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要吃就吃注水肉 -- 萨苏
俺做肉前总要泡上一会儿。一来是给LD逼的。LD来米国后不爱吃肉,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软硬兼施,她说米国的肉腥。没办法,米国杀猪大多不放血,俺只好自己解决。将猪肉用水泡后再挤捏两下,就把血水给整出去了。肉的腥味就大大减少。二来,用水泡比放在空气中解冻快多了。当然也可以用啤酒黄酒来泡,不过成本就比较高了。微波炉解冻?俺不习惯。
至于老萨的“注水肉”炒了为什么好吃?俺琢磨了一下,是不是这么个原理:猪肉吸水后水的含量不是增加了吗?(废话)炒肉时油温比较高,“注水肉”下锅,既保持油温不会降低太多,又能保证猪肉表面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高温而失水太多。这是由于水在100度气化时可以吸收很多热量,在肉里有大量水存在的前提下,肉片的温度基本就被控制在水的沸点温度了。(实际上比100度还要低个零点几度,学过物理化学的都知道,这是共沸的一种,叫Heteroazeotropes,中文大概叫非均相共沸吧)。以上的除了猪肉纤维蛋白受热变性外,基本属于物理变化。(加蛋清基本上也是一个原理。蛋清里绝大部分都是水,煎鸡蛋得煎好几分钟才会变金灿灿的样子,前面都是在蒸水。)而没加水的猪肉表面在油锅里失水过快,肉纤维蛋白除了变性外,还失水硬化碳化。这就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了。
至于肉的口感好,香,俺没有研究过这里面的道道,超出了俺的理解范围,得找河里学神经反应的几位去讨论了。
看老萨烧菜,嘴馋,俺也凑个热闹,注点水。
小苏打起作用也不是因为发泡,而是蛋白质碱水解。
这两种东西加到肉里都需要30分钟以上的作用时间,之后再码味上浆烹制。
蛋白酶解水解不会破坏食物营养,因为吃进去之后你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会做同样的事情。
为什么看到晨大的文字,就总有打字的冲动?
你要是学生物的,我会对你说,恭喜你,全答错了。
加水的作用,一个是帮助肉降解。生物体含水量70%大家都知道,肌肉也是如此。但是这是指活的肌肉而言。当肌体死亡之后,肌肉组织内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会被内部的蛋白酶进行降解。(为什么正常的组织内部会有蛋白酶,这个要讲就太罗嗦了,简而言之,是为了新陈代谢,去掉那些磨损的,造坏了的蛋白)。而蛋白质合成的时候,是一个脱水的过程,反过来,降解的时候,是一个吸水的过程。蛋白质完全降解,要至少吸收本体重量15%的水分,才能完成降解过程(这也就是问什么干肉不容易腐败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蛋白从有序的纤维结构逐渐变成松散结构的时候,会结合大量的非结构水。这个需求量更大,大约是本体重量的几倍。这个也是只有在死亡并开始蛋白质和纤维降解后,才会出现的现象。一般说来,肉质越新鲜,能够结合的水越少,而肉质降解的时间越长(不是腐坏欧),能够结合的水也就相对越多。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峰值点,过了这个点,纤维和蛋白质几乎都被降解了,就不可能结合非结构水了。(那个时候,就是肉已经胎了)
有人说肉降解,会不会味道就不好了。你说的是腐败的肉质,才会不好了。单纯的从蛋白质降解到多肽,然后到氨基酸(啊哈,你看到氨基酸了,味精不就是氨基酸的一种么?)这才产生我们能够品尝到的鲜味。同时,肉质降解,使得肉内部的纤维成分含量下降,吃起来,感觉比较好咬,或者说,嫩。
肉烧过了,往往会觉得发柴,其实就是内部的水分含量过少,纤维所占的比例太高的缘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就是往里面添水,另一个,就是把纤维解决掉。
所谓的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木瓜蛋白酶,也就是促进蛋白降解的东东。这个东西若是纯的话,自然吃不出什么味道来。但是那样价格就太贵了。人们发现木瓜汁液直接晒干,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所以所谓的嫩肉粉,无非就是木瓜或者其他类似具有降解蛋白作用的汁液晒干了。但是这些东西,都有原始的味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的。
除了利用生物制剂,或碱性或酸性的环境都可以促进蛋白降解。但是因为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本身就有一定的酸性,所以,碱性环境下,降解更快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苏打小苏打可以用来嫩肉的原因。
无论是嫩肉粉,还是小苏打,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作用,所以建议要稍微的腌一下,至少十几分钟,半个钟头或甚至一个钟头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要降解过头了,纤维质完全损失之后,肉吃起来就胎胎的,感觉跟怀了一样。
加油的作用,是为了将肉片表面都沾上油,减少彼此间的粘连,使得入锅后容易散开。毕竟黏成一坨,跟切大块没什么区别。这样子,才能够确保你切的肉每块都能够均匀受热,使得成熟的时间一致。才不至于一些肉已经烧过了,另外一些还不熟。
加水的另外一个作用,也是减慢烧制的速度,使得肉片的成熟程度一致。
加了水,炒的时候,这些水会因为蛋白质变性,彼此结合在一起,而丧失了结合水。结果,肉质又会变成老样子,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手段,来留住这些饱含降解的氨基酸和各种风味物质的水分。
常用的法子有几个,一个是用淀粉,淀粉会吸水受热膨胀,而膨胀的时候暴露出更多的吸水结构,可以吸收更多的水。这个有所谓的玉米淀粉,土豆淀粉,地瓜淀粉,和小麦淀粉(太白粉),每种因为蛋白与淀粉以及少许的风味物质的含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口味。
另外一个是用蛋白,因为蛋白本身含大量的蛋白质,但是却没有结合非结构水。等加热的时候,肉质内部的水分出来以后,就被蛋白吸收了。因为蛋白完全没有咬头,所以不会增加肉质咀嚼的难度,同时保留住了水分,使得肉显得更加鲜嫩。
————————————————————————
所以呢,做肉的时候,如果要做得既入味,又嫩,需要将下面几个步骤不要搞错了顺序。
首先是加水和香料让肉吸收,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加一点点盐或酱油,但是要保证不能太咸,否则过高的渗透压会把肉里面的水分给渗出来。这个无论是加啤酒,(只有生啤才具有蛋白酶活性的),白酒,黄酒,白水,高汤,花椒水,以及各种酱,都要切记这一点,千万不能太咸。同时要保证加的水量足够,依妖道的经验,可以加一半到等重的水,而不用担心将来出水的问题。当然,您要干煸,我不负责。
然后是蛋白或者淀粉,也可以两个都加,一定要蛋白在前,淀粉在后。蛋白不要过多。
然后是加油,搅拌均匀,然后热锅,葱姜蒜呛锅,然后下肉炒。一般建议是急火快炒,将表面的蛋白质快速变性,可以减缓内部的热传递速度,使得内部的口感,更加滑嫩。
肉质一旦到九成多熟,就可以最后加盐调味出锅。剩下的余热会在装盘,上桌这个过程中将肉完全的炊熟。
至于什么风味,用什么配菜,全看个人喜好了。
肉哦要好吃,要记住三点,第一,一定要腌,同时加水;第二,加点淀粉或者蛋白保持水分,第三,急火快炒,不要十分熟就要开始调味出锅。
建议,国外吃不放血的猪肉牛肉的同志们,最后一步可以不注意,但是第一步要切记切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本人水平亟待提高啊。
我不能登录,献不了花。
不过道长也说国外肉不放血,这个就让我有点失望了。
说猪肉的品质。我在英国没有吃过不注水的肉。超市的肉都是湿乎乎的,所以另外需要在肉下面垫一张复合材料吸收血水,否则太难看了。所有的肉类供应商都明白加水的道理,就如道长所揭示的。这种使肉好吃(真的吗?)的诀窍鬼子早想到了。
所以很极端的情形是烧肉的时候根本无须加水:肉往外面出水。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买过这种廉价猪肉。
还好五花肉本来就便宜,所以加水不多。另外五花肉里面肥肉多,也吸不进去水。
可能老萨在日本,日本人比较老实,肉是自然宰杀,未经注水?
即便如此,如道长所说,加肉类一半等重的水,简直比国内的黑注水肉还要厉害了
建议抄送老萨带回家以增加小魔女的崇拜值
为什么看到妖道的文字,就总有送花的冲动?
嘿嘿,又是九品了吧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注水本身不是问题,注水的时机对了,就是厨艺秘诀,错了,就是糟塌东西。
这里面甚至有点儿大道的意思了,我想,经常看到的很多争论,无非是当事人没当过厨子罢了。
I can't agree any more
道理一样的。
怎么话都被老祖宗说了呢?
“审势”,谈何容易啊!!
另外再放点生粉,捏把捏把。腌10到15分钟,然后下锅,效果更好。
如果老萨写了,可能妙笔生花,换了俺来写,就是既写没了科学在大家心目中光辉形象,又把大家搞得没胃口。炒个菜,如果变成了一大堆公式、反应、相图,就是典型的焚琴煮鹤了。
人郦道元写《水经注》,俺么,跟在老萨后面凑个热闹一起念《注水经》。顺便,和妖道一起帮老萨提高一下在家里的科学地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链接出处
老萨家的小魔女查文献的功夫可真了得,佩服佩服。
肉片先用生抽和生粉裹之后,下火锅,或丢进烧滚的汤中,一小会儿就熟了,那味道全让生粉裹着,一点也没泄漏,又嫩又好吃。
有人说饺子好吃,道理也是一样,都是味道被包在里面没有泄漏。
这是风味的主要来源。太失败了。送花、面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