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血色九月——杀戮,杀戮(一)上 -- 江南水
这一段历史我一直不想写,不仅仅因为他血腥,在这之前有比他更血腥的,更多的是因为悲哀。三十年前,他们的家族共同走向了一条前途未卜的路,他们一起来的咸阳,他们一起前往汉中,最后他们又一起汇聚在垓下。他们手中的刀始终对着别人,而就在这个九月,他们把刀指向了自己。
历史并不因为血腥就没有发生过,事件也不会因为我觉得悲哀就不存在。
写小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来写,而且可以给他设计一个完美的结局;写历史只能写曾经发生的,哪怕是不喜欢也不能选择性的假设他没发生,而且历史的结局早就在那里,不能再设计。
这是写历史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
这可能是一篇很沉重的东西,不喜欢悲剧的就不要看下去了,谢谢您的支持(点击)。
一、凄惨的骨肉
公元前180年,这是女强人吕雉独力执掌汉家天下的第八年。事实上,自从丈夫刘邦去世后,因为儿子刘盈不听政,那七年的汉家基本上也是她在当家。也就是说这十五年,汉家天下都在这个女主人的手中。
公正的说,这十五年她对得起天下百姓。自战国以来,天下已经乱了几百年,百姓难得有个安稳的年份。这十五年的安稳,放在历史上并算不上什么,但是他出现在几百年的战乱之后,那就是奢侈品了。
吕雉也对得起汉家江山,十五年的休养生息,不折腾,面对北方匈奴单于的轻薄之词也只是卑辞应对,为汉家积攒了一点家底,后来的文景之治就是在这点家底上成长起来的。
作为政治家,吕雉是自豪的,她可以站立在历史高峰向任何人看齐。
作为女人,吕雉是很可怜的,十五年前她死了丈夫,八年前她死了儿子,七年前她死了女儿,丈夫和全部的骨肉在短短的七八年内,相继离她而去。
一个女人所能经历的痛苦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我不是女性,我不知道。
但我还是认为她很可怜。
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她也要去跟他们见面了。
见到刘邦后,如果刘邦指着那三个儿子问:你为什么把他们提前送到我身边啊?
吕雉该如何回答呢。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依次是:长子齐王刘肥、次子孝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除了亲生儿子刘盈外,吕雉直接或间接的整死了其它七个中的三个,长子刘肥也差点儿遭毒手,最小的刘建死后被她绝了后,唯一幸运的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当时的代王刘恒。不对啊,还有一个啊,淮南王刘长呢,这里卖个关子。
那三个儿子中首先遭殃的就是刘邦心中的太子替换者赵王刘如意。
刘邦去世后,吕雉把废太子风波中积攒的怒火直接烧向了赵王刘如意和他的妈妈,先把他的妈妈囚禁起来,然后派人去征召刘如意进京。
国相周昌这个保姆还是称职的,让刘如意声称有病,自己去面对京师来的钦差。
见了钦差周昌也很直接:我听说太后是把赵王召进京后杀掉,我不敢让他去。再说赵王病了,去不了。(窃闻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周昌是个经得起检验的人,当年为了捍卫太子顶撞刘邦,如今为了保护赵王又跟吕雉顶上了。这是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员,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职业人员,始终忠于自己的职责。
当年刘邦敲不碎他,就把他调开,如今吕雉也用了这一招。
汉初诸侯王的国相是朝廷的人,不是诸侯王的帮手,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诸侯王的监工,周昌和赵王是个例外。
吕雉派人征召周昌进京,周昌无话可说,毕竟自己是朝廷的人,不管吕雉用什么名义,他都得听,谁让人家是老板娘,老板的娘,呢。
看到周昌吕雉的气都不打一处来:你不知道我恨那姓戚的娘们儿吗,为什么不让赵王回京?(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
那真是一个质朴的时代,敢做就敢说,不藏着掖着,也不拐弯抹角。
姓戚的就是刘如意的妈妈,吕雉的情敌兼政敌。
面对着这个醋性大发的寡妇,你能说什么,更何况吕雉恨戚氏也不仅仅是吃醋,还有复杂的政治纠葛,周昌自己就曾经涉入其中。链接出处
刘邦设置的防火墙被攻破了,刘如意就要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嫡母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进入了虎口。
刘如意还是幸运的,防火墙虽然被攻破,但是一个补丁自动补了上来。
这个补丁就是他的哥哥,皇帝刘盈。
刘邦的眼力不坏,刘盈的确不适合玩政治,更不用说当皇帝了,但他是个好人,一个好哥哥。
听说老妈把刘如意从封地召到京师,刘盈就知道老妈要干什么了。不等弟弟到达京城,自己亲自出城迎接。接到弟弟后,哥俩儿同吃同住,令吕雉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吕雉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等待着。
孝惠元年(前194年)十二月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天,惠帝刘盈早晨起来去晨练(原文是“射”,射是六艺之一,不好直接翻过来),刘如意年纪稍小点,就没有跟着哥哥一起去,而是在睡懒觉,这个懒觉最终送了他的命。
吕雉听说刘如意这会儿一个人,立刻派人送去了一杯毒酒。
刘盈回来后看到的是弟弟冰冷的尸体。
此时距离刘邦去世仅有八个月。
不要怨周昌,不要怨刘盈,甚至都不能怨刘如意睡懒觉,面对这么一个可怕的女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无论如何是不能幸免的。
至于刘如意的妈妈,戚夫人,就是有名的“人彘”。
史载: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呜呼,无话,真的无话可说……
就在刘如意死后的下一年,孝惠二年(前193年)十月,又一个皇子差点遭到毒手。
还得说一次,汉初用的是秦的历法,十月为岁首。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赶出这一篇来就休息,也快黔驴技穷了
就在刘如意死后的下一年,孝惠二年(前193年)十月,又一个皇子差点遭到毒手。
还得说一次,汉初用的是秦的历法,十月为岁首。
按规定,每年年初诸侯王要到京城朝拜皇帝,这一年的十月,惠帝的哥哥齐王刘肥前来朝拜弟弟皇帝。朝拜完了皇帝要招待吃饭,这顿饭刘肥吃的心惊肉跳。
原因在于他坐的位置出了问题。
古今中外,只要几个人坐下,这个座次就有讲究,今年四月胡总去伦敦开G20峰会,那个座次就让不少人浮想联翩。
皇家那就更讲究了,但是在汉初,朝堂上的礼仪整明白都没几年,皇家内部还没来得及普及,刘肥倒霉就倒霉在这个没普及上。
刘盈见了刘肥没有皇帝的架子,让刘肥坐在了上座,就像普通家庭那样长幼有序。刘肥也没在意,在朝堂上,那是办公场所,你是上级;在家里,是兄弟相会,我是大哥。在这种心理下,刘肥也不客气的坐在了上座上。
吕雉一看生气了,还有没有规矩啊?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辈的吕雉,把兄弟俩教训一顿,让他们分清大小王就是了;实在不解气,可以把刘肥打一顿出出气也就行了。
然而,吕雉却来了让人瞠目的一手。
她命人端来两杯酒,让刘肥向自己敬酒,刘盈一看,也站起来,向老妈敬酒。
这时,吕雉赶紧来到刘盈身边,把刘盈手中的酒打翻。
刘肥不是太傻,一看就知道这酒里有猫腻,也赶紧装醉,回到自己的官邸后,从路边社得知,那酒里有毒。
刘肥不得不担心:在几个月前,三弟就葬身于长安,难道自己这次也交代在这里?
这时身边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行贿。
堂堂皇兄还要行贿,向谁行贿啊,皇帝吗,他人不错,用不着啊;皇太后吗,她能缺什么啊。
吕雉的亲生女儿,皇帝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她缺啊,缺封地。
汉初,诸侯王的封地叫王国,侯爵的封地叫食邑,皇太后、皇后、公主也有封地叫汤沐(不是喝汤和沐浴,只是沐浴)邑。可以这么理解,诸侯王在封地称王称霸,有一定的主权;侯爷们的封地只给他们提供吃的;皇后、皇太后、公主因为吃皇粮,并且不能主政一方(性别歧视),封地就给她们提供洗澡的费用。
鲁元公主只有几个城的汤沐邑,跟刘肥的七十多座差远了。
刘肥就拿出一个郡送给了鲁元公主,并且还玩儿了把狠的,认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
为了活命认自己的姐妹为名誉母亲,可见人急了啥事儿都能做。也可以看出,汉初整个秩序乱成了什么样,连基本的伦理都胡来了。
吕雉一看刘肥对自己的女儿这么下本儿,很高兴,在齐王官邸举办了一场盛宴,为刘肥送行。
靠着行贿和胡来,刘肥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善终,也只是比现在多活了四年而已。
然而,在其它弟弟看来,刘肥足够幸福了,他好歹是善终。
高后七年(前181)正月,刘友在自己的官邸被饿死。
刘如意死后,吕雉把刘友封为新的赵王,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王后,这个王后是吕雉娘家的姑娘,典型的包办婚姻兼政治婚姻。
对这桩婚事刘友是不满意的,但是又不能拒绝,胳膊拧不过大腿啊。虽然不能明着反对,但是可以私下里抵制。刘友对王后罢工了,让王后既得不到他的心,也得不到他的身。
这位吕家丫头也有个性,既然得不到你那就干脆毁了你。
王后对吕雉说,刘友打算在吕雉死后就对吕家下手。
于是吕雉把刘友从封地召回京师,在刘友到达自己的官邸后,派兵包围赵王官邸,不允许任何人给刘友送吃的。
刘友死后,吕雉又把梁王刘恢封为新的赵王,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一个王后,这个王后跟吕雉的血缘很近,是吕雉她大哥吕泽的孙女。有了这么一个强势的王后,刘恢的日子过的那叫不自由,好不容易有个爱妾,还让王后毒死了,为死去的爱妾写了几篇纪念文章后,自杀。
此时距前一个赵王饿死五个月。
前后三任赵王都死于非命,赵王几乎成了不得好死的代名词。
当吕雉想让代王刘恒来当新的赵王时,刘恒宁愿在边疆跟匈奴打交道,也不当赵王,得以幸免。
本年九月,燕王刘建去世,他的死跟吕雉无关,但是吕雉把他的儿子杀死,绝后。
至此,刘邦的八个儿子前面提到了七个,死了六个,还有一个没提的淮南王刘长。他是七个庶子中唯一一个没有收到吕雉发送的死亡请帖的人。
刘长之所以被吕雉如此高抬贵手,是因为他本人是由吕雉抚养长大的。
以上把见诸史料的刘邦的所有的骨肉都列了出来,不是我要炫耀什么,而是要说明吕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吕雉无论用什么标准看都是一个好母亲,废立太子这种大事就不用说了,就拿上面的小事来说吧。
刘肥无意的冒犯了刘盈,吕雉想整死刘肥;当刘肥送给鲁元公主一个郡的实惠和王太后的名誉的时候,她又对刘肥热情有加。
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在吕雉那里却很好解释,谁惹我的亲人,我就整死谁,谁对我的亲人好,我就对谁好。吕雉划分亲人与否的标准就是血缘,血缘越近她就约急切。
所以,即使刘如意是被动的卷入了废立太子风波,那他也难逃厄运;哪怕你刘肥是无意的冒犯,那也罪不可赦;哪怕只是听说刘友会对吕家不利,他也不能再活着。
同时,刘肥给鲁元公主赠送实惠和名誉后,吕雉立刻喜笑颜开。
刘长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是她一手带大的,这也是她的成就,刘长的幸免也就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儿了。
只要自己的血亲受到一点冒犯,她就让对方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己的血亲得到一点好处,她就会认可给好处的人,这是动物性的母性,也就是最原始的母性。
不能说这种母性有什么不好,只是这种母性到发展到极端的时候表现出的就不是母性,而是动物性了,人彘事件就是吕雉动物性大发作的产物。
知道了吕雉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容易理解下面她的所作所为了。
恰恰相反,我认为吕大妈过分看重过好自个的小日子了,如果她有点大局观,后果就不会这样了
这么看来,武则天比她更接近政治家
看看,武则天后的武氏,再看看,吕雉后的吕氏,让人不得不感叹:搞政治,真的不能一门心思只盯在自家人身上,否则最终就是害了他们
二、吕家的狂欢
事实上,在惠帝刘盈还活着的时候,吕雉只是想杀刘如意,并且也只杀了刘如意,在我看来,其它皇子的不幸都来源于刘盈的不争气。我不是说刘盈在政治上不争气,政治这玩意儿还是需要有一定天赋的人来玩儿的,而是刘盈在寿命上不争气。如果他坚持活到他妈死,那么他那些弟弟们就不会如此凄惨,也许后来也不会有这么一个血色的九月。
孝惠七年(前188年),刘盈驾崩,享年二十三岁。
从此,拉开了惨剧的序幕。
孝惠帝死后,吕雉很惶恐,连悲痛都很不真诚,干打雷不下雨。
这时候一个年轻人(十五岁),站出来跟丞相说:知道太后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吗?(哭不悲,君知其解乎?)
丞相问:为什么?(何解?)
年轻人:太后是害怕你们这些功臣啊。(太后畏君等)
当时,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老功臣大多都还健在,他们的威望和势力对任何一个在高位的人都是威胁。他们辅佐惠帝刘盈更多的是看在刘邦的昔日情分上,这点情分在刘盈死后还会继续存在吗?
主弱臣强,典型的主弱臣强,这种局面对皇权(不一定是皇帝,这里就是吕雉)和大臣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高位的皇权为了加强权威,不得不削弱臣下的势力;大臣们为保有现有的利益,不会轻易的放弃的到手的东西。历史上,这一幕并不罕见,标准的结局不外乎两个:要么是皇权对臣下痛下杀手(汉宣帝之于霍光家族),要么是臣下以下弑上(王莽之于汉平帝)。
但是在惠帝死后,汉家却给出了另一个结局。
这时候,这个年轻人给丞相出了一个主意,让吕家的人掌控京师的所有武装,同时让他们全面负责宫中事务。
丞相听从了这个年轻人的建议,向吕雉提出了上述建议,吕雉这才放声痛哭。
堂堂大汉丞相为什么对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言听计从啊,因为这个年轻人有个有名的老爸,张良。这个年轻人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鬼知道,这主意是张辟强的,还是他老爸的。从张辟强的年龄来看,张良在帮刘邦出主意争夺天下的同时,还在生产人口。
问题是丞相是谁,当时大汉有两个丞相,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陈平。我认为王陵的可能性大一点,毕竟陈平也是靠琢磨人吃饭的,吕雉的这种表现他不会看不出玄机;王陵比较憨厚,心眼直,看不出来的可能性大一些。
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相对温情的结局,是因为大臣们退让了。问题是大臣们为什么退让呢?还是用个例子来说一下吧。
此时的大汉朝廷就是一家股份公司,惠帝死后,作为董事长的皇权掌握了40%的股份,其他的功臣拿着60%的股份。从表面上看,皇权跟功臣比的确是弱了不少,但是皇权是在一个人手中,也就是说一个人拿着40%的股份。功臣的那60%股份分散在一百多人手里,换句话说,没有那一个人能够拥有超过40%的股份。
相对单个功臣,皇权处于绝对的优势。如果是在刘邦时代,哪怕刘邦只掌握30%的股份,他也不会心虚,因为他本人的能力和威望足以震服广大功臣。
但是,吕雉有没有刘邦的能力不说,她肯定没有刘邦的威望,如此庞大的股份在别人手里她很心虚,为了保证地位,她必须要拿到51%以上的股份。这多出来的11%以上,要么是自己去抢,要么是功臣奉送。
当时功臣集团之间不是铁板一块,相反相互之间还有矛盾,武将和谋臣之间一直不和,武将之间因为功劳的排名也互有芥蒂。功臣们知道,等着吕雉来抢的话,那就不是11%的问题了,恐怕就是60% 了。在此局面下,功臣只有退让,舍小保大。
政治活动跟道德水平高低关系不大,汉初功臣们退让不是因为他们道德高尚,而是实力不如皇权;西汉末王莽弑君(是否真的弑君,我存疑,只是顺手来举例子),不是王莽道德败坏,而是他的实力足以可以废立皇帝。
从此,汉家的朝堂姓了吕。
前面说过,吕雉是一个极端看重血亲的人,如今唯一的亲生儿子没有了,她只好把自己的母性转向跟自己有血亲关系的男人,没办法,那年头女性地位低,否则以吕雉的个性很可能把女儿弄上朝堂。
看来看去只有靠娘家人了,吕雉起了封吕姓王的念头。
右丞相王陵提出了反对意见,拿出了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链接出处
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则表示了同意:先帝管事的时候封刘姓子弟,现在你说了算,封吕姓子弟,也没什么不可以嘛。(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取得这两个滑头的认可,吕雉放心了。
高后元年(前187年)十一月,王陵升任有职无权的皇帝太傅。
本年四月,鲁元公主去世,这让吕雉加紧了拉拢娘家人的步伐。
四月乙酉(二十二),封二哥的儿子吕种为沛侯
四月庚寅(二十七),封大姐的儿子吕平为扶柳侯
四月辛卯(二十八),封大哥的儿子吕产为郊侯
九月丙寅, 封二哥的儿子吕禄为胡陵侯
在大肆封侯的同时,吕雉终于封了非刘姓王。
四月辛卯(二十八),封大哥的儿子吕台为吕王
也就是在这个四月,吕雉封自己的外孙,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
前文说过,吕雉是个极端看重血亲的人,对两个亲生骨肉的爱护达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对刘盈那就不用提了,对女儿,吕雉也几乎一视同仁。
在她主政期间,对刘邦的功臣来了一个大排名,女婿张敖排在了第三,前两位分别是萧何和曹参。萧何的功劳第一是刘邦钦定的,曹参的战功最大是公认的。张敖,一个被废的赵王,竟然紧跟在他们后面,并且还排在了周勃、樊哙等人的前面,
如今吕后又毫无顾忌的把外孙封为了非刘非吕的异姓王,而此时张偃的老爸张敖依旧做着他的宣平侯,直到五年后去世也只是宣平侯。
无论是顶着压力力挺张敖,无原则的提高他的排名,还是超出常规封自己的外孙为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自己女儿的地位。如果说提高张敖的排名是为了提高活着的女儿的地位的话,那么封外孙为王就是提高死去的女儿的地位,让自己的女儿有一个真正的王太后的身份,从而能够使用王太后的葬礼,并且享用王太后的祭祀。
不要小看丧事,中国的传统是事死如事生,孟子甚至还认为:父母活着的时候,儿女好生伺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父母死后,儿女如何举办父母的丧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按:这里替孟老夫子辩护一下。在农业社会,父母是大家长,掌管着家中的所有资源,此时儿女(主要是儿子)的完美表现是不是发自内心很难说,只有在老人家去世后,什么都控制不了了,才能看出儿女对父母的真情实感。看看今天台湾王氏家族的遗产官司,就知道孟老夫子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兄弟姐妹为了遗产打破头,真的很难说他们对死去的父亲会有多深的感情。在这里我没有讽刺的意思,把我放在那个家族我99.999%的也去打官司,我是说这就是人性,无所谓优劣。】
王太后是吕雉所能给女儿的最高职称了,为了这个女儿,吕雉几乎什么规则都不顾了。例如,吕雉的女婿张敖还只是侯,她却置之不顾封而自己的外孙为王,目的只是为了给女儿一个 “鲁元太后”的身份,可怜的张敖只有在死后才因为儿子的关系被追封为鲁元王。
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但是我觉得张敖的身份在历史上应该只此一家,他是唯一一个活着的王太后的合法丈夫,他是唯一一个不是王的王太后的合法丈夫。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就是他的丈母娘无原则的爱自己的女儿。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
所谓的鲁元公主,并不是吕雉这个女儿的名字叫“刘鲁元”,她没有留下名字,她留下的“鲁元公主”这个代号是老妈不遗余力赠送的结果,并且还是在她死后得到的,她活着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叫“鲁元公主”。但是为了写作方便,只好在前文她还健在的时候就叫她鲁元公主了,没办法,谁让她没留下名字呢。
虽然外孙也是血亲,但是毕竟是姓张的,相对来说吕雉更看重同姓的血亲。
高后四年(前184年),吕雉又开始封吕姓的侯爵。一天内封了四个吕姓侯爵,俞侯吕他、赘其侯吕更始、吕城侯吕忿、赘其侯吕胜,而且就在今年吕雉还封自己的妹妹,樊哙的老婆吕嬃为临光侯。
吕姓封侯的脚步,一直持续到高后八年(前180年),六年封腄侯吕通,八年封祝兹侯吕荣、东平侯吕庀
说起汉初的诸吕之乱,我最早的印象是姓吕的有很多王了,快要拿下刘家天下了。后来仔细看了一下《史记》的各种表,才发现姓吕的王并不多,只有三个,其中有两个还是在高后八年封的,也就是说他们俩是在吕雉生命的最后一年被封的。突击分封的这两个王分别是燕王吕通、赵王吕禄,这两个地方才是直接侵夺的刘氏封地。
最早封的那个吕王也很有讲究,吕王是吕泽的儿子,说不定这是为了弥补当年吕泽没有被封为异姓王的遗憾。链接出处
吕雉是一个很好的亲人,她为了亲人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但是她的不顾一切却伤害了很多人,死去的三个赵王就不说了。大臣们对此也是忿忿不平,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除了最早的那个王陵,这是为什么?
首先声明,我不是跟女性过不去,只是说一个普遍现象。
有哪个男人愿意跟女人讲道理呢?
讲道理的女人还有女人味儿吗?
看看那些讲道理的政治女人,哪个不让人望而生畏?
从前面的所作所为来看,吕雉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严格说来,吕雉不是一个搞政治的,搞政治的不会如此不顾一切,而是多少留下余地。更准确的说,吕雉就是个看护家产的小女人。只要外人可能对她的家产有所企图她就会毫不客气的反击,从不计较后果,她所需要的只是保证自己的家产在自己的亲人手中。
然而,天下并不是一份普通的家产,他需要很多所谓的别人来参与管理,而不能只在某一个人或某一家人手中。这个道理,吕雉始终不懂,刘邦也似懂非懂。
在吕雉看来天下就是姓刘的和姓吕的。姓刘的拿着还可以接受,所以她能容忍刘姓的齐、楚、吴诸侯王的存在,但是最好还是在姓吕的手里,所以她才顶着压力封了吕姓王,并且把管理权交给了姓吕的。至于其他人,能够有口饭吃就可以了,既不能对天下有所有权,也不能有管理权。所以说吕雉始终不懂。
刘邦知道,天下是他和功臣一块儿打下来的,所以他能够允许功臣们在他的时代共同参与管理,但是他试图剥夺功臣们在他身后对天下的管理权。所以说刘邦似懂非懂。
似懂非懂的刘邦在废除太子的问题上栽了跟头,但是终究没有酿成大祸。
始终不懂的吕雉似乎胜利了,至少在她生前一切都按照她安排的运作,但是她死后呢?
三、滴血的九月
吕雉于高后八年(前180年)七月辛巳(三十),去世。
临死前吕雉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特意嘱咐吕禄、吕产紧紧抓住京师的武装,同时做好对皇宫的保护,并且秘不发丧。
吕雉也知道这些年大臣的怨气很大,自己特殊的身份还能够让他们敢怒不敢言,但是自己走了后,娘家的这帮后生小子不是那帮老油条的对手。为了避免自家人吃亏,她竟然想不发丧,这代价也太大了。
古人讲求入土为安,只有儿子们忙着争权顾不上发丧的(如齐桓公),没有自己主动要求不发丧的,吕雉算是开了先河。
不过,不发丧是不现实的,毕竟你是最高领导人,三天五天不露面还说的过去,三年五年不露面就没法交代了。
吕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刺头王陵被她明升暗降后郁闷而死,高升右丞相的陈平这个滑头又十分配合她,但是在这风平浪静的表面下涌动着一股暗流。
形成这股暗流的是功臣中的两大巨头,右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事实上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当年陈平刚投靠刘邦的时候,周勃就曾经在刘邦面前说过陈平的坏话。并且在汉初功臣中,这两个人分别代表着两个集团,以陈平为代表的谋臣集团和以周勃为代表的武将集团。这两个集团在汉初的地位相差很大,以功臣排名为例,汉初有所谓的“元功十八人”之说,在这十八人中,只有萧何不是武将出身,但萧何也不算谋臣。也就是说谋臣进不了前十八名。事实上,刘邦的两大谋臣张良和陈平分别排在了六十二和四十七。
这两个以前并不怎么和谐的集团,现在面临着同样的境地,有职无权,共同的目标把他们召唤在一起。
——丘吉尔
只要有共同的目标,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可以说,没什么不可能。
当年天下纷争的时候,这两个集团几乎没有交集,谋臣们要么运筹帷幄,待在后方,要么东奔西走,搞外交,武将们则冲锋陷阵,浴血厮杀。
幸好只是几乎,总算还有一个人能够在两方面都能说上话。
陆贾,就是那个劝刘邦“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陆贾。
两千多年前陆贾就知道“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偏偏那个岛上的人相信“马上就会好”,结果“马上”也没见好。
玩笑一句。
不知道陆贾什么时候结识的周勃,陆贾不但能说得上话,而且还能够跟周勃开限制级玩笑(绛侯与我戏,易吾言)。
这就好办了,双方有了共同的目标,又有了沟通的桥梁,一切就等那一天的到来。
吕雉并没有侵夺功臣们的物质利益,即便杀了刘邦几个儿子,那也是刘家自己家的事,碍着功臣什么事儿了。
估计最早吕雉也是这么想的。
这里借用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分成五个层次: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我认为无论几个层次,不外乎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
当年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时候,这些功臣们更多的是出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坐了天下后,物质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保障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进步到精神需求的高度,那就是参与管理天下。
在刘邦时代,这些功臣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足够的满足,从而在汉家朝堂上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布衣卿相的局面。刘邦也对这些功臣表示了足够的尊重,例如,内政基本上就是交给了萧何,在废太子的时候也尊重了周昌的反对。
说实话,在惠帝时代,这些功臣的管理欲望也得到了充分满足,虽然曹参玩儿萧规曹随,但是京师的武装和皇宫的安全基本上都在功臣手中,所以张辟强才劝他们交出这两项职责。
但是在吕雉时代,功臣们的这些满足没有了,吕家把持了汉家朝堂,这些功臣处于闲置状态,空有高职位(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实际上却不管事。
如果从来没有得到也就罢了,得到的又被抢走了,这些功臣的心思可想而知。但是基于吕雉的特殊身份(老板娘),这些功臣只能隐忍不发。
最早动手的不是这些功臣,而是诸侯王。
齐王刘襄(刘肥的儿子)有个弟弟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刘章从老婆那里知道吕雉已经西游了,立刻就通知了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
八月丙午(二十五),刘襄起兵西进。
刘襄的西进给了功臣们机会,毕竟吕家那帮后生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这种时候只能依靠功臣。汉朝廷派灌婴率军前去抵抗齐王,这给功臣们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灌婴出兵后并没有着急开战,而是在荥阳停了下来,齐王刘襄一看就知道轻松西进没什么指望了,灌婴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刘襄他爹还在项羽那里做俘虏呢,刘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很知趣的停下了西进的步伐。
双方默契的对峙着。
这种局面对功臣最有利,京师内有将相作内应,京外有大军相呼应,天下的局势就这样轻易的转到功臣的掌中。
有笑的,就会有哭的,这种局面对吕氏最不利,不管功臣们站在哪一边,他们都将不会独占朝堂了。
在京师内的功臣也没有闲着,而是紧锣密鼓的在筹备着。
“政变”这两个字的前面通常还有两个字“军事”,不靠军队而政变成功的,以我的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最少也得动用XXXX部队吧。
当时长安城内有两支常备军,南军和北军,南军的职责是保卫皇宫,也就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大脑,北军的职责是保卫京城,算是保护大汉王朝的心脏吧。
当时两支军队的指挥权都在吕家的人手里(张辟强的主意),可能事后诸葛亮会说,要是当时不把指挥权交出去就好了。问题是,如果当时不交出指挥权,功臣们可能活不到吕雉去世。
简单说,当年交出指挥权是避免更多的损失,如今抢夺指挥权是把当年的损失拿回来,或者还有利息呢。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算是辩证法吧。
抢夺军事指挥权这种事就交给周勃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武将出身,还有他当时的身份,当时周勃是太尉,去抢军权名正言顺。
从职务上来看,周勃了不得,太尉,掌管天下所有的军事事务。周勃一声令下,那军队还不得应者云集啊。
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儿,都知道军队的重要性,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军队的调动设置了重重限制,在汉代,调动军队需要虎符,没有虎符要想调动军队,这个基本上很难。
显然,虎符就在吕家人手里,周勃要是跟他们要虎符,那就是一个成语,与虎谋皮。
事实上,周勃的困境不只是拿不到虎符,他甚至没法接触军队。
莫道前路无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周勃依然把目光投向了北军。这很好理解,北军相对远离权力中心,对吕家的忠诚度相应的就低一点,策反成功的概率就高一点。
北军的指挥者是上将军吕禄,他还有个身份,赵王。作为吕家人来说,拥有这些身份并没什么特别,当然也是相当值得骄傲,毕竟那么多吕家人他的地位也算是出类拔萃的。
更让吕禄骄傲的是,他跟郦商的儿子郦寄关系不一般,算是铁哥们。郦商,曲周侯,食邑5100户,功劳排行第六,就说这些吧。能够跟这样人家的孩子交朋友,对吕禄来说也是一件光荣的事。
就是这个让他骄傲的朋友最终把他送上了不归路。
周勃下手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吕家人,而是老战友郦商。郦商已经得病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参与政治事务,只是在家养病。没想到,这一天竟然被老战友周勃绑架了。
周勃绑架郦商这个病秧子的目的就是要挟他的儿子郦寄,让郦寄给吕家送假情报。
关于这一段我抱着怀疑的态度,郦商是在家里养病,如果没有他本人的配合,很难相信有人把能他从府中绑架。至于拿郦商要挟郦寄,怎么看怎么像是周勃和郦商在唱双簧。
郦寄找到吕禄,劝说他:只要你们姓吕的把兵权和相权交出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吕禄还把郦寄的善意向吕家做了传达,吕家针对郦寄的善意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认为还行,有的认为不行。
吕家这帮大男人的政治敏感度基本上接近零,京外诸侯王起兵西进,大将拥兵自重,京内老功臣们蠢蠢欲动,他们还讨论是不是该交出大权,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
吕氏在军内没有根基,以至于周勃很容易的煽动就能成功,当然不排除事先就对军队进行的渗透,在斗争中吕氏集团政治觉悟为零估计就能知道他们也不明白军队仅仅是有虎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威望和人心
是叫张辟疆还是张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