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近代人物】洪秀全继承人留在人间的最后诗句 -- 好猫如诗

共:💬8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近代人物】洪秀全继承人留在人间的最后诗句

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一个死时年仅16、却已经发过上百诏书、有4个妻子的少年“幼天王”,于1864年10月25日被俘于江西石城,11月18日凌迟处死于南昌。

这个势在不得不死的少年,被俘之后却做着读书考秀才的白日梦,为讨好押送他的官吏唐家桐,他曾先后作诗4首。这4首诗随清档案被带往台湾,久不为人知,王庆成先生赴台考察时发现。

4首诗如下:

老爷见识高,世世辅清朝;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

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

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如今跟到唐哥哥,唯有尽弟道恭和;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恩再三多。

最后3首写于1864年11月18日,即其被凌迟处死的当天,这应该是这个少年在人间最后的遗言了。

这个死到临头不自知的少年,曾被吹捧为"真圣幼主”、其2岁时“屋上发红圆光一道,远见者疑为焚烧,近者见渐高而散,一连两日如是”(1),睡梦中都常高诵“日头王,照万方”,连鹦鹉都会高声赞美“亚父山河,永永崽坐,永永阔阔扶崽坐”(2)的超级天才,临死前却是如此一个可怜虫。王庆成先生论曰,从行止来看,洪秀全是否可算“虎父”,或有不同意见,此子为“犬子”,大概可以“众论咸同”。

这也不足怪,这个孩子“从没出过京门”(3),又被父亲禁止读古书甚至和母亲姐姐见面,所接触的只是几个“幼娘娘”和一只鹦鹉,所阅读的只是几本简单生硬的上帝教读物,无知并不足怪,真是“聪明之主”倒奇怪了。他不知自己是哪县人(“干王是哪县人,我就是哪县人”),临死时还说“我有4个老婆,现在我不要妻,20岁再要”,可怜亦复可笑。

而让人笑不出的是,他在位时所用的大臣中甚至还有比他更年幼更无知的,如第一重用的幼西王萧有和15岁,几个驸马都在10岁左右,几个堂兄弟更有尚在襁褓中的,其父洪秀全,封王2700,一个100人队伍中竟然能有32个丞相的编制。如此立国,不亡何待?

(1)《英杰归真》

(2)《天王诏旨》太平天国辛酉11年5月初9日

(3)《李秀成自述》

未注明出处者,见《历史研究》刊登的王庆成先生《太平天国幼天王、干王等未刊供词中的新史料及辨证》一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满清的这个凌迟的酷刑真是令人发指。
家园 我有张凌迟的照片,不知真假,但实在太残忍,不敢上传
家园 我也看过,是从老照片上看的
家园 请问“凌迟”是满清才有的酷刑吗?
家园 回复小雨关于凌迟:

其实在秦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但是,不是国家的法典允许的,属于私刑,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唐宋两代政治清明的时候,皇帝都禁止使用这种刑法,认为有伤天良,宋朝的时候

是王安石主张恢复的(就此便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变法的真正嘴脸),元朝虽然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是,整个元朝一共在统治的87年中使用凌迟不足十次。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亲颁《大诰》全面推行凌迟。朱棣靖难之变以后用此刑杀害的朝臣多达100多人,其中像铁铉居然是在朝堂之上进行的,每割一块肉还把它放进铁铉的口中,问他香不香。铁铉真是汉子,他说: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到了满清就更加恶劣了,太平天国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

首领结局都是凌迟处死,后来湘军头子曾国藩发明了一种更加狠毒的凌迟,就是在割去肉以后,还要撒上一把盐,而骆秉章(四川总督)则把它发扬光大,采用了烙铁烫一遍,这个想法的首批试验者就是石达开。

家园 又一个白痴的产生

明燕王攻占南京后,建文帝太子死于大火,次子被俘时还是个婴孩,他被幽禁身宫达55年,称“建蔗人”。英宗年间重获自由时已是60老翁,不知时事,不辩牛马,状如白痴。

家园 水镜给你纠正一下,这个建文的次子叫朱文奎,出来的时候不是八十岁,而是五十六岁,两年以后病死。

板门农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