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每个人都可以伸伸腿——从“清末之GDP”谈起 -- 黑岛人

共:💬100 🌺38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理解。
家园 很难定义

有些学科的有些概念和名词本身就是无法准确定义的。

比如说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有些甚至会是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产生变化。

哦,或者可以直接说是随着人的认知而产生变化。

除非你把所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用不同的名词区分开来,

但是那样,随便找一个概念就可以延伸出比常用词组更多的名词来,

那就不用讨论问题了,可以用来讨论问题的时间都花在如何查找准确的名词了。

家园 也不用这么强调GDP和GNP的差别吧

如今,GDP和GNP的差别不大会超过1%。那个时代殖民化比较严重,就算是有10%的差别,估算的误差都不止10%这么多。

家园 多谢。

上面积吉和梨花的概括,对于两人的观点分歧的分析更简明扼要,直接切中要点。

我用了那么多文字反而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了。

当然我更想说明的就是你总结的,语气问题。

这也是网上的争论最难解决的部分吧。

家园 说得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送一朵花
家园 懂了
家园 你这完全是文科生懒惰的调调!没营养!

怪不得文科的东西那么差,离科学方法那么远呢。

家园 我是工科生,我偷懒跟文科无关。
家园 没讨论你本身是学什么的。是说你治学的方法不行。嘿嘿。

你的理解和逻辑能力太差了。

家园 您想给主贴争论问题的概念和名词来下个定义?非常欢迎。
家园 真是太无聊的“最后一句”了

我哪里有说过你“把厘金等同物业税”?!你一再指责我以此攻击你,要求我对这根本没有的质疑先道歉。好吧,我们让大家来看一看,人心自有一杆枰。

我主楼及回复中有关“物业税、厘金”的发言:

“其实我也知道,无论是“清末GDP占世界的11%”,“还是最后十年的财政膨胀直接断送了大清江山”,其实都只是这位大拿的引子,引得是反对乱加税乱开税,拿物业税比厘金的题目,后面更是引出了,其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大方向、大战略的担忧和思考。老实说,前半部分题目本身我是赞成的,而就物业税,在目前阶段,据传闻中可能的开征方式而言,偶也觉得是有问题(但我坚决反对把所有增税一律先妖魔化,这种是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偏执,根本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而后半部分题目,先不论观点赞成与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自觉便值得赞扬和学习。

“2。是要说说在你文字里说的把物业税比为厘金的事情和我的观点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半调子的物业税最终只可能是把财政压力转嫁给普通人的又一个轮回。这些已经在我们这个唯GDP的资本原始积累时代屡试不爽了。

——物业税的问题其实不是我想在这楼里的谈的,有机会的话另开贴吧,飘过……”

“物业税的问题我前面发言中都声明的很明白了,当代开征物业税的利弊及你的感慨,题目太大,我本贴无意讨论,我一再说明,我不满的是你提出的“最后十余年财政膨胀是直接导致满清灭亡的导火索”,而对此却没有提供坚实的原始证据和推理过程。”

所有相关发言中,也就“引得是反对乱加税乱开税,拿物业税比厘金的题目”一句,提到你把物业税和厘金放在一起谈了,这是因应你自己的题目《从老广的厘金话题说几句(和物业税有点瓜葛)》,和你指控的“楼主发表的一部分论点所依据的所谓我说的厘金就是物业税”、“在你文字里说的把物业税比为厘金的事情和我的观点是没有关系的”难道是一回事?!

自己画一个靶子然后说是我打完后画的,再装委屈,很好用吗。我看你是河里被推崇惯了,一遇到批评、驳斥就受不了,马上蹦得比天高。本来呢我开始写这篇时还有些心理障碍,觉得有在经管版拍冷棍的嫌疑,自删改了不少,现在看嘛,拍得就该是你。

家园 清末财政崩溃的问题我再多说几句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倡导和推行地方自治后,将大批的地方公共事务管理权甚至税收、司法、警务、市政管理、交涉涉外事件等权力下放,这个制度有点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制,而随着地方权力增大,地方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这一趋势向前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期间地方督抚崛起,向后又有民国的“联省自治”。

对于清政府来说,当时最要命的是,随着财权下放,中央的财政能力大大减弱,而搞改革,对外赔款和维持官僚体系运转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中央政府不得不另开财源,最后盛宣怀看中了铁路,准备用铁路国有来缓解财政压力,结果铁路成了压垮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的形势甚至比清政府还困难。因为在辛亥革命期间,外国趁机夺走了中国海关的个管理权,而地方督抚又不像南京政府上缴财政,孙大炮一度异想天开想把轮船招商局抵押出去,换取日本在财力上的支持,结果轮船招商局的股东一致反对。微波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行政开销,所以南京政府成立不久,革命党就开始大规模裁军。

相比之下,袁世凯实际掌控着北方数省控制权,无论财力还是军力,都比南京政府要好,而且列强也比较喜欢袁世凯

因此袁世凯最终摘走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实当时形势使然也

家园 南方系现在可是声势浩大啊~

拿着编篡的“史实”当引子,以方便引出自己理想的题目

这话说的太对了,南方系某人就是用这个套路出了本讲古代改革的书,结果历史研究不深入,完全一个以今人标准论古,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基本一笔带过不做分析,结论多经不起推敲。

书里总结古代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政治是否足够民主,经济是否足够自由。连慈禧1906年在迫不得已之下,下诏(诏书还是懿旨?我记不清了)预备立宪(后来被证明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拉拢资产阶级上层的一个政治骗局),都被此君吹的天上有地下无,还评价说“因此慈禧的政治声望达到了顶峰”(原文是这个意思),我被彻底雷到了。。

家园 南周他们是典型的“故事”“高考作文”选手

我见过其他选手的故事或高考作文:

故事:一个村子,外来流氓强奸村民,后有个村民带领大家把流氓赶出去,这个村民作了村长,然后强奸村民,村民却觉得爽。

不就是玩似是而非的类比吗?我当年没看懂此文,现在我看懂了,我只是冷笑。

所谓高考满分(或零分)作文:

  一对蛔虫父子从肮脏龌脞的肛门探出头来,看外面的世界,小蛔虫头一次看到外面的风景,

很是好奇,他问爸爸:

“爸爸,爸爸,外面那绿绿的是什么?”

“孩子,那是草地。”

“顶上那蓝蓝的又是什么?”

“哦,那是蓝天,孩子。”

“那洁白的是什么呢?一片一片飘着的。”

“嗬嗬,那是白云。”

“外面景色那么美,为什么我们老是呆在这里面呢?”

“孩子,这是我们的祖国!”蛔虫父亲神情庄重的说。

想说明什么?

是,这样是可以自娱自乐,可是,要忽悠人,似是而非是没有前途的,反而把自己阴暗的目的展露无疑。

家园 其实这两个故事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最普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