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将错就错施耐德 -- 马伯庸

共:💬199 🌺12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引起我关心这个话题的

del

家园 好玩,花。
家园 看得很过瘾。花。
家园 兄弟我不是太懂这些

查了一下,原来是给弄错了,是装的75mm施耐德迫击炮。惭愧惭愧。

家园 抓个小虫子

他们就是欧仁施耐德的两个儿子:亨利施耐德。(Henri Schneider)和欧仁二世(Eugène II Schneider)

作为施耐德掌舵者欧仁施耐德的长子,亨利施耐德比乃父丝毫也不逊色,虎父无犬子。他从小就接受精心教育,并亲自参与父亲和叔父的各项事业。

好像不是叔父吧?应该是伯父,呵呵

不是
家园 山东话里面也是这么个说法,呵呵

当然,沧州跟山东很近,呵呵

家园 (六)山雨欲来风满楼

施耐德公司虽然在坦克上大败亏输,可到底是老牌军火加钢铁大鳄。不就是一坦克嘛,给你们雷诺自己玩儿,军方的订单大头,比如火炮、火车和其他技术兵器,到头来还是得来求我们施耐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整整持续了4年零3个月,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施耐德公司在战争中靠着法军和协约国的订单,大赚了一笔;等到战争结束以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施耐德当仁不让地又,而且这一次比之前赚的更狠,因为此时它的业务已经不只是钢铁和军火,还有民用电力与水泥。尤其是后两块市场,对于战后重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自然利润也大得惊人。欧仁二世当年慧眼识珠,从电力刚一诞生就下力气进行投资,如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凡尔赛条约刚刚签订,德国对中欧和东欧的影响力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暂时的势力真空,以施耐德为首的战胜国企业趁虚而入。其中施耐德最著名的合作伙伴,是捷克的L&K公司,两家公司一起合作生产高档豪华的轿车。这款轿车就是赫赫有名的斯柯达(Skoda)品牌前身。另外,施耐德现代的三大主要品牌 - 梅兰日兰、TE电器和美商实快也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

在积极拓展新业务的同时,施耐德仍旧没有放弃军工领域的发展。公司的军火生意愈作愈大,甚至连远在亚洲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都特地派专员前来订货。彭孟辑的独立炮兵第十四团,除了从德国运来一批莱茵式30倍炮以外,就是施耐德产的75mm山炮。这些武器在之后发生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眼看施耐德发展势头一片大好,所有人都觉得,一战中的坦克失利不过是个令人不快的小小阴影,不会有什么阻止施耐德继续开疆拓土。

好景不长,战后的欧洲并没有开始了所有人期待的和平。战后十年里,德国经济日益衰落,人民的不满情绪导致了魏玛共和国的倒台和纳粹党的崛起。野心勃勃的德国试图恢复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努力摆脱凡尔赛条约设下的条条缰索。在德国的咄咄逼人之下,施耐德公司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在东欧的业务,把斯柯达的股票转卖给德国企业,从此退出了中、东欧市场。

与此同时,法国国内也不平静。1929年至1933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美国的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为了偿还债务。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仍旧入不敷出。与银行业一贯联系紧密的施耐德公司也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俗话说祸不单行,正当施耐德公司为公司财政焦头烂额的时候,又一个灾难悄然降临。1935年 7 月14日,法国社会党、法国激进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和各大工会组织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人民阵线是一个左翼组织,主张将法兰西银行和军事工业收归国有,提高工人工资,设立国家失业基金,对富人增税。在随后进行的众议院选举中,人民阵线大获全胜,社会党人L.布鲁姆组织了首届人民阵线政府。

人民阵线的这种政策,对于施耐德公司来说非常棘手。法国政府对大公司征收极高的税金,并要求提高工人的薪酬待遇,甚至威胁说要把施耐德公司的生命线——乐魁索工厂收为国有。施耐德公司高层惊恐万状,一方面不停地游说政府官员,一方面联合其他同样深受其害的大公司进行施压。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1937年,布鲁姆于 6 月辞职,人民阵线的国有政策名存实亡,激进党人C.肖当、达拉第先后组阁。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8年10月慕尼黑协定签订,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才有所好转。但这时候施耐德公司已经损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价值,几乎一蹶不振。人民阵线的分裂让施耐德公司的领导者查尔斯施耐德精神一振,他们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已经搬掉,可以重新开始发展了。

但是他们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此时在法国的东边,有一头比人民阵线更可怕的猛兽已经悄悄睁开了眼睛,施耐德公司最惨痛的一次灾难,已经逐渐飘到了眼前。

这头猛兽,就是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

家园 (七)倒霉催的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波兰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令全世界瞠目惊舌,德军只花了27天就占领了波兰的首都华沙。华沙的陷落,让施耐德公司在东欧的销售网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更惨的是,施耐德为了提高效率,大量雇佣当地的犹太员工,德国人这一来,全砸到手里了。施耐德不得不彻底放弃了这一地区,把业务的中心重新放回到西欧和新兴的北美市场。

当时欧洲绥靖气氛非常浓厚,英国首相张伯伦期望德国侵占波兰以后,能够继续向东去进攻苏联,于是在援救波兰时行动迟缓,英、法联军在西线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被人讥讽为“静坐战”。施耐德公司与同时代的大部分人一样,都在暗自期望波兰可以喂饱希特勒这个恶魔,让他不再出来兴风作浪。

施耐德的核心旗舰——乐魁索工厂距离里昂不远,按道理应该准备一个搬迁计划,以万一。可公司上下谁都觉得这实在不可能,何必杞人忧天。

“安啦,德国人不会打过来啦,他们只会往东去打苏联人。”施耐德公司的总裁这样安慰全公司员工。

施耐德公司的乐观不是没有理由。从普法战争开始到一战,法、德这对老冤家掐了不知多少次了,没见哪次能真把对方吃下去的。

你们有希特勒,我们还有马奇诺防线呢。

他们对法军信心十足,觉得德军就算真打法国,肯定也会演变成阵地战,波及不到乐魁索工厂。还是赶紧算算,看这次能从法军那里弄来多少订单是正理儿。

于是,乐魁索工厂就在对法军无比的信赖中,渡过了接下来的8个月。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发动了法国战役,德军的装甲铁流绕过戒备森严的马奇诺防线,从防守薄弱的阿登山区突破法国防守,一举攻陷法国战略要地色当。法国的大门彻底洞开。

得知德军突破马奇诺防线的消息之后,法国上下乱成一团。施耐德公司虽然也惊慌失措,却仍旧心存一丝侥幸,指望英国远征军和法军会组织起有效抵抗,德军攻势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公司高层并未积极地组织乐魁索工厂搬迁,而只是遣散了一批工人,继续观望局势。

等到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施耐德公司对法军的信心彻底崩溃了。

可是他们还是没动。

为什么呢?因为施耐德公司作了多年的军工,工厂里懂军事的人也不少。有顾问分析说。德军打的是闪电战,兵贵神速,肯定是突击法国西部,走最短距离去打巴黎,一时半会儿顾不到咱们这儿。

这个战略判断,是基于所有的法军都不堪一击,德国人长驱直入的判断。讽刺的是,之前他们不搬,是因为对法军太有信心;而这一次没搬,则是因为对法军太没信心了。

要说人不顺啊,喝凉水都塞牙,施耐德这一次又猜错了……

其实他们的猜测很专业,这确实是德军最初的计划,随后的战局进展,也一如预料。6月11日,克莱斯坦坦克集群占领了兰斯,古德里安集群逼近夏龙。施耐德公司一看,好,德国人这回可要往巴黎去了,咱们不着急搬。他们慢吞吞地制订了一个搬迁时间表,慢条斯理地拆着机器。

谁成想,法军又一次让他们失望了。

原本不堪一击的法军,突然涌现出了昙花一现的斗志。他们在6月11日成功炸毁了奥依色河上的大桥,阻止了德军的前进。

德国人一看,得了,你把桥炸了,那我们就绕路吧。

于是德军转向法国东南的奎斯卡德地区(Guiscard),著名的“大德意志团”一马当先,于15日横渡塞纳河,朝着里昂穷追猛打,一路直接从乐魁索地区平趟过去,正逮了施耐德公司一个正着……

你说这不是倒霉催得么?

施耐德公司这一连串对战局的误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迅疾如风的德国军团面前,作任何事情都已经来不及了,猝不及防的施耐德-乐魁索工厂完整地落到了德国人手里,甚至还没顾得上炸毁任何一座高炉。

德军统帅部对这一战果非常高兴。施耐德公司在整个欧洲都享有声誉,它的钢铁生产能力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军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最高统帅部在占领乐魁索工厂的第二天,立刻派遣了接收官员和一批技师进驻工厂,就组织生产的问题充当顾问,试图将其改造为纳粹帝国的一台工业发动机,为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钢铁原料。

6月17日,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投降,7月1日,傀儡政权维希政府成立,至此整个法国都落入德国的掌控之下,施耐德公司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这一次,施耐德公司被迫面临前所未有的严苛困境。德国对于占领区的生产资料控制极为严格,除了直接没收或限制使用储存的战略物资以外,重要原料的买卖和加工都需要有特别许可证,同时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来指导分配工作。施耐德公司和工厂的要害职位都被安插了纳粹德国指派的人,工厂被纳粹专员严密管制,银行资金被接管,工会领袖被逮捕,而且整个公司被迫转入战时体制——这意味着公司将不会再有任何利润可言。它甚至连破产都无权宣布。

倒霉的不只施耐德一家公司。在德军彻底占领法国之后,几乎所有的法国企业都遭受了类似的苦难。尽管这些法国公司和工厂仍旧由战前的业主进行管理,但其自主权早已丧失殆尽。德国人可以用拆除工厂、没收不用的机器、以及把工人送往德国进行威胁。更可怕的是,德国在法国设立了许多定货局来协调在西欧的采购活动。凡交易额超过五千马克的合同,必须向这些定货局呈报,如果不去呈报,那就意味着不得将原料分配给有关商行。这等于直接扼住了这些企业的咽喉。这些不幸的业主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老老实实按照德国人的命令行事。

据统计,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通过这种方式将法国的74%的铁矿61%的钢铁、64%的汽车等都掠为己有。

作为一家钢铁和军火企业,施耐德公司尤其痛苦,它必须在生存与独立自主之间作一个抉择。于是,公司高层向所有的员工提出了一个口号:“反抗式忍受”。一边用消极怠工的方式与德国人虚以委蛇;一边通过公司在英国的办事处与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暗通款曲。

这一举动却给公司带来了一场真正的灭顶之灾。

家园 葡大过奖了

施耐德和克虏伯情况还不太一样,施耐德如今是做电力设备的,对自己当年卖军火的历史虽不至于讳莫如深,但也不会主动说出来,查起来难度比较大。我这些资料,很多都是从别的资料来源里挖出来的,公司正史里可从来不会这么说。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祥瑞御免

家园 沙发

好不容易,头一回没坐地上。

家园 祥瑞御免!
家园 得宝鸟!
家园 亲王,这是存稿吧?

看你一天发两篇我觉得应该不能是现写的……

家园 马亲王也太恶搞了。西门子怎么和西门庆撤上关系了。

虽然说西门子和施耐德的PLC确实在市场上相互较劲。但是说直白一些,似乎西门子的自控产品如PLC优势大一些,而施耐德的低压配电产品如梅兰日兰等品牌受市场欢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