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 -- 静然如此

共:💬77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激发兴趣和爱好的教育

事倍功半,物极必反

家园 钢琴,一开始就强调技巧,一般没几天小孩就不干了.

不过,好象钢琴还是有一点点讲究天分的.

家园 我说的那孩子

10岁钢琴考完了10级,这全是在她妈妈的逼迫下完成的,那以后再也不摸钢琴

家园 没关系.反正不是专业.熏陶已在.而且将来谈论钢琴话题,就

没关系.反正不是专业.熏陶已在.而且将来谈论钢琴话题,就根本不在话下了.

家园 心中藏着爱和恨
家园 其实那么多东西,有一样能做得很好,就很难很难了.

所有都精通,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不懂,那也不好.不是号称素质教育吗?

高尔夫号称是什么高贵的活动.自从和小朋友一起学会以后,就那么回事.但周末带小朋友去打打高尔夫,不是也很爽吗?

家园 钢琴和高尔夫不一样
家园 钢琴就是要一天一个小时.还好啦.
家园 我反对一般家庭学钢琴小提琴什么的

我小时候就没学过音乐。(不过那是因为我压根就不是那块料,我父母也不傻,清楚得很;在小学音乐就没及格过)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学这玩意投资太大,学的人还太多,要是学着玩一般玩不起,认真学赌不起。

要是功利性来看,我倒认为不如练个跆拳道算了,在北京这种直辖市尤其有优势,还省钱。只要是跆协认可的业余比赛你拿到前三名,高考20分到手;要是学习差的话还可以考虑考体育系。(武功高的才行,像我这种二把刀不行)别想得太难,少的时候十几个人比赛,你进半决赛就OK。

家园 需要考虑父母当年是按“补偿论”抚养我们这一代的因素

“补偿论”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假如我们跳出“补偿论”,用新方法养育下一代,那么就会存在风险,也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惊喜。

家园 我以为其实父母抓好两点就可以了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外乎两点:做事与做人。这大概无可非议。穷家有穷养的方法,富家有富养的方法,总之抓好这两点就行了。

一些人认为做人最重要(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两个都非常重要),另一些人认为做人和做事一半一半。不过他们都不否认这两点在人成长生活中的核心重要性。

说句题外的,我曾跟一位成功的长辈交流,我问他我在工作中是不是需要始终保持低调,他有个看法很有争议:有的人需要绝对地低调,因为他父母的背景能保证他即使低调也能得到机会;而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适当时刻还需要露锋芒,因为如果绝对低调则显不出来得不到机会垂青。这个我记在心里,虽然暂时尚未彻底理解。

这个题外话与育儿话题有关的就是家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左右了一些社会地位较好的父母的育儿观念;而我的想法是这是外在因素,世事绝对是无常的,外在的跟不了孩子一辈子,为人性格和做事风格才是固联于孩子本身的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都是中国人的处世经验,我以为这些都对人的成长很有价值。

看这些帖子强调具体操作的多,涉及孩子为人品格的少。大家肯定都有各自的道理,也许是我想得太虚太不现实太潦草了。

家园 俺觉得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的不确定造成的

父母不知道孩子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唯恐孩子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所以拼命的给孩子施加不同的压力,以便他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某种优势,能够不被社会淘汰。其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大学同学毕业找工作,成绩都一样,一个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一个没什么特长,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要前者。没办法,达尔文同志研究的结果,不遵守不行。

家园 同感

这句话害了一代人啊。

家园 这个大概不对

没听说这里中学需要学乐器。这里绝大部分中学都有自己的校乐队,会一种乐器(小提琴、号、长笛、双簧、黑管、鼓等)可以加入校乐队,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一些。

事实上,在这里中学,体育好的孩子比音乐好的孩子更风光。

只学习好的孩子,呃,在国内大概叫做书虫,国外孩子们叫nerd,基本不是很受欢迎的人。

家园 别看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逼他学这学那

到了高中,就一边倒的逼孩子当书虫了。什么起跑线啥的都是废话!万般皆下品的思想根深蒂固!象丁俊晖、朗朗的爹那样,能发现孩子的长处并能坚持下去,走与世俗截然不同的道路的家长凤毛麟角!

把孩子培养得多才多艺,十有八九只是家长的虚荣心,一旦没有出啥成绩,翻脸不认人的居多,能够真正让孩子快乐地艺术的有几个?

所以,就事论事,“起跑线论”就是狗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