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摩托纪事(一,学车) -- 廖石

共:💬135 🌺26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Beyond the Law》讲的就是这事

外链出处

老兄对摩托党的事情很熟悉呀。

家园 【原创】摩托纪事(五,我的四辆车)

讲了这么久,也该亮一亮我的车了。首先声明一点:我的车都是旧车,卖相不是很好看。不过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这就一一拉将出来,遛它一遛。

(出于某种考虑,将照片由我自己的车改成工厂提供的标准照,见谅)

第一辆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1,SUZUKI GS250,250CC。从eBay上买的。这辆铃木车比较轻,适合初学者。刚买来时,我早晨5点钟就起床骑着它在住宅附近转,晚上再来一次。生平头一次享受到骑摩托时的快乐,以及风吹到脸上的那种感觉,真是不可言状。后来我又买了更大,更快的车,但这第一辆车,却给我带来了最大的快乐。

这辆车骑了一年后,卖掉了。

第二辆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2,HONDA CX500,500CC。也是从eBay上买的。这是我的第一辆本田,也是本田的一款经典车。500CC,比第一辆车翻了一番,所以这辆车我主要骑上高速去兜风。经常开到这车的最高档:85英里/小时,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

星期天,是一周里最悠闲,最放松的一天。我通常是在星期天上午,骑摩托车上高速公路,信马由缰奔出100多英里,停下来加油,喝杯咖啡,休息一阵子,再顺原路骑回去。每周一次,乐此不疲。过足了骑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瘾。

有摩托车可骑的夏天,分外精彩。

这里有一个摩托车巡游的视频,也许有助于你了解为什么有人要骑摩托车:

[FLASH]http://www.youtube.com/v/53dZmIo8I7k[/FLASH]

这辆车我骑了一年多,基本上没什么毛病。只是偶尔死火一,二次,但只要你重新打火,马上就着。基本上是,只要你按时换机油,它就会一直跑下去。

这辆车使我对本田树立了信心,此后我的第三辆,第四辆车都是本田。

第三辆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0 HONDA Goldwing 1100cc。

500CC的车,骑了差不多一年,又想换大一点的了。这次买了一辆金翼。

本田的金翼,自1975年问世以来,一直牢牢地占据着长途旅游车(Touring bike)市场的绝对份额。由于是跑长途用的,里程数一般都比较高。跑10万英里是很正常的。

这辆车是从Craigslist.com上买的。骑回家后,发现有很多毛病:前后悬挂都漏气,发动机漏油,汽化器漏汽油,充电系统不工作。权衡了一下,最后决定不留这车。以原价卖掉了。

这辆车在我手里只待了一个月,但有二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操控好。虽然重达700磅,但由于重心低,反而比500CC的车更容易操纵。

2。马力强劲。83马力。在红绿灯下起步时,马达的轰鸣声有点类似哈雷,而且你能感觉到车往前走的冲力很大。那种感觉,是500CC的车绝对没有的。

有机会,我一定会再买一辆金翼的。开大车,就是过瘾。

第四辆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4 HONDA CB700,700CC。属于本田的“夜鹰”系列。“夜鹰”是本田的一个标准车系列,现在还在出产。CB700是其中的一个异类,它更接近于运动车,外形也更粗犷一些。700CC的车,却有80马力。骑着它,在高速上可以毫不费力地跟上各种最新型的摩托车,只要他不飚车。

我从不飚车,只是在刚买这辆车的时候,偶尔兴起,想试试它到底能跑多快,在高速上没人,没警察的路段(直道)跑过115英里/小时(车表上的最高时速为140)。后来和别的车手聊过,他们有的骑到160(运动车)。

我个人的看法是,骑摩托车,重在享受两轮所带来的快乐,享受在大自然中清风扑面而来的感觉,而并不仅仅在于高速。如果你想体验极速的快感,可以去参加赛车场的“赛道日”(Track day) ,尽情驰骋,但在公共道路上飚车,对自己,对他人的安全,都是一种威胁。

很多赛车场都有赛道日,对公众开放。如果是新手,可能要参加一个几小时的培训班,然后就可以上赛道了。由于是对公众开放,车子五花八门,像这辆宝马,挂着两个大侧箱子,也来参加赛道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业余选手跑得也很专业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辆CB700的车把可以前后调节角度。车把后调,车手的身子挺直,像骑巡游车,车把前调,由于身体前倾,上身的重量都压到车把上,立刻就有了运动车的感觉。车速越快,这种人车一体的感觉就越强烈。而当停在红绿灯前的时候,如果你想往后看,由于身体前倾,你必须侧着头往后看,完全是一副运动车的模样。

它前后可调节的空间,一共只有大约15到18度的区间。这么小的调节就可以给你带来如此大的不同,你不得不佩服它的设计。

后来由于油价高涨,我就用这辆车代步,骑它上下班。即使是冬天也是(除了最冷的一月份)。我上班走得比较早,早晨六点钟就出门。二月份的六点钟,气温在华氏11度左右,相当于零下12摄氏度,冰点以下,这辆车从来都是一打就着。从没让我失望过。要知道我并没有车库,车可是在冬天冰冷的街道上停放了一夜的。

在此声明一下:本人与本田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从本田得到过任何好处。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消费者,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实每种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这辆车的缺点是车座较宽,较高,车不重但重心高。车座宽,在骑行的时候比较舒服,但在车停着的时候就有点麻烦,它使你的腿要分开一些,这很不舒服。车座高,车的重心高,对我这个中等个子的人来说,每次停车,都成为了一次挑战。这说得可能夸张了一点。公正地说,停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这辆车后来在今年五月份的一次车祸中损毁,低价处理掉了。(以后再讲那次车祸)

第五辆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1,SUZUKI GS250,250CC。

等等,这不就是我的第一辆车吗?没错儿,就是那辆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我的手上。

第四辆车出了车祸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买下一辆车了。所谓食不可无肉,行不可无摩托也。

当时的情况是:刚遭遇车祸,惊魂未定,需要一个小一点,轻一点的车,一辆能使我感到安全的车,待慢慢进入状态后,再回到大车。所以目标锁定在250CC的车上。

不久,就从Craigslist.com上看到了这辆铃木250,这不是我的第一辆车吗?和车主联系后,就去看车。到了一看,果真就是我原来那辆车!而且车主还把车原来的一些毛病修好了。所以试骑以后就交钱,骑回家了。

这辆250就是我现在的座骑,骑着它上下班,慢慢找回了一些感觉。同时也在寻找下一辆车。初步定是500到700CC,最好还是本田,80年代的Shadow或Magna,巡游型的车。

这些就是我目前所拥有(过)的摩托车,一共四辆,从250CC到500,700,1100CC,最后又回到了250CC,而且还就是我原来那辆车!

这可真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关键词(Tags): #摩托车
家园 50%是车托 - "本人与本田"

写的有意思, 最后又买回自己的旧摩托车,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开摩托花费大不大?

说起托儿, 国内网站似乎很多. 北美情况如何? 这边住久了, "阶级斗争"的弦似乎绷的不紧.

家园 老兄活得有点累 :)
家园 一不小心成托了

这边住久了, "阶级斗争"的弦似乎绷的不紧.

已经直呼我为托儿了,还嫌绷得不紧,你老兄还要怎么样。。。

家园 都有个本, 不是50%吗
家园 为什么不喜欢公路赛呢?

很帅的

家园 喜欢!但不敢骑
家园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花

家园 你也太有趣了,自己没车库,就把第一辆放

到别人家车库里,玩腻了其它车,就把那第一辆拿回来。有人娶了老婆,过了段时间嫌弃她。就去找新欢,玩腻了,觉得还是黄面婆好,就又把她接回家。

你不会对我人身攻击吧。

你这么有趣,我把我的车show 出来,让你看看什么是无趣。

家园 和尚说了show就要show啊。我坐小板凳等着。
家园 你可真有趣得紧

你不会对我人身攻击吧。

你可真有趣。

家园 公路赛,实际是最接近日常骑车的比赛。

而且有它特有的美感。这里贴一个公路赛的视频。里面的摩托车可能有点老式(1971年的片子),但镜头和音乐都非常优美(前3分钟是关于公路赛的):

[FLASH]http://www.youtube.com/v/h-151wFnhtE[/FLASH]

优酷链接:外链出处

这部电影叫《On any Sunday》。是一部关于摩托车的纪录片。这一段慢镜头和音乐是我的最爱。

------------ 修改的分割线 -----------------

一直以为“公路赛”就是“公路赛事”,看了这个贴子才知道“公路赛”很多时候已经特指“公路赛车”了。

学习了。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段视频,就让它留在这里吧。

家园 如果说没有选择的话

YAMAHA R1

Honda CBR FireBlade 1000

都是我喜欢的车

一个字,帅,可惜我在的城市太热

家园 不骑,未必是坏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