肘劲”法式之一种用法的说法耳!举例如下:

当双方攻防较技时,对方控制我一支手臂运用上撩掀法时,我就顺势抬手臂用手摸自己的后脑勺部位,得机就实施“顺从以为进退,四两拨千斤;逆力以为揭掀,借力打人”的法式将人跌翻以制胜。

这个招法实施里面,第一,手臂抱自己的头了,符合“虎抱头”的说法了;第二,运用的是“跌”法。有了这两条内容的标准,说“虎抱头”招法没错了。

这样,我们再来看传统拳术史上的“虎豹头”的说法和“虎抱头”的说法都对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心意六合拳谱》和《形意拳谱》中一直存在“虎抱头”诀言的根本原因了。

所以,修炼形意拳不明“虎抱头”诀的损失有多大?读者心中已然明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