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现在实体经济领域为何不会发生通胀? -- 思想的行者

共:💬82 🌺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不是不能,而是不可以

ZY政府确实可以有绝对的权威和能力控制DF政府,但是为什么不做呢?不是不能是不可以。现在的CORE不是MAO,MAO在解放后发现周边的人的想法和他不一致,尚且要通过WENGE来解决。现在的CORE敢吗?一切的政治活动说道底就是利益的交换,大家围绕着一个规则进行利益交换,谁都不要做得太绝,不然大家的位子可都不稳。想想过去的皇上作为一国之君,整个国家生死大权一人说了算,尚且要平衡各方势力的利益,不敢想怎么就怎么。你可以想象目前的CORE的难处。国内一切的问题,说到底都可以扯到体制问题上,这可不是说欧美的体制就多么清廉,多么公正,啥问题都不会有,国内的体制有它的优点,但是缺限同样很大,而且这个缺陷正在逐步增大。体制不改变,很多的事情就只有你我说说的份。

家园 Galleon:搞半天你中国 人都不是。

西西河有什么风格?只是网络中的虚拟。

有风格的是人,人才是现实中的真实。

你要“严肃”讨论问题,最好建议你找你们家的奥巴马去。

不过像你现在这样说话,才像个活生生的人嘛。像前面那样严肃的死样怪气的像个太监一样谈问题。那个真正是“无稽之谈”。懂吗?无又鸟之谈。

不过从你的真知灼见中可以看出。人吧,从小颠沛流离,从这个国度移到那个国度,哪里都没有认同感,的确是很悲惨的。首先就是文化知识不扎实。

所以给你纠正个错误,老子肯定是中国人。不论他12岁前,还是12岁后都是中国人,你没有老子的文化和层次,就别在老子这个中国人面前自称老子。

不过有点比较欣慰,知道您不是中国人,中文用不好也是情有可原。以后实在不济的话,就改用你的母语吧。

虽然你有时候没事还要琢磨:“老子的母语到底是撒呢?”

家园 中国人和外国人说话,你就消停点,打好你的酱油,

爱好你的国。长久不见,依旧是不长进。

家园 罗保八,算你狠,这个你都信

没事看看水电煤气费,兜兜超市小菜场。

任何数据都没你的钱包反映通胀来得快。

家园 你好像气急败坏的样子啊

你不相信消费者价格指数就算了,还要骂我干什么呢?

好像中国没有通货膨胀你不高兴的似的?

家园 国内粮价都已经连续上涨了6个月了,你还在做梦呐。

85年 89年 93年 三次通胀。三次都是货币大量投放加上半年粮价上涨。

但愿历史不是重复的。

家园 历史就是不断重复自己

当然每次都变着花样来。

各种渠道都出声音了:通胀今年年底前不来,明年也会来地。

家园 但愿别来,来了又要苦了。

正本清源

整顿吏治

口惠实至

劳动致富

家园 信用评级机构光环已经开始褪去

如果不是斯文扫地的话。它们可是次贷危机的同案犯。但是中国也应该考虑建立一两家类似的机构了。

家园 89年是货币大量投放?

相反吧,那个时候是实行“把货币老虎关进笼子里”的政策的

家园 中国可以可以做一个国家贸易信用评级

保护外贸企业。也可以投资信用评级,为海外投资做个参考。最好是建一个海外安全指标,看看每年多少海外中国人丧命,为中国人出去旅游学习做个参考

家园 中国有类似的机构呀

中诚信,联合,大公都不小

靠着政策保护在国内市场混口饭吃

境外机构不能进入中国的,只能通过参股上面几家分一杯羹

家园 你是中国人又怎么样?纯粹是给中华文明圈拖后腿的。

西西河既然是以“发扬中华文化”为口号,自然任何的华人都会来这里。这个地方,能人来自于五湖四海,多了去了,远在北美澳洲,近在日本韩国的都有。这个网站一开始是一个海外华人为多的网站,而且是以严肃讨论见长的地方,没看到很多主题文章都有详细的引用和注释?也正是这种风格,才会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华文论坛,避免了很多大陆论坛那种排泄物乱飞的局面。你就不要妄想鸠占鹊巢似地赶别人走了。

要说“老子”,老子在一个自称“肯定是中国人”、还自以为有什么“文化层次”,却连普通的华语讨论都不会、简直是给其他的中国人--甚至是所有说华语的华人--丢脸的所谓“中国人”面前,用这个词,完全用心无愧。

哈哈,说到归属感,现在又突然有归属感了?刚才还骂我帮你们的官府说话呢?要是像你说的,开枝散叶就是没有归属感,老美们岂不都要去撞墙?其实大家都过的好着呢,而且从你的语气中看,似乎比你也过的快乐很多。所以你还是先操心自己比较妥当。

还说什么文化知识扎不扎实,至少在这里我们(包括楼下被你无端辱骂的无辜人士)没看到你有任何的文化素养。我们唯一看到了的,除了阴阳怪气空洞无比的几句破话以外,就是无尽的自卑+阴暗,还带着一丝丝的猥琐。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如果不懂得自省,而光是叫骂,是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些的。因为大家都看着,那些戾气四溢的自卑、阴暗、猥琐,不是自说自话就可以压盖住的。

家园 所以说你就是个半吊子呀。

说半天,你先搞清楚“老子”这个概念。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写道德经的那位。

然后再请您理解,我前面留给您的那段话,

所以给你纠正个错误,老子肯定是中国人。不论他12岁前,还是12岁后都是中国人,你没有老子的文化和层次,就别在老子这个中国人面前自称老子。

可以看出我丝毫没有贬低您的意思,因为您不值得我贬低。我只是希望您这个外国人在使用中文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低俗而辱没了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

所以说你文化知识不扎实也是没说错的,因为你理解不了中文。

其次说到人的归宿感,那是对民族的,而不是对官府。只有狗的归宿感是对主人的,而不是族类的。同时说到美国人的归宿感,只引用一句:“说日本人有本位文化,就像说美国人有文化一样是可笑的。”

因此和美国人压根就不谈归宿感这样过于文化倾向的命题。美国说白了就是一家新龙门客栈。

最后就要说为什么要“骂”你了。你在这个帖子里面的表现,可以说,就是闭美国的门造中国的车。

你最好不要老是提你在美国大学学的什么经济理论结合了美国中学的历史知识,然后就开始高谈阔论,冒充知识分子。完全脱离实际瞎刚把刚,有撒刚头。睁开眼睛,在中国的超市菜场这些地方看看。就像前面回楼主那样,国内粮食都已经连续上涨了6个月了。。。。

另:中文里面的贬义词不止“自卑”“阴暗”“猥琐”这几个,你要是老把这几个词在短短两句里面反复使用,会显得有些气短。

家园 那时候我还小,不记得,下面的文章您看看。

不知道这篇文章说的是不是事实,89年的通胀是不是有货币大量投放的痕迹在里面。

货币存量又称为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货币供应的数量、流动性状况是社会总需求变化的货币表现,是各国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也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我国现阶段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主要从银行概览中加工整理后取得。货币供应量一般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差距分层次统计。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由强到弱,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即央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额;M1——M0+活期存款,亦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M1+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帐户++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亦称为“广义货币使应量”。

我国有货币存量统计数据的资料始于1952 年,当年的货币存量(M2 )101.3亿元,请大家记住这个数字。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这是比较正常的速度;从58年开始就不对了,货币增长也开始大跃进,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降幅并不大,但是比较好的度过了自然灾害期,国民经济有所恢复。65年到68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亿元。69年到70年“调整,巩固,提高”,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

从70年到79年开始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1952年到1979年都可以称为“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发展期。

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也还算正常;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与89年相比,新增5253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94年比93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比94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比95年新增16000亿元,97年比96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比97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比98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比99年新增15600亿元,2001年比2000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可以称为第五次通货膨胀期。

2002年更不得了,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比2001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比2002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比2003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增长量加大了而同期的货币增长速度却降了下来: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3%。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第六次比较平稳的通货膨胀期”。

中国实际货币供给量大大高于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是31.5%,个别年份的甚至超过40%!也就是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贬值速度在20%以上!一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隐蔽的通货膨胀史。为什么说是隐蔽的?这是由于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着严格的价格管制,价格上升趋势的真实程度被隐蔽了。经济体制转制后这个影响仍然存在。既然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引起金融崩溃和经济生活混乱呢?其一,这是由于建国时货币存量基数本身太低,除了两次通货紧缩外,80年代之前每年增加的货币量还不能适应现实的货币需要,因而长期保持了低流通、低物价;其二,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时期也需要大量流通货币的支撑,再加上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使现金需求量更大;其三,我们更受益于强大的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政治和政体的稳定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下面我们再从货币数量方程式中推导出为什么会产生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高通货膨胀率没有发生经济混乱。

货币数量方程式:MSV = PY d

其中,MS——代表一国的货币供给;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P ——代表总体价格水平;Y d——代表真实总需求。那么, PY d 就代表了需要交易的商品总额,一定时期内PY d是个确定数字。80年代之前由于交易通信技术的落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而需要比较大的货币供给;80年代之后技术是跟上去了,但是信用降下来了,仍然需要比较高货币供给。这就是为什么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没有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还想寻找更多原因的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有大量的货币资金积聚在我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众多的货币持有者试图在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上攫取自己的第一桶金(2003,伍志文,货币虚拟化过程中的“资本市场货币积聚假说”,《经济学(季刊)》2003年10月);

房地产市场的成熟与活跃也吸引了相当部分的资金。事实上我国的“超额”货币供给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呈加速趋势,让好多人担心这个“笼中虎”随时都可能跑出来危害商品市场并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但是没有,反而在2004年、2005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态势,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升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过去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导致当前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领域也由消费品领域扩展至生产资料部门的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三个产业链环节。在产能过剩因素约束下,近期也不可能发生急剧的通货膨胀。

最后我们还应该感谢中央银行的货币专家们,他们的敬业和高超的调控技术(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抑制了通货膨胀,保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始于房价快速上涨的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已经一目了然——货币供应量的疯狂上涨。到2007年3月,货币供应总量已达到惊人的36万410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是31.5%.

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来自印刷厂,每次通货膨胀都与货币增加有关,只要货币数量的增加快于产量的增长,通货膨胀就会如期而至,两者的时滞约为15—24个月。其实现在的CPI数据都没有包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果把这两点包括进去,依然符合。但是现在政府为了不让人民币升值只能再拼命的往市场上砸钱抵销日益巨大的贸易顺差。

扣除增加的1万亿美元外汇而发行的82000亿人民币,现在与2001年底相比,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3万亿~14万亿,而2001年年底的货币供应量是15.83万亿,也就是说在去除外汇因素下,从2002年到现在货币供应量还是翻了近一倍。

再来看看这几年的财政收入,2002年18904亿元,2003年21715亿元,2004年26355.88亿元,2005年31649.29亿元,2006年39373.2亿元,2007年1-5月21723.53亿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