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文摘】走出校园——北大法学院2009年毕业致辞 -- 38楼208

共:💬48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本来就是清白的,

法学院有两种硕士,一种叫法学硕士,一种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一般被认为是后娘养的,那年的艾大姐是法律硕士,苏力只不过是在他毕业论文上签个名而已,甘博士何苦要把这个联系到裙带之风上。。一句话,既然入得此门,就要愿赌服输,输不起的,也别指望别人同情你。。

事实上,艾博士因为经济学和法学双修(当过若干年经济学的讲师),本身就可以填补法学院经济分析法学研究方面的一个空白(美国波斯纳法官那一派),再多的咱也不清楚了,冷逸兄有更多内幕否?

家园 其实什么内幕也没有

方舟子连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苏力对媒体说对于艾“认识但不熟悉”非常准确,一群不知道法律硕士为何物的人歪曲了这事。而关于考试的证据也很清楚,复试就是这样考的,老师如何打分是自由心证。难道还要方舟子来定标准?

甘就是初试成绩高,复试成绩不够,和艾没关系,和学派也没关系,其实甘的思路更紧跟苏力,而艾的法律经济学谈不上能达到填补空白的水平

甘的阴谋论思维太重,自己没考好就觉得有内幕,也不想想如果他真够水平,苏力何苦要为了一个艾和他过不去,艾什么背景也没有,甚至直到毕业都不是受苏力欣赏的学生。他甚至连教务打电话给他打的太晚都怀疑成阴谋的一部分,只能令人无语。

艾已经毕业了,甘如果答辩通得过的话应该也毕业了,大家可以上网搜搜两人的论文,看看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如果招了甘,还真是彪悍的浪费了国立北京大学的资源。

可悲的是,学校在此后出了一个规定,初试第一名原则上不准淘汰,以至于今年社会学系被迫放弃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在本科时就发表过《社会学研究》的考生。社会学系的几个老师都说,以后再这样就不招博士生了。

家园 艾的水平估计和甘差不多

法律硕士出身的,可能还要差吧。有没有背景很难说。传说艾的论文几次过不了关。

方舟子没有错,苏力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法学院从来就不是一潭清水,只是不比别的地方浑多少而已。

家园 讲得不错

苏力先生自己没有从事任何实务的经验,但是往往要讲点社会复杂的东西,很有趣。读书时候有一个检察院出身的代课老师/校友讲刑诉,也讲了些社会的复杂情况,那个深度朱就没法比了,我只能说朱永远比不了。

家园 最后一段如果是真的,

太可悲了,以后直接取消面试好了。。

后来艾还给本科生代过2次课,感觉确实是非常非常法硕,呵呵。。。

家园 法硕的水平可不能一概而论

何况艾在读法硕之前已经是经济学硕士,甘读硕士的大学也不怎么样。

您能听说艾的论文几次过不了关,想来是圈内人士了,不知道是否了解甘的论文?

再说要是有背景的人,还能论文几次过不了关?

家园 不怕您笑话,

卖猪肉、窜糖葫芦的都有,基础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就这样,(就业)热门学科少,冷门多,就业受影响比较大。。。

当初俺们笑话清华,看人清华锅炉系,换个马甲就叫热能工程系了,毕业生要找不到工作的话,至少还能修锅炉去。。。

家园 牛仁兄,

也是学长了,甘后来跟的是邓正来(05年?),不知道是否跟到上海去了,不过专业俨然已经是吉大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了。。。

家园 del
家园 都是很符合社会实际的肺腑之言!
del
家园 此话有所不确

无论清华还是北大,因为在中国的地位,出现负面新闻,吸引眼球是必然的。但论及清华,有几个地方不确。

一个是清华好几年没有从主楼上往下掉人了(若无记错,至少从04年我进来到现在并无听说有人从主楼下来)。

二是,若指出现自杀,跳楼等事,下面就有若干报纸的报道。

新京报

北京晚报

北京青年报

三、关于朝中无人的问题。清华在Core这个层面现在还占多数,但真正在管事的处级局级(乃到省部级)这个层面,北大早就占极大优势了吧。在朝中P大全面压倒T大应该就是这几年的事了吧。

呵呵,有些认真,8兄莫怪。

家园 好吧,

看来确实有点偏颇了,不过当年新京报为了做P大的负面新闻,不惜派人到勿摸bbs和校园里卧底;新浪更是见到新京报的报道就往首页上放,这些媒体应该不敢对T大这么放肆吧。。

家园 呵呵,热能这个不是东东教授的名言么
家园 俺们演绎了一下,

他的原话是讲两个大学不同之处的。。

家园 哪里呢

纸面传媒在BBS上潜水搜集线索的很多啊,这个倒算正常了。前几天清华最年轻市长事件里面有一个就是新京报的记者在水木上发帖问有没有人是那市长的同学或者认识他之类的,并且留下了自己的手机、邮箱供联系(所以那记者先被人肉出来了......)。

还有去年一批乙肝携带者搞行为艺术表达表达抗议,在清华北大门前摆“囧”字造型,其实在两校校门前都摆了,网络上有,但新京报发的就只有清华的(没记错的话,就这张了)(PS:事件主角其实是被中科院拒绝录取)

你要是有空去水木世纪清华版逛逛,你会发现上面的人普遍认为新京报是北大的“校报”呢,他们觉得新京报总是黑清华,同时帮北大“和谐”负面消息(比如季先生的事情,他们觉得新京报完全在和稀泥)。(新京报具体的我当然不太了解了,所以我自己也没什么观点,但只能说T大有这么些人对新京报的看法和你差别挺大的,可能各自都特别关注针对自己学校的负面消息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