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岁月回眸 (81) 二舅 -- 内燃机车

共:💬20 🌺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1) 二舅

81 二舅

曾子群,老妻二哥,孩子们叫二舅。解放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王雅香,老妻二嫂,解放前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1948年秋以前,两人都在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分别作内科和妇科住院医生。

1948年秋,两人应聘到原上海国防医学院作医师,路过南京时,曾到原中央大学女生宿舍来看过妻,他们还带有一个婴儿同行,我在女生宿舍门外看到过一眼,和妻长得很像。1948年11月前,还有通信联系,以后失去了联系。

我和妻结婚后,她常提起二哥,一种可能随国防医学院迁到台湾去了,一种可能是江亚轮失事牺牲了。

解放后,妻可能是1953年入党,在旧知识分子中,入党是比较早的。由于她解放前是学生,经历简单,历史清白,曾得到组织信任,参加过肃反等专案工作,算个可依靠的党内人士。

1967年2月1日,妻老家接到二哥从香港九龙窝打老道107号,寄给父亲的一封信。原信如下:“父亲大人尊鉴:久疏问候,想你老人家身体仍健,奶奶与弟妹等都好,琏姊、仪妹、瑜妹怎样?瑜妹是否仍在作牙医?毓弟结果是学医还是学工程,希来信为盼。专此敬候福安。群上。1967年1月15日。”这封信,老家的人于1967年2月4日带到成都,妻于二月五日即向成铁中心医院革委会和保卫部门写了报告,请求组织审查,保证划清界限。对党忠诚,可见一般。

这封信是否给妻子惹祸了?她从支部书记变支委、变小组长、再变为一般党员。好在医生这职业还保留着。她病逝后,原卫生处周处长当面给我讲:“曾医生是主任医师,是我办的。”我说:“你记错了,她是副主任医师!”这海外关系能不牵连吗?

据了解,二哥随上海国防医学院迁台湾,后赴美留学,移居美国。国内一些知名医学专家,曾和他在协和读书时是同学。用现在的思维方式想问题,为什么我的堂弟、妻的胞兄,从国外来封信,我们自己会吓得那么心惊肉跳呢?不好意思把我当时向组织写的报告,记录在这里,供大家欣赏。实在太难为情了,人已扭曲成了畸形。

多年和家人失去联系,写封信问问平安,人之常情嘛!为什么汶川地震发生后,电话打不通呢?不就是太多的人想问个家人平安吗?

二哥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打倒四人帮后,国内政治环境宽松了一些,他较早回国来看望亲人。他知道国内生活较困难,在香港给大家买了些吃的、用的、穿的,记得有一台电风扇,一件化纤外衣,连粉丝都买了带回来。说这些,无非是讲那时大家困难,二哥重情义。他第一次回国,人们还不大习惯,还惊动派出所、居委会。随着国内政治气候越来越宽松,他曾两三次回国,在重庆、成都探望亲友,在西安看望二姐小女儿惠文,在北京探望老同学等,尽到了做长辈、长兄的一份心意。

我这里着重讲一讲二哥是怎么关心亲属的。

七十年代,国内掀起一股留学热,X林被卷进去了。不知是二舅自己提出来的,还是X林写信去问二舅的,那时留学要有人担保,反正,在西安,X林当面问过二舅有没有能力为他留学担保?记得二舅回答:“读书我总是要管的。”后来,可能是二舅帮X林在底特律申请了一所州立大学,取得了入学资格。二舅来信,让他去美时,什么都不要带,连穿的衣服都不要带,并说已为他留下一辆汽车,供他使用。后因签证发生困难,二舅曾找美国的议员,给美驻中国使馆写信,担保他不会“移民”。使馆给这位议员回信,说中国人在国内的月工资只有12美元,他们信不过,仍然拒签。这说明老一辈对晚辈学习深造,倾注了多少心血,也说明一个国家被整穷了,让一个民族受到多大屈辱。

X林后来申请去澳大利亚读书,二舅来信讲,他认为去澳也不错。当时去澳留学,不需要担保,预交一年学费,X林申请到半额奖学金,另一半学费和机票都是二舅买的,还给澳大利亚的教会联系,让派人到机场接他。可谓殚精竭虑。

二舅的这些传统美德,应该发扬,而不应过早地遗忘,忘记意味着背叛。

二舅对X林读书,作到了尽心尽力,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亲属呢?一样的,外孙女王芳怡,公派赴美,遇到困难,舅公不也亲自去看她、接她,让她在美完成学业,成就事业。

另一个舅舅希望赴美探亲,二舅千方百计帮助办理出国手续。二舅后来曾亲自讲过,在去办理的途中,和二舅妈发生争吵,舅妈认为这样大的事为什么不和她商量呢,二舅说,你妹妹来美国也没和我商量呀!导致老夫妻离婚。可见,二舅对亲属有多关怀。

更让人感念不忘的是:二舅因患癌症早逝,病逝后,他仍留下遗嘱,对在农村的两个弟弟和患精神病的外甥女曾丹娅,每年都寄回250美元,作为生活补助。当年,国内生活费用低,他认为这样安排,相当稳妥,尽到了兄长和舅舅的责任。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两句话,诲我终身。二哥关爱,情深意长,永记心中,永志不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2) 游九寨沟

82 游九寨沟

我们游九寨沟,去得早,还不十分具备旅游条件。所以,这里要讲的,不是寻幽揽胜,主要讲今昔对比,让大家知道些过去。

我们四川地方铁路勘测设计所成立后,有了收入。局设计所领导考虑到单位的组成人员,尽是象周丕烈、童隆春、张恩熙……等一批老工程师,有些还是他们的前辈。为了关心、照顾这伙老人,专门派了车、同时派了个办公室副主任全程陪同照顾。这是一次关爱前辈的爱心活动。

那时,知道九寨沟风景很好,十分向往。但也知道行程困难,有点谈虎色变。我们去九寨沟的路,要通过这次汶川大地震的中心地带,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松潘,公路依山靠水,全部沿着岷江走,很容易遇到塌方。当时,妻在西南铁科所医务室看病,对面是阿坝宾馆,常有从阿坝方向来的人就医。问什么时候去九寨沟合适?他们为我们建议了一个有月有日的时间。什么理由?他们说:“红军长征纪念碑修好了,快要揭幕了,趁举行揭幕典礼的时候去,因有中央首长要来,这个时候去最保险。”好呀,机会难得,时间就是按这个方案定下来的。至于具体日期,我该挨板子,忘了。

局设计所领导,专门把他们的面包车,送厂进行了大修,为我们准备好交通工具。听说海拔高,怕老人们受不了,到医院专门准备了两个氧气袋。听说里边没吃的,买了酱油、醋、方便面、黄瓜、豇豆、白菜、面包……,车上装了一大堆。怕找不到住处,早早给松潘县委招待所去了电话,让他们预留了房间。可谓万事具备。

妻老早被这“九寨沟”三个字打动了,但又怕身体吃不消,临行,她说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这次我当机立断,下达了军令,我说:“不行,你不能到医院去检查,一查你就不敢走了,路上有我保护,没事!”

我们走的那天,确实公路连边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没遇上塌方,当晚宿松潘。松潘很小,是个有名的古城,城门还保留得好好的。因为我们预订了房间,县委招待所条件可以,伙食不错,因为这里盛产牦牛肉,菜肴品种不少。可是,这里海拔高度已达到二千八百米,比成都高出二千多米,一回到宿舍,老妻就喊不舒服,我满城去买药,这小城一伸脚就到了,哪有什么药房,好容易找到个小店,把药买回来,她吸了点氧,人已缓解,把我大大的吓了一跳。

第二天由松潘出发,行程约四40公里,到达一个小镇,在这里分路,一边到九寨沟,一边到黄龙。我们先到黄龙,走不多远,汽车出事了。小小一个坡,车爬不上去。海拔高了,马力下降。车出事,人呢?司机带了个小孩,开始趟鼻血。前边还要翻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高山,人过得去吗?因为大家对海拔高度的事一点不知道,坐在车上,糊里糊涂就爬上了山顶。山顶上,牧人在放牧一群牦牛,妻哪知道这山有多高?兴奋得跳下车来就拍照啊,一点也没出现什么高原反应。下到坡脚,海拔降了不少,妻和其他几个有病的,只在山下看了看,不敢往上攀登。黄龙门票每人四元,我们送了他们两捆豇豆,门票全免。我和肖连云同志等,一鼓作气,直上黄龙寺。沿途尽是黄色钙化水池,从没见过,多彩多姿。这庙很小,一种信仰,吸引着信徒们,爬山涉水,前来朝拜。

当我们回到山下时,遇到铁路医院来旅游的另一批人,年纪轻轻的,已经气出不匀,看到我们带有氧气袋,饱享一顿。我们带的氧气,自己没用,为他们救了急。

我们离开松潘,并未退房,从黄龙出来,因怕往前走,路上找不到住处,又返回松潘住了一夜。这是当年,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第三天到九寨沟,沿途看见很多砍过的大树留下的树桩,证明这一带,当年森林是多么茂密啊。从保护环境来考虑,觉得多可惜!

九寨沟,海拔只有2千米,比松潘、黄龙都低,大都能适应。那年代,这里根本没有宾馆,供旅游客人住宿的地方,只有两排小平房,一幢平房十来间客房,用水得自己用暖瓶老远去灌,每夜每人10元。岷江在这里很窄,水流特急,在岸边伸手就可摸到河水,可掉下去就危险了。

九寨沟景区门票6元,里边基本都通汽车,第二天清晨进去,游了一整天,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叫原始森林、高山湖泊(海子),湖水碧兰,清澈见底。我们住了两夜,这里没有集市,只有少数老乡卖点核桃什么的农副产品,游客很少,感觉冷清。

第四天回程,宿汶川,住县委招待所,一个套间房费6元。汶川虽沿江而建,但觉得街道还挺不错。想不到今年会发生大地震,好好一个漂亮的城市,没了!年岁大了,今生再也去不了汶川了!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3) 三本书始末

83 三本书始末

1992年到1997年,五年间,我先后完成《写在钢轨上的记忆》、《这方沃土这方人》、《岁月回眸》三本书,没有任何动机,纯属无心插柳。

老妻1991年病逝,我很伤心。深觉这一生,我们无私奉献,聚少离多,让老妻受累了、受委屈了。不久,成都日报以《我的婚姻》为题征文,触动我某根神经,胡乱凑了篇应征稿,评为三等奖,从这里开始提笔。

有次,省委宣传部召开报刊工作会议,同寝室的《中学生文艺》编辑约稿,我写了篇有关詹天佑的故事,谬承采用。老妻同学戴臣筠儿子谷建宁,是铁路系统唯一出席全国总工会召开的“职工自学读书积极分子大会”的代表,我顺路采访了他,为《良师益友》写了篇文章,得到编审同志表扬。此后,偶有笔耕,积少成多。老友王从军帮我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所写均系铁路人物,行业对口,遂允诺出书。

1984年10月,垫江县委书记刘庆渝、县长刘代荣,来蓉召开乡友支乡坐谈会,中国计量测试研究院电离辐射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罗采廷,建议垫江建原子能辐照场,县责成城西乡承建,经国家、省有关单位、部门的关心、帮助,辐照场于1996年初建成投产。一个乡镇企业,建成当时有的省还是空白的高科技产业。不简单!我提笔写罗工,写垫江人。老家三哥胡绍书,让我写民营企业家胡仲仪,遵命花了相当多精力,写成我自己也陶醉的作品,又是写的乡友,惜文章被责任编辑“枪毙”。

我采访徐光华老师,他患肝癌已不能起床,仍陪我谈了半天。他老友熊光节来访,他说:“我和崇俊谈点事,你改天来吧!”过去有人对徐老师有些误解,我为他辩诬,还了他历史清白。有幸,他生前见到了成书。不是我写徐老师,是徐老师感动了我。

我写董时进,没有资料。他的亲属董保静、胡荣伦,为我手抄了一本董时进的著作寄给我。我不继续写下去,何以报答他们的厚望。

我去龙池游览,在都江堰遇雨,向陈荣信借雨具,我请他向陈荣悌约稿,荣信满口应允。鼓励我一定要完成写垫江人的书。

越写,别人寄来的材料越多,提供的线索越多。越写,人家越感动我,我更想去感动人。这本书共写乡人三十五位,其中非我执笔的五篇。写书时尚在世的,现已去世十一位,健在仅十三人。我自信,它记录了老一代人的某些历史片断,如果你想认识点那些历史,这书或有用。

编辑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仍是任继英同志,限于规定,凡书中有关挨批斗的叙述,一律删除。删去记述胡仲仪、杨德成、孙挺信三人的稿件三篇。胡仲仪,说他犯过错误;杨德成,讲的有关镇压汪伪特务头子丁默村的故事;孙挺信在出版社出书时,不遵命删改。凡此有关旧事,抱歉多多!

《岁月回眸》的成书经过,我在序言中已详细讲了,纯属奉老妻之命的游戏之作。以上两本书出版后,老家三哥和侄儿女们,望我把旧稿付印,如斯而已。

在整个成书过程中,支持、鼓励、帮助我的人很多。我亲戚屈小苏,省文联编审,全部文稿,均由她审阅,书名均由她构思拟定。我侄孙女王卫伟,帮我打印书稿,侄儿王硕武为我校对,还有很多人为我呐喊出力。

李增恕,重庆女子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他爱人熊维熙,重华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维熙和我初中、高中同班同学,白沙大学先修班又同学一年,我作安定中学校长,他作总务主任,1991年病逝。我写书时,从早到晚动笔不停,还要复写二十五万字,寄给本人或亲属征求意见,辛苦异常。我约增恕来蓉帮我,经管生活,买菜弄饭,清洁卫生,熬药问医,照顾生病女儿,尽心竭力。出书后,各处运寄,搬上搬下,出大力,流大汗。如今写此续集,她每天催问进度,关心鼓励。遥谢故人,有礼了!

廖伯康同志,为“钢轨”一书作序,他说:“古老的、美的记忆,历史不会遗忘,它将永远焕发着青春,给我们心灵留下永恒的、美丽的憧憬和向往!”信哉!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4) 陪老妻去疗养(一)

84 陪老妻去疗养(一)

1987年6月,老妻突发奇想,要去看大海。

她和同科室的孙医生,到卫生处去办疗养证。办证的人讲了一大堆客气话。两位老医生,辛苦了一辈子,退下来,理应去疗养休整一下。看海吗?连云港、大连,都有铁路疗养院,去哪?

正说着,卫生处长到办公室来了。“唉呀!是你们两位老医生呀,何必亲自跑来,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办证的同志痛快,给办了两个证,想去哪儿去哪,让你把大海看个够。

临行时,孙医生有事,不去了。找邻居许主任顶了个缺一起去。

连云港哈尔滨铁路局疗养院,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两人一室,设备齐全。抬头就见大海,潮起潮落。

一天,我接到老妻来信,说天热,不去大连,要打道回府。啥?一辈子忙革命、忙家务,难得出去看看,怎能半途而废?心想,我一生欠老妻太多,干脆,我去陪老妻走走。我赶到疗养院,人家对待来疗养院的客人,照样热情周到,安排一块去游连云港的名胜古迹。

《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孙悟空从哪里蹦出来的?女娲石。在哪里?花果山水帘洞。在哪?连云港。花果山有电视剧里那些奇峰怪石,猴群纵横吗?这里最高峰,海拔才六百二十五米。作者吴承恩有丰富的想像力,你管得着吗?孙女晓晓,刚游柬埔寨归来,她说:“听柬埔寨的人讲,这无所不能的猴子的故事,他们早就有了,孙悟空是被中国人偷去的。”这著作权官司,谁去打?

将军崖岩画,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刻纹浅,不清晰,内容是些人物、农作物、鸟兽、日、月、星辰图象。据说这是我国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岩画,宝贵哩!

当然,还陪老妻他们参观了繁华的连云港市区。

徐州,铁二局有个指挥部,我给局里打过电话。我们三人到徐州后,受到热情接待。我发现这里用水奇缺,平时水龙头加锁。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规模很大,庄严肃穆,参战和支前的人很多,双方牺牲不小。有人评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推翻三座大山,为革命总是有牺牲的,值!

徐州休息后,乘火车到兖州,换面包车,到曲阜。县城不大,市容整洁。下车见人就问,孔庙在哪?老妻对历史特有兴趣,进得庙来,殿、堂、阁、庑,到处都是,前后九进,共四百六十六间,你数得清吗?孔庙占地三百二十七亩,南北长一公里多,庙内碑刻两千多件。问老妻,和西安碑林相比,谁大?她说这里规模全国第一,服了吧!

最使我大开眼界的,是这大成殿。所有孔庙,供奉孔子的地方,都叫大成殿,“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意思。这大成殿共九间,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大成殿四周,有五十多根巨大石柱。前檐十根石柱,深浮雕双龙戏珠,下托山海波涛,上缀朵朵浮云。老妻这位古迹迷,连连叫绝,惊呼奇观!反正,我从没在任何地方,看过这样精雕细刻的巨型石柱,难得!

从孔庙出来,十分疲劳,天太热,坐下来买根冰棍,先缓缓气。

孔府,在孔庙隔壁,是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地方。我们走进大堂,看见许多仪仗,什么“肃静”、“回避”的木牌,金瓜、钺斧、鬼头刀、如意钩、龙旗、虎旗……排列两旁,这住宅里怎么摆这些玩意呢?问老妻!她也茫然。

从汉代起,皇帝开始封孔子后裔作官,宋朝封为世袭衍圣公。官衙和私宅一体共九进。官衙俗称三堂六厅四衙门,四衙包括管勾、百户、孔庭族长、曲阜县衙,设有大小官吏,可审讯、行刑等。六厅,主管印信、文书、钱粮、礼乐、劳役、接待饮差等。三堂是衍圣公办公、处理内务、接待宾客的地方。后宅,有院落两进,前后对称。再后,为后花园,有花厅、凉亭、假山、鱼池……等。

据文献记载,孔府收藏的文物古董,不计其数,有的是国内孤品。估计可建成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藏品极丰的博物馆。

从以上简单记述,可以看出,孔府是权力和财富的结合体,已偏离儒家哲学的某些理念。

看完孔府,我们已疲惫不堪,去不去孔林?许主任说不去了吧。我说难得来,走马观花,去看看吧。于是,大家又买冰棍、又喝水,稍后,叫了个三轮车,出城,直奔孔林。曲阜的三轮车,乘车人在前,骑车人在后,和成都相反。我想,看一个墓,几分钟就完了。让三轮车等着,一会儿原车返回。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里,礁实有孔子子孙三代的墓,也是孔子家族世世代代的群体公墓。到现在二千四百多年,到底葬了多少墓?你知道?这孔林占地二千亩,有古树二万多株,围墙长七公里多。号称碑碣林立,石仪成群,人造园林,四时不衰。难怪,这里叫孔林,不是“孔陵”。我问老妻,记住了吧?

回来的路上,我向老妻夸耀,我说:“来曲阜游了中国第一大庙、第一私人奇府、第一私家墓园,你这历史爱好者,虽受点热,不虚此行吧?我是外行!信口开河,莫见怪!”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5) 陪老妻去疗养(二)

85 陪老妻去疗养(二)

我们游完曲阜,返回兖州,下午乘火车到泰安。

泰山,海拔1524米,中国“五岳”之一,“五岳”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泰山的海拔高度,是五岳中的第三位,古人以东方为吉,称泰山为东岳,将它奉为五岳之尊。所以,历代帝王常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历代文人,作了不少诗文,歌颂泰山,如像诗人杜甫在《望岳》诗中,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

我们下火车时,天色已暗,人挤人,吆喝声声:“我们旅店,明晨有专车送客人到泰山脚下。”我们信以为真,跟着就走。泰安很热,整晚吊扇没停,仍不能安眠。早上起来,我们天真地到处找去泰山的专车,没有任何回声。

泰山有名,我一心要让老妻游胜地,可从没打听过,路线怎么走?游哪些景点?我们找到车站,看见许多游客在上去中天门的汽车,我们连问也没问,就跟着上车了。

中天门,意思是到了“天庭”的半中腰。这里确是山脚到山顶一半的路程。那时,索道刚建成不久,到站的路还没修,爬山走小路,路难行。乘索道到南天门,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南天门是进入天庭的大门,到此我们已成仙成佛,登天了。

南天门上去,路修得很好,叫天街,宽阔,约一公里,到玉皇顶,有玉皇殿,即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端坐在上边那位玉皇大帝的殿堂。

回程,因时间还早,我们出南天门,沿阶梯向下步行。电视中常见到,阶梯整齐,路面宽阔,蜿蜒曲折,十分壮观。多少级台阶?我查了资料,六千二百九十三级,不信,自己去数。

下行,经过“对松山”,即两峰相对,松生绝壁,层层叠叠,松海一片。“云步桥”,单孔石桥,凌驾深涧,云气弥漫,如在天际,故称“云步桥”。还经过仙人桥等处。返回中天门,偶遇铁路局女工程师黄工,她独自来游,步行上山,是位女杰。据她讲,山脚有岱庙,是泰山的重要景点。可惜我们盲目随人瞎逛,失去一睹岱庙机缘。

坐车回泰安途中,我给老妻讲,此行,我们看到了“泰山至尊”,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至尊。

返泰安,乘火车到济南。去济南机车车辆工厂,找到在铁道部开会认识的一位副厂长,我们的吃住交通,得到周到安排。

济南,念语文课本,读《老残游记》,早觉名满天下。济南,泉城,因地下多石灰岩溶洞和裂隙,储水丰富,涌流成泉。济南一些著名景点,多和这泉水有关。

大明湖,名扬四海,就是因为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四十六公倾,有一湖烟水、绿树蔽空的美誉,清人刘凤诰曾有吟湖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湖中有历下亭,大门楹联书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湖畔有沧浪亭,《老残游记》作者曾形容登此亭:“俯视大明湖,远眺千佛山。”我们游大明湖时,正办牡丹展览。湖中有水柱冲天数十丈。这是现代科技,古人哪知当今。

趵突泉,名列泉城之首,名声极大,可水池面积只有一亩左右。池中有清泉三股,日夜喷涌。古书中形容,浪花四溅,势如鼎沸。就像煮开的水,不断向上涌冒。我们住在四川的人,哪看过这等光景。老妻常念李清照的词句,什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因不知道女词人李清照的纪念馆离趵突泉不远,未能前往参观凭吊。她这位有古文僻的人,甚觉遗憾。我说:游泉城,饱览碧波,洗心洁面,亦快事也。

从济南乘晚车赴青岛,半夜到达,四方工厂有人、有车接站,感谢济南工厂精心安排。

崂山,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崂山道士》文一篇,挖苦那些投机取巧,不务实际,妄图学穿墙术,终至碰壁的故事,所以,到青岛,去崂山,成了我们第一心愿。故旧丁兆元,从我们工厂退休后,回到四方厂居住。我找到丁兆元同志请他导游,四方工厂派车,先去崂山。

崂山临海,一般的海边,多是沙滩,崂山的特点,却是海山相连。海拔1133米,比泰山约低四百米。古书记载:“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由于奇峰凌云,峭壁依天,又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称,所以,这里在历史上成了道教名山。秦皇、汉武曾到过这里寻仙药,以后一些皇帝逐步扩修道观,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西汉时创建,历史悠久,现存三院(即三殿)。《聊斋志异》《香玉》篇中的绛雪,即是用这个宫里的耐冬花树幻化写成,现这树仍然枝叶繁茂,树旁立有“绛雪”石碑,我们曾在此留影。宫中有汉柏、唐榆、宋银杏等古树,历经风霜,仍葱翠依旧。宫东旁巨石上刻有“始皇帝二十八年游于此山”小字一行,可为历史见证。

上清宫,相传也是汉代创建。宫前银杏、牡丹都是数百年的古树,《香玉》篇曾借宫里的牡丹幻化花仙。

崂山名观庙宇还有华严寺、太平宫、华楼宫……等,山顶还有建筑,我们爬到半山,因体力不支,中途折回,未能游览。反正,这里是个文化宝地,正如崂山矿泉水一样,沁香甘甜。老妻游兴不减,她最感兴趣的,还是那香玉、绛雪、崂山道士。蒲松龄的名篇,早已深入人心。

回到青岛的第二天,市技术监督局长王鑫贤派车来,游市区东部“八大关”。这个地区原有八条公路,以中国的“关”命名,即山海关、正阳关、嘉峪关、武胜关、紫荆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这里除了绿化以花分类,集中分片栽植,颇具特色而外,更主要是建有造型别致的别墅群八十多座。据说,红都女皇江青在这里有专用别墅。还去了前海栈桥,从海岸边修了四百多米长的道路,延伸入海。在尽头处,建两层八角楼,取名回澜阁,雅名“飞阁回澜”,是青岛十大景观之一。

青岛游完,我赶到四方工厂办公室,去问火车票的事,因我任厂办公室主任时,和他们有过交往,所以一见面,他们以老朋友相称相待。他们说:“早知道是你,我们该去火车站接车哩!”我问他们:“我们的免票,可不可以经烟台到大连?”他们说:“你们这车票,只能走北京到大连。”咋办?他们说:“那还不简单,我们为你们三位另开一张免票,乘火车去烟台的卧铺票,由烟台去大连的船票,我们在青岛全部为你们办好,尽地主之谊。”四方厂办公室的同志们比我有义气,比我有本事,佩服、感谢!老妻呀,感受到什么了吗?历史无情却有情,好、坏、善、恶、功、罪,它公平着哩!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6) 陪老妻去疗养(三)

86 陪老妻去疗养(三)

从青岛乘火车,中午到烟台。只在码头附近走了走,吃点饭。烟台市区什么样?不知道。

傍晚上船,夕阳尚在,船边,为老妻照张像。船大,平稳,天明到岸。大连工厂来人、来车,直接把我们送到疗养院。

我们到达时,刚上班,为老妻她们办了入院手续。疗养院临海,名气大,来人多,等级分明。上人,住苏军留下的将军楼;中人,两人间;再下,一般。听说两人间,为开什么会的人留着,只能安排一般。我,非疗养员,随从,优待,破格入院。

疗养院离市区太远,孤零零的。偶尔,陪老妻在海边小亭小坐,看看潮起潮落,拾点贝壳。多住几天,觉得有点无聊,大海早已看够,思归。给大连工厂去电话,一会来车,别也,回大连厂招待所。厂领导安排老干部部长贺经洲同志,全程陪同游了几天,什么公园、纪念碑、博物馆、游乐园,凡旅顺大连的新老景区,繁华闹市,都留下脚印。

送老妻去疗养,已达目的。返回北京,岳学鑫同志老远来接站。陪送我们到北京车站附近的铁路机务段招待所住宿。北京,来过多次,何往?许主任到同仁医院看姨姪女;我们看报上介绍,有新建“大观园”,据说“大观园”原建在南京,什么夫子庙、秦淮河、玄武湖、乌衣巷,我都找到过,这大观园没见过。不辞辛劳,远程奔赴。

这是新建的仿古人造景观,购票入内。园内有“省亲别墅”石牌坊一座,几许小屋,宅旁种几株新竹、小树,门上挂潇湘馆、怡红院……等匾额。看完十分难受,用苏州随便一个园林来比一比,这都叫“大观园”?谁能把曹雪芹请来,让他鉴赏一下。

该动身回成都了吧?不!老妻难得出来,机务段上车方便,问好去承德的车,上车补票。我们三人,奔承德,游避暑山庄。避暑山庄,“避暑”不虚。我们在北京,酷热难耐,到这里,晚上要盖厚棉被。“山庄”,这可不是我们平常意义的山庄。它是我国最大的帝王宫苑,占地五点六平方公里,周围宫墙长达十公里。它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公务的地方,是一个宫苑合一的建筑群。宫殿区共有建筑一百一十多处,集中我国南北方建筑的特点,综合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把江南绮丽秀雅,北方朴素民居,蒙古草原风光巧妙融合,使山庄成为我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缩影。苑景区,又分湖区、平原区、山区。山区可以狩猎,湖区可以垂钓,平原区遍布古木奇花。康熙、乾隆皇帝,根据苑区山、川、林、泉四时的变化,题名的有三十六景,风光旖旎,巧夺天工。

为了缩短徒步行程,我们坐车去侧门,由侧门进,经平原区,前门出。我们进去不远,到了“万树园”,园里没有任何土木结构建筑,尽是些大型蒙古包。清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接待过蒙古、西藏高层人士和某些外国使节,现在仍存有《万树园赐宴图》。在平原区西部有文津阁,这个阁和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四阁,是皇家藏书楼,当年曾存放《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山庄内的三十六景,现在从书上看到这些景点名称有:万壑松风、云山胜地、月色江声、水芳岩秀、四面云山、金莲映月、芝径云堤、卷阿胜景……。但我们去时,没有翻阅史料,也没导游,稀里糊涂,又走得人困马乏,三十六景,可能我们已经走过了不少,只是视而不见。

在承德住了一夜,第二天游外八庙。八庙,都是皇家建造的大型寺庙,因受皇室管辖,在京师以外,俗称“外八庙”。这八个庙分布在避暑山庄的东北山麓,庙和庙之间,相距较远,去参观要乘车,我们只看了下面几个庙。

普宁寺,寺内有我国最大木雕千眼千手观音佛像,高二十二米多,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重一百一十吨。建寺目的,是纪念蒙古部份部族,协助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而修的,因蒙古族信奉黄教,所以寺庙综合汉、藏庙宇建筑形式,规模宏大,占地二万多平方米。

须弥福寿之庙,建庙原因,乾隆皇帝七十寿辰,班禅活佛远道来祝贺,仅用一年时间建成,供班禅居住和讲经用。该庙占地约三万八千平方米,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建造。

普乐寺,这庙是为了纪念西北边疆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部落和清朝建立友好和睦关系兴建的。

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就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这庙完全仿拉萨布达拉宫建造,又称小布达拉宫。建这庙,一是为纪念乾隆皇帝六十大寿,皇太后八十大寿,接待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另一件重要事件,是纪念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族,庙中现有碑刻《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汉、满、蒙、藏等几种文字,记述民族团结情况。

我们虽是走马观花,看了四个庙,但疲惫已极,不能再走了。第二天返回北京。

学鑫同志已经将回成都卧铺票弄好,有幸我们都是软席票,同住一个包房,并有空调,顺利归来。

车上,我大发议论。我说,这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冲突,多数都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引起的。在承德外八庙碑记中看到,清政府是十分重视民族和睦的,在各种场合、用各种办法,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关爱和尊重,所谓康、乾盛世,可能和这一点有较大的关系。老妻这位历史爱好者,频频点头。可从另一面看,这避暑山庄、这外八庙,尽是些“全国之最”,这要花多少人民的血汗钱呀!那年月,人们没有“纳税人”这个概念,“天赋皇权”,皇帝老子愿干啥干啥!现在人,讲的是为人民服务。少奇同志讲:“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公仆”“纳税人”这些词汇,大家现在开始懂了!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7) 我和孙女

87 我和孙女

那天,我孙女考完语文回家,进门就钻进我房里,又笑又跳,那高兴的样子,把我都惊呆了!“爷爷,你猜,今天我作文写的什么?”“我咋猜得出来呢?”她提高嗓门,大声说:“我写的是‘我的爷爷’!”说完,笑得前俯后仰,像拾了个笑罗汉。

我两个孙子,一个孙儿在国外,身边就剩这一个孙女,平时十分溺爱。

其实,我在孙女面前很少有个笑脸,从没给过她什么贵重礼物。过春节,人家给“压岁钱”,我一次也没给过。记得有次我给了她50元,她又悄悄放回我枕头下,还写了个条子:“谢谢爷爷!”

小学生作业负担重,写日记、作文,常写得她晕头转向。有时,她把草稿给我看,我常常板起脸对她说:“啥子光阴似箭呵?陈腔滥调!”“叙事前后不要重复,用词要准确!要准确!”有时我简直是大声嚷嚷、怪吓人的。

久了,小孙女反而取笑我,她把作文稿拿到我面前,学着我的样子,装腔作势、摇头晃脑地说:“写文章,要有丰富的想像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嘛!爷爷,我这想像力就是丰富不起来,咋办呢?”

逗得我哈哈大笑!有一回,小孙女来问我:“爷爷,什么叫‘锲而不舍’呀?”我给她作了讲解,她很高兴,背了又背,然后写在小本子上。小孙女在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学习,题目很难,她有点泄气。我就对她说:“不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吗?信心和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前提!”以后,她遇到难题来找我解答时,就像背“语录”一样,总是把这句话先给我背一遍。不仅把我逗乐了,也使她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终于获得了好成绩。

她在学校年年都是三好生、第一名,有一次,有一科考差了,她回来伤心地哭了很久。我丝毫没有责怪她,反而安慰她:“打仗还没有常胜将军哩!一次考坏了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的一生,不知会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我们要用微笑去迎接它!”没过多久,她回来给我讲:“今天,我和同学们辩论了,他们说考差了,回去爸爸妈妈要骂,有的还要打哩!我说,不对,我爷爷说的,要用微笑去迎接失败,考坏了下次再来嘛!”看她那理直气壮把我抬出来的样子,又把我逗乐了!

可接着,她又对我说:“爷爷的话也不是全对,考学校差半分还考不上呢?怎么没关系呢?”

天哪,她讲得还真在理哩!无奈,我只好认输。“考学校,差一分当然不行。我说的只是一次考差,不要垂头丧气,看你那天哭得多伤心!?”

“对!对!对!爷爷,要用微笑去迎接挫折和失败嘛!”

现在,小孙女把我当作是她的“精神支柱”,我也似乎把她当作“精神寄托”,我和孙女互相关心、互相勉励,愉快地生活,在金色黄昏中,我深深感到生命的延续和价值。

以上,是14年前,孙女上小学时,我写的一篇征文。

她上大学时,我告诉她:语文、数学,是作任何工作的基础,基础要打好。英语、计算机学好了,毕业找工作容易些。

大概读三年级时,我告诉她:找男朋友,最好在同学中找,优点、缺点都了解,像爷爷和奶奶一生没吵过架。后来,她来电话:“我有男朋友了,是你说的哈!”我回答:“是,是我说的。”

她工作了,我问她:“是混型,还是事业型?”她回答:“当然是事业型!”我说:“信心和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前提。”

她结婚时,我祝福:“爱在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上,美满和困扰同在。”孙女说:“爷爷是我的避风港!”我尽说空话。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8) 汶川大地震

88 汶川大地震

这一节讲地震,主要是讲点小孙女的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正在看电视,忽然觉得房子在晃,开始感到奇怪,后越晃越历害,觉得可能是地震了,急叫正在午睡的女儿,叫她和我一块下楼躲避。她不理我,只好一人下去。看见大院所有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议论纷纷。“好吓人呵!不晓得哪里地震了呵!”“什么电话都打不通了呵!”七嘴八舌,不知如何是好。

一会儿,儿子骑车来,他因下楼时,脚扭了,一拐一拐的,我让他去医院看看,他说:“不去。”看我坐在门栋口墙边,他说:“你坐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呀?房子倒下来,不正好压着你哦!”人在灾害面前,智商咋就那么低呢?

一会,儿子接到孙女从上海发来的短信,开始说成都地震了,后来,又讲是汶川地震。我去过汶川,心想,还有百来公里,不管它,回家去。我回到楼上,凤凰卫视已开始播出地震消息,不过,说成都的情况不太准确。一会儿,澳大利亚的儿子来电话,他们的消息,比我们临近震区的人还快。正讲话的时候,儿媳丁桂芬插话:温家宝总理已赶赴灾区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电视新闻,基本都播地震新闻。成都电视台所有频道,全部合为一个频道,播地震。这以后的几十天,我一直和地震新闻相伴,从未中断。

成都人,反应快,交通台的播音员刚意识到已发生地震时,及时向出租车司机发出救灾呼叫,刹时,几千辆出租车,全部变成救护车、消防车、运输车,投入了救灾战斗。一位出租车司机事后讲,我不知道发生了地震,到都江堰后,大雨、停电、漆黑,怎么救人?要早知道,我家有台发电机,如果带上了,起码多救几个人。

为运送救灾物资,成都二千多辆公交车,随时待命,灾难面前,成都速度,让人惊叹!

第二天,谣传都江堰化工厂受震,化学物质外溢,污染了成都水源。幸亏电视里及时辟谣。

不几天,市电视台滚动播出:地震部门提醒,今晚成都有余震,叫市民作好准备。这不就是发的地震预警吗?儿子来电话,要开车出去暂避,问我走不走?我说:“不信!”照样按时就寝,老年人,已没有躲地震的精力了。

我刚才讲成都速度,实际是个中国速度。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的速度。最近,我看报上载美国《科学》杂志记者,访问温家宝总理,问他地震时的情况,温总理说:“地震时,我的办公室就在摇晃。”问他第一时间想什么,温总理说:“我首先想到的是黄金七十二小时!”好个黄金七十二小时,不抓住这个抢救生命的最宝贵的时间,灾区不知要多死多少人?

中央高速决策,总理立即赶赴现场。迎来了全国千军万马奔赴灾区。不知是谁为我们出了这道数学题?算了这道数学题?再大的困难,用13亿除就很小;再小的力量,用13亿去乘,就会变成巨大。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这次抗震踊现了许多英雄,无论是谁,你只要到过灾区现场,你就是英雄。上峨眉山,有整齐的阳关大道,你还觉得难上吧?这山一样高,连路都没有,要冒负重、塌方、落石、滑倒、坠岩等各种危险,能到现场就是英雄!四千多电视记者,日夜在现场采访报导,个个是英雄。志愿者,哪里需要去哪里,能干什么干什么,个个是英雄。那些天全国只有一个声音:感动、感激、感恩!

上边讲了点在地震期间,个人的一点感受,下边讲小孙女曾晓晓的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地为灾区儿童送节日礼物。一天,儿子说要到机场去接取孙女从上海为灾区儿童买的玩具。奇怪,孙女怎么可能从上海买回儿童玩具?就是买了,又怎能在节日前送到灾区儿童手中呢?你以为可能吗?真办到了。

后来,见到孙女,我问她:玩具谁去买的?她说:“我!”再问:“钱谁掏的?”她说:“我掏五百元,其它是向伙计们要的。”“你认为可能送到吗?”孙女说:“我打听好了,成都有救灾物资转运站,交到转运站可以代交。我让爸爸来接机,把玩具交到转运站去,妥了。江油灾区儿童收到玩具后,给我们有回信的。就这么简单。”

有人爱玩弄人权标准,在若干万平方公里的大山中,挨家挨户,寻找灾民,救助灾民,这叫什么权?全国那么多省,接受伤员,对口支援,谁能一声令下,千呼万应?那么大面积的灾区,没发生疫情?在灾难面前,让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什么叫国家?什么叫领导?什么叫人权?

家园 经历风风雨雨一辈子的老人家就是深明大义!

有人爱玩弄人权标准,在若干万平方公里的大山中,挨家挨户,寻找灾民,救助灾民,这叫什么权?全国那么多省,接受伤员,对口支援,谁能一声令下,千呼万应?那么大面积的灾区,没发生疫情?在灾难面前,让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什么叫国家?什么叫领导?什么叫人权?

家园 逐篇送花,

这句话尤为赞同。

再大的困难,用13亿除就很小;再小的力量,用13亿去乘,就会变成巨大。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家园 xiexie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89) 老妻病逝

89 老妻病逝

1991年春节,旧历年三十中午,我们在老妻中学同学、好友、省医院药房主任黎淑明家共进午餐,淑明是烹调能手。回家后,老妻热情不减,准备第二天的汤元心子,情绪很好。

早晨黎明,我说我起床去打牛奶,她说她去。把牛奶买回来,我还在睡觉,一会,她进屋来讲:我手有点麻。她和我都意识到,有点不对劲,立刻把邻居门叫开,打电话给铁路医院急诊室。救护车到,赶快送入病房,确诊脑溢血。

她住进去就开始呕吐,医生说是”应激反映“,下了病危通知书。那时,医院还没有护工这个职业,我六神无主,急打电话给老家亲戚正宇,看能否找个人来照顾一下,他说:“实在找不到,只好叫妈去。”

老妻进院,平静躺下,只给我讲过一句话:“尿了,换一下尿布。”未留任何遗言。

晚上,我去病房,护士讲:“慢慢血出多了,脑压高,救不过来了。”我只相信她是铁医本院职工,病情轻,发现早,没从病情恶化方面去考虑。

以后,惊动了局周丕烈总工程师、局原检查长、卫生处长、老战士协会周彦郎秘书长,他们找来院长,因正值春节放假,开会商议,允尽力抢救。此时,依我观察,已病情危急。

旧历初一发病,初三病逝。

病逝后,医院派门诊部主任来家看望。这时,正好省政协主席廖伯康夫妇来家,他们问这是谁?平时知道名字,人对不上号。

老妻平时常给我讲三件事:一是希望脑溢血病逝,痛快,不受罪,不拖累家人。二是不举丧,不搞什么丧葬仪式。三是捐献遗体,死后为医学作点贡献。

第一件,生死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巧合了她的预言,可谓顺心。第二件,要怪那个周丕烈总工程师,他说遗体告别仪式总要举行一下吧!我无所作为,听他摆布。第三件,儿子说没听见妈讲过。后来,我才知道,捐遗体的事,要事前到川医去申请,填表、签字、贴照片,逝世后,电话通知他们,就行了。

这告别仪式,因为省政协主席廖伯康夫妇要来参加,引起了医院和铁路局的重视,局派了个副局长、干部部长,省医院院长潘慈康是老妻大学同学,我们431工厂党委书记,局设计所书记,院长,以及人事厅办公室主任等众多好友、同事,以及在蓉众多亲属、老家侄儿正宇,侄女正敏等都前来参加。备享哀荣,我怨老周惹祸。

礼毕,廖伯康主席夫妇出于一种特殊的关爱,和对我家实际情况的了解,约请铁路局副局长、干部部长、人事厅办公室主任,加上工厂党委书记,提出将我在431厂的儿子、媳妇,调回成铁局就近安排。这事完全是廖主席夫妇的关照,主动想到并提出来的。当然,大家都觉得确实该办,态度是积极的。

老妻病逝时,年仅六十七岁,她的为人,我在《写在钢轨上的记忆》一书中已讲过。除了所谓真诚、厚道;平常心、不矫情;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些而外,我以为最大特点是:对待任何人,不论官高职卑,亲疏长幼,一视同仁。记得我俩曾有过默契,越是较生疏的人,越要关心。我打了个比喻,我说我住在铁道部招待所,老走错路,客人初来乍到,不多加关照,咋办?

为了这件事,我曾多次关照孙女。我说:对待丈夫的亲友,应和对待自己家的亲友一样,甚至更好一些。这一点要向奶奶学习。我把老妻美德当成传家宝,向后辈传授。

老妻病逝,当时就有亲属讲:说我送老妻住院的医院送错了。后省医院院长,也有过同样的看法。当年铁医只那个技术水平,连个CT扫描都没有。现在看来,当时如能送到省医、川医等条件好一点的医院,可能人就救活了。我愚蠢无知,当初要是有个人指点迷津,叫转个院,即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真悔呀!

老妻1958年即发现高血压,自己发明了个“间断性”服药法,血压降了就停药,很长时间才量一次血压,自己平时从不监测。如果有现在对待高血压的条件,何会67岁早逝呢?话说回来,会怪怪自己。

我看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归纳了四句话,任何病:“早发现,早治疗,大医院,看专科”一不耽误,二要确诊。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90) 儿子一家调回成都

90 儿子一家调回成都

儿子一家从资阳调回成都,在廖主席面前,谁都说照办,可办起来,还真难!

431厂大开绿灯,上上下下,都伸出温暖的手!

媳妇刘X,搞档案工作。档案科属铁路局办公室,周总和办公室一块办公,人很熟,他出面找了办公室主任、档案科长,都讲:“老总的事,照办。”顺利过关。

儿子曾X渝,在厂里搞计量,成铁局当然要往局计量室安排,这计量室本属总工程师室管,照理轻而易举。可计量室有位主任,就是顶牛,干部部讲不通,几个总工程师亲自打电话,不知道为啥,就是不同意。后来只能由局干部部硬性下令,下级服从上级,才算解决了。

这还是小事,什么才是大难题?当时,成都市有个规定,进成都要“进城指标”。这指标哪里发,省人事厅。这指标和那个“农转非”差不多,有的厅局,一年才二、三个指标,铁路局算大单位,跨几个省,一年才二十来个指标。有的工作调转,有的照顾关系,错综复杂。你一家三口,就要三个指标,干部部感觉为难。

后来,我和周总直接到干部部找到部长,他们同意给两个指标,先来一个大人、一个小孩。走出干部部的大门,周总就把这个方案否了。他说:“这类事,我碰的太多,以后再解决,更难,千万干不得。要解决三个人一次解决。”

一个偶然机会,我了解到有个垫江女老乡曹宇音,是人事厅原分管这方面工作的副处长,现虽退休,党的关系仍在处里。我去向她请教,她说,此事只有请廖主席直接找分管“进城指标”的副厅长,他才有权批。

人事厅的医疗关系,在现省五人民医院,我去找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胡代阔,问他和这位厅长熟不熟?胡院长和我是好乡友,他客气,对我以老师相待。他说:“很熟,他一家都常找我看病。有事吗?”

我又去找到廖伯康主席,谈了这个“进城指标”的事,他首先表态,一定负责到底,怎么解决?他提了几个方案。我给他说:“那些都不需要,只要你动步,到这位厅长家走一趟,带路的事,有胡院长负责。”

果然,廖主席,胡院长和我三人,连车都没要,直接步行到了这位厅长家里。胡院长作了介绍,讲了来意。这位厅长很客气,他介绍了点情况,他说:“进城指标”问题很敏感,我们厅里不敢,也不可能留多的机动指标,这是硬逗硬的事,不是随便应付得过去的。廖主席从没交待我们办过事,老胡同志年岁大了,家里老母瘫痪,妻子刚去逝,女儿是精神病,无子女在身边,确有实际困难,我们特事特办。劳神廖主席回去写封信来,我给处里批一下,看这样行不行!”

这天大的事,厅长算拍板了。回到廖主席家,马上写好信,交给我,第二天,一大早,我在这位厅长门外候着,他一开门,我就进去,把信奉上,他看了,告诉我:“行了,你回去等着”。

不久,曹宇音同志给我来电话,说处里已经给铁路局干部部去过电话,请他们派人来办。我打电话问干部部长,他讲有这事,让我们自己去办具体手续。

有了“进城证”,还要交进城费,说进一个人,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要增加许多负担。

铁路局办完调转手续,派出所又不给上户口。为啥?他说你家房子小了,住不下。这关上户口什么事?我给居委会张主任讲了,他说,你不给上户口,我居委会也不给你办事,人家曾医生可是个大好人哪!

小孙女还要转学呀!周总管过教育处,他马上给教育处打电话。学校让去转学考试。小孙女总算顺利入学了。

这事已过去十八年了。无论媳妇、儿子所在单位,还是孙女所在小学、中学,他们工作、学习成绩都是顶瓜瓜,备受大家赞许。

为儿子一家调转的事,惊动了那么多人。特别是廖主席挺身而出,关爱备至。我整整跑了八个月,马不停蹄,一天没休息过。

现在,城乡一体化,谁有钱在成都买个房子,都可以入户,“进城指标”,已经成了历史。这里记下来,算留个纪念,一是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怀,二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过去!是谁发明了那个城乡二元结构?小城市进大城市为什么要那么高的门槛?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91) 我陪女儿

91 我陪女儿

女儿,从住进精神病院第一天,她就成了“精神病人”。如果戴上这顶帽子,任何人,除了爸爸、妈妈,都会对她另眼相看,她也会特别自卑,不敢、不愿和人有正常交流。于是,她就成为社会所唾弃的人,她和社会之间就有了一个很宽的隔离带!

1989年,我们把她接出精神病院。医生说,让她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这生活怎么又能正常,她的活动范围,除了爸爸、妈妈,还可能有谁?妈妈死了,除了爸爸,还有谁?

开始,我还指挥她,让她去买个什么东西。但她总要问:“你去吗?”意思是要爸爸陪她一道去。

慢慢,我才悟出了一个道理。她的病情是“迫害妄想”,老觉得有人骂她、斗她、害她,一个人出去,她觉得害怕。从此,我再也不勉强她一个人去干什么事了。我即使再觉得劳累,都尽可能陪她一道去。而且我还尽可能、千方百计找机会,陪她出去参加什么活动。朋友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陪一次、两次,可以。陪一年、两年,可以。我陪了整二十年,不说寸步不离,也八九不离十吧。我说,什么叫爸爸?这就叫爸爸。

精神病咋的啦?精神病人也是人。不是讲人权吗?她也有人权!她们更应该受到人的尊重和关爱!不是吗?

打倒四人帮后,叶剑英元帅曾沉痛地讲过,冤假错案,牵涉到一亿人口。如果一半人有这样的遭遇,你们说用什么比喻好?比什么高、什么深?

我的单位不在成都,没有什么活动。其他单位一些老朋友的聚会,常通知我去参加,如像垫江乡友会,万鸿声同志总想到要告诉我;铁二局老朋友团聚,甘洪云、蒲玉芝总不会忘记约我;大竹中学在成都校友聚会,甘立平,李鸣凤校友,常邀我赴会。由于大家的关爱,我也想借此机会,带女儿出去走动走动。不然,我深深觉得她太寂寞了!老朋友们,道声谢了!

2008年12月18日,本来打算去路局食堂吃饭,临时有客人来家,我就告诉她到对面去买饭。她下去不久,一会对面九幢邻居卜大姐,在下面大声喊叫:“十九号的胡大爷,快下来,你女儿摔跤了!”我匆匆下楼,看她在一楼梯坎下边躺着,一动不动。邻居赶快开门,打电话,找铁路医院急诊室。天哪,人家急救车出车了,急得我没法,只好打电话通知儿子来帮忙送病人,正打电话,邻居来敲门,讲急救车来了,谢天谢地。

在急救车上,她一路呕吐,我想糟了,脑子肯定摔坏了。经过照X光片,照CT,确诊腰椎粉碎性骨折。侥倖脑部还没大问题。

“粉碎性”三个字,好吓人。听医生解释,腰椎有两条以上裂纹,就可诊断粉碎性骨折。医生意见,保守疗法。控制血糖,预防炎症。好在,几天体温就正常了。现只能躺在病床上,等时间,自然愈合。可不到两周,医院又要赶她回家疗伤!如果她不受迫害,不得精神病,能有今天这个悲剧吗?这扯远了,不能怨天尤人,只望老头能多活两天,能多照顾两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